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描画的方法表现自己的手。
2.发展幼儿添画的能力。
3.激发幼儿参加绘画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猜谜语,幼儿回答后教师进行小结。
二.引导幼儿学习按轮廓描画物体外形的方法。
谁能想一个办法,画一只和自己的小手一摸一样的小手。
教师示范讲解,并和幼儿一起画空练习。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请小朋友在纸上描画下自己的小手,再涂上颜色,画完一只,再画另一只。
2.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要点。
3.展览幼儿作业,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 在绘画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2、 尝试运用多种色彩的油画棒对瓜果进行绘画。
3、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 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5、 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投影仪或数码相机、有关瓜果的图书;
2、 各色油画棒、幼儿图画纸、浆糊若干;
3、 老师画好线的瓜果图形。
活动过程:
1、 利用投影仪或数码相机,与幼儿一同回忆去八桂田园看到的瓜果。
2、 教师示范画:蛇瓜、冬瓜。
3、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用多种色彩进行绘画。
(1)、能力强的幼儿可独立作画;
(2)、能力较差的幼儿可进行涂色活动。
4、请幼儿与同伴说说自己的画,互相进行交流。
活动延伸:
幼儿到长廊粘贴自己的作品,放学后与父母一同参观。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折纸贴画的方法,表现不同人物动态。
2、能自己折、贴完成作品。
3、体验创意材料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水彩笔、各种彩色纸、固体胶、光盘每人一个
三、活动过程
(一)引题
请幼儿欣赏有关做操的照片,观察动态的人物造型特点。请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做操造型。
(二)讲解示范
1、欣赏教师带来的撕贴画,说说和平时见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看看用什么材料做的。
2、老师讲解创作步骤:
先将光盘粘在纸上,用水彩笔画上眼睛、嘴巴,再用裁好的长条纸用正反折的方法折好4条,然后想好动作造型,最后黏贴在纸上。速度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做几个。
3、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用画、折、粘的方法设计各种做操的小朋友。
(三)作品
1.欣赏介绍,说说你做了几个做操的小朋友。
2.参观作品,讲讲谁的作品最漂亮。
瞧!我们做的多认真呀!
四、活动结束
1、
2、
活动目标:
1、观看相关图片,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园,并尝试描述画中的内容。
2、体验与朋友一起作画的乐趣。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尝试描述自己画中的内容。
活动难点: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花园。
活动准备:
PPT,记号笔,花园情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ppt《小花园》,让幼儿通过观察,感知小花园里各类形态方面各异的特征。
1、师:这是什么地方?里面都有谁?它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里面都有小花、小草、小树、小蝌蚪......
2、鼓励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喜好。
师:小花园里有这么多东西,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师:小花园里有这么多好看、好玩的东西,它们都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你们的好朋友是谁?
环节小结:让幼儿对小花园产生兴趣,在接下来的美术活动中幼儿能无拘无束地投入和参与。
二、幼儿创作,教师观察。
1、邀请小朋友一起来作画师:小花园那么美,我们也来画一画好吗?
2、鼓励幼儿画上自己喜欢的小花园。
环节小结: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
三、欣赏幼儿作画的内容。
共同体验分享作画的内容,请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画中的内容。
环节小结:鼓励孩子把自己所画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可以从孩子的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发展情况。
活动目标:
1、尝试画圆并添加线条组合画成小鱼等图像和符号。(炫彩棒)
2、乐于用绘画的方式大胆想象找朋友的情景,体会回到朋友中间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蜡笔(炫彩棒)、ppt(选自绘本《小金鱼逃走了》)、剪贴画
活动过程:
一、漂亮的小鱼
1、(出示剪贴画)瞧!这是一条蓝蓝的小河,你们看是谁来了呀?原来是一条美丽的小鱼,他长得什么模样呢?
总结:小鱼有圆圆的大身体,圆圆的小眼睛,还有一条肉骨头似的小尾巴,真可爱呀!
2、你愿意做一条小鱼吗?请游到水里来吧!(幼儿画小鱼,注意身体和尾巴的大小)
总结:看!许多小鱼都游来了,小鱼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真快乐,有朋友真好!
二、小鱼逃走了
1、ppt1(鱼缸),可是有一条小鱼他却一点儿也不开心。他怎么了呀?为什么不开心呀?画外音:“我一个人在这儿没朋友,太寂寞了,我决定逃走去找朋友了。”
2、ppt2(窗帘),小鱼逃去哪儿了?窗帘上去了。窗帘上都是什么啊?你们找到小鱼了吗?小鱼和圆点是不是有点像呢?哪儿最像?(圆点点说:小鱼小鱼,我们是红红的,你也是红红的,我们是圆圆的,你也是圆圆的,就留在窗帘上吧!)
3、ppt3(瓶子)小鱼嗖的一下逃走了,这回逃到哪里去了?找到他了吗?原来掉进了糖果罐里,糖和小雨有什么不一样呢?(圆溜溜的身体,还长着两条小辫子。)糖果说:“嘿,小鱼,就留在这儿享受甜蜜吧!”小鱼会留下来吗?
4、ppt4(玩具屋)小鱼又从糖果盖得缝隙里逃走了,这回逃去了玩具屋呢,还能找到小鱼吗?玩具屋里的好朋友可真多呀!哪些朋友也是圆圆的呢?玩具们说:“小鱼,和我们一起玩吧,你就留下来吧。”
5、小鱼又逃走了,这下会去哪儿呢?(幼儿想象)
三、小鱼逃去了哪里?
1、你们想做这么美丽的小鱼吗?小鱼们,赶快逃走,逃到纸上来。
2、小鱼还想逃去哪儿会看见谁呢?(添画相关的景物教师及时捕捉幼儿自己创造的图像,运用添画的方式补充画面。)
3、小鱼朋友们去找你们的朋友吧
四、小鱼躲在哪儿
1、一起来找找小鱼。“小鱼小鱼在哪里?”
2、欣赏幼儿作品,从画面上边说说猜猜小鱼躲在哪儿?那里有谁?
3、ppt5,小鱼又逃走了,逃去了大鱼池,能找到这条可爱的小鱼吗?和其他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小鱼说:“我回家了,这才是我的朋友,大家在一起是多么快乐,我再也不逃走了。”
结束:小鱼们,你们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没?让我们也和自己的朋友拥抱一下,一起回家吧。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圆来表现糖豆,并画出五颜六色的糖豆。
2、感受五颜六色的糖豆带来的色彩美。
【活动准备】
蜡笔、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糖罐引起幼儿的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我是用来做什么的?
小结:我的名字叫罐子,我是用来装东西的。
2、今天老师要用这个罐子来装糖豆,小朋友吃过糖豆吗?
3、汪老师这里有很多的糖豆,我把他们先放进糖罐里。
提问:糖豆是长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糖豆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小结:我们把许多种颜色成为五颜六色。
二、画糖豆。
1、你们觉得糖豆好看吗?这么好看的糖豆我们一起把打它画下来吧。
2、教师示范,请幼儿跟随老师空手画圆,并用各种颜色来表现糖豆。
3、出示瓶子:小朋友你们看,我们的糖豆是装在瓶子里面还是瓶子外面的。
让幼儿认知瓶里瓶外,请幼儿在瓶里画糖豆。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1、重点指导幼儿涂色的技能。
2、画大小合适的圆。
四、师幼讲评,分享糖豆。
【活动反思】
活动中,首先我通过为幼儿介绍新朋友——罐子来引起幼儿的兴趣,之后引出糖豆,通过让幼儿观察糖豆来了解他们的颜色、形状为之后的绘画做准备,接着通过教师示范的方法让幼儿熟悉绘画的过程,之后让幼儿自己动手进行绘画,最后幼儿绘画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评并让幼儿品尝。幼儿运用了多种感官,经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尝一尝,来观察糖豆的颜色、形状,利用糖罐让幼儿感知了里、外的区别。教师示范的操作纸上的糖果有大有小颜色也各不相同,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由于活动的准备不是很充分,展示的糖豆有些少,导致幼儿不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罐子中糖豆装满后的样子。糖豆的种类也有些少可以选折大大小小不同的糖豆,这样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就更能表现出糖豆的大小了。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尝试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参与、体验最重要,特别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绘画作品的好坏不再是我们评价活动、评价幼儿的重要标准,我们关注的是在活动中幼儿感受、体验到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活动点评】
“装糖豆”是孩子们喜欢而又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非常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活动中采用直接孩子们谈糖果这个话题。先出示糖豆,然后再出示装糖豆的画,孩子们很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在后面的教师讲解示范添画装糖豆时孩子们也很认真,孩子和老师的互动始终比较活跃。糖果是孩子们喜欢又感兴趣的,活动中老师提供给了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涂色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从而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亮点:选材确切,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教态比较亲切自然,整个活动环节设计也比较自然流畅。
能在绘画活动中注意对幼儿进行语言的培养,如颜色很多可以用“五颜六色”来表示。
不足:在示范画重叠的糖豆时,教师可重点示范,在一粒糖豆的边上画出来这样两个糖豆就能碰在一起了。从而也让幼儿自然地学会了画简单的重叠画,为以后的美术活动打下基础。
建议:在活动结束讲评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可以让幼儿幼儿先自由欣赏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使孩子与老师、同伴间有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
由于幼儿刚上小班,在绘画技法上,用色技巧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次活动,我力求降低要求,以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为旨归,在作品的规格、技能技巧的表达上不作要求。幼儿直观模仿能力较强,因此要创设与主题相关情景易于幼儿接受。与此同时,更好地体现个性化的学习成果,可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创作,从中体验创作的快乐。引导幼儿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表现生活中的美。使之在幼儿阶段在幼小的心灵深处,培养了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人生启蒙。
活动目标:
1。 认识并练习画(直线、折线、波浪线、螺旋线等多种线条)在已有的脸型上设计发型。
2。 了解美发师的工作,尊重他人的劳动。
3。鼓励幼儿大胆地描画出、创作出自己心中最好发型,从中体验创作的快乐,获得心情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发型图片,彩笔每个幼儿1盒。
2。《美术》上p。16—17。
3。小红花若干朵。
4。制作几种假发。
5。音乐素材(电视、DVD、光盘、数码相机)。
6。脸型图每人一份。
活动重点:
尝试用笔画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等多种线条。
活动难点:
设计发型。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 欣赏发型
1、出示发型照片,与幼儿一起欣赏。
2、请幼儿说说:每张照片上是发型是什么样的?
3、请幼儿说说妈妈、爸爸和其他家人的发型是什么样子的'。如:妈妈的头发烫成大波浪,弯弯曲曲地披在肩上很漂亮;爸爸的头发很短是平头,很精神;......
4、请幼儿之间互相观察发型,说说朋友的发型是什么样的。
5、你经常去哪里理发?理解美发师的工作。
二、探讨头发的画法
1、欣赏画册《OK发型师》画面。讨论如何为光头人添画头发,用什么样的线来表现。
2、幼儿看发型图样,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几种线条: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说说哪种发型适合用哪种线条。短发适合用短直线来画,卷发可以用波浪线、折线、螺旋线来画。
3、示范线条的画法
(1)。教师示范直线的画法。
师:再画直线时要注意笔不能晃才会画的漂亮。
(2)。教师示范曲折线的画法。
师:曲折线像鲨鱼的牙齿一上一下,尖尖的牙齿!
(3)。教师示范波浪线的画法。
师:波浪线也是一上一下,不过没有尖尖的牙齿。
(4)。教师示范螺旋线的画法。
师:螺旋线像蜗牛的家一圈一圈的。
三、幼儿设计发型
1、幼儿说说自己要设计什么样的发型,画时选择自己喜欢的线条绘画。从发际处开始向外画。
2、教师提醒幼儿画时线条要一根一根紧挨着,直到将整个头顶部画满,要画的多,画的紧密。
四、展示评价
师:孩子们,刚才看你们画的非常认真仔细,现在就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请你们把自己的作品贴在涂鸦墙上吧。
生1:(幼儿走到老师身边,并把画贴在涂鸦墙上)我画的是姐姐,姐姐很爱我。姐姐很臭美。
师:为什么?
生1:姐姐穿漂亮衣服,有漂亮的头发。
师:那姐姐的头发是什么样的?
生1:是黑色的,直直的,短短的,像一个娃娃。
师:咱们班的孩子就是了不起,不仅画的好,说的也好。
生2:我最喜欢妈妈,她是一个理发师,所以我画的是妈妈的发型。
师: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啊?
生2:她是长头发,弯弯的,棕色的。她是长脸,配上我的长发一定更漂亮。
师:是呀,爱妈妈,疼妈妈。把妈妈的头发画的好漂亮啊。有这样的女儿,妈妈也幸福。老师奖励你一朵小红花,一是你画画得好,二是你爱自己的妈妈。
生3:我喜欢自己,我给自己画的。
师:呵呵,喜欢自己好啊!那你给自己设计的是什么样的发型呢?
生3:我自己是短头发,黑色的。因为我是男子汉!
师:呵呵,小男子汉哦!画的蛮好的。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画得很好,有的是亲人发型,有的是想象中人物的发型,总之不管怎样,敢画就是一种成功,我希望你们以后,认真观察,多多练习,也许你就是一个小画家,有没有信心?告诉老师?
生:有(齐喊)
师:有信心就会成功!我们班的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回家以后,给自己最喜欢的人设计一个发型,明天带来。
评析:通过作品的展示与评价,幼儿感受到自我被认可,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树立了自信心,激发了学习的热情。请幼儿评出最佳“发型设计师”
教学反思:
幼儿在预热阶段能通过语言准确的描述出自己父母的发型。知道美发师为我们剪出了漂亮的发型,他们是为我们服务的。在练习各种线条画法是个难点,幼儿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幼儿初次接触这些线条的画法觉得很新奇,画着很有耐心。不时会问问:老师我画的对吗?得到肯定的回答他们很高兴。继续很认真的画着,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心里特高兴。新奇的事物对幼儿永远有吸引力。他们在图画本上练习了一阵子之后就开始自己的发型设计了。有的说我画妈妈的头发,有的说我画爸爸的头发,有的说我画姐姐的……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我注意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握笔姿势。有了练习的基础幼儿在美术书上画的很好,很快。幼儿画完了,我让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放在桌子上展示。幼儿下座位看其他人的画,幼儿评论作品找到最好的,评出“发型设计师”。我奖励给幼儿一个贴纸,看着幼儿高兴的样子,我以后不会再吝啬我的奖励和微笑。小班幼儿的绘画水平不强,画出来的画相对来说不是很漂亮,而我在展示幼儿作品时,只顾了展示版面的好看,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无法体验成功的乐趣,我的这种做法是错的。孩子们画出来的画再不好看也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我们老师应该尊重他们的成果,鼓励他们下次画得更好。
不足之处:
1。我认为前面的铺垫过多,留给幼儿自我创作的时间和展示的时间不多,时间匹配要注意。
2。教的痕迹还是有,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还需要研究。
3。应以“游戏活动”组织教学,这点体现的不足。
在长期的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使我深深的体验到,爱美是幼儿的天性,几乎所的儿童都喜欢画画。在美术教学中,幼儿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通过动手将思维中的形象变为可视现象,创造出一个新的可视世界。这对于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作为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让儿童有兴趣地画画,善于画画,以下,现将自己在日常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几点做法进行探讨。
活动目标
1、充分感知多维度黄色。
2、能随音乐大胆用手抹和脚跳的方式进行创作,初步尝试用排笔等材料。
3、体验黄色带给人的柔美的色彩情感。
活动准备
1、水粉颜料(以黄色系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能充分感知黄色的多样性),长长的画纸,油画棒,水溶性炫彩棒,排笔。
2、夜晚,月亮挂在天边或满天星星的多幅图片。(做成幻灯片形式更好,加背景音乐创设夜晚的情境,让幼儿身临其境,初步对夜晚的月亮和星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3、音乐《小星星》。(歌词简短,节奏欢快、具有跳跃性,此音乐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且与主题相吻合)
活动过程
1、创设夜空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1)播放音乐《小星星》,引入情境。
(2)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学小星星眨眨眼,身体动起来,小手、小脚舞起来,激发出创作的热情。
(3)出示图片或播放幻灯片,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感知月亮和星星的颜色都是黄色,感受夜晚月光和星光的明亮、灿烂。
2、情境中讲解操作要求。
(1)教师:你们都是可爱的月亮和星星。想不想在这个长长的画纸上留下你们的影子呢?你的手、手臂和脚都可以来变月亮和星星哦!怎么来变呢?
(2)教师:让你的脚蘸上颜料,踩在画纸上,再用你的手去抹脚印,试试可不可以抹出弯弯的月亮呢?还可以用你的手臂直接变出月亮哦!伸出你的十个手指,指尖在颜料桶里跳一跳,再到我们的画纸上跳几跳,看看会不会变出许多小星星呢?
要点提示
①幼儿想想自己是星星和月亮,大胆释放自我,参与到快乐的涂鸦中。
②鼓励每个幼儿大胆创作,逐步从笔过渡到手脚并用。
③教师运用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解,幼儿尝试用抹和跳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变出不同的星星和月亮。
3、手脚并用,全身心投入到涂鸦创作中。
(1)播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运用手、脚等尽情、快乐地涂鸦。
(2)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创作,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
(3)引导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知黄色系,体验变出不同的月亮和星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喜欢泥工。
2、学会搓圆的技巧。
3、了解汤圆的吉祥的意义。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搓的技巧。
活动难点:吃汤圆的意义。
活动准备
橡皮泥、泥工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吃过汤圆吗?
2、还记得汤圆是什么形状吗?(圆圆的,小小的)
3、什么时候吃汤圆?为什么要吃汤圆?(一般是在元宵、冬至、春节吃,但是现在超市里天天都有,平时也可以吃。吃汤圆表示团团圆圆。)
(二)出示橡皮泥搓出来的汤圆
1、你们看这像汤圆吗?这是用橡皮泥搓的汤圆。
2、你们看里的汤圆是什么样的?它们的颜色是怎样的?
(三)示范搓汤圆的动作
1、讲解:先把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搓出一下块放在手掌心,用另一个手掌盖在橡皮泥上,然后反复揉几下,一个小小的圆圆的汤圆就做好了。
2、现在你们空手跟老师做这个揉的动作。
(四)注意事项
1、搓好的汤圆放在盖子上。
2、别把泥掉到桌面上或地板上。
(五)幼儿动手搓汤圆,教师指导
(六)对作品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