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农业教案最新范文

张东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并指出本区主要地形组成和主要地形区。

  2、运用地图,让学生掌握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了解该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

  3、分析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对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4、理解人们在干旱环境下,如何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

  教学重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一、由位置联想景观导入新课

  1、由区域名称描述大致位置。

  2、联想该区景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黄沙漫漫。

  3、设问:是什么造就西北地区如此独特的自然景观呢?这节课我们就从西北的自然环境来寻找一下答案。

  新课讲授:

  二、草原和荒漠

  (一)地形与位置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图,找出主要山脉,指导学生概括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概括出本区的位置特点(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分析)。

  2、归纳:该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长城—阿尔金山脉以北。本区深居内陆,位于我国北部和西北边疆,属于内陆地区。该区面积广大,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甘肃省大部和宁夏北部。

  3、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图、西北地形图,指导学生认识该区所处阶梯及大致海拔,分析西北主要地形及主要地形区。

  4、归纳:该区主要位于第二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东部内蒙古高原,西部“三山夹两盆”。

  5、那么,西北的位置特点(远、高、阻、广)对气候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二)气候特点与景观分布

  1、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并提问:西北地区降水的大致范围?

  2、小结:西北气候特点——干旱。

  3、完成P73——P74活动。

  4、归纳:西北地区自然景观由东向西变化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5、提问:那么造成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6、学生回答:深居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越往内陆走降水越少

  7、教师小结:对,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水汽难以到达,所以造成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

  8、转承:干旱的气候对该区的河流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河流

  1、多媒体展示西北地区景观图,让学生体会干旱的自然特征。

  2、教师归纳:西北地区气候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干燥,夏季高温,降水较少。干旱是本区的特点,这里河流少、短、多内流河,其中塔里木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3、承转:那么,干旱的自然特征对西北地区的农牧业有什么影响呢?

  三、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一)牧区

  1、教师讲述: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贫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2、读图8、5,找出本区的.主要牧区及代表性畜种。

  3、读图8、5,找出贺兰山,引导学生分析西北牧区的地区差异、

  4、小结:贺兰山以东,草原草场;以西:高山牧场。

  5、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可移动的房子——蒙古包”,了解牧民生活居所的特点,理解干旱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6、设问承转:在这样干旱的环境下,是不是除了发展畜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

  (二)灌溉农业区

  1、教师讲述:水是农业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西北地区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那些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呢?

  2、读图8.7,找出有水的平原的地区,思考:水源来自哪里?

  3、教师归纳: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

  4、读图8.8和图8.9,认识西北的四个主要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可以引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之称;,甘肃河西走廊和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

  5、承转:什么季节冰雪融水最多,当地人民又是怎样利用的?

  6、结合P76—77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生产所依赖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7、讲述:水渠修建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坎儿井真是保护灌溉、节约用水、防止蒸发的一种好方式。

  8、承转:虽然水源有限,但西北也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读图8、10、图8、11,了解西北特有光热条件和农产品特点。

  9、 小结: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与不利条件。

  【活动】认识西北地区的景观变化规律及原因

  1、读图8.4,将照片与拍摄地连线。

  2、分析造成本区景观变化的原因。

  【活动】认识坎儿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读图8.12,8.13,观察坎儿井的构造。

  2、读图8.13,认识坎儿井的构造原理。

  3、通过坎儿井,了解当地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