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辛弃疾及词作的背景和内容。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体会诗人的情感。
3、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诗词语言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
倾情诵读 —— 整体感知,
体会情感 —— 感受形象,
咀嚼涵咏 ——品味语言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根据本诗借景抒情,善用典故的特点,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四、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韵味。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诗人悲苦心情。
3、通过比较,加深对诗词艺术特色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诵读 —— 感知——体会——涵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作家梁衡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只有一人,这就是辛弃疾。”不平凡的经历也成就了辛弃疾独特的词风,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去领略他词作的魅力!(板书: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师:我们先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分析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歌的一两种方法。2、反复诵读,深入文本,体悟本词独特的韵味。(多媒体出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交给学生几种鉴赏诗歌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诵读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进而领会体悟词作的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独特的韵味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让我们这节课通过浅味、品味、深味(多媒体出示)这三个环节,一起去体味这首词的韵味。(浅味,认知文本;品味,品鉴特色;深味,体悟韵味。“浅味”环节主要通过预习和诵读,规范读音,疏通文义,整体把握诗歌感情基调,为进一步“品味”做铺垫。“品味”环节主要是通过分析文本,鉴赏语言,总结感情,此环节还始终贯穿诵读原则,边分析,边诵读,两者相辅相成。“深味”环节主要通过对比鉴赏,总结本词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的独特之处,提炼古典诗歌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怀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爱国精神。)
师: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的朗读一遍全词,浅尝它的味道,注意三个方面:一、读准字音。二把不理解的词义画出来。三、初步把握感情基调。(多媒体出示)(“浅味”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认知文本,其一是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识记字音、词义;其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初步朗读,整体把握全词感情基调,为进一步深入文本分析艺术特色,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做好铺垫。)
(学生自由朗读全词)
师:找一个同学来试着读一遍全词,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得字音是否准确。
(纠正读音,多媒体出示易读错字音)
遥岑远目cén 献愁供恨gōng 玉簪螺髻zān jì
鲈鱼堪脍kuài 倩何人qìng 揾英雄泪wèn
师:同学们在预习过程中,有哪些词义不理解,可以提出来,我们共同交流。
(学生没有提出疑问)
师:如果同学们没有疑问,那老师要考考同学们了。
(出示“词义检查”,分别找两位学生解释词义)
遥岑:远处的小山 断鸿:失群的孤雁 倩何人:请
红巾翠袖:女子装饰,代指歌女 揾英雄泪:擦拭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读这首词,你最初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1:悲凉。
生2:挺悲伤,也很悲愤。
师:两个同学都谈到了“悲”,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到的?
生3:我觉得这首词是通过几个典型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悲凉之情的。
师:通过意象传情是一种比较含蓄的抒情方式,我们再找一找词中有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
生4:献愁供恨。
生5:忧愁风雨。
生6:揾英雄泪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那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这么悲伤呢?
生7: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7:从“预习学案”中的“写作背景”中知道的。(在“导学学案”上给学生适当补充本诗的“写作背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思想内容。)
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秋,这时辛弃疾南渡已十二年之久,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作者登上建康城水门楼上的赏心亭,眺望江北祖国壮丽的河山,想到报国之志得不到实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
师:很好,只有知人论世,我们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认为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悲”,悲的原因是“报国无门”。(板书“报国无门”)
师:下面我再找一个同学读一遍这首词,看能不能读出些感情。
(找一学生读全词)
师: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他读得怎么样?
生8:字音都读准了,感情把握的还不错。
师:这个同学用了一个词“还不错”,言外之意是“感情表达的还不是很充分”,那我们怎么才能把这种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呢?
生9:我觉得只有充分理解词意,才能把这种感情充分的表达出来。
师: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文本,共同品味这首词的特色。(通过学生的认识,自然过渡到“品味”环节,在“疏通文义”“整体把握感情基调”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文本,品鉴特色,体悟感情。)
师:通过刚才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感情,(板书:报国无门。)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呢?(幻灯片出示: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请同学们找一找你认为最能传情达意的词句,进行鉴赏,注意鉴赏的一般环节:内容+手法+感情。(幻灯片出示:内容+手法+感情)(此环节意在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品鉴语言,分析手法,进一步领会作者传情达意的高超的艺术以及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分组讨论)(小组讨论意在给每位同学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见仁见智,集思广益。)
师:各小组都已经讨论结束了,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发言。发言时除了谈出自己的观点以外,还要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把你找的词句有感情的读一读。(此环节贯穿了以“诵读”贯穿诗歌教学的理念。“浅味”环节虽然已让学生读了几遍,但学生只是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此环节再让学生读,是建立在学生对所找的词句有了较全面和深入的分析的基础上,所以,更能表达出感情,应该说,“读”是分析理解的一种外在体现。)
生10:我们组找的是“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一句,这句是说他把当年用过的刀剑看了一遍,却不能上战场杀敌,只能无奈的拍打着栏杆,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体现了他的郁闷之情。
师:这个同学分析的不错,那你觉得这句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
生10:看,拍
师:为什么这两个字最能表达这种感情呢?
生10:“吴钩”本来是在战场上杀敌的,却只能“看”,所以心中有一种愁。
师:对,李贺有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辛弃疾自己也说过: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但在这里只能是无奈的看一眼。
生11:我觉得这个“拍”字更能表现出作者不能上场杀敌的无奈。
师:为什么?
生11:“拍”是很郁闷,很无奈,很愤怒的一种体现。
师:很好,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里讲的就是“炼字”的妙处,刚才我们分析的“看”和“拍”能表现出什么境界呢?我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一下。(板书:炼字)(“炼字”是诗歌鉴赏题中常常涉及到的题型,也是理解诗歌的一个关键点,引导学生关注“炼字”,教给他们“炼字”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生12:(学生齐读“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师:老师觉得刚才同学们还没有把作者的无奈和悲愤之情读出来,我们再读一遍,可以想象着加上模拟动作。(一边读,一边想象和模拟当时的场景,更容易引领学生入境。)
生13:(再次齐声朗读,加上“看”“拍”这两个动作)
师:哪个组还能谈谈你们的想法?
生14:我们组讨论的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一句。这一句主要是写夕阳将要西沉,孤雁时时哀鸣,传到了赏心亭,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把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寄托于孤雁和落日上,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板书:借景抒情)
师:刚才这个同学提到作者把感情寄托在“落日”和“孤雁”两个意象上,你还能不能想起有关“落日”或是“孤雁”的诗词句。(“落日”和“孤雁”是古典诗歌常见意象,引导学生回忆包含两种意象的诗词句,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生1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16:“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孤雁”呢?
生17:“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师:从这几句诗词我们可以看出,“落日”和“断鸿”自古就是“思念”的代名词。我们在诗歌鉴赏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让我们分析意境,那如何分析意境呢?老师给你提供一个鉴赏的参考模式,先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点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请同学们拿起笔一起来分析一下这句词营造的意境。
(分析诗歌意境既是考试最常遇到的题型,也是理解诗歌感情的关键所在。此环节一方面教给学生分析诗歌意境的简便方法,即景、境、情,另一方面,现场练笔,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生18:(全体同学鉴赏“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一句意境)
生19:落日的余辉映着楼头,失群的孤雁传来阵阵的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以有声有色的景物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和悲苦。
师:还有哪个组想发言?
生20:我们组鉴赏的是“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一句。这句的意思是,眺望远山,远山很像美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他把沦陷的领土比作美景,通过比喻,更增添了作者的“愁”和“恨”。(板书:比喻)
师:好,这位同学点出了这句通过比喻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愁”和“恨”,下面,让我们一起读一遍这句词,一定要重读“愁”和“恨”这两个字。
生21:(学生齐读“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师:好,最后一个发言机会,我看哪个组能抓住。
生22:我们组鉴赏的是下阕的典故。
师:下阕一共用了几个典故,你能分别概括一下吗?
生22:一共用了三个典故,第一个是张翰归隐,第二个是许氾求田问舍,第三个是桓温感叹时光流逝。(板书:用典)
师:运用这三个典故作者有什么用意呢?
生22:感叹自己已经老了的无奈吧。
生23:作者还表达了自己不会学习张翰和许氾这些人,即使不被重用,也绝不归隐的想法。
师:那老师还想问同学们,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表达这种感情,而是用典故的形式呢?
生24:因为用典故表达更含蓄。
生25:用典故传达的内容和意思比较多。
师:虽然内容丰富但语言却很精炼,也就说典故的主要作用是“言简义丰”。(“用典”是辛词的一大特色,这首词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手法的妙处,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用典”的作用,体会“用典”的用意。)
生26:老师,再给我们组一个机会吧!
师:我看这个可以有。(生齐笑)
生26:我们组鉴赏的是最后一句“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这句的意思是说请什么人来给我擦拭眼泪,只有换取周围的歌女了,这句词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无人理解的苦闷和无奈。(板书:直抒胸臆)
师:既然是直抒胸臆,那么感情表达应该是很充分的,让我们怀着这种感情共同读一遍这句词。
生27:(学生齐读“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师:老师总结一些刚才我们的鉴赏,通过我们分析,这首词主要是运用借景抒情、炼字、比喻、用典、直抒胸臆等手法,共同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之情。
师:老师再找一个同学起来读一遍这首词,看看感情能不能把握的更好一些。(“浅味”环节让学生读全词是为了整体感知,“品味”环节“结束后,再读全词,是为了展示分析鉴赏的成果,学生此时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感情把握更准确,表达也会更充分。)
生28:(一名学生朗读全词)
师:虽然感情表达还不是那么充分,但我感觉比刚才要好一些了。没关系,我们下面再通过对比鉴赏,来进一步体悟这首词独有的味道。提到豪放派的代表人物,除了辛弃疾,我们还会想到谁?(通过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自然过渡到“深味”环节。“深味”环节主要是通过对比苏轼和辛弃疾两位豪放派词人的不同词风,加深对《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表达出的那种特有的、深厚的爱国情怀。)
生29:苏东坡。
师: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人的代表词作(多媒体展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比较一下,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两人在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幻灯片出示:对比鉴赏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分析两首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不同。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讲解要点
一、导入:
铜板铁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二、朗读:
三、整体理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译文]
南国的天空秋高气爽,一派清凉,水天相融,秋色茫茫。极目远望远处的青山,美得像姑娘的发髻一样。山河越美,越使人仇恨滋生。站在暮色笼罩的城楼上,听那落伍孤雁一声声叫得多么悲凉。我把宝刀看了看,把栏杆拍了又拍,有谁能了解我的愁肠寸断。
不要说鲈鱼烧得正香,尽管秋风吹来,我又怎能飘然还乡?买田置地存求私利,有何脸面去见才高气盛的刘郎?似水流年匆匆而去,故国依旧在风雨中飘摇不定。昔年幼树今已成材,失意的英雄啊,两鬓如霜,就是唤来那红巾翠袖的姑娘,也难把我的眼泪擦干。
(横线句有多解,不影响内涵)
四、具体赏析:
(一)上片:
1.“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意境特点?
雄浑而不失清丽。
2.“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意境特点?
用比喻手法,将远处小山比喻成玉簪螺髻,显出清秀的特点。
3.移情入景的手法。
“献愁供恨”,倒装句式,移情入景,变赏心悦目为满怀愁恨。
4.词人远眺大好的秋景,为什么突然愁恨满怀?
江山虽然美丽多娇,可惜已成南北分裂之局,半壁江山已落敌手,且恢复无望,怎能不满怀愁恨。
5.“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七句,写“江南游子(词人自称)”,有何特色?刻画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为何自称江南游子?
特色:
A.景物烘托:夕阳残照楼头,孤鸿哀鸣天际,烘托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落日,本是日日皆见之景,辛弃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国势衰颓。“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
B.强烈而极富暗示性的动作刻画:把看吴钩,言复国壮志凌云;栏干拍遍,言国事难为,寥无知音。不言忧愤,而忧愤之情自见。
形象:在阔大苍茫的背景上,呈现于读者眼帘的是一个忧愤孤寂的爱国者的形象。
江南游子:
自喻为“江南游子”,表明作者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从北方渡江南归,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意北上收失地,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意象赏析联想:
① 吴钩:
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杜甫《后出塞》诗中就有“少年别有赠,含笑看吴钩”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出山志在登鳌顶,何日身才入凤池; 倘无驷马高车日,誓不重回故里车;
即今馆阁须才日,是我文章报国年; 马是出群休恋栈,燕辞故垒更图新;
徧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
——清·李鸿章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南园十三首·其五》李贺
②阑干拍遍: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一个“与世相龃龉”的刘孟节,他常常凭栏静立,怀想世事,吁唏独语,或以手拍栏于。曾经作诗说:“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栏干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干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非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③“无人会,登临意”(无人能够理解我登临时深沉的内心感受),结合这句与下片的内容关系,说说上片结句“住而未住,收而未尽”的效果。
上片结句“登临意”扣住题目,但未明言“登临”之意,为下文抒情留出余地,由下片来落实,暗领下片内容,因此说是“住而未住,收而未尽”。
与之类似情境: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二)下片:
7.结合注释,理解三个典故的用意。
8.下片三个典故连用,用典的方法上是不同的。
A.“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反用典故。张翰因想念家乡的美味,弃官归乡。而辛弃疾用来表达国难当头、谈不上弃官回乡之意。
B.“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正面取意。许汜一心购置田产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作者正面用典,表达自己不屑于追求享受的心意。
C.“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半露半隐。感叹人生易老,功业未成。“树犹如此”半句露出,“人何以堪”半句隐去。
连用三事,并非平铺直叙,而是手法多变,沉郁顿挫,有一波三折、回肠荡气之美,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即“豪而不放”。
9.从三典连用看作者的情感变化。
不学张翰秋风思归,不学许汜求田问舍,是反衬自己复国大志。“可惜流年”,笔峰陡转,年华虚度,壮志难酬。即“壮中见悲”。
10.用典的作用。
A.增加了词的容量,使内蕴更为丰厚。
B.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C.言近旨远,辞约意丰。
D.以古比今、借古写怀,表达作者收复中原、鄙视享乐但年华虚度,功业未成的感慨。
五、总结拓展:
1、总结:
此词登临感怀,眼底江山与心头抱负两相融会,阔景、壮志、豪气、悲怀一时齐集,笔力遒劲而笔致婉曲,与纵横跌宕中慷慨淋漓,如闻裂帛之声,表现出独具“辛”味的沉郁悲慨。全词写尽英雄失意之感,又极强的感染力,至今读来仍动人心魄。壮志难酬却又矢志不渝,正如其词言: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2、不被重用原因:
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
3、评价:
周济所云:\\\'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英雄语,无学问语。\\\'(《介存斋论词杂著》)
辛弃疾这个人,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他的词是在政治的大磨盘间磨出来的豆浆汁液。
——《把栏杆拍遍地》梁衡
贺 新 郎 同甫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题 解】
此词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春。同甫,辛弃疾好友陈亮(1143-1194)的字。辛、陈二人结识于中原。此后辛弃疾南归在朝为官,陈亮仍是一介布衣,虽然“云泥异路”,却仍肝胆相照。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冒着风雪,从浙江东阳跋涉三百里,来到辛弃疾罢官后闲居的带湖相聚。分别后,辛弃疾追之不舍,但为风雪所阻,惆怅而归后写下一首《贺新郎》寄给陈亮。陈亮很快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辛弃疾见到陈亮和词后,写下了这首词酬答。
【句解】
老大那堪说
此时的辛弃疾年已五十,解职已经八年。这开篇第一句虽是接陈亮和词中“老大凭谁说”的话头,却浸透了辛弃疾几十年的辛酸苦泪。二十出头,叱咤风云;年过半百,理想落空。老大无成,还能有什么话可说呢?
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
辛弃疾感叹道,往事不堪回首,如今也只有他和陈亮二人的情谊可堪一提。
“元龙”,三国名士陈登的字。陈登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孟公”,西汉陈遵的字。陈尊生性豪爽,嗜酒好客,每宴宾客,为畅饮尽兴,便闭上门户,把客人所乘之车的车辖扔到井中,令客人无法离去。
辛弃疾连用古代两个陈姓豪士来比拟陈亮,说自己与陈亮思想一致,志趣相投,互为知音。因此尽管和陈亮一别已经多日,辛弃疾仍对二人相聚的情形念念不忘。
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
陈亮来访时,辛弃疾正卧病于床。多年好友忽然出现在眼前,令病中的辛弃疾一下变得兴致勃勃。他们登上高楼,对酒高歌,纵谈天下。
平日里的辛弃疾,大概只能无言“独”上高楼。而今日有好友相伴,高歌畅饮,意气风发,竟然使得楼头的积雪“惊散”,化作片片雪花飞扬。这夸张的“飞雪惊散”,将两人的英雄气概与狂放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笑富贵千钧如发
世人觉得重如千钧的“富贵”在辛、陈二人眼中不过轻如毛发,完全可以一笑置之。他们看重的,是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
硬语盘空谁来听
能让辛、陈二人谈论得如此激烈昂扬的,必定是收复中原、救济天下苍生的大事。然而,他们满腔的热情,换来的只是“硬语盘空谁来听”的结局。“硬语盘空”化用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 ”,韩诗原意是赞孟郊诗歌语言刚硬,这里借指二人铿锵刚直的政治言论。
这些言论尽管益国益民,但是世无知音,治国的良言竟无人采纳。“谁来听”之问,其实是反问,因为辛弃疾明知曲高和寡,根本不会有人来听。这一问,既蕴含着他深深的悲哀,也是对朝廷当权派的严厉指问。
记当时,只有西窗月
当时陪伴他们的,只有西窗外泛着冷光的月亮。
可无知无觉的月亮怎能听懂他们的谈话,领会他们的心意呢?清冷的夜里,偌大的空间,只有辛弃疾与陈亮在激昂高歌、纵论时势,他们多么孤独、多么落寞!
重进酒,换鸣瑟
境遇的孤独凄凉,压不住志士们的慷慨激扬。夜虽已深,但他们兴致仍浓,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斟酒,一次又一次地换乐。看来,他们是要彻夜长谈了。
“酒逢知己千杯少”,这么多的酒,也没能令辛弃疾在醉中忘怀忧愁。相反,在酒的刺激下,他所有的痛苦、激愤之情一下喷涌而出,势不可挡。
事无两样人心别
金人侵占中原,并不断欺压、勒索南宋小朝廷,面对这同样的事实,人心却有分别。抗战派力主收复失地,重振江山;主和派却一心求退,只求偏隅一方。
在辛弃疾看来,这些主和的人简直不可理喻。收复沦丧的国土,这天经地义的事为什么在南宋小朝廷这里就不行了呢?
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陈亮在和词中说,中原的父老大半死去,新生的人忘记了故国和民族,中原将要变成金人的领土。想到这些,辛弃疾悲愤异常,他愤怒地质问主和者:你们究竟要让神州大地在敌人的铁蹄之下分裂多久?国家的统一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渠侬”,江浙方言中对他人的称谓,这里指临安朝廷的那些当权人物。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汗血”,即汗血宝马,因流汗如血而得名,奔跑如飞。汉武帝为了得到它,曾派二十万大军进攻其出产地西域大宛。“盐车”,《战国策》中有一个千里马拉盐车狼狈不堪的寓言,比喻优秀的人才不能被合理利用。
本应驰骋沙场的汗血宝马却被当作驽马来用,何其不幸,何其令人叹惋!辛弃疾与陈亮的命运就是如此。辛弃疾二十三岁南归后,为抗金复国献计献策,但朝廷却毫不理会。近二十年的宦海生涯,他屡遭打击,如今已被罢官闲置七年之久。陈亮的境遇更加悲惨。他力主抗金北伐,“独奋迹于草野,诋排众议,倡言恢复”,献爱国奏章于宋孝宗,令其赫然震动。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贞之士,竟然被人“以为狂怪”,几乎被置于死地。像辛弃疾、陈亮一样的人才被埋没、屈辱,而南宋朝廷执政者竟然还虚伪地标榜自己虚怀若谷,招贤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