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兼爱”“非攻”是来自下列哪个名人的思想(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1.【答案】C。解析:“兼爱”“非攻”是墨家学派墨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2.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的学者是( )。
A.梅伊曼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康德
2.【答案】D。解析:1776年,康德在德国哥尼斯堡大学哲学讲座中开讲教育学,他是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3.“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3.【答案】B。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题干中根据人的个别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
4.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上课时间,以大约20分钟为一个课时。这种出现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文纳特卡制 B.活动课时制
C.道尔顿制 D.特朗普制
4.【答案】D。解析: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是由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把大班、小班和个人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以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统一的上课时间。教学时间分配为:大班上课占40%,小班研究占20%,个人自学占40%。
5.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A.附带学习 B.附属学习
C.正规课程 D.显性课程
5.【答案】A。解析:杜威将与具体知识内容的学习相伴随的,对所学内容及学习本身养成的某种情感、态度的学习称为“附带学习(连带学习)”。比如,一个儿童在学习数学时,养成对待数学学习的某种态度(如喜欢不喜欢)即附带学习。
6.在教育活动中涉及“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是( )。
A.课程 B.教育评价
C.教学 D.教育目的
6.【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受教育者自身发展的需要及规律,对受教育者提出的总的要求,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同时也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7.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管理方式是属于( )。
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7.【答案】D。解析: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班级管理方式。
8.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必修课程 D.选修课程
8.【答案】C。解析:必修课程是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制订的,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科目,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选修课程是针对必修课程的不足之处提出来的,是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的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其宗旨是补充、丰富国家课程,满足地区差异。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9.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 )。
A.书面材料分析法 B.问卷法
C.调查访问法 D.观察法
9.【答案】A。解析:书面材料分析法,即借助学生的成绩表、作业、日记等书面材料对学生进行了解,题干中的“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正是这一方法的运用。
10.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 )。统一的过程。
A.个体与环境 B.个体与社会
C.个体与教育 D.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
10.【答案】D。解析:德育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11.高中毕业会考是一种达标考试,属于( )。
A.定量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绝对性评价
11.【答案】D。解析: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
12.白天进电影院,刚开始什么也看不清,过了一会儿,慢慢就能看清事物。这种现象属于( )。
A.视觉明适应 B.听觉适应
C.嗅觉适应 D.视觉暗适应
12.【答案】D。解析: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题干中的白天进电影院即由明处转入暗处,是暗适应现象。
13.《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她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13.【答案】D。解析:抑郁质这类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群,踏实稳重、自制力强,但他们的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林黛玉的气质类型是典型的抑郁质。
14.人们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是( )。
A.感觉 B.知觉
C.再认 D.回忆
14.【答案】C。解析: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例如,好友重逢,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旧地重游,处处有熟悉之感。再认是记忆的初级表现形式,是比回忆较为容易和简单的一种恢复经验的形式。
15.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效能感
15.【答案】B。解析: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例如,人们在探求未知的事物时所表现的求知欲、认识兴趣和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惊奇感、问题解决的喜悦感、为真理献身的自豪感、问题不解的苦闷感等。
16.问题解决被看作是思维活动的最普遍形式,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其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 )。
A.分析假设 B.总结反思
C.解决问题 D.检验假设
16.【答案】D。解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第二阶段是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是第三环节,也是问题解决的关键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是检验假设。
17.在科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属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7.【答案】B。解析: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可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习俗水平的两个阶段是寻求认可取向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18.下列不属于维果斯基的观点的是( )。
A.将心理机能分为高级机能和低级机能
B.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不断内化的结果
C.认为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
D.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并认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18.【答案】C。解析:C项是由埃里克森提出的。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成功而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或冲突将使个体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发展健全的人格。
19.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19.【答案】D。解析: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它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能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20.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
A.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
C.道德原则 D.利我原则
20.【答案】B。解析: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又受制于超我。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21.人生幸福需要心理健康,事业的成功需要心理健康,现代社会生活更需要心理健康。这里所说的心理健康指的是( )。
A.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 B.思维正常、体格强壮
C.体质好、身体无疾病状态 D.心理情绪稳定、不急躁
21.【答案】A。解析: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体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2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22.【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是影响人的发展的自觉的、可控的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青一代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个体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23.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3.【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教学与教育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除教学外,学校还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24.【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
25.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高。
25.【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不易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只是个体认知风格的差异,认知风格或认知方式是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的方式,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决定学习或问题解决水平的高低。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26.【参考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7.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运用锻炼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27.【参考答案】
(1)目的明确,计划周密,加强指导,坚持严格要求。
(2)生动活泼,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注意检查和持之以恒,随时总结。
28.简述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28.【参考答案】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复习方法多样化。
(4)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5)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6)掌握复习的“量”。除了这六种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外,还要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并注意用脑卫生。
29.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29.【参考答案】
(1)智力水平正常。
(2)自我意识正确。
(3)人际关系和谐。
(4)生活平衡积极。
(5)社会适应良好。
(6)情绪乐观向上。
(7)人格统一完整。
(8)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30.新入职的张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有一次晓明迟到了一分钟,张老师在没问原因的情况下不准晓明坐回座位,让他站在教室后听课一上午。平时学生向张老师礼貌问好,张老师都对学生不理不睬的。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张老师敬而远之。有一天,学校组织“学生与老师说心里话”活动。晓明对张老师说了自己与同学们的感受,张老师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也调整了自己的做法。渐渐地,张老师发现学生们发生了变化,笑容多了,上课认真了,连最不爱说话的陈舒儿也对张老师有话说了,张老师对自己说“我也进步了”。
问题:请结合新型师生关系特点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18分)
30.【参考答案】
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主要包括: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材料中的张老师开始没有做到爱生。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换取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赖又可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地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爱生是尊师的重要前提,尊师是爱生的必然结果。经过学生说出心里话之后,张老师的改变以及学生的变化表明张老师和学生最后做到了尊师爱生。材料中张老师与学生各自的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相长的特点。
31.小明和小华是同桌,某次考试中二人均得85分。小明开心地说:“我太幸运了,昨天做了套模拟题,居然有3道题重复。”小华却嘟囔着嘴说:“哎,我已经复习得很充分了呀,可是还有几个题目不太明白,最后一个题用哪个公式呢?看来,我还得好好地看看。”
问题:(1)根据归因理论,分析一下两个人态度差异的原因。(9分)
(2)作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发展?(9分)
31.【参考答案】
(1)在归因理论者看来,个体对结果原因的解释会反过来激发动机,影响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
小明将考试的成功归因于运气这个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虽然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但存有侥幸的心理,假如之后的学习失败也这样归因,会产生懈怠,不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和长远发展。
小华将自己学习的失败归因于努力这一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值得肯定。但是,由于小华对自己要求比较高,考试成绩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水平,因此产生了负面的情绪体验。
(2)老师在对小明进行指导的时候,应该注意引导他将成败的原因归于努力等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这样才有利于小明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而对小华,老师应该跟她耐心分析考试成败还有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外部不可控的因素的影响,同时鼓励她继续努力,争取在以后的考试中发挥得更好。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分几种类型?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普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考试、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面试前|中|后注意事项
一、面试前
1、知识储备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建立考试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面试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通过抽题、准备、回答问题、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测查考生的基本素养、教学教育实践能力。
面试考察三个内容:试讲、结构化、答辩。下面详细说说三者的具体内容和作答小技巧。
试讲:也叫模拟课堂教学,也就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模拟,要求考生在特定的情境和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考生进行无生试讲,时间为10分钟。
结构化:是围绕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思维能力和职业理解等,大多以社会热点教育事件和教育实践为背景设置的问题。比如“对于打造“透明幼儿园”,你怎么看?”“作为班主任,你们班有两个同学谈恋爱,你会怎么处理?”考官随机抽取2个题目并读题,时间共5分钟。考生需注意,等考官读题完毕后再开口回答问题。
答辩:考官提问,考生回答,问题可以是考前已经设计好的,也可以是在考生说课或试讲结束后即兴提出的。问题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根据考生试讲内容和其表现来提问,但也有涉及学科知识或教学技能的,也有涉及教学理念或者教育思想的,可以在短时间内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反应能力。
2、物质准备
√双证:身份证、准考证
√两支及以上黑色水笔
√复习资料(在等候过程看)
√女生带日常淡妆用品(可补妆)
√男生着职业套装(西裤、衬衫),女生可着过膝裙或职业装。
二、面试中
1、面试流程
√提前30分钟到达考场报到,根据自己与考场的距离提前出发,避免因拥堵或其他事情耽误而迟到,可以熟悉环境,看考场分布图,避免走错考场。
√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排队抽取考场号(即面试顺序),随后到候考室休息。
√同批次考试考生到另一间候考室,进行身份证及准考证信息的核对。
√核对信息后,要将随身携带的包、资料、手表等材料放在候考室。
√抽取考生号后,抽题备课20分钟,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到达考室,开始考试。
2、面试礼仪
开始:敲门→行走→站定→鞠躬→问好
考试:问候语→面试→结束语
结束:擦黑板→致谢→关门离场
PS:
问候语:各位考官上/下午好,我是X号考生。
结束语:以上是我的回答,谢谢!
三、面试后
考生可回家吃顿好的慰劳一下自己,耐心等待成绩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