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读后感

刘莉莉

《行者无疆》读后感

  《行者无疆》为余秋雨的游记随笔,记录了作者在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旅程中的全部感受。它是一部考察西方文明的随笔集。

  《行者无疆》读后感篇一

  历时6个月,余秋雨走过了欧洲26个国家96个城市,《行者无疆》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旅程的全部感受,它是作为考察西方文明的记录,但却又不仅限于只是记录;是旅行但又不仅是一次他乡山水的风光领略,更是不同文化的学习与探索、风土人情的揣摩与领会,每一次历史的背后都引发我们的无限惊叹和思索。

  首先觉得大师就是大师,写法非凡:每节开篇多以精炼的词藻和深远的意境开始,又收于凝重的历史和感慨。“废墟,大海,海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森林,山丘,古堡,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蔽;热闹,精致,张扬,历史常常在这里转折;苍凉,寂寞,执著,历史常常在这里凝炼。”

  更让人惊叹的是,无论余秋雨站在哪一座城市,他都并不止步于眼前的风景,而是要思考,思考这座城市的历史,思考这座城市的文化,思考后人对这座城市的评价。我们很荣幸通过大师的眼睛,知道了欧洲这片鲜活了几世纪的土地,历经上苍的考验,它的国家和伟大的大师们的精魂永不逝去。它和古老的中华文明一样,融入了世界大同的必然之中。

  南欧的威尼斯,一个身在现代而无车马的喧闹水城,一个着实让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已一百多次被海水淹城让这座古老的小城显得风烛残年,岌岌可危。归纳起来,觉得威尼斯出色而又孱弱。好心人总是帮助弱者,可按照人的正常思维,总是把出色者列入强者之列。于是威尼斯身上产生了矛盾之美。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处在一个又一个的矛盾中呢?

  西欧的巴黎和我们想象的一样高傲,气宇轩昂而且神采奕奕。大师在描写巴黎时用的最多一个的词是“聚合”——财富的聚合,人的聚合,文化的聚合,审美气氛的聚合……的确,柔情万种的巴黎大度地聚合了一切,让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自在。

  全书之厚重和纷繁岂是我等阅者仓惶之中可以理解得到的,仅让我们借以余秋雨大师的评价:“欧洲文明确实优秀而又成熟,能把古典传统和现代文明,个人自由和社会公德融会贯通。”这令我们这些足不出户的凡者打开了一扇西方历史文明的窗口,使我们拥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行者注定是孤独的、是凄凉的、是痛苦的,但注定又是不可战胜的。历经无数的游行,每次彷徨于陌生的都市,见证一次次的生死浩劫、历史沧桑巨变,心灵在一次次震惊和痛苦中游离,但这倘若无法摧毁一个战士的心志,必将使得他更为强大。我一直都对行者这个词十分敬仰,或许源自于水浒中“行者武松”的果敢和仗义的好感,亦十分向往成为一个可以暂称为“行者”的旅游过客,虽不得真谛,但还可在路上行走几番。人一生至少有两件事是还需必须做做的,一件是旅游,一件是读书,前者可以使你身体在路上,后者则可以使心灵游历于世界的历史舞台,但我觉得不纯粹的去行走一番永远都无法那么的真切。

  有那么一天,让我们都成为一个自诩为行者的过客,游历着世界上那么多无尽的文明瑰宝,暂得那心灵的复杂,将别有一番滋味!

  《行者无疆》读后感篇二

  每个人儿时或许都曾梦想有朝一日能环游世界,理由或许不同,但我想不会有一个人会和余秋雨先生相同,为了文明。

  从《文化苦旅》到《千年一叹》,再到《行者无疆》,不仅是四处旅行,更是探索在人类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明,从中华文明到其他亚洲文明,再到欧洲文明。不仅是探索这些文明,更是从中领悟到文明在不同地域所处的境地,从尚未败落的中华文明到败落成恐怖的中东,中亚,南亚文明,再到优秀成熟却自闭的欧洲文明。不仅是感叹,抒发自我感受,我更多感受到的是余秋雨先生对于文明的责任感,他希望能改变这些并不完美的文明,但他知道这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做到的,所以他把自己的呼吁,自己的呐喊写在书中,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响应,一起参与到又一场以文明为中心的革命中去。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是空间带来的责任。也许有些人对他的呐喊不屑一顾,甚至还讥讽相对,但我已在心中支持他。

  在《行者无疆》里,没有浮华艳丽的词藻,有的是一个没有尘硝的透明的世界,一个平静的充满智慧的世界。他没有过多的激情和愤怒,只是将最真切的感情深埋在内心,用文字,用他所特有的方式来表达。那是一种消融哲理的纯净的语言,读着意味深远,常常需要用很长时间,很用心,很平静地去体会。第一次读《行者无疆》是在一个安静的午后,泡上了一杯香茗,躺在藤椅上一个人静静地读着,随着他的文字,思绪仿佛也飘向了那个古老悠远的大陆……

  那是在庞贝的废墟中,在威尼斯悠长的河道中,在巴塞罗那流浪的音乐声中,我走进了静谧深邃的南欧。但丁在这般幽暗与狭窄中走出,他空旷的脚步踩踏在昨夜与今晨的交界线上,让人们在朦胧中记起却难以触及。科学的巨人伽利略跪在地上做着忏悔,用一纸自辱的忏悔来惩罚背叛以及失察的自己。哥伦布抬头放眼,注视远方,这位伟大的'流浪者目光全然穿越地中海,锐利而又渺茫,不在乎脚下,只在乎前方,这就是真正的流浪。废墟,大海,流浪,历史常常从这里出发,余秋雨先生如是说。

  那是在奥地利自然而无雕饰的农村风光中,在自闭而雄伟的萨尔茨堡中,在卡夫卡与昆德拉热爱的布拉格广场中,平静而多情的中欧向我敞开了怀抱。科隆大教堂的顶尖逃离着硝烟与炉火,让哥特式的俊秀与灵气代代相传,让灵魂的自我触动冷峻严肃地面对战争与和平,自毁与自爱。美丽而富饶的瑞士静静地坐在阿尔卑斯山下,闭上双眼,任凭无尽的战火从她身边掠过。中立,让她避免了无数生灵涂炭,也造就了她的富庶。余秋雨先生细腻的笔触将中欧描绘的如诗如画,似乎是对她尤其的珍爱,他说,历史常常在这里隐藏。

  那是在柔情万种的塞纳河畔,在中世纪美丽安静的小城街道上,在热情狂野的阿姆斯特丹,我徜徉在精致又张扬的西欧。蒙娜丽莎躲在玻璃窗中神秘地微笑,萨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咖啡馆里完成他的名著,诺曼底呼啸着迎接登陆这儿的士兵,似乎闭上眼便能感受到那兵戈铁马的岁月。历史在这里转折,余秋雨先生这样总结。

  还有那陌生而充满吸引力的北欧,苍凉冷漠的丹麦小镇,如梦境般缥缈的哥德堡,僻静遥远甚至有时会被遗忘的冰岛。

  ……

  几页书本便是一段历史,每一次翻动都是历史涌动的音符。在这探寻无疆之界的旅程中,我们随着余秋雨先生一起走进了欧洲古老的历史,见证了人类曾经拥有过的文明。从时间的流沙被装进沙漏的那一刻起,世界便开始了她的沧桑变化。有过辉煌,却又有过衰败;有过崇高,却又有过卑鄙;有过勇敢,却又有过犹豫;有过拘谨,却又有过叛逆。庞贝废墟的低吟,罗马竞技场的疯狂,埃菲尔铁塔下的放浪,光明,黑暗,沉闷,爆发,一切的一切交织在一起,随着多瑙河水平静地流向历史的深处。

  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是筛子,留下的是精华。历史是尺度,度量的是人心。人生之于历史,不过是沧海一粟,浪尖一滴,如此渺小,如此苍白,如此无助。然而有意义的人生决不仅限于此,马丁·路德勇敢地从事宗教改革,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易卜生打开女权之门,还有但丁,米开朗琪罗,黑格尔,爱因斯坦……他们都经受住了时间的筛选,历史的度量,他们是历史长河中的辉煌与骄傲。

  这,也许正是余秋雨先生想要告诉我们的吧。

  《行者无疆》读后感篇三

  当初我在选购书籍的时候,看到它的封面是那样的神秘——在两幢古风墨色的欧式建筑间,晨曦的光霭铺满辉映在并不宽敞的石头路的夹缝中。用一片辉煌亮开了这条青石板小道。黑墙的阴影无法吞噬那熠熠生辉的金色光芒延伸的力量。

  而路上的行者,正是介于昨天与明天的行者。他穿越时间的约束,游历在各个城市间。用自己独特的思绪,记录了这一不同凡响的旅程。并抒写出了这部别具匠心的游记:《行者无疆》。

  作者漫漫行程的游记,仿佛像我们打开了一扇引领人类通向新奇的大千世界的窗扉。因为之前从未企及而又渴望已久,不必为如何到达那远在天南地北的目的地而发愁。只需坦然的面对充裕的文字,我们想象的翅膀便已在不知不觉中舒展,不倦的飞往文字里的国度。

  原来,贪婪的人性对于友谊的忠贞也不过是权势的囚徒。每每到了险恶的情势,那些自愿放弃道义的人,便一齐打击那个比较卓越出色却又被麻烦所困惑的人。这是他们的本能,本能的排除心中的堵塞与超越自己地位的隐患。那些见利忘义的人的生活,应该是岌岌可危了罢。难保哪天,自己所谓的挚友也重蹈覆辙——将自己出卖,至自己于万丈深渊。那样的生活,着实让他们虚妄的人生疑云密布,险象迭生。

  原来,宗教对人类的蒙惑,早已使得没有抵制力的民众们丧心病狂。为了保全自己的名誉,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为了获得责斥的快感……他们成了很多无耻暴行的参阅者和欢呼者。背信弃义的伙伴竟然成了自己悲苦命运的伪证人。他的良知何在?难道教皇的利益真的高于真正的事实。名誉的确是身外之物。可谁又会愿意被那些子虚乌有的谰言污蔑呢。

  原来,无端陷于重围的人们是那样的粗鲁与野蛮。色彩注定带来无可避免的灾难。却不料,它会摧毁一个艺术创作者的下半生,并且积压了二十七年的冤案竟然依旧没有平反昭雪。他用自己所能描绘下的情景,将《夜巡》的艺术价值恢弘地淋漓尽致。可没有人懂得用心欣赏。他们携带着嘲弄的笑意,聚集在喧嚷街市的角落,并起用对他人遭殃的兴奋来微笑。那邪恶的微笑使他们成功的划清了自己与这副无价珍品的界限。因为,他们认为它给全城带来了莫大的耻辱。

  原来,不听旁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却也能使人们看到了预期之外的景象。世界上不少故意的恬淡往往是一种掩饰性的表演,但奥斯陆不是。那里的历史原本是茫然的存在的。却因智者执着地透露,让历史“虏获”了诚实与尊重,让历史确切的痕迹不显得苍凉、寂寞,让历史不必无奈地凝冻于时光的流逝之中……正因为这样,历史才没有把奥斯陆给删除,并引来了极多的参观者。这或许便是诚实、恬然面对历史的“代价”——那里由此收获了深厚而斯文的文化内涵。

  虽然旅程中的奇景异象总是最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但不难看出作者并不追求于乍看下新奇的震撼感、不图浓墨重彩的勾勒,而是往往不惜用犀利的笔触,记录下隐现于每一处景点背后的文化底蕴。

  作者通过欣赏文化的眼光,对欧洲文明做出了史诗般的深度解读。每一篇游记篇幅不长,却总能给人以回味,咀嚼的空间。

  行者,行走的人。无疆。杳无边际,颇有些“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意思。孑然一人行走在夜路上,四顾悄然,天地相合,难辩边界与方位,陡然心下生出无限萧瑟。

  余秋雨在自序中说:“花那么长时间考察了九十六座城市,还有哪一座城市有资格作终结?”的确,行者是狂烈热爱旅程的人。无论旅行多久,都会有意外的趣味。常人虽然无法体验,却也不妨去设想。

  因为,我们可以成为思者——虔诚地去拜谒那些遥远而陌生的城市;不竭地去思索那些深邃而神秘的文化;狂热地去追逐那些沧桑而又光辉的岁月。

  《行者无疆》读后感篇四

  今天,我终于将余秋雨先生所著的《行者无疆》拜读完毕。全书共分四部分,分别记述了他在南欧、中欧、西欧和北欧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描绘了四地区的沧桑巨变和人文风情。我对这本书感悟颇深,我既领受到余先生旅欧的艰辛、知识的渊博、独特的视野、思辨的敏锐和文笔的冷峻,也对欧洲历史和欧洲文明有了更深更细的了解。

  这本书可以说是余先生的欧行漫记了,他和同行者一道远行前往欧洲进行社会考察和采访,从南欧一角踏上欧洲大陆开始,由南至北一路走去,游历了许多国家,踏遍了欧洲的山山水水,走访了许多名人故居,充分领略了欧洲古典文明曾经拥有的辉煌和现代文明的活力四射的魅力。余先生自知是匆匆过客,所以每驻足一处,总是处处留心,细致入微地观察,用历史的眼光、独特的视角,在良知的驱使下理性看待中西方之间的文明、人文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并从中对比反思,直言中国在这些方面隐存的种种弊病。的确每个国家和民族甚至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本体,都有其生存发展所固有的良性特质,但也会存有影响其生存发展的负面因素,所以只有在对比中勇于揭示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改过自新,不断前行。我很欣赏他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思索和对话,是对历史的直视和感悟,是一种胆略和智慧。对此我颇有同感,欧洲社会即保留了古典传统的魅力,也辉耀着现代文明的光芒,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本来应该有着比欧洲更厚重的历史沉积和更多值得世人仰慕的有价值的精神所在,而我们却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没有真正将传统文明的精髓发扬光大;人们在追求财富的同时,却忽略了精神素养的提升,从而缺失了精神文明这一臂膀的支撑,这是前进道路上的悲叹之处。在这里,我呼吁更多像余先生这样的有社会良知有历史和社会责任感的仁人志士涌现,靠他们的言行感召感染世人勇于面对社会和自身存在的缺失,主动学人之长弥己之短,积极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让我们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舞台重新大放异彩。

  《行者无疆》真的是一本好书,在这里,我不便多述书中的细节内容,你不妨自己去慢慢赏读、细细体味、好好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