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

王明刚

  《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大概”、“威胁”、“一不留神”造句。

  3、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4、能按提纲简要复述第—天挑煤的经过。

  5、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生活,感受我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能分辨课文的详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4个比喻句表达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生字新词。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教学课文第1、2两段。

  一、 揭示课题。

  简介吴运锋爷爷及他小时候家中的生活困难情况,告诉学生本课节选自吴运铎爷爷所写的传记《把一切献给党》。

  出示课题,理解:“开端”,开头的意思。

  二、认读字词。

  认读本课的生字和少数新词,扫清阅读障碍。注意本课几个多音字的读音:挑(tiāo)脚、得(dé)了吧、半夜就得(děi)动身、落(là)在后头。

  三、初读课文,分段。

  1、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抽答,说出各段的起讫点和各段的主要意思。

  2、师生讨论,第9自然段应归第二段还是第三段,讲明理由。

  3、讨论其他分段方式,合理的,教师予以肯定。

  四、感情朗读第一段,理解“揭不开锅”的意思,体会“像油煎—样”是写“我”心里焦急的程度,说出这是用什么来比什么。

  五、1、抽读第二段,生用笔划出本段两个最能反映旧社会煤矿工人工作条件极端恶劣,生命没有保障的句子,齐读。师生讨论,联系其中的关键词语理解旧社会穷苦的煤矿工人连狗也不如的艰难生活。

  2、分角色朗读“我找从小在一块玩的小赵商量……准备半夜就走路”这部分课文。提问:小赵说“我”像个”“瘦猴子”,说明“我”身体怎么样?这跟第一天挑煤有什么联系? (说明“我”又瘦又小,更能说明第—天挑煤的艰难,为表达中心服务)。

  3、这部分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家里穷,劳动条件差? (生默读本段的最后小节,按提问要求划出“没有灯笼”、“没有火把”、“找了些用过的油棉纱”、“擦过机器油”等词句,抽答)。

  六、课时小结。并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教学三、四两大段,理解其中的比喻句,准备复述第—天挑煤的主要经过。

  教学过程

  一、1、指名感情朗读第三大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用笔画出本段的中心句(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侮)。

  2、生默读,找出本段中反映“我”怎么受人欺、受人嫌的两段话(指“睡得正熟……称煤了”和矿上办事人所说的话这两处)。小黑板出示“睡得正熟……”一段话,齐读。生查字典理解“渊”字的意思和整个词语的意思。“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浑身疼痛”说明“我”摔得怎么样? (摔得重,摔得厉害)。整段活反映资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怎样对待穷人? (不顾穷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他们当人看)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动身挑煤,板书)

  二、1、抽读第四大段,生找出“挑煤赶路”和“跌倒山腰”分别属于哪几节,板书这两个词语。

  2、指名感情朗读“我挑着煤赶路……”一节。生边听边思考,划出反映挑煤艰难动作的词,抽答,深入体会,齐读本节。

  3、抽读“哪知挑东西走路……”一节。理解本节的一个比喻句,说出这是用什么比什么、说明什么。

  4、生自由感情朗读“我鼓起勇气……我怎么办呢?”这部分课文,体会“我”跌倒山腰和孤身留在荒山的艰难情境。(结合看插图)

  5、抽读“我”“空筐回家”这部分课文。提问:课文哪几处写出“我”人小,却很懂事? (不肯下地洗脚和“我不饿”这两处) 、

  三、熟读三、四两大段,准备按课后题3的提纲,抓重点,有顺序地复述第一天挑煤的主要经过。

  四、课时小结。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3、4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最后两小节。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分辨课文的详略。简要复述第一天挑煤的经过。

  教学过程

  —、听写本课的生字和部分难写的词语。

  二、课文最后两小节,提问:这部分课文主要写什么? (第二天挑煤)板书。

  三、提问课后题1。先明确主要内容。再了解课文的详略,齐读本单元的学习提示,画出重点部分,了解分辨详略的方法,再明确课文描写叙述有详有略的原因(突出中心,不重复拖沓)

  四、生再熟读相应段落,指名按提纲复述第一天挑煤的经过。教给抓重点复述的方法。

  五、归纳本课的`中心思想。(课文以第—次挑煤为重点。写了作者童年在煤矿挑煤的苦难生活,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受剥削受欺侮的黑暗现实和穷人孩子自强自立,刻苦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形成完整的板书。

  六、课堂小结。完成余下的课后和作业本作业。

  《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2

  课时目标

  1、 了解作者第一次挑煤的艰难

  2、 赏析重点句子、反复品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体会作者是一个懂事、勤劳、坚韧的孩子

  教学重难点:

  体会第一次挑煤的艰难

  教学安排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劳动的开端》这一课。谁能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破题深入,初步理解课文。

  你的回答告诉我你是一个读书很仔细的孩子。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读题目(读)。课文中有一句话照应了题目,是那一句?

  生: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板书)

  不错,就是这句,齐读这句话(读)。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生:我从那时候开始走上了打工赚钱的道路。

  “我”指的是?

  生:吴运铎

  “从此”是指?

  生:从我第一次挑煤开始。

  “艰难”是什么意思呢?

  生:艰难就是非常的艰苦、困难。

  你所理解的“生活”是什么呢?

  生: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衣食住行。

  那你的生活是怎样的?

  生:我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的。有好吃的,漂亮的衣服,出门可以坐车,还有爸爸妈妈疼爱我,周围的人都关心我。

  那当时的吴运铎小小朋友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呢?

  生:当时的吴运铎家里穷得都揭不开锅。

  什么叫揭不开锅?

  生:就是没米做饭了,全家都吃不饱。

  生:他们只能喝野菜粥。还要受欺侮。

  说得太正确了!你还能看出当时的穷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吗?

  生:工人进出连腰都伸不直,像狗一样······把煤从窑里拖出来。

  说说你对这个比喻句的理解。

  生:当时的人民很苦,就像狗一样,说明地位之低下,劳动环境之恶劣,而且窑主随便挑个地方,挖个斜洞就叫人下去采煤了。

  想象一样,人们像狗一样爬进去,又像狗一样爬出来,这个比喻是多么生动形象啊。

  所以,作者从此(生接读)——我走上艰难的生活道路。

  这就是他(读题):劳动的开端!

  而这样的劳动是(生接):艰难的。到底艰难在哪呢?现在请你们翻开书,仔细阅读第四到第二十八自然段,找出描写作者挑煤艰难的句子,反复品读,批注你的感悟。

  三、全班交流

  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生:“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像个瘦猴子,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当时的作者身体很瘦弱,不堪重负,所以挑煤对他来说非常艰难。(板书:身体瘦弱,不堪重负)

  是啊!要是对于一个强壮的成年人来说,还有没有那么艰难?

  所以,作者说,从此(生接读)——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生: “睡的正熟??好像落在万丈深渊里,浑身疼痛。”

  老师把这一句话变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

  体会一下这两句话,有什么感受?

  生:用打比方的说法进一步说明“我”被摔得很重,很痛,就像掉进了万丈深渊。

  “掉进万丈深渊”是一种怎样的疼痛啊?带着你们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话(读)。

  从你们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那种仿佛调入万丈深渊的痛。但是为什么作者会突然摔到地上呢?

  生:因为桌子被人抽调了。

  从这个:“抽”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办事人员的冷漠,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负。(板书:人情冷漠,备受欺侮)

  读到这里,你是怎样的心情?

  生:对于办事员,我很愤怒,对于作者,我很同情他。

  那么,把你的愤怒和同情读出来好吗?(读)

  所以,作者说,从此(生接读)——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好, 继续谈。

  生:“不一会儿又要爬山。这山原来没有路······我一步三滑,肩上的煤筐,打秋千。”从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山路很难走,担子又很重,作者挑得很辛苦。

  这也是一句比喻句。孩子们,你们走过山路吗?你们背着重物走过山路吗?

  生:很累、很难走,一不小心还要摔倒。

  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来读一读这段话,你们想象画面。(教师读)。告诉我,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小小年纪的作者挑着沉重的担子,一步三滑地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很艰难。(板书:路途崎岖,一步三滑)

  所以,他说,从此(生接读)——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继续。

  生:“红肿的肩头跟滚水烫过一样疼” 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

  孩子们,你们能够想象被滚水烫过的感受吗?那是一种怎样的疼痛啊?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读) 所以,他说,从此(生接读)——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面对如此艰难的体力劳动,我们的作者还是选择了去挑煤,他为什么非要去挑煤不可呢?

  生: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正确的,因为贫穷,使得他不得不小小年纪就要起养家的重担。还有吗?

  生:因为当时的劳动人民生活的很苦,大家都是这样的,“我看见比我大点儿的孩子都去挑煤”

  是啊,在当时,贫苦的孩子们没有机会读书,都是早早的要去干活儿。

  生:在当时,人们都是很冷漠的,没有人帮助他们。“穷人到哪里都要受欺负”

  没错。你很会读书。

  是啊,小小年纪,就要担负起成年人做的苦力活,从他第一次挑煤的经历中,你觉得小运铎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家人减轻负担。(板书:有责任感)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坚韧的孩子,面对如此繁重的劳动,他始终坚持着,就算受了如此重的伤,第二天还是去了。(板书:坚韧)

  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当他受了很重的伤时,也不愿意母亲看到伤心。(板书:懂事) 孩子们,这是一个多么有责任感、坚韧而又懂事的孩子啊!即使遍体鳞伤,也不愿意母亲为他操心。当他回到家后,与母亲有一段对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师读母亲,生读儿子)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母亲会这么说,怎么做呢?请你拿出纸和笔,发挥你的想象,写几句话吧!写一写、展示。

  三、总结

  孩子们,这一课我们就学完了,学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呢?

  生:我觉得小运铎的命运太苦了,他的那次劳动太艰难了,当时的社会太黑暗了。我们真幸运,能够生活得无忧无虑。

  生:我觉得今天的幸福生活真是来之不易啊!我们一定要珍惜!

  是啊!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靠祖先们的辛勤劳动换来的,如果没有他们的艰苦付出,就没有幸福生活,孩子们,我们是幸运的,没有生活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但是,我们仍旧不能忘记劳动,因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明天!

  四、板书设计

  劳动的开端

  身体瘦弱,不堪重负 人情冷漠,备受欺侮 路途崎岖,一步三滑

  我——有责任感、坚韧、懂事

  《劳动的开端》优秀教案3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艰难。

  2、重点理解“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体会作者的“劳动的开端”。

  3、体会比喻句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

  作者,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

  1、 自读课文

  2、 用最简短的话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3、 默读课文,找出文章的重点段。

  4、 学习本文叙述“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记叙的顺序——按时间顺序记叙。

  5、 学生自学本课生字、 新词。

  6、 师检查自学情况。

  三、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

  1、文中哪些自然段写了“我”第一次挑煤的经过?

  2、 提示学生画出表示时间先后的词语,你能体作者会出什么?

  (穷人生活的艰难和为生活所逼,作者小小年纪就出来谋生。)

  3、分小组讨论为记叙挑煤的经过理出一个简单的学习提纲。

  (1) 半夜动身去挑煤,到了地方,办事的人还在睡觉;

  (2) 天亮后挑煤赶路,越走越黑;

  (3) 午后继续赶路,栽倒在半山腰,煤撒了一地;

  (4) 太阳落山了,挑着空筐回家。

  二、感悟

  1、作者的劳动的开端是怎样开始的?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理解。

  2、课文中说“原来桌子被人抽掉”,这里的“抽掉”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还可以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结合课文中的比喻句来体会,感受比喻句的表达效果)

  三、学习

  “金钥匙”体会阅读的重要,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