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考资料:古代诗歌的发展
1、春秋时期:《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关雎》《蒹葭》等名篇便出于此。
2、战国时期:屈原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3、两汉时期: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形式朴实自然,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深刻代表作品《十五从军征》《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
4、魏晋南北朝时期:
(1)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
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代表作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王粲《七哀诗》,蔡文姬《悲愤诗》
(2)田园诗:东晋陶渊明,代表作《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
5.唐朝时期:中国的古典诗歌在唐朝进入黄金时代。
(1)初唐: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2)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
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有王维、孟浩然,二人合成“王孟”;
边塞诗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以及“七绝圣手”王昌龄。但众多诗人中当属“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成就最高。
李白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
杜甫的代表作有三吏三别。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3)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代表人物白居易、刘禹锡。
(4)晚唐: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咏史诗感人至深,两人号称“小李杜”。
6、两宋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
(1)豪放派:苏轼是豪放派的创始者,主要代表《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达到很高水平,作品经常流露出对祖国山河分裂的悲痛,散发着浓厚的时代气息。代表作《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陆游,其词不乏感慨国事的豪放之作,充满了国耻未雪、壮志难酬的悲愤激情。代表作《示儿》《游山西村》等。
(2)婉约派: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他的词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代表作《雨霖铃》《望海潮》等。李清照亦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代表作有《一剪梅》、《声声慢》《如梦令》《醉花阴》等。
7、元朝时期:元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元曲”,在文学史上与唐诗宋词并称。
元曲四大家为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郑光祖的《倩女离魂》,马致远的《汉宫秋》为名篇代表。
公务员复习行测方法归纳
1.多做题,一定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做,时间到了必须停笔
“题海战术”针对行测还是很有用的,准备国考的一定珍惜历年国考题,把其当做教材来研究,当做经典来练习,但历年的题也不多,做完了就做联考题吧,选题顺序最好是这样的:“历年国考题-历年联考题-不参加联考的各省市题-模拟题”(注意:模拟题还是排在最后,有真题尽量练真题,因为很多真题的答案还是比模拟的答案准确一些,毕竟经过很多人的讨论研究)楼主当年做了国考、联考以及之前没有联考的各省市历年题目一共100多套,当时也是不惜金钱在网上买的真题,模拟我是一套都没做,都是真题。
多做题的好处太多了,可以锻炼注意力的集中,可以见到很多不同题型,提升自己反应能力,而且做完题要给自己时间做总结,看看错哪了,认真看解析,有心人可以做个错题本。
2.一定把每天练题时间调整在考试时间范围内
这一点针对专职准备公考的人说的,如果一边上班一边准备公考的人也最好将一天中的兴奋点调整到早上,而不是晚上,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日出而落日落而息是大自然的规律,人要顺应自然才能健康、才能发挥你身体的潜能。另外饭后最好不做题,因为做题质量会下降的。
3.早睡早起
早睡早起,无论考试期间还是平时练习期间都要保证睡眠充足,充足的睡眠特别重要,头脑得到很好的休息才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怎样复习行测
把握方向
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所报区域所报职位的考试题型有哪些,这些题型的分布情况是怎么样的。其次,认真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所有题型中其中哪些是你的强项,哪些是你的弱项,并以此做为你分配复习时间的依据。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要盲目地做题、对答案、再做题、再对答案,这样会影响你的复习效率。
掌握技巧
也就是说,你一定要把精力放在真题上面,真题是经过出题专家们严格讨论而产生的,它的秘诀不是我们花一分钟做题就能完全领悟的,很多题也许我们用自己的方法常规的方法也能做,但是行测考试的时间是很紧的,所以我们的目的不是把一个题目做出来,而是想到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快速把答案得出来。
比如数字运算,不同的类型题是有不同的简便思路的,再比如概括主旨的阅读题,虽然内容很多文字很杂,但我们只用找到关键词读懂关键句,而不用阅读文字而浪费时间就能做对。再比如,资料分析题中的计算题,只用计算尾数就知道选哪个,而不用老老实实进行繁琐的运算。当然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都需要自己加强对真题的研究,学习相关的解题技巧,从而慢慢地揣摩,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