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唱:《春天来了》。
2、我的创造:创编旋律。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能够从“春天”的旋律中感受到春天之美,感悟到春的美好和短暂。
2、知识技能目标:
(1)通过学唱《春天来了》,熟悉这一为世界共同喜爱的旋律。
(2)认识断音记号,了解断音记号的唱法。
3、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听、唱、编等形式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感受以“春天”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快乐情绪,进一步增进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能熟练演唱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难点
认识断音记号,了解断音记号的唱法。
教具准备
钢琴、音像资料、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布谷》。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学生听范唱,回答问题。
师:请同学们再听一首歌,你能听出歌曲的歌颂对象是什么?情绪是怎样的?
2、用“啦”字哼唱全曲。
师: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教授断音记号,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
4、唱歌词。
师: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该用怎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学生思考后知道该用有弹性的声音来唱,再唱一唱。
5、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现在你跟我的琴声唱一唱体会歌曲的情绪是否发生了变化?用连音法唱。
6、学生用较慢的速度唱体会歌曲的情绪,体会情绪,然后讨论回答问题。
师:同学门说的很好,速度的变换影响歌曲的情绪,只要符合歌颂的对象,我们在唱歌的时候,也可以改变一下速度,让一首歌曲唱出几种味道来。
7、处理歌曲唱好歌曲。
师:刚才我们用的是连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
8、看书完整的演唱。注意强弱、断音和连音。
师:用你的声音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春天吧!
三、创编旋律
师:《春天来了》这首歌同学们唱得的真不错,春天姐姐非常高兴,她还想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们。
1、你还能用其它不同方式来表现这条节奏,比如拍肩、跺脚。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
同学们的节奏编得真棒,如果再加上音符,变成好听的旋律,春天姐姐听了肯定会很高兴,你能把这些音符填写到我们组合好的节奏中去吗?
2、师范唱几句编好的旋律。
3、分小组交流,讨论,编完后,一起唱一唱。
(设计意图: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能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更新思维方式,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两小组的作品,师弹一遍,生视唱。同学们可真行。这几条优美动听的旋律连老师都没想到。你看,春天姐姐听着同学们创作的旋律越来越高兴了。
四、全课总结
踏步走出教室,以《春天来了》作为背景音乐。
一、教学目标
1、准确地演唱和律动《爱星满天》,感受歌曲乐句的对称性。
2、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1、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熟悉歌词以及歌曲可分成的乐段。
2、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主要是学生通过听来达到学会演唱的目的,教师在难唱或易唱错的地方重点解决问题。
3、配合律动体验歌曲的美。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答案:第一乐段(1-16小节),采用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绘了美丽的天空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甜蜜。第二乐段(17-32小节)稍显激动,前后明显的对比,歌唱人间高尚而纯洁的爱。第三乐段(33-48小节)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是爱心的传递和延伸。
3、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找到变化音--,
4、重点难点:后十六和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5、有感情的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
6、配合律动来完整演绎《爱星满天》。感受乐句和乐段的结构,体验歌曲美好真挚的感情。(p13有完整的律动动作)
四: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大胆地演唱《举杯祝福》。
2.能说出调号的概念,认识G大调在五线谱上的唱名位置,能在五线谱上视唱本课G大调的两条视唱曲(1)(2)。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能用肢体动作体验,感受音乐。
三、教学难点:
歌曲节奏、情绪、声音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青春舞曲》,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
2.导语:同学们好!伴随着明快的节奏,优美的旋律,我们一起来到音乐教室。刚才播放的`是什么歌曲?它是哪个民族的?
3.范唱《举杯祝福》(显示课题《举杯祝福》)
(二)聆听感受
思考1:说说这首歌曲表现怎样的情绪?节奏有何特点?
思考2:听听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
(三)走进新疆——乌兹别克族
1.师:就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走进新疆的乌兹别克族!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舞蹈音乐。
2.师:看!漂亮的乌兹别克女孩来到我们教室,她们邀请我们班同学一块用歌声来举杯祝福。(活动设计;班上几位女生戴上乌兹别克族小帽,像漂亮的乌兹别克族女孩。)
(四)学唱歌曲
1.活泼并具有舞蹈感的节奏学习:(板书典型的节奏)
活动1:第一条,有几种节奏型?(3种)全班分成三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拍手,要求连贯起来,像一个人在完成。
活动2:第二条,有几种节奏型呢?(2种)全班分两组,每组同学一种节奏型,口念并身体自由律动。
活动3:第三条,请四个同学接龙,要求口念并加不同的身体部位的律动。
2.节奏下加歌谱,歌词的学习。
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用手的高低感觉旋律高低的走向。
活动设计2:每句歌词中能否找出一个要强调的字或者词语,把它用声音强调出来。
3.师:发现旋律是否有相同之处?
生:第一、二乐句相同。
师:旋律还大量用了同音反复。
4.师:注意“嘿”字唱几拍?
生:四拍。
活动设计:请用手从胸口往前延伸,心里数1、2、3、4.既体会时值唱四拍的感觉,又感觉把这个长音像礼物状送给观众。
5.师:想想生活中,什么情况下,我们的爸爸、妈妈想喝上一杯?(想象“举杯”的场景)请同学们齐读演唱提示:“别比雅拉”意为“一杯酒”,这里用来表示欢呼之意。
活动设计:我们可一手划圈甩动,并体会用大声吓观从的声音来歌唱,从而体会内心的欢呼之情。
6.师:《举杯祝福》是祝福什么?
生:祝福家乡人民幸福安康、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7.师:同学们说说近年来我国发生的几件令国人骄傲的大事?生:(自由作答)
8.同学们有了情感的共鸣,感觉内心像大海在翻滚。
活动设计:演唱时可先把双手交叠在胸口,再慢慢往前拉,感觉由内而外的激动之情。
9.请用热情、欢快的情绪,流畅富于弹性的声音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音乐知识——调号
1.对比简谱与五线谱中的调号。
2.调号的概念。
3.唱C大调与G大调音阶,对比感受。
4.课堂练习:视唱练习(1)(2)条。
(六)编创与展示
1.新疆乌兹别克族人民有歌必有舞,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舞蹈动作,上台展示。
2.学生手拉手,围成圈,在教室里边唱边舞。
(七)课堂小结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要求学生课后背唱歌曲《举杯祝福》并收集新疆的民歌,下节课展示交流。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歌曲旋律优美细腻的特点唱出来。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感悟我们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学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苏民歌
2、学唱歌曲《无锡景》
3、演唱中重难点的解决以及歌曲的特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一段音乐。向学生提问。
(1)大家知道老师刚刚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
(2)那么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现了怎样的特点呢?(生:江苏民歌。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师: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呢?
生:《拔根芦柴花》、《杨柳青》、《紫竹调》、《无锡景》、《姑苏风光》、《杨柳青》今天老师带来的就是一首在江苏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无锡景》。
二、引出课题——《无锡景》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身为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第一段歌谱)师:大家哼唱一下歌谱,看看这个歌谱有几个音组成。生:12356.没有4和7.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12356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
师:大家有没有看到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我们来试唱一下。
2、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有“呀”“么”等衬词。
师:是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衬词有什么作用吗?生:这样可以表现亲切柔和的语调。师:没错,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方言,因为这是老百姓自己传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师:大家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四、总结课程(播放音乐《无锡景》)
师: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
五、教学反思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校园的早晨》是20世纪80年代的歌曲,由高枫作词,谷建芬作曲。由于歌唱家的成功演绎及歌曲清新的题材,成为一首传唱颇广的流行歌曲。
歌曲旋律流畅、优美、清新、活泼、跳跃。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歌词与音乐恰到好处的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刚好与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力的社会景象吻合,成为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校园歌曲之一。
《哦,十分钟》是由陈益康作词,范真真作曲的校园歌曲,曲作者范真真当时是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高中二年级的16岁女学生。此歌曲曾获得首届“星海杯全国大、中学生青春之歌歌曲大赛”一等奖。
歌曲是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生活的快乐写照,充分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学生纯真的感情。歌曲为并列二部曲式结构,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二、教学对象分析
前面已分析,这里略。
三、教学目标
1、了解20世纪80—90年代的历史背景与校园生活,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的主旋律部分,体会休止附的巧妙运用在歌曲中所期的作用,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3、欣赏歌曲《哦,十分钟》,了解歌曲的结构,感受歌曲旋律生动活泼、轻快优美的特点,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4、通过演唱与欣赏这两首歌曲激发学生对校园歌曲产生兴趣并萌生探索的欲望。
四、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主旋律部分。
2、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五、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准确地把握歌曲《哦,十分钟》的艺术形象创编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钢琴 这个学期音乐课前的十分钟熟悉这两首歌曲的音乐
七、课时安排
1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欣赏校园风景照片四幅,配以抒情优美的背景音乐。
师:这是什么地方?看到这些照片你想说些什么?
生:(说出自己看了照片后内心的感受)
师:有这样一首歌曲就能够表达同学们现在的心情,这首歌就是《校园的早晨》,我们一起学习好吗?
(二)教授新课
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1)师生交流歌曲的历史背景及简介作曲家谷建芬。
(2)听赏歌曲《校园的早晨》,请学生听完后说说歌曲旋律的特点。(前半部分欢快、跳跃,后半部分优美连贯)
(3)学唱歌曲
A、听老师范唱歌曲
师:找出表示停顿的符号,体会其作用。
生:休止符,休止符在旋律中的巧妙运用为歌曲增添了不少色彩与活力
师:“沿”后面的休止符应该怎样唱?换气还是声断气连?
(教师师范两种唱法,请学生分辨,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唱出来)
B、学生跟随琴慢速轻唱两遍歌曲。
师: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
生:歌词与音乐的巧妙结合显示出其青春的活力和气息,也表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充满活了的社会景象。
C、全班同学跟多媒体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欣赏歌曲《哦,十分钟》
(1)请一位同学简介歌曲的背景。
(2)老师弹奏歌曲,引导学生了解歌曲二部并列曲式结构。
(3)学生聆听歌曲
师:刚才大家听得那么投入,谁能说说歌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后明确:生动活泼,轻快优美。
师:一听我们就知道歌曲是描写校园学生课后十分钟的快乐写照,那这首歌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生:形象地刻画出中学生活泼可爱的性格。
(4)学生演唱歌曲
师:看来大家很喜欢这首新歌,现在我们就用轻快活泼声音的跟老师的伴奏唱唱这首歌曲,把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的愉快心情表现出来。
师:刚才同学们唱得很投入,老师特别想知道你们在课间都玩哪些游戏?
生:跳绳、跳皮筋、踢毽……
(5)学生表现歌曲
师: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玩玩”课间的这些游戏。
(说明:以《哦,十分钟》音乐为背景,分小组按歌曲的节奏做跳绳、踢毽拍球等动作模拟表现课间的游戏)
师:刚才我们都玩的很尽兴,我想:上课时间40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课间的十分钟,我们也要珍惜。因为只有休息好,才能更加精力充沛的学习。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唱、欣赏了两首好听的校园歌曲。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有许多首校园歌曲不但在校园内广为流传,而且传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其中还有好多首现在仍然盛唱不衰。《乡间的小路》、《童年》、《外婆的澎湖湾》、《踏浪》等,同学们课外可以去收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念故乡》,重温已经学过的思念故乡的歌曲,从感性上让学生体验思念故乡,热爱故乡的情感。
2、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作曲家生平和相关文化,激发学生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来演唱《念故乡》。
(2)以小组单位设计歌曲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重点:由于很少学生有离开故乡,思念故乡的情感体验,缺乏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过程 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
难点:激发学生有感情、有力度变化的演唱歌曲。(思乡的感情不仅要深入学生心理,还要让他外化用歌声表现出来,是个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1)要求在课外从学过的课本中寻找思念故乡的歌曲,以小组为单位复习歌曲。 (2)带竖笛
教师:多媒体课件、钢琴、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 :
设计意图
1、进教室
(1)播放古诗
歌曲《静夜思》
(2)引导学生
感受歌曲
(1)听音乐
进教室
(2)谈谈对
音乐的感受
文字:念故乡
创设思念故乡的氛围,让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思乡的情绪。
2、发声练习
指导学生有力度变化的发声
根据旋律线条的起伏,用有力度变化的声音演唱
发声练习曲谱
为后面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铺垫。
3、用竖笛自学歌曲主旋律
(1)老师这有三条旋律,请你自选一条吹一吹
(2)强调附点节奏
(1)用竖笛自选练习
(2)钢琴伴奏练习第一局的同学站起来吹一吹、练习第二句……
(3)分句唱一唱
(1)3.5 5 3.2 1|
2.3 5.3 2 — ||
(2) 6 .1 1 75 6 |
61 75 6 — ||
(3)3.5 5 1.2
3| 2. 1 26 | 1—— —||
歌曲《念故乡》是由这三条旋律组成,学会了这三条旋律等于解决了识谱问题
4、导入
我们刚才练习的三条乐句是选自歌曲
《念故乡》,这首歌曲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在美国工作时写的
观看多媒体认识作者
(1)出示课题《念故乡》
(2)展示德沃夏克的肖像
让学生认识曲作者
5、欣赏《念故乡》理解歌曲内容
6、学唱歌曲
(1)你了这首歌曲你想说点什么?
(2)德沃夏克是哪个国家?指导学生找一找地图上中国在哪?捷克在哪?美国在哪?
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念故乡》
(1) 视唱
(2) 学习歌词
(3) 练唱歌曲,注意速度、力度和情感
(1)听音乐,谈初步的感受
(2)回答:捷克在欧洲,美国在美洲,隔着太平洋
(1)第一遍视唱,注意力度和速度以及情绪,第二遍视唱,抠出情绪,教师范唱与学生对比
(2)全体用lu哼鸣,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集体配乐朗读
(3)带歌词练唱歌曲
(1)播放歌曲《念故乡》
(2)展示世界地图
(3)地图上捷克和美国用红色展示
(1)、(2)、(3)
出示歌谱
(1)了解歌曲所想表达的情感
(2)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找捷克、美国帮助学生理解身在他乡的情感
层层递进学唱歌曲通过视唱、哼鸣使学生能感受歌曲的情绪,能正确演唱歌曲
7、高潮:层层递进激发情感
(1)你们想不想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看船出海,引导学生给歌曲加旁白台词
(3)在教师不断地引导中再次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激发有感情的唱,他把所有感情都宣泄在音乐上,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力度唱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感情
(1) 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说两句
(3)有感情的朗读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力度处理,并示范演唱;集体唱
(1)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
(2)播放“看船出海”
(1)通过观看德沃夏克的故乡,激起学生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2)让学生进行即兴创作,发挥想象
(3)学生逐渐的投入到歌曲的情感中,并释放自己的情感
8、音乐与相关文化
它极度的思念故乡,写了一首令人轰动的《第九交响曲》,念故乡就是其中的片断,我们听听这首交响曲其它的乐章
(2) 欣赏《第九交响曲》
播放《第九交响曲》
让学生了解作者虽然命运坎坷但是非常乐观,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养成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9、组织综合表演,发挥想象
教师组织学生对学过的思乡之曲进行综合表演
(3) 以两个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题材和表演形式进行即兴创作
题材:《念故乡》、《送别》、《故乡的亲人》、《红河谷》
表演形式:唱歌、舞蹈、朗诵、加旁白、演奏等
通过即兴创作音乐活动,来表现对故乡的感情。
10.教师小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