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伞》教案

阿林

小班音乐《伞》教案1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初步学唱的基础上玩音乐游戏。

  3、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参与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将椅子在教室中间摆成一个圆形。

  【活动过程】

  学习歌曲《蘑菇伞》,引导幼儿尝试大胆地表现小蚂蚁躲雨的动作。

  1。故事导入:春天来了,小蚂蚁们出去玩,蚂蚁爬,蚂蚁爬,乌云上来,雨快下。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追呀追,追来了。

  2。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第一遍~第四遍通过范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内容。

  3。范唱的同时导入游戏。

  —下雨了,小蚂蚁想找蘑菇伞躲雨,做一个躲雨的动作吧!

  —蘑菇伞在哪里?我们可以把什么当做蘑菇伞呀(老师)我们在“蘑菇伞”下躲雨吧!

  —请一名幼儿做蘑菇伞,教师表演躲雨的过程,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小蚂蚁“在唱到哪一句话的时候做躲雨的动作?

  —请几位幼儿做蘑菇伞。其余幼儿做蚂蚁躲雨。

  —帮助幼儿总结:在“快来快来躲雨吧”时要做躲雨的动作。请幼儿练习2—3次。

  4。根据歌词内容玩游戏。

  —教师示范游戏,请幼儿观察游戏是怎么玩的。

  —总结游戏规则:站在“蘑菇伞”的后面,面向圈上,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蚂蚁的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找一把“蘑菇伞”做躲雨的动作。

  —尝试完整地玩一遍游戏,发现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解决,强调“蚂蚁”只能躲在一把“伞”下。

  5。幼儿熟悉游戏后增加游戏难度:有一只小兔子采走了一把“蘑菇伞”,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教师抽掉一把椅子,有一只“小蚂蚁”将会没有“蘑菇伞”用来躲雨了。幼儿尝试进行游戏。

  6。懂得和小伙伴一起躲雨。

小班音乐《伞》教案2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理解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在初步学唱的基础上玩音乐游戏。

  3、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参与音乐游戏的快乐。

  4、体会做事要仔细,不要粗心大意。

  5、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将椅子在教室中间摆成一个圆形。

  【活动过程】

  学习歌曲《蘑菇伞》,引导幼儿尝试大胆地表现小蚂蚁躲雨的动作。

  1、故事导入:春天来了,小蚂蚁们出去玩,蚂蚁爬,蚂蚁爬,乌云上来,雨快下。轰隆隆,轰隆隆,雷公公追呀追,追来了。

  2、教师范唱,幼儿倾听。

  第一遍——第四遍通过范唱帮助幼儿回忆歌曲内容。

  3、范唱的同时导入游戏。

  —下雨了,小蚂蚁想找蘑菇伞躲雨,做一个躲雨的动作吧!

  —蘑菇伞在哪里?我们可以把什么当做蘑菇伞呀(老师)我们在“蘑菇伞”下躲雨吧!

  —请一名幼儿做蘑菇伞,教师表演躲雨的过程,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小蚂蚁“在唱到哪一句话的时候做躲雨的动作?

  —请几位幼儿做蘑菇伞。其余幼儿做蚂蚁躲雨。

  —帮助幼儿总结:在“快来快来躲雨吧”时要做躲雨的动作。请幼儿练习2—3次。

  4、根据歌词内容玩游戏。

  —教师示范游戏,请幼儿观察游戏是怎么玩的。

  —总结游戏规则:站在“蘑菇伞”的后面,面向圈上,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蚂蚁的动作,唱到最后一句的时候,找一把“蘑菇伞”做躲雨的动作。

  —尝试完整地玩一遍游戏,发现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幼儿一起讨论解决,强调“蚂蚁”只能躲在一把“伞”下。

  5、幼儿熟悉游戏后增加游戏难度:有一只小兔子采走了一把“蘑菇伞”,那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教师抽掉一把椅子,有一只“小蚂蚁”将会没有“蘑菇伞”用来躲雨了。幼儿尝试进行游戏。

  6、懂得和小伙伴一起躲雨。

  教学反思

  根据小班孩子年龄特点,我选择了涂色课,由于小班孩子刚开始接触颜色,所以我并不要求他们认识颜色,先学会区分不同的颜色,知道变换颜色去涂、这节美术课我做了以下几点小结:

  一、刚开始的手指谣是个形象而又简单有趣的导入,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但是因为重点在涂色方面,所以在手指谣上并没有要求孩子能够熟练、我发现一个让孩子感兴趣的导入游戏在是一个活动很关键的部分、而且孩子的注意力一旦都专注在老师这里,老师的情绪也得到良性的提高。

  二、在出示范画时,由于范画纸张过小,色彩没能充分引起孩子的注意,在引导孩子为蘑菇点点穿花衣裳方面,程序太多,引起孩子等待时间过长、给予孩子说话的机会比较少,应该让孩子有大胆猜测的机会,发散他们的想象力。

  三、在评课当中,发现这几幅范画可以再延伸做成绘本,给孩子更宽的想象空间,充分吸引到孩子。

  四、涂色前就应当告知孩子涂色要领,也不至于孩子随便的涂画,这一活动目标没有很好的体现。

  因为经验尚浅,对幼儿的反应不能很好的应对,活动中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多观察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小班音乐《伞》教案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和理解诗歌,感知伞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仿编诗歌。

  2、激发同情心,培养助人为乐的情感。

  3、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观察图片后启发提问

  森林的天气怎么样?下雨了爸爸妈妈来接你的时候会带上什么?可小动物们没带伞该怎么办?幼儿我们可以给他们送伞。小动物可以躲在大树下面谁能用树叶当伞?蚂蚁,因为蚂蚁很小,可以用树叶当伞。教师把幼儿说的编成一首诗歌。

  2、感受理解。

  1)欣赏诗歌,教师提问:谁撑开了美丽的伞?他们用什么做自己的'伞?美丽的花朵是谁的伞?是什么颜色的花?还有谁撑起了怎么样的伞?

  2)理解重点。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喜欢的幼儿可以跟念。为什么蝴蝶用花来带伞?落叶能做蚂蚁的伞吗?为什么?漂亮的小兔找了什么做伞?为什么?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伞

  3、仿编诗歌。

  1)出示小熊玩具。是谁来了?小熊也没有带伞,他会淋湿的,请你们帮它找把伞。怎样的大树是小熊的伞?还有什么可以做小熊的伞?快下雨了,还有很多小动物没有伞,快为它们想想办法吧。

  2)提供各种动物图片以及纸张画笔等,请幼儿为小动物贴或画伞,然后进行创编。

  3)设问:你愿意为谁找把伞?想为它找把什么样的伞呢?

  4)请幼儿说说自己创编的诗歌,并对幼儿大胆想象合理编排给予鼓励。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撑开美丽的伞

  红红的花朵时蜜蜂的伞

  黄黄的树叶时蚂蚁的伞

  绿绿的荷叶时青蛙的伞

  白色的蘑菇是小白兔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小班音乐《伞》教案4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合拍地表演动作并正确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雨伞”。

  2.在游戏情景的提示下,理解并按歌词内容做游戏动作。通过自我反思评价、注意倾听,逐步精确掌握歌词。

  3。在行进跑时注意控制速度,明确音乐停止时一把“蘑菇伞”下只能躲一只“蚂蚱”的规则。

  活动准备:

  1.对蚂蚱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2.曲谱《蘑菇伞》(附)。

  3.椅子数把。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有一群小蚂蚱在蹦蹦跳跳,突然下雨了,小蚂蚱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谁会来帮助它们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2.教师示范演唱,帮助幼儿感知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1)第一遍清唱,帮助幼儿初步感知并回忆歌词内容。

  ——谁来帮助小蚂蚱的?你在歌曲里还听到了什么?

  (2)第二遍清唱,帮助幼儿验证歌词。

  ——歌曲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才没有听到的?这次仔细听一听歌曲唱到什么地方时,小蚂蚱找到蘑菇做了躲雨的动作?

  (3)第三遍边做动作边清唱,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相应问题,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刚才唱到哪句时,小蚂蚱做了躲雨的动作?除了躲雨的动作还有哪些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

  (4)教师演唱歌曲,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进一步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

  ——我们刚才还做了哪些动作?

  (5)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这次我们一起学学小蚂蚱,玩一玩好吗?

  3.学习游戏的玩法,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在圈内散点做动作,帮助幼儿熟悉蹦跳的时间及次数。

  ——这次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刚才小蚂蚱是一开始就蹦的吗?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蹦?蹦了几下?

  (2)教师带领幼儿在圈外边唱歌边做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蹦跳的次数和躲雨的时间及位置。

  ——这次我们到小路边去玩一玩吧,小椅子就是小蘑菇,我们在哪里躲雨呢?我们一起用歌声吸引小蘑菇,让它们为我们撑伞。唱到哪一句的时候做躲的动作?怎么躲呢?

  (3)教师撤出一张小椅子,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扮演没有找到椅

  子的小蚂蚱,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躲雨方法,并用动作表现“雨伞”。——谁没有蘑菇伞啊?在森林

  里没有蘑菇伞,我还可以用什么来躲雨呢?

  4.鼓励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

  ——刚才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唱歌,你们会唱了吗?如果让你们自己唱可以吗?

  (1)请幼儿尝试完整演唱。

  (2)如果幼儿不清楚,教师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若没有幼儿清楚,则引导幼儿自己提出再听老师演唱的要求。

  ——有没有人知道这句唱的是什么?没有人会怎么办?谁肯定会唱呢?

  5.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撤出椅子数量并完成游戏

  ——这次你们想拿走几张椅子呢?猜猜会有几只小蚂蚱找不到蘑菇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完整游戏1—2遍。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的歌唱活动,演唱歌曲是活动目标之一,从现场过程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都达到了这一目标。为什么是大部分幼儿呢?因为歌曲是在一次次的新授和复习中学会的。一次活动后,肯定会有部分幼儿对于完整并准确地演唱是有一定困难的,只要幼儿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倾听、反思逐步掌握歌词,那么这次活动的目标就算是达成。在今天的反思性评价环节,大部分幼儿都能唱出歌曲并准确唱出歌词,这也说明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合适的。

  在前5次歌唱中,教师通过清唱、右手旋律伴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并且不强求幼儿跟唱。这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仔细倾听的氛围,让幼儿有机会在无意中一遍遍地逐渐熟悉歌词。在教师演唱5遍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跟唱,同样地不能强求幼儿一定跟唱,而应该让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唱的跟唱,不会唱的倾听。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活动中有如下两点尚须改善:一是在幼儿躲雨时,第一次就出现幼儿趴在椅子下的情况,并且每次躲雨时都有类似情况发生。虽然教师已经及时提醒幼儿,并尝试通过情境性的语言“不能弄湿新裤子”来帮助幼儿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我反思“为什么不能趴在椅子下?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幼儿自我反思远比教师一次次的强加规则更有效果。二是幼儿在衍进中做动作时,蹦跳声音很响。当幼儿出现这个问题时教师没有立即指出并解决,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演唱。歌唱活动需要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去演唱,如果在这样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演唱,孩子的声音自然会更加“歇斯底里”,就不利于幼儿养成轻声低位演唱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