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习民族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尝试进行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进行旋律创编活动。
3、通过欣赏、学唱、竖笛演奏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情绪,参与歌曲演唱和艺术创编活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学难点:运用“鱼咬尾”创作手法进行艺术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每周一曲
小组竖笛才艺展示。
二、导入
1、说沂蒙
说说我们沂蒙山区有哪些旅游生态场所,名胜古迹。
2、看沂蒙。
播放沂蒙景点图片。
三、唱沂蒙。
1、播放《沂蒙山小调》音乐,学生欣赏并小声跟唱,熟悉旋律。
2、用“啦”模唱曲谱,注意气息的连贯。
3、填词学唱,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四、忆沂蒙
《沂蒙山小调》诞生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年,就在下白石屋村,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初期的《沂蒙山小调》,后在流传中经过多次加工修改,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沂蒙民歌。
这支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三高峰——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当年由驻沂蒙山区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上海歌剧院顾问)和阮若珊(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两位同志创作。
196x年,华东地区举行民歌会演时,韦友芹用她那甜润的歌喉,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称赞,后被录制唱片,又一次在全国引起了轰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首“山东民歌”已蜚声国内外。为纪念小调的诞生,当地政府在村前建了一座纪念亭、立了一座纪念碑,亭前的一块天然巨石上刻着小调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女士于1999年8月17日亲笔题写的一行字--“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寄托了作者对白石屋、对沂蒙山的一腔深情。2、视唱旋律。
五、懂沂蒙。
1、视唱旋律并提出问题:歌曲的有几个乐句?曲式结构、旋律有什么特点?
这首民歌简短,是一段体,只有四句,分别是起承转合。旋律进行的特点:“鱼咬尾”
2、了解“鱼咬尾”
①定义:上一句的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音相同,这种手法在音乐中叫做“鱼咬尾”
②游戏体验:语言接龙——音乐接龙——竖笛接龙
六、玩沂蒙
1、小组练习竖笛吹奏《沂蒙山小调》。
2、小组合作展示。
①学生接龙吹奏歌曲。
②师生唱奏接龙合作。
七、赏沂蒙。
让我们来聆听歌唱家不同风格的演唱,歌曲的演唱方式各是什么?请同学们听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八、恋沂蒙。
希望通过这次民歌的学习同学们能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继承发扬民族优良继承,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流光溢彩,更加绚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