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小猪兄弟教案

黄飞

中班语言小猪兄弟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知道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寻找他人的优点。

  2、学会用正确恰当、有礼貌的语言夸奖别人。

  3、能够和同伴进行大胆的交往。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故事角色,用欢快的语气模仿角色口吻向幼儿打招呼:中三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们是小猪兄弟。我是小猪哥哥,头戴黄帽子。我是小猪弟弟,身穿蓝衣服。那想不想听一听关于我们的故事呢?好吧,你们可要认真听呀。小猪兄弟的故事开始了……

  二、小猪兄弟的故事。

  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小猪兄弟》一遍,教师提问:

  小猪兄弟碰到谁?(螃蟹和小鸭)

  猪哥哥对螃蟹、小鸭子是怎么说的?(小螃蟹,你打洞的本领真棒,你打的泥洞又光滑又漂亮)(你好,小鸭子,上次我看到你在河里游泳游得真好)

  猪哥哥说的时候做了一个怎样的动作?(竖起大拇指,请幼儿边说边竖起做大拇指的动作)

  猪弟弟对螃蟹、小鸭子是怎么说的?(瞧你这扁塌塌的`模样,真不好看)(看,小鸭子走路的样子多可笑,真滑稽)

  为什么猪哥哥找到了很多好朋友,而猪弟弟一个也没找到?

  (猪弟弟没礼貌,老是嘲笑他人;猪哥哥会夸奖他人,送大拇指给他人)

  三、情境表演。

  师:你们喜欢猪哥哥吗?

  如果你是猪哥哥,接下来遇到了其他3个新的小动物,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呢?现在我邀请三个小朋友来表演,我们看看谁说得好,交到的好朋友最多。老师偷偷告诉你们哦,有2个小方法可以帮助你们交到更多的朋友,听仔细了:①要求用正确恰当、有礼貌的语言夸奖别人;②做出竖起大拇指的动作。

  逐一出示小蜜蜂、小花猫、小公鸡图片,教师首先示范一种动物。

  例如:小蜜蜂,你采蜂蜜很勤劳,我要送你一个大拇指;

  小花猫,你会捉老鼠,我送你一个大拇指;

  小公鸡,你唱歌唱得真好听,我送你一个大拇指。

  四、延伸环节。

  邀请小朋友运用大拇指夸一夸身边同伴的优点;例如:XXX小朋友,你画画画得真好看,我送你一个大拇指。

中班语言小猪兄弟教案2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在建筑区玩耍时,听到几个幼儿发生争执:有的说木头房子好,有的说纸箱房子好,有的说稻草房子好,还引起了其它孩子的好奇和议论。所以我设计这个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材料的用途,增强幼儿的生活经验。本活动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再综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三只小猪团结友爱互助的美好情感。

  2、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房屋材料的认识,让幼儿懂得我们的房屋不仅要美观大方,而且要结实牢固,让幼儿初步了解房屋的防雷防震性。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学难点:对房屋材料的认识。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相机收集各式各样的房屋画面。

  2、 《三只小猪》的故事课件。

  3、纸、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放出拍摄的房屋画面让幼儿浏览,师幼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看到了我们所居住的房屋,你们发现用什么材料可以建房子呢?

  幼儿:木头、稻草、石头、泥、砖、竹子…

  教师:今天我跟你们带来了三个朋友来认识一下它们,出示画面,它们是谁啊?

  幼儿:三只小猪。师:对啦,今天我们就来听听三只小猪的故事。

  2、出示课件,教师有表情地根据画面讲故事第一遍,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情节。

  3、幼儿带着问题听故事第二遍,边讲边提问:三只小猪分别用了什么材料盖房子呢?谁的房子最结实呢,为什么?故事中谁最勤劳,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自主讨论,师幼互动。

  4、根据幼儿所积累的生活经验,教师和幼儿进行谈话活动。出示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小区画面,让幼儿观察我们所居住的房屋,加深幼儿对自己居住房屋的认识。在师幼谈话中得出结论:我们居住的房屋用处可大了,不仅结实美观,而且还有防雷电、防地震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生活经验。

  5、活动延伸:小小设计师----让幼儿自己设计房屋,讲述自己设计房屋的功能,并进行展示。比一比谁的设计最有创意。

  教学反思

  本活动结合了辅助教具课件深深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被激发了。幼儿能大胆的说,想象力得到很好的发挥。动静搭配合理,幼儿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本活动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但是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连贯性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