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教学设计

马振华

  一.教材分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都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赞叹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阅读过多篇描写祖国秀丽景色的文章,他们领略了祖国的秀丽风光,对祖国的风景名胜充满了向往。对于黄山,他们略有耳闻,但对于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神奇秀美,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视野不开阔,缺乏感性认识。

  三.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读出黄山松的奇与美。

  2.能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课件等方法理解新词语“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绿色的巨人、天然盆景”的意思。

  3.能抓住重点词、句,利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资料、课件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与美。

  4.能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抓重点词、句体会黄山松的“奇”,能仿照第三自然段“总—分—总”的写作方法写一个小片段。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黄山的资料,预习课文,做好批注。

  课前欣赏:黄山风景录像资料

  六.学习教学过程:

  一、揭题,扣“情有独钟”。

  师:今天这节语文课陶老师想让同学们轻松点,我们去一个地方旅行,什么地方呢?

  课件1:出示课题

  读—黄山奇松

  师:去的地方是黄山,我们班方雨晨的故乡就是黄山!咱们请方雨晨简单介绍一下她的故乡吧!

  生:它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它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号称天下第一山。

  师:天下第一奇山。黄山有四绝是-----

  生: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既不看怪石,也不看云海温泉,只观奇松,一起来读题---

  生:黄山奇松

  师:课件2:我们来看看这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你能感受到人们对哪样事物由衷的偏爱?是的,黄山奇松。看这个词最能表达我们对黄山奇松的钟爱----情有独钟(板书)

  师:此时谁的脑海里会冒出一个大问号?

  生:黄山松为什么奇怪?

  师:这个问题你可以换个方式问

  生:黄山松为什么奇?生:什么是黄山奇松?

  师:马上你读课文就知道了

  生:黄山松奇在哪?生:什么是黄山奇松?

  师:马上你读课文就知道了

  师:你再说一遍

  生:黄山松奇在哪?

  师:是呀,黄山奇松奇在哪?这是一个大问题,同学们要记住。

  二、整体读文,寻“情有独钟”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黄山奇松》——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指导。(师巡视过程中小声提醒了个别学生读书的姿势,初读给的时间足。)

  师:同学们想进入黄山风景区,看奇松吗?那得先过好字词关,拿到一个生字词的入门券。

  你会读么?自由读读看。(课件3出示生字词语)(生自由读生字词)生:什么是黄山奇松?

  师:马上你读课文就知道了

  誉为 陡崖 玉屏楼 宾客 屹立 卧

  师:谁来读?

  (指名读词)

  师:非常好,词语的节奏感读得很好。你再来读。

  师:全班一起用这个节奏读---

  (生齐读生字词)

  师:非常棒!“卧”这个字没有词,谁来给他组个词?

  生:或卧

  师:这是文中的,不是词。

  生:卧薪尝胆

  师:好一个卧薪尝胆。

  生:卧室

  师:卧室,你有你的卧室,还有吗?

  生:卧倒

  师:卧倒,一种姿态,很好!

  师:这个生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请詹青阳说说!

  师:抬起头看老师写。范写:誉卧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写好字要先从整体上观察结构,再弄清楚部件,最后斜对笔顺。

  师:光说不练假把式,现在请同学们把这两个字描一描,写一写。(巡视,表扬)

  师:请大家一起来看这个词念----(指玉屏楼)

  (生齐读“玉屏楼”)

  师:要是你们没学这篇课文,你绝不知道这个词,课文中“玉屏楼”在这句话中,一起念—

  生:黄山最妙的观光处,当然是……黄山决胜处的玉屏楼了。

  师:谁能通过这个句子了解玉屏楼

  生:玉屏楼是被称为“黄山绝胜处”

  师:的---

  生:地方。

  师:好,请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

  生:黄山绝胜处

  师:你知道“黄山绝胜处”是什么意思吗?

  生:是黄山最妙的观光处。

  师:你再说一遍。原来这个词语在这个地方呢!读--

  生:黄山最妙的观光处

  师:就是

  生:黄山绝胜处

  师:就是

  生:玉屏楼

  师:很好,我们读文章啊可以这样联系文章认真去读,词语你就能自己理解。

  (用组词理解“卧”,用联系上下文认识“玉屏楼”理解“黄山绝胜处”,这才是真正的学语文。)

  师:词语读准了,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入文中,你还能读好吗?(能)

  (课件4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你情有独钟的句子,品味品味黄山松奇在哪?,把自己情有独钟的理由说一说,也可以写在书的空白处。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这一过程教师更是给时充分。)

  师:读好了吗?谁先来读出自己情有独钟的句子?黄山奇松“奇”在哪里?

  师:请你读文中的语句。

  生:黄山松奇在它的千姿百态……

  师:为什么你能读得这么美呢?

  生:因为我在读的时候,边读边想象黄山奇松的样子。

  师:边读边想象,这是读书的一种好办法。来,让我们一起尝试着边读边想象。(生自由读):

  师:非常好,这是你情有独钟的句子。说说你的理由。

  生:黄山松千姿百态

  师师板书-----姿态奇

  师:还有谁想说说你情有独钟的句子?

  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师:哦第一节!理由是-----

  生:生长环境之奇。

  生3:生命力的顽强。

  师:你从哪里读出?

  生3:因为它生活在陡崖边,山顶上。

  师:是啊,这就是黄山松的奇啊!(板书-----环境奇)

  师:它不与其它松树一样随遇而安,黄山奇松生长的环境都是——(指着板书:山顶上)

  都是——(指着板书:陡崖边)怪不得人们对黄山松情有独钟了。

  三、品读课文,感“情有独钟”。

  师:同学们,“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同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那课文有没有将所有奇松一一介绍呢?是的,并没有。所以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文章重点介绍了几大名松。这是我情有独钟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到玉屏楼去看三大名松。

  听范读,画出你最情有独钟的词。

  出示填空:

  这是一棵( )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姿态优美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充满生机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枝干遒劲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郁郁苍苍的迎客松。

  生:这是一棵引人注目的迎客松。

  师:迎客松的姿态优美在哪?

  生: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欢迎宾客的到来。

  师:(出示迎客松图片)我们来欣赏

  师:它的姿态优美主要--------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生读文)

  师:同学们刚刚还填了一个“饱经风霜”,谁课前查字典了?请你说说从哪看出来?是什么意思?

  生:经过暴风烈雨折磨的

  师:这个“饱”就是充分,

  生:充分的经过风霜

  师:折磨、还有人说洗礼,就是经过了很多艰难困苦的磨练叫------

  生:饱经风霜

  师:再读

  生:这是一棵饱经风霜的'迎客松。

  师:如果你就是这一棵迎客松,你就站在陡崖边,你经历了什么?

  生:我经历了风吹日晒。

  生:我经历了狂风与暴雪。

  师:对,这就是“饱经风霜”(风霜读重)迎客松,你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霜雨雪、风吹日晒?

  师:经过了洗礼,这棵迎客松你觉得它有多大的年岁?

  生猜测

  师:同学们猜得都差不多,老师这有资料请你来看看,你们把这首诗读读就知道。

  生: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

  师:一千多年,可能经历过哪些呢?

  生:暴雪、火灾、烈日炎炎。

  师:这就叫“饱经风霜”。

  师:我们来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理解“姿态优美饱经风霜”这些词语的?

  生:看插图。

  生:读下文理解。

  生:查字典词典。

  生:联系生活

  师:看,理解一个词我们有很多方法。这篇课文里,还有很多好词,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自己的方法去理解。

  师:一个好词不能只求能理解,更重要是的会运用。学以致用才是聪明孩子会做的事。挑战一下吧!饱经风霜-------造句

  1.爷爷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2.她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一条条深深的皱纹。

  3.大雨无情的下着,一颗颗豆大的雨珠从那饱经风霜的脸颊上流下来。

  4.他终于见到了爸爸,而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微笑。

  四、理清脉络

  师:学习词语就要这样,不仅要理解,还要学会正确运用。作者就是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现了三大名松最显著的特点。更多的好句好词咱们下节课再去学习探讨,接下来,咱们回想全篇,文章在构思上采用了什么方法?

  生:总分总

  师:作者以总分总的方法来布局,脉络十分清晰。以后咱们写景类的文章也可以借鉴一下用“总分总”的方法来构思。细心的孩子还会从每一个自然段中发现作者的另一个巧妙写法。这节课咱们就不探讨了。

  师:好了,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紧紧抓住“情有独钟”跟随作者游览了黄山。学会了本课的生字词。朗读了课文,知道了文章大意与构思。下节课我们在“黄山绝胜处”驻足停留,继续品味黄山奇松。

  五、作业

  1.当一次小导游向爸爸妈妈介绍黄山奇松。2选一棵你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黄山奇松画下来。3.写一则有关黄山的公益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