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游戏法。
游戏内容要健康、有趣、有吸引力。游戏的主人翁应是好人,即正真、善良、助人为乐的人。如果游戏中有坏人,最后也一定要让这些坏人受到惩罚。
(2)榜样示范法。
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孩子仿效。夫妇间的矛盾不应在孩子面前暴露。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随便议论别人。对一些涉及是非的问题,要认真给孩子讲清道理,让他明白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不要含糊其辞。父母说话要算数。
(3)自我管理法。
从孩子能独立行走的那一天起,凡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要鼓励他自己去做,并且让孩子觉得做这些事是光荣的。要以“力所能及”为原则,“养成习惯”为目标。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不要责骂,而要告诉他如何做才能更好。
(4)行为约束法。
要从小约束孩子的行为。例如父母在家学习或休息时,孩子不要吵闹,在公共场合不要随地大小便或乱扔东西,如果孩子随便扔废纸,父母不要代捡,而要要求孩子自己拾起来丢进垃圾箱,使孩子慢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时时提醒孩子,不要因为他的某些行为损害别人。
(5)自编故事法。
孩子爱听故事,如能针对孩子的某些不良行为编个故事讲给他听,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有的孩子经常把不爱吃的饭菜扔掉,经过多次批评仍改不了,这时可编个故事,并通过故事,让孩子懂得爱惜粮食,改掉浪费的坏习惯。
当然,自编故事要有针对性,有情趣,并具有感情色彩;同时与一定的行为训练相结合。
(6)故意忽略法。
当孩子做出父母不希望的事情时,父母不要急于用责怪、批评的方法,这种方法反而容易强化这一行为,可以来用忽略法去淡化它。
(7)暗示法。
暗示法可分为语言暗示、榜样暗示、情境暗示、艺术暗示等。运用最广泛的是语言暗示。
(8)反射情感法。
反射情感法就是把孩子的感受用父母的话向他再说一遍,像照镜子一样将他的感受反射回去。如孩子哭着跑来告状,说小朋友打了他。父母可同情地说:“喔,他打了你。”把他的感受反射回去,从而平息他的激动情绪。再如孩子听了大灰狼的故事,晚上可能不敢一个人呆在屋里,会跑来对你说:“屋里有狼。”父母可以说:“哦,是白天讲的故事中的大灰狼吓坏了你。”把他向你表明的感受反射回去,这样可以较快平息他的畏惧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