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份公考申论对策题应对小技巧

孙小飞

公考申论对策题应对小技巧

1. 谨守身份

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申论考试都是对公务员日常工作的模拟,所以在这个考试的过程中,考生不是考生而国家公务员,在进行作答时,考生就是国家公务人员,可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站在国家机关的位置来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这是对考生基本要求。在申论产生最初几年考试中命题人一直通过设定身份来提醒考生,而到了最近几年已经没有明确性提醒了,但请考生注意无论在对策性试题中有无明确身份限制,考生都要站在国家政府机关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出对策。

2. 对策的可行性

考生提出的对策应该考虑是否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说提出来的对策、方案是政府相关部门能够做到的,相关人员也能够做到,它不仅仅包括执行者,也包含被所执行者。对策的提出是考生结合实际情况理性思考的结果,是经过慎重考虑筛选和比较之后的可行的选择。切忌去泛泛而谈一些大而不实的、不具备可操作性的方案。

如果一个对策方案没有可行性那么这个套对策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要使提出的对策具备可操作性。

(1)针对相关部门及其他主体提出的对策方案,必须保证相应的部门及其他主体能够贯彻落实。如果相应的部门没有能力或没有条件去落实对策,那么提出的对策就是没有意义的。

(2)提出的对策须有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3)提出的对策须有时效性,能够解决材料中问题的时间要求。如材料要求针对突发水灾提出解决方案,那么一定要先解救受灾群众,而后才是规划河道。

3. 对策要合情合理

提醒考生要站在政府角度去分析问题,提出对策,而所提出的对策除了可行之外,还要合情合理。合理就是制定的对策符合国家的政策与法律,从道理上讲能说得过去。任何一种方案的提出都是相对的决策。一定要考虑风险损失,尽量使降低风险系数。分析各种因素,衡量影响决策制定的因素,趋利避害,增强对策的合理性。合情指的是提出的对策要从情感上得到上级的认可与下级或百姓的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可怜,而是情感上认同,包括提出的对策真诚的、充满了关怀的,这样才能让阅卷老师感动,为自己赢得合情分。

拓展:申论作文名言佳句集锦:谦虚

1、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2、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魏相)

3、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张咏)

4、虚已者进德之基。(方孝孺)

5、满盈者,不损何为?慎之!慎之!(朱舜水)

6、不骄方能师人之长,而自成其学。(谭嗣同)

7、人生至愚是恶闻已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申居郧)

8、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9、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老舍)

10、昂着头出征,夹着尾巴回家,是庸驽而又好战的人的常态。(冯雪峰)

11、一个骄傲的人,结果总是在骄傲里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2、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谋的人多半是结局很不幸的。(培根)

13、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

14、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15、自负对任何艺术是一种毁灭。骄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16、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17、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8、气忌盛,新忌满,才忌露。(吕坤)

19、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徵)

20、好说己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申居郧)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22、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徵

23、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 —— 宋濂

24、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 聂大年

25、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 苏轼

拓展: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技巧分析

(一)概括题

有些考生在读材料时,不能很快找出关键信息点,虽然材料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就是看不出来。

建议:这类考生应多关注材料中的关联词,这些关联词后面往往会跟着重要信息,甚至是答案。材料长不可怕,学会灵活运用关联词原则就行。同时,大家要多关注领导人等不同阶层人群的讲话、态度等。这些人往往充当着想你传递答案的重要“工具”。

(二)分析题

很多考生不知道该怎么分析一个问题。这需要视材料而定,如果材料里有很多主体,可从主体角度分析,如果材料涉及各种环节,可以从环节和流程角度分析等。

(三)对策题

如何答对策题?首先,确定主体,如国家、社会、个人、自身等;再次,根据各个主体承担的责任来确定其需要作出的对策;最后,总结一句画龙点睛的话,把整道题的立意拔高点。

(四)大作文

大作文的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但是可以在短时间内积累好词好句,积累可以直接引用的观点性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