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海底世界教案三篇

阿林

海底世界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识的文章,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让学生在美的享受重,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的16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4个,能正确读写后,全班评议谁说的最精彩。通过了解海底是个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特点,指导学生理解三、四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全文,弄懂每段主要讲了什么,从而体会到海底是景色其一、物产丰富的世界。

  教学准备:

  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海底生物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在纸上画出来。海底世界的录像,老师准备出示海底植物和生字以及课文重点段落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我们居住的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海洋的面积占地球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一望无际的大海,不仅熏陶了我们宽广的胸怀,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同学们,你们可知道,在海洋的底部,有一个神奇而美妙的——(学生齐读课题)海底世界。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二、讲授新课:

  A放录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请你认真看录像,一会要请你起来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看完以后,让学生起来交流)

  2、刚才同学们看得都非常认真,其实这只是海底世界的一个小

  角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关于海底的资料,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好吗?(学生交流资B讲授课文,加深理解。

  其实,最为精彩的还是课文里生动的描写,打开书115页,让我们再去领略一番。

  1、请你自由朗读课文,遇到带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思考: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什么?读完课文以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刚才看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相信生字掌握得也很不错。

  (课件出示生字,先开火车读,然后请一排同学领读)

  3、通过读课文,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请你起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吗?(学生根据自己的收获发表自己的收获)

  4、刚才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现在我们一起来理顺一下课文,这个练习你能完成吗?试一试?

  (叫声)

  海底的(动物)

  (活动方式) (景色奇异 )

  8海底世界 海底的(植物) (物产丰富 )

  海底的(矿藏)

  第二课时

  一、自学探讨

  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进行介绍,看看那位同学的介绍能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一分钟准备时间。

  (1)声音部分。

  课件出示各种动物的声音,猜一猜会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课件出示声音部分的课文内容。 “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你喜欢这一个自然段吗?谈谈你喜欢的理由好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

  读了这一个自然段以后,让我们对海底动物的声音有了非常清楚的了解,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写清楚的呢?能不能结合这一段中的有关语句来谈一谈?(“有的……有的……有的……”排比的运用。“像……像……像……”打比方的运用。)

  你想一想除了书上给我们介绍的这几种以外,还会有什么样的声音呢?

  (学生自由谈)

  (2)活动方式多样部分。

  请两、三位同学起来读。

  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分别扮演海参、乌贼、梭子鱼、贝类,介绍自己的独特的活动方式,请一位小记者来采访,采访语尽量活泼生动。其间补充章鱼的相关资料,由老师补充:章鱼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情变换体色,也就是说,章鱼高兴的时候身体呈现一种颜色,而当他生气的时候,会呈现另一种颜色,这多么有趣呀!

  再来练习读一读。学生可以补充相关的资料。

  (3)介绍海底植物部分。

  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谈一谈自己最喜欢哪里?为什么喜欢?

  课件出示海底植物的图片,让学生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再来读一读,读出自己对海底植物的喜欢之情来。学生可以补充资料。

  (4)介绍海底矿藏。

  读一读,补充相关资料。

  看来,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学生接上)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谈一谈。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充满着无穷魅力的海底世界,你想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其实海底还有很多没有被人类发现的宝藏和没有破译的现象,这个任务落到你们肩上,希望你们长大以后探索到更多大自然的秘密,为人类做出贡献。

  (二)、海底世界展厅展示,课堂延伸。

  学生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制作海底世界展示牌,由小组长负责,解说员进行解说。时间大约6到8分钟。

  老师小结下课。

海底世界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湘版二年级美术下册第六课。我们生活的蓝色星球上,70%的表面是海洋,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鱼是儿童喜爱表现的对象之一,深蓝色的海水里生长着花纹漂亮、形状各种各样的鱼类,同时还生长着各种门类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和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海底,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将被人们进一步的认识与开发利用。

  本课以此为内容题材,分别以对称剪刻、动手制作和绘画的三种表现形式来实施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感受鱼的形状特征,色彩变化,从而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差异以及表现时方式方法的不同,并在创作表现的基础上促发儿童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想像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学生才能上好课。平时我多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把资料画成挂图、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创作冲动。针对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等特点,上课时我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听、看、说、动的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中,找感觉、画感受,开拓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设计理念

  通过多途径和多方法让学生充分了解对称形的特征、鱼的各种形状和色彩的变化、海底世界多姿多彩的面貌,增强感性认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剪、做、画各式各样的鱼。

  2、过程与方法: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操和保护生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本课通过动手制作、游戏活动、绘画表现等三种不同的教学活动形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鱼的多种形态以及想像中的海底世界。

  难点:让学生通过剪刻、制作、绘画的学习活动,引导启发学生大胆想像,用自己的作品来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对海底世界美好未来的丰富的想像。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备好工具及材料,教师备好一个鱼缸、若干金鱼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活动一、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走进海底世界》。走进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直接诱发他们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很快融入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之中。]

  二、观察鱼,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1、教师将放有鱼的鱼缸放在“视平展示台”上,让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鱼,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提问:

  (1)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

  (2)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身体、尾、鳍。)

  (3)鱼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

  2、出示单独的各种鱼图片欣赏。仔细对比地观察图片,说说哪些对称?哪些

  不对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实际出发,使活动的目的明确,有层次性、渐进性,活动的难易程度等都随着学生体验的获得而发生变化。]

  三、吟儿歌,学画金鱼,形成技能。

  1、教师边吟唱技法儿歌,边演示作画步骤,让学生在儿歌声中欣赏画金鱼的

  过程。(儿歌:画金鱼重情趣,首先一笔定身体。侧峰三笔画大尾,一对眼泡长脑际。勾上弯弯小嘴巴,淡墨画弧鼓肚皮。最后添上两小腿,画出金鱼做游戏。)

  2、学生齐读技法儿歌多遍,在老师的指导下边吟唱儿歌边学画鱼。

  3、师小结。

  [设计意图:儿歌简短押韵,节奏鲜明,易记易唱,有游戏性和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集体诵读、吟唱。在儿歌中同时渗透教学内容,与整体教学过程有机地结合。]

  四、学对称,剪的方法,加深认识。

  1、剪纸鱼。师演示步骤(折、画、剪)提问:为什么要先折再剪?

  2、学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对称的鱼形。

  4、学生尝试练习: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引导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在发现中感悟,化静为动,学作合一。]

  五、玩“鱼”戏水游戏,培养集体、环保意识。

  1、播放课件,制作手摆鱼步骤: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合装饰。(注意:剪

  出的鱼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时鱼尾不能粘合。)

  2、学生小组合作制作。

  3、通过学生制作的手摆鱼作品,播放优美乐曲,让学生以“摇头、摆手、划水、弯腰”为基本动作,再联想鱼的游动,创作出“鱼”戏水的新姿。师生同乐,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

  [设计意图:情境再现,加深了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为学生的自由创意表达提供契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课时(活动三)

  一、回顾导入

  1、播放前课所学内容,欣赏各种鱼的图片。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从视、听等多种感官去刺激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与思考。]

  二、激发想象——你说我说

  1、

  2、

  3、欣赏图片后提问:大胆想象一下海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学生互相讨论,举手发言。师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很大胆、很具体,就像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浮现

  在我们的眼前。海底是一个没有被开发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

  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吧!

  [设计意图:课堂活动主要是师与生、生与生的交流合作活动,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

  三、技法传授——走进海底世界

  1、

  2、

  3、播放课件:神秘而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欣赏,谈感受。师小结。(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我们在作画时要大胆地加入自

  己的想象,把你心目中的和你希望看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创设有学生“构建而非复制”的活动情境,赋予学生创新的责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四、欣赏评析——学生作品(课本里面)

  五、自由创作——学生发挥想象

  1、学生创作表现。出示要求:发挥自己的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

  2、教师巡回辅导。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作、发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六、评价拓展——展评优秀学生作品

  1、展评优秀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评出“海洋之星”)

  2、师小结:同学们,海底世界是神秘而美丽的,但人类对它们的了解是知之甚少的,所以我们要有建设和开发大海洋的雄心壮志。

  [设计意图:采用相互交流的方式,欣赏别人的作品,谈自己的体会,在交流活动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能力]。

  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这课以鱼为题材,让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美丽的鱼类,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教学活动来引发思维,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并且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个发言,捕捉教育契机,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好引导和疏通,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因而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不断跳跃,火花不断闪现,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在教学中,首先我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解海底世界神秘色彩的面貌和各种各样的鱼类,又结合观察鱼缸里的鱼,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及调动他们的好奇心理和学习主动性,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及特征。接着借助图片,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区别,让他们欣赏范作并探讨制作方法,并让学生快乐地游戏,营造一个海底大家庭的氛围,增强学生的爱心,同时也给孩子们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动态的课堂常常生成出学生的奇思妙想,大多数学生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主动参与、各抒己见,通过自评、互评及师评,评选出“海洋之星”。在这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以及小组合作的愉快。最后,我及时捕捉教育机会,相机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整节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发展的“生命过程”,具有生命的活力与情趣。

  点评:

  1、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要因地制宜,适宜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科特点。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美术学科特点,确定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我校地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艺术教育也相对滞后,人们对于课程观念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再根据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因此,在确立教学目标、把握学科知识点时,要注意把兴趣、动机、情感意志、人格个性等隐性的目标,作为重要内容显现出来。也就是要适当降低知识和技能的难度,提升兴趣,个性品质、情感

  态度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从而,通过美术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质,塑造学生丰富和完善的个性,培养创造精神,体验活动的乐趣,以积极、健康的态度面对生活。

  2、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个性化的教学就不可能有独特的教学风格。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要站在儿童的世界看问题、思考问题,因此我选择了“游戏”型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情感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观察记忆——动物制作——游戏活动——创造表现——评价交流的思维轨迹开展教学活动,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感受知识技能,大胆动手尝试,讨论点评,使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取知识,积极参与创造。

  3、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延伸的必要性。

  《美术课程标准》突出了美术课在“形成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方面的作用,强调美术课应“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使美术课堂教学泛化到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海底世界》一课中,我通过知识延伸让学生了解海洋孕育着生命起源,海洋是人类的母亲,对我们非常重要,应该保护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自己想象中的鱼以及心目中的海底世界,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海底世界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欣赏各种各样的鱼,了解鱼的特点。

  2、能用刻、捏、撮等多种方法表现鱼的特征。

  3、乐意参加泥塑活动,体验玩泥的乐趣。活动准备:课件、紫砂泥、工具刀、颜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里面都有什么呀?

  二、欣赏图片,了解鱼的特点。师:接下来,我还要请你们欣赏几幅图片。“这些都是什么呀?”“你喜欢哪条鱼,它是什么样子的?”

  1、教师小结:我们看到的鱼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圆圆胖胖的,有的还有长长的刺呢。

  2、请幼儿说说鱼的共同特征。“虽然这些小鱼的形状不一样,可是你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

  3、教师小结:虽然它们形状各异,可这些鱼都有尾巴、眼睛、嘴巴、鱼鳍,这是它们共有的特征。

  三、师幼共同讨论鱼的制作方法。

  1、教师与幼儿合作制作鱼。今天我们也来做各种各样的鱼,怎么做呢?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鱼的身上还有什么?可以怎么做?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

  3、幼儿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你们是不是也想做一条自己喜欢的鱼?”

  a、有的泥比较硬,要用力地捏一捏。

  b、 鱼做好后,别忘了帮它装饰上漂亮的花纹。

  (2)幼儿制作,教师个别指导。

  四、作品展示,介绍幼儿的作品。

  师:“小朋友的鱼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发现不同作品,提升幼儿原有的经验。“我们看看,这里有件很特别的作品,它哪里特别呀?”

  2、教师小结:小朋友做的小鱼真可爱。你有没有觉得小鱼还少了一些什么呢?现在够不够漂亮呀?

  五、给鱼穿上漂亮的衣服。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彩色的颜料,现在我们就去给小鱼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六、展示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