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tiān dì yǒu zhèng qì,zá rán fù liú xíng。xià zé wèi hé yuè,shàng zé wèi rì xīng。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yú rén yuē hào rán,pèi hū sāi cāng míng。huáng lù dāng qīng yí,hán hé tǔ míng tíng。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shí qióng jié nǎi jiàn,yī yī chuí dān qīng。zài qí tài shǐ jiǎn,zài jìn dǒng hú bǐ。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zài qín zhāng liáng chuí,zài hàn sū wǔ jié。wèi yán jiāng jūn tóu,wèi jī shì zhōng xuè。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wèi zhāng suī yáng chǐ,wèi yán cháng shān shé。huò wèi liáo dōng mào,qīng cāo lì bīng xuě。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huò wèi chū shī biǎo,guǐ shén qì zhuàng liè。huò wèi dù jiāng jí,kāng kǎi tūn hú jié。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huò wèi jī zéi hù,nì shù tóu pò liè。shì qì suǒ páng bó,lǐn liè wàn gǔ cún。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dāng qí guàn rì yuè,shēng sǐ ān zú lùn。dì wéi lài yǐ lì,tiān zhù lài yǐ zūn。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sān gāng shí xì mìng,dào yì wèi zhī gēn。jiē yǔ gòu yáng jiǔ,lì yě shí bù lì。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chǔ qiú yīng qí guān,chuán chē sòng qióng běi。dǐng huò gān rú yí,qiú zhī bù kě dé。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yīn fáng tián guǐ huǒ,chūn yuàn bì tiān hēi。niú jì tóng yī zào,jī qī fèng huáng shí。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yī zhāo méng wù lù,fēn zuò gōu zhōng jí。rú cǐ zài hán shǔ,bǎi lì zì pì yì。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jiē zāi jù rù chǎng,wèi wǒ ān lè guó。qǐ yǒu tā móu qiǎo,yīn yáng bù néng zéi。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gù cǐ gěng gěng zài,yǎng shì fú yún bái。yōu yōu wǒ xīn bēi,cāng tiān hé yǒu jí。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zhé rén rì yǐ yuǎn,diǎn xíng zài sù xī。fēng yán zhǎn shū dú,gǔ dào zhào yán sè。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鉴赏
“养气”之说原于孟子。他所说的“气”,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正气。“气”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范畴。在宋代理学中,更是一个基本的概念。张载便以“气”作为宇宙的本体,主张“气一元论”。朱熹以“理”为世界本原,但又强调“气”化育万物的作用,在他看来,气是理与万物的媒介。文天祥在这首五言古诗中关于正气的铺写,与上述思想有一定关系。
这首诗的序为散文。有骈句,有散句,参差出之,疏密相间。在序里,作者先以排句铺陈,以骈散穿插描写了牢狱之中的“七气”,极力渲染出监牢环境的恶浊之至。而诗人又说自己身体本来孱弱,但在“七气”的夹攻之下,竟然安好无恙,那就是因为靠着胸中的浩然正气,有了正气在胸,便能抵御所有的邪气、浊气,这些说明了写《正气歌》的原因,接着便引出下面对“正气”的咏叹。因此,序和诗在构思上是有连属的,在技巧上是前后照应的,是全诗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从“天地有正气”到“一一垂丹青”为第一部分。这部分是对浩然之气的热情礼赞。“正气”与天地并生,与宇宙同在,诗人首先写出“正气”的这种伟大性质,使“正气”的描写,有了一种充塞乎天地之间的崇高美。天地万物,均受“正气”之禀赋。下至大地山河,上至日月星辰,都是气的化育生成。下面诗人将笔一转,便将“正气”转到人的身上,人的浩然正气,充塞于苍冥,可见正气的力量。“皇路”二句,写清平之时,禀受正气之人雍容和雅,为朝廷的清明政治尽力。这两句不是重心所在,而是下面的陪衬。下面,诗人笔锋又转,写在危难之际,禀受正气之人便表现出了凛凛气节,他们为了正义而不避祸难,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业绩彪炳于青史。“一一垂丹青”,又是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之间的过渡之笔,显的十分自然。
从“在齐太史简”到“道义为之根”为第二部分。在这部分里,诗人历数了史册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来写浩然正气的体现。诗人连用四个“在”字,形成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显得气势极为充沛。正因为“正气”的赋予,才有了这些志士的壮举。诗人为避免单调,将“为严将军头”等四句换成了“为”字的.排比句。之后,诗人稍作舒缓,以“或为”为排比句,每两句写一人。诗人通过以上三组排比句,歌颂了中华历史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这其中,有的是不畏权奸、秉笔直书的史官;有的是誓在驱敌的将相;有的是面对强敌,宁死不屈的义士,他们有共同之处就是忠烈。辨证来看,“忠”是要作具体分析的,但这些人物的“烈”却是极为感人的。“是气所磅礴”到“道义为之根”,由上述人物的忠勇壮烈,概括“正气”。“正气”所钟,可以不论生死。“地维”、“天柱”,实际是说封建王朝的社稷得以保持的精神支柱。“三纲”句,有封建伦理道德的内容,“道义”也是如此。就是说,“正气“是以封建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作为基础的。“正气“作为激励爱国志士的精神力量,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的封建伦理性质也应该指出。
从“嗟余遘阳九”到“古道照颜色”为第三部分。前面是说正义赋予历史上那些忠义之士以忠烈之绩,从“嗟余”开始则转向诗人自己。“遘阳九”是说自己遭逢恶运,“隶也”句是说自己对国家危亡也无力回天。“楚囚”两句,一方面写自己被押到北方囚禁,另一方面,借楚囚南冠的典故,表达自己忠于宋室、矢志向南的心情。用典极为恰当贴切,在叙述中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怀。“鼎镬”两句,抒写诗人视死如归的壮烈之志。“阴房”六句,写环境的幽暗恶浊。“如此”两句,则是写自己正气在胸,百沴辟易的情形。“哀哉”六句,说自己耿耿丹心、浩浩正气是抵御“百沴”的法宝,任何邪恶之气,都不能使自己受到戕害。“哲人”四句,是全诗的结语,揭示出作歌的主旨。先哲已逝,但正气赋予他们的壮烈事迹,在史册上永远是炳炳烺烺,千古不灭。诗人从这些忠烈之士身上,得到正气的沾濡。古来忠臣义士的烈举,是诗人乐于学习的典范。“风檐”两句,显得十分从容不迫。
全篇的结构核心是“时穷节乃见”。作者先以“天地有正气”发端,然后层层陪衬,突出“时穷节乃见”。之后再历举“哲人”事迹证明“时穷节乃见”;又以自己囚于土牢而坚贞不屈来表明“时穷节乃见”。全诗篇幅宏大而主旨突出、脉络分明。浩然正气直贯全篇,故历述古人事迹和己身遭遇而无堆砌之感。先写古人而后写自身,并表明“时穷节乃见”的古人正是自己的楷模,表现出他的浩然正气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壤之中。正由于继承、光大了优秀文化传统,才使作者文天祥成为一位民族英雄,让他发扬了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也使他的这篇古诗成为弘扬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作。
这首诗很长,又是五言之体,容易写得平板拖沓,但这首诗却以其慷慨悲壮拨人心弦,使读者倍受感染。这主要是诗人充塞胸中的浩然正气流溢其闻,使诗作元气淋漓,毫无干涩之感,且词气滂沛,笔力道劲,格凋沉雄。全诗以平和稳健的散文化语言,紧紧环绕对浩然正气的礼赞,于夹叙夹议中层层深入推进展开。首言浩然之气之源与形,简括干炼。中间一通史诗性的列举,虽繁富而不累赘,十二位忠臣义士的烈举,一气呵成,俨然大河奔流,滔滔东去,且诗人三易排比句组的语言,使诗富于变化。这种表现形式上的雄浑与浩然正气意蕴上的雄威极为一致,充分而美妙地体现出全诗的底蕴:“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同时,也使读者鲜明地感受到作者那襟怀正气,柱天维地的高大形象。《正气歌》凡六十句,隔句一韵,通篇四韵,平仄间押,以此将诗之情韵导而逶迤,又寓激荡于从容。既浑灏苍古,又顿挫扬抑,回肠荡气。
这首诗用古体诗的语调来写,而不取近体的排偶整饬,显得高古悲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在歌赞先烈的同时,展现了作者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塑造了一位正气凛然的民族英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