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集卷之六记传赞述《张长公》

马振华

陶渊明集卷之六记传赞述《张长公》

  引导语:陶渊明《张长公》这一章述评张长公,颂扬其能保持高洁的节操。下面是该记传赞述的原文注释,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张长公(1)

  远哉长公(2),萧然何事(3)?

  世路多端(4),皆为我异(5)。

  敛辔蝎来(6),独养其志。

  寝迹穷年(7),谁知斯音(8)!

  [注释]

  (1)这一章述评张长公,颂扬其能保持高洁的节操。张长公,即张挚,字长公。张释之之子。“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什”(《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索引》:“谓性公直,不能曲屈见容于当世,故至免官不仕也。”

  (2)远:指距写此文的时间已经遥远。

  (3)萧然:寂寞冷落的样子。何事:为了什么。

  (4)世路:指世间的人生道路。多端:即很多。端:头绪。

  (5)为:与。《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6)敛辔:收起马缰绳。指归隐不再出仕。与“敛策”意同。朅(jiē揭)来:即去来。指张挚辞官归隐。

  (7)寝迹:隐迹。谓隐居。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穷年:指终生。即上引《史记》所说“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

  (8)斯:此,这。

  [译文]

  张挚距今已很遥远,寂寞冷落竟为何事?人生道路多种多样,世人竟然皆与我异。收起缰绳辞去官职,独自修养他那高志。隐居终身不再出仕,谁能理解此中深意!

  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一生坎坷曲折,其进退起落缘于其思想的复杂和所处时代的乖谬。晋宋之际,中原沦陷、江南板荡,曾经的龙兴大晋已然风雨飘摇。寒门刘氏篡逆之心,昭然若揭。士大夫进退失据、动辄得咎,恰似釜底游鱼。陶渊明徘徊仕途,游走魏阙江湖,乃是其儒道交织性格在因应时代的体现。

  (一) 儒家思想的里子

  在陶渊明生活的时代,虽然弥漫着老庄哲学和佛教的出世哲学。但是儒家究竟是一个正统学派,上层社会知识分子对儒家所提倡的六经,几乎家喻户晓。据《晋书•范宁传》:“晋太元年间,范宁为豫章太守,大设庠序,至者千余人。课读五经,又起学占,资用弥广”时至二十岁的陶渊明自然会受到此种风气的影响。又由于他出身于庶族地主家庭,家庭的社会地位,使他从小熟谙儒家经典,有着儒家的入世精神。

  “先师遗训,云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谓。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不敢至!”(《荣木》)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

  “先师”即孔子,“四十无闻”句用《论语》所纪载孔子所说“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矣”语意。从这些诗句,可见陶渊明对儒家哲学的向往之情。于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传统思想深深植根于陶渊明的思想之中,显现于其一生的足迹中。

  陶渊明少时有“大济苍生”的壮志,并不是想做一名诗人或是隐士,而是希求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拟古》)这里闪现的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陶渊明对其祖父尤为推崇,他曾在《命子》诗中说:“桓桓长沙,伊勋伊德。天子畴我,专征南国。”而陶侃尊崇儒学,反对“逸游荒醉,生无益时,死而无闻于后”的所谓疏放行为,这自然影响到陶渊明,于是他产生“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的紧迫感。他还以“直方二台,惠和千里”的诗句来描述他的祖父,可见在陶渊明的心目中其祖父是一个清官。在《命子》诗中,他不仅让儿子了解祖上历史,而且要求他们学习祖上的为人,这些反映出陶在青少年时代富有政治理想,曾也想做一个正直清廉的官吏。

  在动荡黑暗的年代,陶渊明作为一名有志之士自然会有济世之心和以期成就伟业功勋之愿。《杂诗》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