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技巧
一、内容加工从作答内容角度加工要点,是为了让要点呈现更系统、更简洁、更有符合题干和材料逻辑的要求。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内容加工:
第一,同义法。申论材料字数较多、篇幅较长,有时会出现某个要点反复出现的情况。这时就可以用到同义法加工了。同义法类似于数学中所说的“合并同类项”,是指当要点出现意思相同或相近时,直接将这些要点合并即可,无需重复书写占用答题空间。例如,在材料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要点“内地百姓对内地奶粉销售不放心、国人对内地乳制品质量不放心”这样的要点,此时加工直接合并成“国人对内地乳制品质量和销售不放心”即可。
第二,同主体法。当我们对重复要点合并之后,可以采用同主体法进行分类加工,将相同主体的要点合并在一起。常见主体有“个人、家庭、单位、学校、政府、国家、社会、民族”等。例如,当我们在材料中找到这样的要点“就业体制不完善、招聘存在学历歧视、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畅通、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好高骛远”,此时分主体合并成:“从政府讲,就业体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畅通;从企业讲,招聘存在学历歧视;从个人讲,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好高骛远”即可。
第三,同范围法。我们还可以按照一定范围、标准进行要点的加工。常见范围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位一体布局、内因和外因、过去和现在及“思想、制度、监管、人才、资金”等层面。例如,当我们在材料中找到要点“我国农民种粮意愿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异常干旱天气、农民有减产顾虑”,此时可分内外层面加工成“从内因讲,我国农民种粮意愿下降、有减产顾虑;从外因讲,水土流失严重、异常干旱天气”即可。
第四,就近合并。除了上述方法,在实际做题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材料的逻辑层次进行要点的合并加工。这就需要小伙伴们在梳理材料时要划分材料层次,准确理解材料内涵。
二、逻辑加工。对要点进行逻辑加工,是为了让要点更有条理性、更清晰。在逻辑加工时,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序号+主旨句+具体要点”的形式,如“一、民主议事。成立村民议事小组、村务监督小组和理财小组,集中决定村中大小事务。”
拓展:公考申论作文立意指导
一个人,想要堂而皇之的站在别人面前,最核心的就是你得有灵魂,作文其实也一样,得高分的前提就是你的立意必须准确。立意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核心,想要得出来的立意准确,我们的“黄金法则”—“题干点睛法”就可以用到了。
“题干点睛法”一共有两步:
1、切割题干中的关键词
2、分析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请深入理解句子“只要我们能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我们的智慧和情操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一、找到关键词: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分别是:静下心来、向水学习、智慧、情操。
二、分析关键词之间的关系:
题干让我们理解这句话去写作文,从中找出来的四个关键词有三个都是围绕“向水学习”展开的,所以“向水学习”是关键之关键,也就是我们篇作文的主题。
另外这句话中有个很重要的关联词“只要…就”,也就告诉我们向谁学习可以提高智慧和情操,很明显这是与主题相关联的意义,那么可以初步确定两个分论点:向水学习可以提高智慧、向水学习可以提高情操。“静下心来向水学习”前半句话中的逻辑关系其实已经非常明确了,所以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分论点“我们要静下心来学习”(在这个地方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是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需要基于题干,不要过度追求意义式分论点而忽略题干要求)。到此三个分论点已经全部出来了。
拓展:申论复习误区
(1)申论论述题就是语文作文
许多考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常常会错误地将申论论述题与原来在学校学的语文作文题画上等号,但事实上,语文考试主要侧重于文章的文采,而申论论述题则更看重文章的观点和论述深度。申论论述题是有严格的行文标准的,但不是死板的,它对观点、措辞、分析方法和考生对社会事件的认识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素材积累来逐步丰富,不像语文作文一个题材一个模板,每个模板练上一两篇就自信十足了。因此,在练习完一篇申论论述题以后,需要用2倍于答题的时间去对比答案的角度和思考层次,综合起来,并且学会扩展思路、丰富答题的角度和观点类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申论答题方法和思维能力。
(2)申论大纲就是申论题目
申论到底考什么?申论考试的意义何在?相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即便已经做了很多题目练习,也难以回答出这两个问题。
国考大纲是这样表述申论的:“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然而,大部分考生看了也不懂其意,甚至根本就没有关心过大纲的表述,只是依据自己做题的经验,模糊地将申论考试理解为和语文考试差不多的考试。这种简单地从申论题目入手、个人经验中类比找申论复习的方法和方向,是极其危险的,不得要领,意味着一开始的方向错误,后面再努力复习,也是徒劳。
其实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申论实际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入职考试,即考生是在公职人员的立场,通过材料给定的社会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建议的能力的测验。这里突出两个要点:一是立场。是要在公务员的立场上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不同立场上的说辞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很多考试从公考申论复习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忽略的重要认知,导致整个申论答题方向错误。二是一定是在给定的材料设定的情景中答题。偏离给定材料核心,也是一部分考生常见的问题,自认时政尽在掌握,看到相似的热点描述,就如脱缰的野马般,全然不顾材料本身的描述,自顾自答题,最后只能是低分,事倍功半。
(3)试题答案就是满分答案
大多数考生在申论复习做题过程中,对于题目答案的盲目相信,在练习完一道题目后,仅依据和答案的契合程度来判断自己的成绩,对于自己答案中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部分,就直接忽略掉。
要知道,真正的申论考试中,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阅卷组只会就题目给出几个得分点,踩点得分,多于几个得分点给满分。所以,申论答题角度和思维最重要。在申论复习的练习过程中,要自己学会拆分得分点,综合给定的答案和自己的答案,寻找和完善被忽略的答题思维和角度,本着尽己所能完善答题内容而非是否契合答案的目标,来练习申论真题、习题,才能真正意义上锻炼和提高申论答题技巧和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