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导游词(精选六篇)

刘莉莉

  天安门导游词1

  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它位于天安门广场北端,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代,当时它并不叫天安门,而叫承天门,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当年规模也很小,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即公元1651年重建后,才有了今天的规模,且改名为“天安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

  在明清天安门是举行“金凤颁诏”的地方。所谓金凤颁诏,即是皇帝下圣旨后,由专人在天安门城楼上把圣旨放在一只木制“金凤”的口中,然后从城楼正中垛口用黄丝带将“金凤”放下,城楼下有人以用云朵装饰的漆盘接旨,送到礼部抄写后告示天下。

  也是在天安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伟大领袖领导人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那是全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日子,随着国歌的奏响,随着五星红旗的升起,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天安门城楼高33.7米,建筑等级很高,这从城楼的殿顶形式、彩绘等处都表现出来,处处显示着当年皇家的威严,城楼开五个门洞,正中门洞上悬挂着领导人的巨幅油画像。在天安门城楼前对着五个门洞有五座汉白玉石桥,叫做金水桥。正中最宽广的一座名为御路桥,供皇帝出入专用;其东西两侧的两座桥为皇族桥,就是专供皇亲国戚们通行的桥;再两侧的石桥为品级桥,凡三品以上大臣才可通过。小官、杂役怎么办?对不起,那年代官大一级压死人,官小一级跑断腿,小官小吏只能跑跑腿,从当年东侧太庙及西侧社稷坛旁的两座小石桥通过金水河再到大内。除金水桥外,天安门前陈设二对石狮,它们像卫士一样威严守卫着天安门,除此以外还有一对象石柱一样的陈设物,大家知道它们叫什么名,是做什么用的吗?对了,它们的名叫华表。现在我们从地下通道过马路,过一会儿我给大家讲一讲华表的历史

  (在华表旁)

  各位请看,这就是华表。最早的华表出现在尧舜时期,是木制的,当时称其为“诽谤木”。哎!各位别误会,当时的“诽谤”不是诬陷别人的意思,而是“纳谏”的意思,即为了征求民众的意见而设于路边的木桩,人们可以在木桩中写下自己对当权者的意见及建议,以示“参政”。华表在当时又被称“表木”,即我们今天的路标,用以给人们提示方向。到了秦汉,“诽谤木”还在,但再没有人敢“诽谤”当权者了,它的质地从木制变成石制,位置也从路旁搬到了帝王宫殿的门口。后来,“诽谤木”便成了当时帝王们显示权利的特殊陈设品,用以标榜自己有尧舜之贤、广纳民意。又将“诽谤木”更名为华表,并用云龙纹装饰柱身,上插云板,用以“华”饰宫殿之外“表”。在华表的顶端,坐着一个象龙一样的小动物,名叫“吼”,生来就喜欢登高望远,据说这小动物很灵异,能提醒帝王们勤政。大家也许要问,吼是怎么提醒帝王们勤政的呢?先别急!请大家记住天安门前这两只“吼”面朝的方向,我们马上去寻找答案。

  (在天安门内东侧的一只华表旁)

  好啦!各位,这便是答案了。请看,在天安门后也有两只华表,可华表上的“吼”可不再往南(外)看,而是往北(里)看了,对吧?为什么呢?因为这里的吼名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迷于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要走出深宫,去体查民情,希“望”国“君”走“出”去、看一看。天安门前的那一对吼叫“盼君归”意思是指提醒皇帝不要在外面留恋青山秀水,不思国事,“盼”望国“君”早日“归”政。现在大家知道吼是怎么提醒皇帝门勤政的了吧?但这只不过是人民美好的愿望,真的皇帝是怎么生活的呢?那就让我们去皇帝的家——紫禁城去串个门儿吧!

  天安门导游词2

  各位朋友:现在呢,我们来到了天安门广场,我先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天安门广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位于北京市区的中心.天安门广场呈长方形,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00米,总面积44万平方米。如果人们肩并肩地站在广场上,整个广场可容纳100万人,就是说全北京总人口的1/13都可以同时站在这里,够大的吧!

  在明清时期广场可没有这么大,当时它呈“t”字形,“t”字的那一横就是我们今天的长安街,那一竖就是从现在的国旗杆前至领导人纪念堂前的这一长条形区域,在这一区域的两侧是按文东武西的格局分布着当时政府机关。解放后,原来广场两侧的建筑被拆除,从而形成了今天广场的基本格局。

  在天安门广场的四周,有很多著名的建筑,现在我为大家以顺时针方向做一个简单介绍,就让我们以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开始吧!人民大会堂位于天安门广场西侧,是全国人民代表参政、议政、举行重大会议,当家作主行使主权的地方,建成于1959年,最高处46.5米,是现在广场上的最高建筑。整个大会堂由三部分组成,南部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中部为万人大会堂,北端是国宴大厅,整座建筑自设计到完工只用了10个月,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在广场的北端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天安门城楼,它是新中国的象征,就是在天安门城楼上,1949年10月1日领导人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广场的东侧矗立着中国历史博物馆及中国革命博物馆,完工于1959年,那里是收藏并展览中国古代、近代历史文物及革命文物的主要场所。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是毛主席纪念堂,原来在那里曾有一座门,明代叫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民国时又改为中华门,解放后拆除,1976年领导人逝世后在其基址上建起了庄严肃穆的领导人纪念堂。纪念堂建成于1977年,是为纪念伟大领袖领导人而建,现在领导人的遗体安然地躺在水晶棺中,供人们凭吊、瞻仰、表达深深的敬意。

  广场的正中,巍巍耸立着中国第一碑——人民英雄纪念碑,它是为了纪念那些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百多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及自由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人民英雄们而建。整座纪念碑高37.94米,座落在双层基座之上,碑座四周镶嵌有八幅汉白玉浮雕,反映了中国近百年革命历史。纪念碑的背面是领导人起草,周总理手书的碑文,正面是毛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

  天安门广场是中国近代革命的见证人,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一二˙九都发生在这里。天安门广场也是新中国诞生的见证人,更是今天人民幸福生活的见证人。现在,它已被全国人民评为“中国第一景”,每天都有来自海内外的朋友们到此参观游览。

  好!不多说啦!各位一定想在这里照几张相吧?现在就请各位自由拍照,10分钟后我们在北面国旗杆处集合,谢谢大家!

  天安门导游词3

  在祖国的首都北京待了三年,北京城给我留下的印象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多”。北京城的车特别多,你看那加宽了的长安街上,到处都是车,有公交车,出租车,小汽车……还有许许多多的车,我都叫不上名字。北京的公园特别的多,有朝阳公园,北海公园……学过《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小朋友一定也知道北海公园吧,“小船儿随风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北京的高楼大厦也特别多,仰望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感觉自己仿佛井底之蛙。北京的人更多,当你漫步在大街小巷时,人来人往的人们各有所忙,有黑头发的中国人,也有黄头发的外国人;有说着北京强调的北京人,也有说着听不懂的地方言的外地人。呵呵……我就是一个外地小朋友,我喜爱北京!更爱北京的天安门!

  雄伟的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它的前面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的城楼上悬挂着八面红旗和八盏灯,正中间悬挂着领导人的头像,两边分别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去年的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60岁生日,在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天安门,“十一”的天安门广场更是花的世界,人的海洋。广场上有56个大柱子,代表56个民族,它们矗立在广场的两边。首先看到的是升旗仪式,伴着国歌声的奏响,期待人心的开幕仪式开始了。空军、海军、陆军、水兵、空降兵、还有女兵把祖国的军队和先进设备让我一饱眼福。接着是一辆辆的花车游行队伍,一个比一个漂亮。我最喜欢的花车是七彩云南的花车,上面有一个白色的大象驮着一个转动的彩色圆盘。天安门城楼上有一张领导人的相片,爸爸还给我买了一个领导人的纪念章挂在脖子上,金黄色的外表,红色的带子上面有两条黄色的线。正面写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反面有领导人的头像。我十分喜欢它,我一定好好收藏它。

  在那里,我还见到了福娃。福娃是2008奥运会的吉祥物,有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连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它们五个中,我最喜欢的是欢欢,它是一个火娃,象征着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我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天安门导游词4

  天安门城楼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北端,是北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区域的分界点,面临长安街。天安门城楼是中国古代最壮丽的城楼之一,同时具有重大的的政治意义。

  天安门城楼对面是天安门广场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天安门城楼图案出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

  天安门城楼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有汉白玉石的须弥座,总高34.7米。城楼上60根朱红色通天圆柱,地面金砖铺成,一平如砥;高大而色彩浓郁的墙台,上有两层重檐楼,有黄色琉璃瓦,东西九间,南北五间,象征皇权的“九五之尊”。天安门城楼南北两面均为菱花格扇门;天花、门拱、梁枋上雕绘着传统的金龙彩绘和吉祥图案;贴金的“双龙合玺”彩锦,团龙图案的天花藻井,使整个大殿庄严雄伟,金碧辉煌。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

  天安门导游词5

  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中心,原为明清王朝宫廷广场,新中国成立后扩建为面积约44万米2,可容纳100万人集会的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等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建筑环列广场。

  天安门原为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清顺治八年(1651年)改建后称天安门。城门五阙,重楼九楹,通高33.7米,城楼重檐飞翘,雕梁画栋,黄瓦红墙,异常壮丽。进天安门就步入了皇城,皇城是皇家宗庙、社稷和禁园所在。按“左祖右社”的宗法礼制,天安门东侧建有太庙,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今改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西侧建有社稷坛(北京六坛之一),为明清两朝帝王祭祀土地神之场所,今为中山公园。

  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天安门广场中心,1958年4月落成,碑通高37.94米,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人民大会堂于1959年建成,有万人大会堂,五千人宴厅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省(市、区)的会议厅。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于1959年建成,其建筑合为一体;收藏并陈列中国历史文物和革命文物。

  天安门广场是我国近现代政治活动中心。20世纪以来,我国爆发的“五四”、“一二·九”等伟大革命运动均发源于北京,并且都在天安门广场留下了它们历史的辉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及新中国成立初期每年庆祝“五一”、“十一”游行均在此举行。庄严的天安门是我国现代史最忠诚的见证者,是当代中华民族的象征。信步天安门广场,每个炎黄子孙都会产生一种凝重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天安门导游词6

  天安门始建于1417年(明永乐十五年),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城的正门。原名承天门,表示皇帝“承天启运、受命于天”。后两次毁于大火,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后,更名为天安门。亦被尊称为“国门”,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典仪的地方。

  天安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通高34.7米,城门五阙,重楼九楹。城楼大殿屋顶覆盖着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大殿垂脊装饰有骑鸡仙人和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等九种栩栩如生的走兽。大殿内雕梁画栋,60根巨柱整齐排列,代表着天干地支,以表示江山永固;南北两面为菱花格扇门窗,悬挂于梁柱间的17盏玻璃宫灯古朴典雅。天安门前建有金水桥、华表、狮子,雕有精美的蟠龙仪凤。天安门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堪称建筑艺术的精品。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门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天安门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艺术蕴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