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范文

孙小飞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与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与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作者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师: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

  (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师: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与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与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与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与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xx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混战就,民不聊生,作者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师: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1、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经。小雅。四月》)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屈原)

  3、秋风起兮云飞扬,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汉武帝)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

  6、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上汝州郡楼》李益)

  师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

  (七)布置作业,小结全文: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与前人一样,作者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

  作业:

  1、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教学反思:

  囿于比赛纪律,课前不得与学生接触,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

  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