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复习王安石改革剖析
1068年,宋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也就是北宋中期,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国家出现财政危机,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暴露出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西夏又虎视眈眈。为了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1069年,想要解决冗兵、冗员、冗官的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改革。
一、改革措施:
1.方田均税法:“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
2.青苗法: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
3.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水利的兴修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
4.募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免疫钱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此举保证了村民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
5.均输法:官需,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必须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另外,还赋予发运使特权。这些措施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提升了百姓生活。
6.市易法: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
7.保甲法: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军事实力明显提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这在宋夏交战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然而由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
二、王安石改革核心考点总结
1. 明晰王安石改革哪些是经济措施,哪些是军事措施
2.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意义
三、经典试题再现
1.以下属于王安石改革中经济措施的是: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保甲法
1.【答案】ABC。解析:A选项保证了青黄不接之际农民依然有钱可以进行农业生产。B选项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C选项抑制了通货膨胀,保证了经济的平稳。而D选项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军费开支。故本题答案为ABC。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填空解题技巧:语素联想法
什么是语素联想法?
所谓“语素联想法”,就是通过比较两组近义词之间不同语素的区别,来确定词语的侧重点。所谓语素,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体,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用通俗的话语来说就是:有含义有发音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如天地,就是两个语素;葡萄,就是一个语素。
比如:不容置疑和不容置喙,两个词语的语素区别在于“疑”和“喙”。“疑”是人们一种最直接的反映状态,即面对不知所表现出来的困惑、迷茫、不解。“喙”多指鸟类的嘴;所以根据“疑”和“喙”的区别我们可以知道“不容置疑”更多强调的是不允许怀疑,而“不容置喙”则侧重的是不允许插嘴。
我们来看例题:
俗话说得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必受穷”,中国老百姓长期以来形成的节俭习惯,也生成了的消费传统,很难产生信贷危机。
A.精打细算 B.克勤克俭
C.量入为出 D.缩衣节食
【解析】答案选C。
根据题干的末句“很难产生信贷危机”,说明设空意为:消费的过程中的输出是没有超出收入。
A.精打细算强调使用人力、物力进行精细的计算,侧重的是计算的过程,而题干想表达的为输出没有超过收入,所以排除A;
B.克勤克俭指的是又勤劳又节俭,与题干不符,所以排除B;
C.量入为出强调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开支额度,与设空的意思一致,所以C为正确答案;
D.缩衣节食侧重省吃省穿,与题干意思不符,所以不选D。
国考行测高效复习技巧
01.发现自己的强弱项
行测入门没有申论那么难,因此可不必那么拘谨的看完整本书再做真题套卷。可以在一切还是空白的时候做个两三套来练手,知道自己的水平。打击是必然的,做不完也是必然的。但是一定要卡时间做。每次做的顺序自由微调。几套做下来,就知道自己什么模块自己擅长,什么模块自己不擅长了。
有上岸的小伙伴反应当时做了3套国考卷,被打击的那几天都没怎么吃饭,都是50%左右的正确率。但是她发现资料分析基本都是90%以上的正确率,而数学因为没时间做,也做不快,15题对个4,5题,图形推理也不行,逻辑题都中规中矩。因此,通过这样的自己摸底形式可以知道自己的短板和擅长的,在后面学习中着重攻克短板,而对自己擅长的可以直接跳过。
02.花一些时间攻克自己的弱项
有人说,公务员考试题海战术不靠谱,这是真的吗?小谷子却不这样认为。考试是什么?考试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争取做对尽可能多的题目,拿到比别人更高的分数,这就是胜利。从这个角度说,“题海战术”是一种科学的提高做题准确率的方法。只有试题做得多,才能逐步发现命题人总是在哪里挖掘陷阱,准确猜测出命题人这样出题的意图和出题思路,从而倒推出命题人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试题做得多,才能训练出题感并在进考场时始终保持这种良好的题感。
03.注意做题顺序
行测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做题顺序。按部就班做不是不可以,但是会比较低效。你要在进入考场前,通过几十套真题的模拟,找到适合自己的顺序。这个工程很重要,也只有你自己摸索,任何人的经验都帮不了你。一般规则是自己擅长的且分值较大的题型先做,自己不擅长的后写。就我个人而言顺序是这样的:常识判断、资料分析、逻辑判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也有很多人把数量关系放在最后做,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瞎蒙,反正你能保证前面的高准确率也是可以的。
04.全真模拟考试场景
在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每天早上和正式考试时间完全相同的时间开始卡时间做题(国考是每天早晨9点到11点)。既然是全真模拟,涂答题卡的时间也要算在内。每天不要做多,就一套真题,做完好好对答案分析错题。国考卷做完了做省考,省考试卷也可以拿来练练手的。在这期间发现自己哪一块还是弱的话,再强攻那一块,查漏补缺。一直不要停,哪怕是考试的早晨,起早点做一些你放在前面做的题型使头脑热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