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教案解读
一、导学案的实质
导学案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为达成一定的学习目标,由教师根据课时或课题教学内容,通过教师集体或者个人研究设计并由学生参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师生互动“教学合一”的设计方案。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案”、学生的“学案”、“练案”和综合性评价于一体的导学性文本,它是高效课堂教学理
念下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设计的产物,被形象地比喻为高效课堂上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方向盘”、“导航仪”。“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单是“学案”, 更不是教辅书、习题集、讲义等。与“教案”相比,它主张“服务于学”,它最终极的追求是让学生“会学”“ 创学”,侧重于研究学生、学情、学法。
二、指导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确信知识靠学生自主构建,学生自已能学会的让学生学,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习的有效性,明确学生有效学习有赖于教师有效设计。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创设情境或设臵台阶,层层深人地引导学生自学、探究、交流、训练,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思考深度上得到加强,使课堂更有效率,达到教学合一,从而使知识、生活、生命在课堂上达到共鸣。导学案不仅要设计教师如何讲,还要设计学生如何学,只有把教师讲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因此,教法与学法设计便成为设计导学案的重要工作。设计时应从教学内容和学情出发,在教法与学法的最优化方面动脑筋,下工夫,精心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动”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读、主动说、主动议、主动练,指导学法,使学生会读、会说、会议、会练,授之以法,通过灵活点拨、启发指导,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三、对共性问题的思考
上学期全学区在导学案的备写上,采取的是放手让大家尝试,结合学校、教师、学生实际去备写,通过对各校的督查,由于对导学案实质和新课标的把握出现偏差、对教材和学情研究的不够深刻以及主观认识不到位等原因,存在较大的问题:
1、共性化问题。导学案的形成是要经过个人初备、集体研备、课中课后续备等过程的。但由于集体备课的行为不规范或管理不到位、教师主观认识的偏差等原因,导致备课环节被简化。执教者将集体研讨、主备课人设计的导学案直接复印拿来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当中,没有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针对自己的学生进行加工处理,导致导学案共性化。
2、教案化问题。教案的着眼点在于教师“教什么”和“如何教”,他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的设计;导学案的着眼点则是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但从大家备写的导学案看,由于受教案的影响,大多是教案的翻版,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对于学生的学体现的较少或者体香的不够到位。
3、提纲化问题。所设计的导学案只是简单罗列出了本节课的教学提纲,没有将学习内容加工处理成问题,对学生如何学和学法的指导没有太大的帮助,完全起不到导学案应有的作用。
4、作业设计浅。作业设计区别于作业布臵,它是要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巩固和能力的提升的目的,要针对本节课和学生实际设计不同层次、掌握本节课做学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作业,从而达到当堂检测。因此,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基础性、拓展性。但
从设计的导学案看,大多关注到了基础性,对学生能力发展方面没有和好的体现。
5、反思不深刻。没有反思就没有成功。对于设计的导学案在课堂中体现的如何,好的方面及不足的方面,针对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就要及时的去从各个层面反思,反思要有广度和深度。只有反思才能改进,只有反思才能提高,只有反思才能成长。但从设计的导学案反思来看,不够深刻,只是形式而已,大多是教学目标的再现,比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什么什么,或者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本人感觉存在很大的问题,还需今后努力等寥寥几句,这样的反思有何意义。
6、传统做法的丢失。教育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与创新,但在创新的同时,要处理好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为创新而丢了“本”,对于传统好的做法、典型经验要做到继承发扬。大多导学案缺少了对教材的分析、重难点的分析、学情的研究以及美观的板书设计等。
四、如何设计适合自己的导学案
导学案的设计是提前进行个人设计,集体研讨优化设计,以学为主考虑设计,分层把关确保质量的操作流程,并通过交流研讨、课后反思、不断改进等措施,达到学生学有所得,师生共同成长的效果,要体现教和学的有效性。注重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关注课堂学习的内外联系,关注不同学科的课堂学习,关注所有学习过程。为了设计适合自己教学的导学案,就几个重要环节
的做一说明(另见附件):
(一)预习导学(自主学习)
预习导学的环节设计主要意图: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课前回忆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主要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能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上向老师质疑。 预习导学”的环节基本要求:达到“四性”。
1、趣味性。学案的预习导学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出趣味性。要让孩子在预习中兴趣盎然,对新知识充满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就会主动的读书学习,投入到预习中来,预习题就能很好地带领孩子走进丰茂的知识原野。
2、层次性。因为学生的能力水平存在不同的差异,知识体系也呈现出不同的状况。所以学案设计时老师尽可能地使预习导学的内容体现出不同的阶梯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达到不同层次的预习效果。
3、操作性。预习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让学生能独立的围绕预习题有效地预习。老师设计是要能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化解成小的知识点,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接受,通过学生的预习自学,能基本理解知识点,达到预习的预期目标。不要设计范围过大,语言模糊,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
4、可检性。预习题的设计,一定要让老师便于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出检查,对学生的预习做出反馈,教师至少批改三分之一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