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怀想散文
如今人们的生活富有了,社会也太平,好吃的,好穿的,成了常有的事,所以觉得没年味了,其实是怀念从前过年的日子了。
小时候一说快过年了,家家喜气洋洋,充满了盼望。
每家都会忙着蒸馒头,蒸黏米面的馍馍,装在一个大缸里,放在院子的阴凉处,一吃就一个正月。
有的人家会找来一个会杀猪的 ,把养了一年多的肥猪,放血,然后放在院子里的大锅中,把水烧热了拔光毛挂起来,叫上大叔,大婶来分肉,那时的人心是那样热乎,那样透明,那样容易亲近,只因为是邻居,一个村的,说起话来,是那样的直白和实在,办起事来,不用猜东猜西的,吐个唾沫是个丁,不在乎半斤八两的,多点,少点都没说的,彼此走动起来像一家人,不在乎取舍之间的差异,人心是那样容易接近,容易感动,容易信任。
过年家家还会杀好几只自家放养的鸡和鸭,等到腊月二十五就都拿出来,放在大锅里熬,大灶里塞着木头,熊熊的火焰熬得满屋子热气腾腾,有的人家趁着热乎劲,拿出熬好的排骨给孩子抓着吃,满手的油,吃的津津乐道,吃起来好香啊,那时的肉味真的好香啊,回味起来,好像在也吃不到那个味了。
那时父亲也会把买来的.鱼埋在厚厚的白雪下面,等到熬完肉,用肉汤来熬鱼,这样做出来的鱼味道极鲜。然后把熬好的肉和鱼也放在一个大缸里,那时的天气特别冷,所以会被封冻着,等到馍馍和肉吃到缸底了,春天也就来了。人们就开始说:“好过的年,难过的春啊,其实是为了春耕,剥花生种,往地里运肥,为酝酿着来年的收成而不停的劳作了。
我们那时候 总是叽叽喳喳的追着大人们,看他们买来各种各样的炮竹,对放炮竹非常的敏感,非常的喜欢,尤其大年三十,孩子们和大人一起站在房顶上放烟花,看烟花,漫天的烟花五颜六色,钻天猴叫唤着飞上了天,整个村庄都象天女散花一样的绚烂,洋溢着欢声笑语,孩子们的呼叫声,伴随着烟花升起又落下,看谁家的烟花升的最高,看谁家的烟花开放的最美丽,看谁家放的时间长,比着赛的放啊。一直等到炮竹声渐渐弱了下去,母亲在房下才叫着,下饺子了,放下饺子炮,于是噼噼啪啪一阵鞭炮轰鸣,孩子们才下房来,一家人围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吃起来好像只有除夕的饺子有与众不同的味道,只有除夕的饺子最香。
饺子吃完了,孩子们会提着母亲亲手糊的纸灯笼,点燃里面的红蜡烛,叫上左邻右舍的伙伴,走在街道上,穿过一条街,也会叫上一个小伙伴,穿过几条街下来,也就形成了一支灯笼队,笑声伴着灯火留在了每一个人的记忆里。
吃完除夕的饺子,母亲会把锅刷的非常的干净,而后把一碗饺子放在锅里,说是给灶王爷吃的,报答她老家一年以来的庇护,所有的灯也要都开着,一直到天明,说是迎接来年的好运。然后端上来苹果,柿子 ,一家人围着吃起来,母亲说,过年吃苹果,就代表一年都平平安安,吃柿子,一年都事事如意。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边吃边看着八点的除夕晚会,那时候,除夕晚会成了家喻户晓的大事,每一个人都会跟着电视节目看到完,困的打盹,也不愿意睡去,也不想错过每一个人心里喜欢的演员,如果错过了,初一再看,就会觉得遗憾了。更有意思的是,看晚会到十二点,有的人家还站在房顶放炮竹呢,直到午夜没了炮竹声,这年才觉得失去了滋味。
热闹的除夕一过,人们就会欢笑着给那些年长的老人拜年,所以年长一点的都要在家里摆好了糖果,茶水,开着门等着,亲切的称呼和美好的祝愿,饱蘸着亲情滞留在曾经的岁月里。
而初一,也是小孩最期盼的日子,母亲怕三十吃肉脏了衣服,总是初一早上,才让穿上新衣服,然后跟着父辈们一起拜年去,孩子们穿上新年的漂亮衣服,是一年以来最好的,也是最盼望的美事。
这些 岁月已远去,随着流年的更替,留在每一个人的记忆里,成为最美好的怀旧情节,也是藏在这个经济提速,私欲膨胀,心虚浮躁的年代里的一种真。所以,我们想念那些日子里的暖,同时也更加盼望人们有一种感恩的正能量,脚踏实地,不急功近利,真诚而不虚以委蛇,不怨天尤人,在过节之际,忘记所有的结,感恩天,感恩地,感恩我们所面对的所有,过一个健康,开心,祥和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