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份公务员行测典故常识归纳

莉落

公务员行测典故常识归纳

萧规曹随: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

横槊赋诗:横槊赋诗”说的是三国时的曹操之事。据说在赤壁与孙、刘大军对峙时,大敌当前,曹操面对茫茫大江,横槊赋诗,意气风发,尽显文采风流。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指鹿为马: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画龙点睛:张僧繇(yao)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诞,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一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力图雪耻,激励自己,在屋内悬一苦胆出人、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这样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国。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

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望梅止渴:古代魏国曹操的部队在行军路上,由于天气炎热,士兵都口干舌燥,曹操见此情景,大声对士兵说:“前面有梅林”。士兵一听精神大振,并且立刻口生唾液。

这是曹操巧妙地运用了“望梅止渴”的暗示,来鼓舞士气。

凿壁偷光:凿壁偷光,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大文学家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文学家的故事。

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的人。

一字千金: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中,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与蜀汉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归顺自己。

手不释卷:手不释卷,出自于汉光武帝刘秀的事例,史书记载“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鞠躬尽瘁: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单刀赴会:一把刀,指一个人。

原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荆州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拓展:行测病句分析技巧:搭配不当

一、主谓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经常是主语、谓语为比较复杂的短语,一般情况下,为多个主语共用一个谓语,或者是一个主语共用多个谓语,再者是多个主语用多个谓语。

例子:1.这位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以被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关注。

“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作为主语,出色工作不能说被采用,与谓语不搭。

2.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树影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树影”可以晃动,但是不能发出声响。

二、主宾搭配不当

例子: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北京作为主语,不能说是季节。

三、动宾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一般是动词不能支配宾语对象,或者动词不止一个,或者宾语不止一个造成顾此失彼。

例子:1.大会上,代表们认真地注视和倾听着总理的报告。

注视和倾听作为谓语,可以倾听报告,但是不能注视报告。

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穿着”作为谓语,可以说穿着上衣,但是不能说穿着帽子。

四、两面一面搭配不当

这类病句中,常见的句式是“能否(是否、有无),是”,即前面用肯定加否定的形式,后面只用肯定或者只用否定的形式。

例子:1.有无正确的态度,是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条件。

由该句子,无法确定有正确态度是进步的条件,还是没有正确态度是进步的条件。

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由该句子,无法判断“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还是“不能培养四有新人,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

五、关联词搭配不当

复句中,一般关联词把各个分句关联起来,准确表达意思。不同关联词表达的意思有所区别,如果随意组合,会造成病句。

例子:1.弟弟年纪很小,因此懂得许多深刻道理。

弟弟年纪小与懂得道理之间并非因果关系,不应用因果管理词。

2.如果中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如果”与“也”搭配不当,应与“就”搭配。

六、定语、状语与中心与搭配不当

例子: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

我们有手,这个句子主干没有问题,但是修饰成分聪明不能修饰手。定语与中心与搭配不当。

七、方法

对于搭配不当的语病,我们可以提取主干成分,分析主干成分搭配的问题,主干没有搭配不当问题,可以分析修饰成分搭配问题。

例题:下列语句表达上没有错误的是:

A.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吃龙虾,会导致病情加重。

B.随着对秦兵马俑在沉寂24面后的再次发掘,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关注。

C.这幅画,希望传递给读者的,还是这样的观念:本地的好食材,是一顿美食的根基。

D.这所九年制寄宿学校的150多名学生是地震中伤亡最少、复课最早的学校。

解析:C。A选项,前一个分句“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为主语,谓语为“吃”,宾语为“龙虾”,“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与“吃”不搭。B选项,提取主干后,主语残缺。D选项,提取主干后,学生是学校,主宾搭配不当。

拓展:行测词语辨析技巧:语素分析法

一般来说,语素分析法有这样一些具体的作用:

一、辨析词语

分析不同词语的相异语素来分析近义词之间的差异。

【遏制VS遏止】

遏制:制,强调控制,压制,抑制,强调的是一个阻止的过程,采取某种措施阻碍某种行为的发生。对象尝试自己的某种情绪(喜怒哀乐),有时是敌人或某种力量。

例如:那块被雕成英雄像的石头见人崇敬他。当然遏制不住他的骄傲。

遏止:止,停止,强调的是不再进行,强调的是一个结果,采取某种措施强行阻断某种行为继续发生下去,使之停止下来。对象常是来势凶猛而突然的重大失误,如战争、进攻、暴动、潮流等。

例如:文化的改革如长江大河的流行,无法遏止。

【催生VS衍生】

催生:催,催促。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促使产妇的子宫急速收缩,迫使胎儿出生;比喻催促产品或作品问世。

例如:这件产品能提早问世,完全是业务部门大力催生的结果。

衍生:衍,延长,开展。指演变而产生,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如经过取代或水解)。

例如:由这症结而衍生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二、猜测词义和积累词语

利用拆分词语的语素,来分析和猜测词语的大概含义。

【披沙拣金】披,拨开。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曲高和寡】曲高,曲调高深。和寡,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沸反盈天】沸:滚翻;盈:充满。声音象水开锅一样沸腾翻滚,充满了空间。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

三、易错成语

在分析词语的基本的语素来猜词语含义,但是也会面临一些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所以我们也需要积累一些易错词语,如下:

【春风化雨】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首当其冲】当:承当,承受;冲:要冲,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语素分析法,简单来说就是用语素来帮助我们梳理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差别。这个方法在言语理解的做题过程中还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灵活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