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光飞翔个人观后感1
“凡事向着阳光,阴影就会在身后。”这段话是《逆光飞翔》的最佳写照,故事中的裕翔双眼失明,因此有敏锐的听觉,就像俗话说的“上帝关上了你前面的一扇门,就会再为你开启一扇窗。”那扇窗更包括拥有高超的琴技;不过那一句话,却改变了他的一生……
一次钢琴比赛结束,他得了冠军,却听到第二名冷冷的说:“一定是评审同情他,才能得到第一名。”那些话就像针一样刺伤他的心,把他的努力、梦想全毁了。不管家人再怎么支持再、怎么鼓励,他还是不敢再跨出一步。他只不过想证明自己和大家并无差异,却遭到充满歧视、嘲讽的对待,谁能预料到自己一出生就是一位身心障碍的盲人呢?谁希望生命中一片漆黑?谁愿意受到众人排挤?又是谁期望每踏出一步都会感到不安?甚至得加倍努力?这些答案只要亲身体验过便明白个中滋味。唉!难怪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就如同走钢索,得处处留心,一旦成功,便赢得满堂喝采,一如战国的说客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轻易左右政治局势;反之,则摔下万丈深渊,损人又不利己呀!
这时,出现了一位贵人小洁,她渐渐踏入裕翔的生命中,并陪伴他踏出原先不敢踏出的那一步,并且把他原本黑白的人生彩绘得美丽又缤纷;同时,小洁因妈妈爱花钱、爸爸爱喝酒,让她感到人生无味,虽然裕翔看不到,但是却很敏感的发现了小洁背后的阴影,他们两人看见了彼此的困境,也找到了彼此的未来,妈妈曾经这么告诉我:“人不能只看外表,内在有一颗善良的心比较重要”在我的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位严师,她永远板着脸,她骂人时会令人停止呼吸,锐利的眼神可以划破凝结的时间,嘴巴永远都在做“运动”,每当一听到她的声音,大家总会吓得想要逃之夭夭,有人甚至还放声大哭,想当然尔,没有人喜欢她,更别说亲近她了。直到考完试的那天,我才知道之前那些“折磨”、“煎熬”全都是老师的用心良苦,因为当时上战场的我们无不信心满满,还抱回了一张张的“球棒与棒球两颗”,这哪一样不是老师细心灌溉的呢?而无知的我们竟然生气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训练,这一刻我终于体会到人不可貌相的意思。
看完电影,很多人都泪流满面,我想他们的泪水是喜极而泣,由于主角们终于寻回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未来,不受旁人影响而耽误自己的成就,他们发挥各自专长,彷佛告诉大众——我没有不一样。除了圆满温馨的结束深得我心,男女主角生命中的不完美似乎提醒着我“身在福中要知福”,我有明亮的双眼可以饱览世界的美妙,我还有全心奉献给家庭的爸妈,把吃苦当做吃补,我更有数不清的贵人,即时伸出援手……
一部电影,无限感恩。
逆光飞翔个人观后感2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这是电影里的结束语,这也是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
电影中的裕翔,天生眼盲,弹的一手好琴,却因为小时候的一次大赛得了一等奖,被同龄的第二名说成是因评委同情所得来的,从此不愿参加任何比赛。第一次离开家独自上大学时,就算被排挤,也只是憨憨的傻笑,其实心里比谁都明白。他的梦想,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就是想和正常人一样,坐在咖啡厅靠窗的位子,听着音乐就够了。
相对于小洁来说,裕翔幸运多了,他有妈妈的鼓励与坚持、老师的希望和宿舍哥们儿的友谊,而小洁,有一个渴望舞蹈的灵魂,却没有办法去实现,因为她的背后,有的.只是妈妈的反对,男友的冷漠,上不了大学,只能在学校门口做奶茶妹。因为一次过马路时遇见裕翔,从而改变了彼此的人生。
他给她勇敢的信念,给她就算逆境也要走下去的坚强。她给他一双背后的眼睛,他要去哪里,她就带他去哪里。小洁的出现,让这个世界在裕翔的心里突然变得好大好大。他和她,为彼此梦想的缺陷里填补了最真挚的支持。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把它们都遗忘了。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说的太多,更容易忘记去做。有些梦想,现在去做还来得及,找到它们,并努力地追赶,它会在成功的地方等待你,若你一直没有到达,它便会消失,那就永远都不可能了。
在电影的尾声处,当裕翔所在的乐队正尽情演奏的如痴如醉时,舞台停电了,在一片漆黑中,只有裕翔的钢琴没有停止。人们渐渐安静了下来,那些温暖而强烈的钢琴声,仿佛每个音符都充满了抚慰人心的力量。他终于获得了雷鸣般的掌声与母亲欣慰的眼泪。而小洁,重拾了梦想并努力追逐着,最终获得了进入芭蕾舞团的资格还得到了妈妈的认可。
我们都有一双翅膀,能带领我们朝着自己的梦想飞翔,就算是逆光也勇往直前!
逆光飞翔个人观后感3
于我而言,电影就是造梦。
只不过有的电影一夜无梦,有的电影假装做梦;有的电影独自梦呓,有的电影梦里不知身是客;有的电影梦得轰轰烈烈,有的电影则如《逆光飞翔》这般,梦得恬恬淡淡。
《逆光飞翔》本身就是一个关于梦想的真实故事。
男孩裕翔天生目盲,把一句古语倒过来形容他也许合适,“目不见太山之形”,却能“耳调金玉之音”,弹钢琴是他唯一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女孩小洁热爱舞蹈,迫于生活的压力却只能在饮品店打工,美丽的面孔都用来“装饰”。两条人物线,一声一形,一静一动,最终相交于他们的梦想,碰撞出各自的灿烂。
故事是如此的简单,小小的起伏也都淡淡如水,节奏甚至有点慢吞吞。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是不合适的:在快节奏年代,还是有人如裕翔这般在磕磕碰碰中摸索着前进,“跟着那个声音,慢慢地,往前走。”
电影风格走宝岛典型的小清新路线,优美,诚恳,如同扮演片中小洁的张榕容,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就已足够青春动人。
若说对电影有何遗憾,那就是她太美了,太轻盈了,虽然间或有来自周遭的挫折,但很快就被更可爱的笑脸、更温暖的调子所淹没。整部片子也如置身于逆光之下,勾勒出明亮的梦想轮廓,但营造美丽的同时,却减损了生活本身的粗糙质地。反而是另一些并不闪闪发光的小细节让我念念不忘:裕翔妈妈在台北的扶梯上忘记靠右站立,醒悟之后的尴尬和畏缩;裕翔妹妹一遍遍追问小洁“你是哥哥的女朋友吗”时,满脸闪动的好奇和八卦……这样的生活琐细会让我记起这故事来自于真人真事,而不是一个夹在青春日记里的励志标本。
如同修饰一张图片,很多时候我把柔光、复古、哥特等等各色特效一一试过,最终却还是回到原点,选择本色,因为本色的质感才是最可贵。
全片最热烈的地方也不过是SM乐队和小洁各自参赛,平行剪辑中,两个人乃至更多人的梦想交相辉映,短暂停顿后台下热烈的掌声是对他们热情与勇气的最大褒奖。所以说,这个电影太美好,到处都被善意和温暖所包围。
回头想想,现实中的裕翔根本无法看到由自己演绎自己的这部电影,那会是怎样一种感觉,我实在无法想象。然而他赋予了观众明亮的眼睛,让我们看见梦想——那梦想就奔跑在裕翔清越的琴声中,跳跃在小洁舒展的手臂间,绘声绘形,美轮美奂。
有梦的人是幸福的。裕翔、小洁、还有张荣吉,你们都是幸福的梦中人吧。
逆光飞翔个人观后感4
“谢谢有你,让我明白。如果对喜欢的事情没办法放弃,那就要更努力的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这是电影结束的时候,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句话。带着感动看完这部电影,我发觉这部片子剧情平缓,少有高潮,淡淡的平添些许感动。盲人钢琴家与舞者,一种恰到好处的相逢,然后互相鼓劲战胜内心种种纠结,向着自己的梦想飞翔,逆风展翅,勇往直前。 盲人用自己的心在看这个世界,比平常人有更独特的视角。庄子喜欢研究肢体残缺的人,红楼梦中那些点醒人的道士佛陀都是身体缺陷的人。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失去才知道珍惜,得不到是最好。
电影里的裕翔,天生眼盲,他弹得一手好琴,却不想参加任何比赛。他不希望因为同情获得肯定。第一次离开家去念书,被排挤的时候,他也只是憨厚地笑笑。他明白这个世界并没有亏欠他什么,他所要的,只不过是和正常人一样在一个阳光美好的午后,在靠窗的咖啡屋里喝一杯咖啡,听听这个世界的声响。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梦想,让爱跳舞的小洁渐渐地温暖了起来,她渐渐明白生活不仅仅只是母亲的不知知足,爱情也不只是跳舞很棒却没有把心放在她身上的男友,在她的心里,那颗对舞蹈无比热爱的心,渐渐地被温暖的裕翔唤醒了。
他的害怕,她的犹豫,他们的遇见,都像是一场默片电影,干净而美好。梦想与梦想碰撞,追逐的年轻人们试图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因为已经失了一些,所以就更加要握紧现在手中还残留的一切。他狂奔向自己的舞台,她下定决心证明一下自己。他给她勇敢的信念,给她就算逆境也要走下去的坚强。她给他一双背后的眼睛,他要去哪里,她就带他去。
我突然明白,那些被我们遗忘了的梦想,总被归咎为现实,但是太多的祭奠并不是一种英雄主义。梦想不只是说说而已,说得太多,只会忘记去做。有些事你现在不做,永远也不会做。放弃是一个坏习惯,失败是一个间歇性的耳光,当时可能很疼,打着打着可能就习惯了。生活的决定权一直都在自己手上,是做一个孬种,还是做一个英雄,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你得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事已至此,抱怨是没有用,那只会让你越来越像一个求才不遇的酸秀才。选一种你要的生活,而不是在规划了半辈子的蓝图,却在实施的时候发现自己老了。这就是人生最糟糕的状态,想选择一条不甘平庸,改变、进取和奋斗的道路时,却以一种安于现状的方式生活,最后抱怨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逆光飞翔个人观后感5
追溯电影史上最早跟盲人角色有关的著名表演,那可能是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流浪汉和卖花女的故事。结尾处,隔了玻璃橱窗,两人重逢。卖花女治好了眼睛,却认不出流浪汉。流浪汉的眼神百感交集,从兴奋喜悦转为失落无奈,手上的花,一瓣瓣落下。显然,在多数电影里,盲人角色要么成为故事情节的道具,像重获光明的桥段;要么就是成为出色的配戏对象,反映主人公不离不弃的爱。
《逆光飞翔》有一个短片前身:《天黑》,同是张荣吉执导,里面也是张榕容和黄裕翔主演,故事风格基本一致。主打曲略有变动,乡谣般的《天黑黑》换成了古典音乐巴赫等等。两个片子都是手持摄影,大光圈浅景深,画面干净通透,外带逆光过曝小清新的必备桥段以及传统标签。相当于导演经过短片的练手试验,终于完成了真正的长片。
如果从包装技巧来看,在技术上,《逆光飞翔》比《宝米恰恰》和《女朋友男朋友》要来得有卖相。《逆光飞翔》和《天黑》的创作方式比较特别,导演得知现实生活中有黄裕翔这么一个人,了解他学音乐和爱音乐的人生经历,然后用调查纪录的'方式去探寻他想要的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处理,从黄裕翔的世界,创造出另一个对照的人物。也就是说,电影的故事是建立在既有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凭空编造而来(如果只拍盲人那就是个纪录片)。
评价《逆光飞翔》,不可绕过的一个环节就是演员表演。因为有黄裕翔自己主演,据此可知,张榕容在搭戏和对戏时,确实生出不少困难。通过镜头可以看出,黄裕翔既看不见自己的表演,也控制不住表情(尤其是失明的双眼)。你可以说,他是在演自己,一种出于想象和本能,对电影表演的个人诠释。然而,一个几乎很难融进电影形式的非职业演员,他势必会给对面的演员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若要肯定张榕容的表演,必然要指出这点。
《阳阳》时代,导演已经找到了张榕容的完美角度,有点像《二次曝光》的范冰冰,被导演和摄影一通狂拍,近乎瘾症。几年过去,张榕容不见了青涩,多出了成熟。即便跳舞几场戏,乳白柔光、少女翩翩起舞,很多人还是会想到岩井俊二作品。或许,演员有努力尝试内心深化的表演,但在过多表象信息的干扰下,观众反而会被“画面好美”之类的浅白所吸引,这也是张榕容的遗憾所在。好在电影有各种特写,依然加分不少,又有形体表现,算是全方面的表现。
再回到黄裕翔一线,导演显然知道,感官听觉对一个盲人很重要,所以,他有特地去做一些特殊的声音设计,像主人公回忆里的走道长廊。然而,在一些关键的听声辨人段落,《逆光飞翔》没能给人予身临其境的感受。至少,无法真正进入盲人的精神空间,没了神秘也少了趣味。更致命的,这些段落依然是白得发亮的画面,然后响起了温柔美妙的配乐,喧宾夺主,试图打动观众的打击太过明显。类似情况,影片出现了多次,实在处理得过于草率(当然也可能是技术掣肘)。
整体上,《逆光飞翔》是一部很顺的作品。校园题材、励志故事。一个喜欢音乐的盲人,一个想跳舞的少女。他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受到了打击挫折,但命运让他们相遇,然后情节呈螺旋状上升,最终抵达电影的终极诉求——逆光飞翔,听见了成长的声音。也许,不少观众会以为,电影应该在盲人身上有更多的篇幅反映,可是,导演的重点好像落在了“盲人对正常人”的心灵触动和人生启迪,他们彼此是互相影响的。
显然,这是个很好懂的故事,但同时也缺少眼前一亮的东西。从青春片的潮流来看,《逆光飞翔》没有《鱼缸》那种张扬和不妥协,基本上还是好学生、好孩子,延续了台湾小清新电影的潮流。可以受伤,但不可倒下;命运可以有不公,但他们不会屈服。也不是说,这样有人情味的校园就不好,这样的青春就不值得鼓掌,只是,一味赞美这个世界的美好,表现有爱的相遇、相逢,总会让观众变成选择性失明。准确来说,这与《逆光飞翔》无关,而是在它之前,同类题材已经被翻箱倒柜,掘地三尺,掏挖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