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

张东东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

  教学内容:

  实验教材第一册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掷双色片,学习用“|”和数字来表示所统计的红蓝双色片数目。

  2.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3.对投掷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用红蓝双色片摆出5以内数的各种分拆,从无序到有序,并能用方法进行记忆,培养学生合作、观察、归纳、整理及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可能性的猜测。

  教学准备:

  红蓝水笔各1支,同桌一个一次性杯子,10个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学会表达

  1.明确要求

  今天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掷双色片”(板书课题)先了解一下游戏的规则:你们的桌上有一些圆片,圆片的一面是红色的,另一面是蓝色的,当你们看到红色的圆片就用红笔记录圆片的个数,当你们看到蓝色的圆片就用蓝笔记录圆片的个数,明白要求了吗?

  2.学习记录

  (1)教师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图片,学生记录(边记录边反馈)

  小结:我们可以用“|”也可以用数字来记录,当哪一种颜色的圆片没有时,我们用0来记录。

  (2)这些题是什么意思呢?(书16页题1)

  学生讨论、交流。

  (3)学生练习并反馈

  想不想自己掷、自己记?同桌一人掷一人记,圆片任意拿,每人两次。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二、动手动脑,发现新知

  活动一:分组活动,感受新知

  1.同桌合作,一人掷一人记(第1、2组掷3个圆片,第3、4组掷4个圆片)

  2.学生汇报各种情况,教师板书于可移动的卡片上。

  3.观察并整理

  这么多的情况老师一下子记不住,你们有没有好办法?

  学生整理汇报,教师移动卡片。

  4.你们能把这些全都记住吗?你是怎么记的?

  学生交流方法

  (1)左边一列的数字越来越小,右边的一列数字越来越大。

  (2)两个好朋友一块记,如:1和3、3和1都组成4。

  5.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6.对口令:拍拍手,我出3,你出几?(师生、生生)

  活动二:独立尝试,整理记录

  1.如果有2个或5个双色片,会有哪些不同的投掷情况呢?你能有规律的记录下来吗?学生独立解决。

  2.反馈板书。

  3. 小结。

  4.对口令。

  活动三:深入探究,有序思考

  1.小丁丁在掷7个圆片时,总会遗漏几种,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不重复、不遗漏的好办法,你们看:(出示8行同色的双色片,师翻转第二行的第一个圆片;翻转第三行的第二个圆片),接下来他会怎样翻呢?

  2.学生上台翻转圆片。

  他翻得对吗?有什么秘密?

  3.请你们为小丁丁记录刚才的结果。

  4.如果没有图,你能记住吗?学生尝试记忆。

  三、回顾总结,提出要求

  1.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想知道10个双色片的投掷情况吗?回家后试一试,并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四、故事激疑,猜测验证

  1.听故事,想原因

  从前有个穷人,他只有10枚硬币,财主十分看不起他。穷人说:“我出10枚硬币,你也出10枚硬币,你掷3次,落地后如果硬币的正反面相同,那我的硬币就送给你,否则你的硬币就送给我”财主答应了,可他试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输了很多钱,而穷人却得到了很多钱。小朋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探索原因

  小组4人,共20个双色片,每人掷1次,并记录结果。

  师生统计各种结果出现的次数。

  3.观察,比较:哪些掷的结果经常出现,哪些掷的结果很少出现?

  得出结论:同一色的情况较少出现,中间几种情况出现的较多。

  师小结:全部是红色的和全部是蓝色的结果很少出现,所以那个财主总是输。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奥的秘密,希望你们长大后能揭开这个秘密。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2

  教学内容:

  数数,数的组成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熟练地一个一个地或一十一十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2、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弄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

  教学准备:

  小棒100根、橡皮筋10根、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投影片回答问题:

  1个十和2个一组成( ) 20是( )个十组成的

  5个一和1个十组成( ) ( )个十和( )个一组成17

  2、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出问题:

  (1)面上有几个小朋友?(4个)

  (2)他们在干什么?(数一共有几只羊)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有的说大概有100只,有的说比20只多得多……)

  教师:他们回答对吗?这些羊大概有几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数、数的组成。

  二、新授课。

  1、教学例1。

  (1)教师:同学们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数,数出10根用橡皮筋捆一捆(学生动手操作)。10个一是多少?(10个一是一十)(板书)是几捆?(一捆)继续数出10根捆一捆。

  教师:你们如果再接着数出9根,现在一共是几根?(29根)

  教师:大家数到29根小棒,如果再添上一根是多少根?(30根)潢10根又要捆一捆,现在一共有几捆?(3捆)

  (2)排木块,全班同学数一数有几块?(10块)拿3排木块是多少块?(30块)再加2块呢?(32块)接着再加3块现在一共是几块?(35块)

  (3)教师:刚才我们已数出30根小棒是几捆?(3捆)如果加入7捆小棒现在一共是几捆?(10捆)10捆是几根小棒呢?(100根)10个一是一百。(板书)

  在教学中要注意每数到接近整十时,再数一个是几十要停顿强调。如29后面是30,39后面是40……同时每数完整十数就问同学们怎么办?(捆成一捆)

  教师:数物体的个数可以1个1个地数,还可以10个10个地数,10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100)

  2、教学例2。

  (1)数小棒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35根小棒,看谁拿得快(3捆又5根),再一根一根往下数一直数到四十二。(强调数到三十九再数一根是多少)四十二根是几捆又几根?

  (2)离开实物直接数数,从八十八数到一百。

  教师:谁知道八十九数完数是多少?九十九数完数是多少?学生回答后,让全体同学一起数,再指名个别数。

  (3)做课本第33页例3上面的“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先从五十六根小棒数到六十三根,再接着数到七十二根,有些学生可能对五十九后面,六十九后面的数是什么有困难,老师要给予辅导。

  3、教学例3。

  教师出示3捆又5根小棒问学生现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35根小棒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个十和5个一组成多少呢?(3个十和5个一组成35)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第33页例3下面的“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图形,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独立完成后,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同学。

  2、(首尾呼应)再投影出示第31页图。

  提问个别学生: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些羊有几只?

  3、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自己的学号,再说出它的组成。

  甲:我是15号。十五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乙:我是50号。五十是由5个十组成的。

  丙:我是32号。三十二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相关的减法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所学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看图写算式。

  2、填空。

  9+()=149+()=17

  14-9=()17-9=()

  9+()=139+()=16

  13-9=()16-9=()

  3、口算卡片

  二、口算练习

  第6题、第7题

  (1)课件出示题目,理解题目的意思。

  (2)同桌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每人选做一行,然后交换。

  (3)校对,有错误的说说计算过程和顺序。

  三、解决实际问题

  1、第8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

  (3)看着图练习说图右边的三句话。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2、第9题

  (1)课件出示题目。

  (2)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找找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完整的表达题意

  (3)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明确单位名称:只

  进行小结

  四、总结评价

  1、引导小结

  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你有哪些体会。

  2、完成思考题

  让学生读一读思考题,交流、明确题意

  启发讨论(必要时结合画图表示)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4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

  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按时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动手操作。

  教学准备:课件,钟面模型等。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来了。(大屏幕上跳出一个小熊:嘿,大家好,今天我准备帮我叔叔照看一下钟表店,跟我来看看吧!)

  大街上的店可真多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店是小熊叔叔的钟表店呢?(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

  你真聪明,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因为钟表店里有好多钟表。)

  小朋友们都是在哪儿见到过钟表呢?(相互交流)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钟,钟的作用可大了!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

  认识钟表

  1、(出示钟表店门上的一个钟),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充分说一说)(长针、短针、数字、方格)

  我们把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板书)

  2、你能在学具钟上找出时针和分针吗?(同桌相互指一指,再让学生指出老师模型钟上的分针和时针。)

  认识整时

  钟面上用时针和分针来表示时刻,那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呢?有谁知道?

  (出示7时整钟),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时、4时、)让学生认,学生快速认出后,哎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啊,小朋友们是怎么认出这几个钟面上的时间的呢?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一起来交流认识整时的方法。)

  小熊: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板书)那下面的钟面各表示几时呢?

  配场景的钟8:00(升国旗)11:00(放学)4:00(体育活动)(中的时针和分针在转动)学生认一认,并强调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数学上说8时,生活中一般说成8点。)

  拨一拨

  小猫说:“钟真好,我也要买一个。”小熊说:“现在是2时,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小猫说:“能。”

  小猫会拨了,同学们会拨吗?试一试

  同学们试拨,请一个小朋友到老师的模型钟上拨一拨,并演示拨钟的方法。我们可以先把分针拨到12,再把时针拨到2。

  请小朋友们拨一个自己喜欢的整时,并说一说这时你可能在干什么。(结合情景进行时间教育)

  修一修

  看着小朋友们又说又拨的,小狗有点急了,它说:“我也要拨一个3时,可是我,我,我怎么拨啊?”我们来看看它的钟表怎么啦?(老师展示一只缺少分针的钟,时针指着3时的钟)看怎么啦?(生:缺少分针)应该如何添呢?请同学到黑板上为它添上分针,(出示3根针,分针、时针、还有比时针还短的一根),让学生在展台上贴针,我们书上也有象这样的缺少分针或时针的钟,同学们也来帮忙添一添吧!(让学生做书85页第5题,为时钟添上分针和时针)做完后选择一些到展台上点评。

  认识大约几时

  去年在我国有一件大事,神舟6号飞船10月12日成功发射,并于10月17日安全返回,你们想看吗?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成功发射的情景,感受那激动的时刻吧!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思想。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一位数的计算及实践运用

  课前准备:

  口算卡、教学挂图(自制)、小红旗、小棒

  教学流程:

  一、沟通交流、兴趣导入

  1、教师出示口算卡,进行口算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20= 20+10= 10+( )=30

  ( )+20=30 ( )+10=15 ( )+( )=30

  2、夺红旗比赛

  ①、教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写数。师:小朋友,加油啊,写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将会获得一面小红旗。

  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写数。

  ③、诱导学生说说以上几个数的组成。

  3、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棒,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想不想解决更好玩的问题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努力吧!

  二、提出问题,师生互动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

  师:谁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们正在买东西呢!

  生2:……

  师:说得好!图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欢喝牛奶啦!这几天,小明表现得特别好,特别听爸爸、妈妈说的话,他妈妈很高兴,就带小明到商店去买牛奶。售货员阿姨先给小明妈妈30瓶牛奶,再给小明2瓶牛奶。现在,老师想问大家,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1: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3:小明喝了2瓶,还剩多少瓶?

  师:你们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下面几个问题吧!

  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和“还剩多少瓶?”的问题板书,逐一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教学30+2

  师: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生:一共买了32瓶牛奶,用加法计算。

  师:说得真好,那为什么要用加法来计算呢?谁来说说?

  生:妈妈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问“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妈妈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来,一共是32瓶。

  师:你真棒!那谁来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列式(板书):30+2=32

  3、教学32-2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妈妈一共买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下多少瓶?应该怎样列式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2-2=30

  师:谁能告诉大家,32-2=30,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算法,鼓励学生上讲台摆演用小棒演示计算过程。

  4、教学2+30

  师: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现在老师想再出一道题考考大家,比一比谁最聪明?

  教师板书:2+30=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知识点拔

  师:结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师:我们以前已经知道“3+2和2+3”的结果是相等的,只是变换了一下数的位置而已,所以“2+30与30+2”的结果也是一样的。这也是我们以后将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

  四、实践操作

  1、摆一摆,算一算

  ①、教师先摆小棒,学生认真观察后写出算式,并计算

  a、先摆3捆(每捆10根),再摆6根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摆演,集体纠正。

  b、先摆3捆与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师先写好算式,让学生摆

  a、30+5= b、6+40= c、46-6=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板演,让学生自由发挥,引导学生自主评价

  价,集体纠正。

  ③、“小老师”写算式,学生摆

  小老师写算式,学生跟着摆,小老师评价。

  2、看图列算式

  ①、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如图:

  先摆摆出

  再摆拿走

  一共□○□=□还剩□○□=□

  请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最后集体纠正。

  五、巩固与拓展

  1、数学小游戏(小马过河)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现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帮助别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师:真是好样的!你们个个都乐于助人,都是好孩子。(边说边贴出游戏图)

  师:“三月三”快到了,马妈妈叫小马把节日的礼物送给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边,小马必须算完这些题,才能到达外婆家。小马遇到困难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图上的题目,最后的三道题为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应让学生多说一说,要鼓励学生用小棒进行演算。

  师:同学们的数学学得真好,轻轻松松就能用自已的知识帮助小马做一件好事,小马和外婆都非常感谢你们,还祝你们“三月三”快乐。

  2、小结

  你们今天过得快乐吗?为什么?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呢?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6

  课题: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得出相应的四道加减法算式。

  2、通过活动可能出现的情况,归纳并学习有关10的所有的加减法算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圆片,数字卡片,小黑板,算式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足球赛,好不好(出示挂图)

  二、教学新知,知识探索

  1、联系图,让学生观察图意。

  2、对于图里的场景,让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描述。(如“从图上看,左边6人,右边4人”;或“从图上看,黄队6人,蓝队4人”。)

  3、列式让学生独完成。

  4、列式后,让学生结合图意讲讲四个算式的具体含义,使他们再次巩固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5、“试一试”的教学。让学生抛花的圆片,(抛正面和反面的次数)写出4道(或2道)加、减法算式。

  6、让学生说一说还可能出现哪些情况,分别得出相应的加、减法算式。

  三、知识巩固及应用

  1、想想做做的第一题。让学生合作出示卡片,相互说法加法算式。

  2、第2题可先让学生用手指着右边的数一道一道地算,然后同桌两人合作,相互各算一遍。

  3、第4题让学生先口算,再把算式和相应的花用线连一连。

  4、第5题通过直观理解一一对应的比较方法,感知多几、少几的关系,为以后探索这样的数量关系,学会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作准备。要引导学生理解每次是谁和谁比,比的标准不同,结果的表达也不同。

  5、小黑板出示两道开放题。通过开放题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归纳有关10的加、减法的算式。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7

  教学内容:

  十几减几(第15页 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

  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8

  教学内容:

  第54页。

  教学目标:

  1、 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口算。

  2、 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独立思考、乐于交流的习惯及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

  巩固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

  把握两位数减整十数与一位数在计算过程中的异同点。

  教学过程:

  利用小青蛙比赛的有趣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自然地回忆起旧知识。

  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合作交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进行有效的探索,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的发展。

  一、 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谈话:小朋友,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小青蛙游泳比赛,看谁最先到达终点,好吗?

  出示课件:练习三第1题。

  当出示48—40= 48—4=

  指名口答后让学生说说算法。

  分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到达终点。对先到达终点的小组给予表扬,对最后到达的小组要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比赛获胜。

  二、 基本练习。

  1、 完成第2题。

  先出示:94—60=

  37—6=

  同桌说说计算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再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 完成第3题。

  复习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先出示:53+20 25+4 得数是几十多?

  指名估算,并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再出示:86—30

  37—3

  问:两位数加整十数或一位数的我们会估算了,那两位数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的估算你会吗?

  4人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小组汇报。

  3、 完成第4题。

  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看清图意。

  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图意你还知道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另一个条件。

  让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指名说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4、 完成第5题。

  课件出示苹果和梨图

  出示思考题

  (1)、谁和谁比?谁多谁少?

  (2)、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4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括号里。

  小组派代表汇报。

  三、全课小结。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拼搭等实践活动,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的认识。

  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想像力。

  3. 使学生了解常见几何形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4. 通过小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良好态度,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这节课,老师先带大家到积木世界里观看精彩的表演。(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四种几何形体滑滑台比赛、叠罗汉表演等)

  你们看了觉得有趣吗?好,我们就一起来动手玩有趣的拼搭游戏。(板书课题:有趣的拼搭)希望同学们在拼搭的活动中能仔细观察,积极动脑,发现新知识,得到新体会,获得新乐趣。

  [说明: 创设积木世界精彩表演的情境,既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暗示本课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为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几何形体的特征打好基础。]

  二、 开展活动,探索问题

  1. 开展摸一摸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刚才给我们做精彩表演的小演员已来到我们教室。(出示装有四种几何形体木块的袋子)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请大家将它们一个一个从袋子里请出来。

  (2) 指名上台摸一摸,并说说摸出的是什么物体。

  (3) 小组开展摸一摸活动。请每个小组组长拿出袋子,每个同学都来摸一摸,可以先摸出物体,再说出名称,也可以先报名称,再摸出物体。

  [说明: 通过动手摸和说名称,加深对已学过的几何形体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活动打好基础。]

  2. 开展滚一滚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现在我们来开展谁滚得快的比赛。先请每个组的小朋友分别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一个,把它们一起放在搭好的斜面的顶端,听到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后,让它们自由滚或滑下。同时注意观察这四个物体是怎样往下滚或滑的。

  (2) 老师发出开始口令,各组开展滚一滚活动。

  (3) 讨论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种物体滚得快?哪种物体滚得慢?

  (4)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像圆柱和球这样形状的物体容易滚动。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 营造比赛气氛,激发参与欲望。实际动手操作,既加深了认识,又验证了自己的发现。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3. 开展堆一堆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我们再来开展看谁堆得高的比赛。请同一组的4个同学分别拿出6个长方体、6个正方体、6个圆柱、6个球,把它们分别堆起来。

  (2) 小组开展堆一堆活动。

  (3) 讨论交流: 在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哪些形状的物体好堆?哪些形状的物体不好堆?

  (4)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联想应用: 物体表面平的容易堆得高。你能再举一些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吗?

  [说明: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观察、思考、讨论,获得了直观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4. 开展搭一搭活动。

  (1) 活动导入: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对各种形体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请大家当小小设计师。每个组的同学先集体讨论,然后大家动手,用带来的材料搭成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作品,比如动物呀,交通工具呀,房子呀等等。比一比哪个组搭的东西既有趣又好看!

  (2) 小组开展搭一搭活动。

  (3) 各组介绍作品,组与组互相评比,教师表扬鼓励。

  [说明: 开展小小设计师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几何形体特征,合理利用材料,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想像力。小组集体讨论、拼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介绍作品,互相评比,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5. 开展数一数活动。

  (1) 活动导入: 小朋友们拼搭的东西真有趣。现在老师请大家数一数,一件作品中各种物体各用了多少个?

  (2) 小组开展数一数活动。

  (3) 多媒体呈现教材上的几种几何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说: 搭出的图形像什么?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数一数,各种形状的物体各有多少个?

  [说明: 看图说像什么,培养了想像力;看图说名称,加深了对几何形体认识;看图数数,提高了数数能力,并渗透了分类统计的思想。]

  三、 总结活动,深化认识

  今天,我们活动的主题是有趣的拼搭,为什么是有趣的呢?通过活动,我们发现了什么?学到了哪些知识?

  小朋友,你们能不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帮助小白兔搬运萝卜呢?(多媒体播放动画片《小白兔拔萝卜》。小白兔说:今天,我在菜地里拔了一大筐萝卜。我用尽力气怎么搬也搬不动。这里没有车子,只有几根圆木头,怎么办呢?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想个好办法吗?)请大家课后商量,下节课把你们想到的办法告诉小白兔,好吗?

  [说明: 课末总结,突出重点,引导学生总结、概括活动收获,深化认识。通过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0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3.通过数数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2~3页的教学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1~10数字卡片一套。

  教学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跨入小学的校门感觉新鲜吗?上学了,你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从现在起,你将和老师一起在这所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家高兴吗?让我们来相互认识一下。

  [以谈话的形式开始。师生相互介绍,老师简单介绍本校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消除陌生、胆怯的心理,对学校、老师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师生相互介绍。

  2.教师简单介绍我们的校园及小学生活。

  3.打开第1页,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编者的话,讲讲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数学的用处。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

  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

  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数一数

  1.激发观察兴趣。

  出示教科书第2~3页挂图(或挂图制成多媒体课件),出现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情境图。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生:知道,学校。

  师: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上学了。大家看一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

  生1:这里有一位老师,还有很多小朋友。

  生2:这里有一座大楼。

  生3:这里有一面国旗。

  生4:这里有小朋友在踢球,有小朋友在跳绳

  [此处,先给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然后按要求去观察,去数数。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数数活动之中。]

  先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随意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定内容请学生说一说。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老师要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表扬。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说明:我们在数图中这些人或者物体的个数时,先数比较少的,再数比较多的,也就是说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通过画面美丽的校园,教师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言语表达能力。]

  a.数出数量是1的。

  师:图中数量是1的有哪些?

  生1:一面国旗。

  生2:一座楼房。

  生3:一位老师。

  生4:一个玩双杠的同学。

  师:(表扬)同学们说得好。一面国旗、一座楼房、一位老师,都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1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1,老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

  b.数出数量是2的。

  师:图中数量是2的都有哪些?

  生1:有2个同学在跳绳。

  生2:有2个同学在给老师敬礼。

  生3:有2个同学在看书。

  生4:有2个同学正进校门。

  师:(表扬)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有2个同学在跳绳锻炼身体;有2个同学很懂礼貌,在向老师问好;有2个同学在看书,讨论问题。那么,2个同学跳绳、2个同学敬礼、2个同学看书等等,可以用几表示?

  生:用2表示。

  出示数字卡片2,请学生读一读。

  c.依次数出其他数量的事物。

  教学方法同a、b。

  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事物时,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如果回答是数出来的,可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数完后,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师:(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数数的方法很正确。我们大家要向他们学习,做事要认真仔细,养成好习惯。接下来,我们看哪位同学数得好?

  d.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科书第4页、第5页看一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顺次认、打乱认)。

  3.数数身边的实物。

  [通过数身边实物的个数,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a.鼻子、眼睛、嘴巴、耳朵、手指头、纽扣。

  b.门、窗、灯、电视、空调、玻璃。

  c.第一排同学的人数,第一行同学的人数。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数数,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好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一些实物的数量。大家数得都很认真,数得很准确。放学后,你们可再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教学设计说明

  在努力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的同时,使本课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主动参与数数活动。

  刚入学的儿童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观察画面往往只对其中色彩、人物等感兴趣。根据学生这个特点,我在出示挂图后,不急于给出数数任务,而是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让同桌同学互相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学生的注意力就放在数数的活动上。

  2.面向全体同学。

  我注意全面了解学生数数、读数等情况,特别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发现学生有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学生熟练观察、逐一点数让学生有一个学习数学的良好开始。

  3.自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这节课的设计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努力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专家评析

  本节课,教师用全新的思想确立教学目标,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准确把握教材,灵活恰当地运用教材,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教学中,把教学精力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儿童的情感体验。

  教师用亲切的语言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发展为对数学的兴趣。创设情境,给学生充分的观察、交流时间。展示美丽的校园图之后,先让学生随意看,随意说,自由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指定内容,让学生看看,说说,全面了解画面的内容,并把尊敬老师、爱护同学等思想品德内容渗入其中。然后,按事物数量的多少依序找出数量是1、2的最后,让学生数身边的实物。由数画上的到数身边的实物,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在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中,申老师特别注意关爱每个学生,及时给予鼓励,让学生感到我能行,努力使每个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一数这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基于这一点,申老师充分利用美丽的校园的画面资源,指导学生看图数数。由学生自由观察数数到有序观察数数,让学生领悟观察的方法。由教师反复提问还有什么?使学生明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通过对学生的表扬这些同学观察得很仔细,做事很认真,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是好习惯。申老师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融入数数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掌握数数方法的同时,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38-40页100以内数的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

  初步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数位的意义,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探索百数图中的排列规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数数:从100倒数到50

  2、看计数器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教师拨数,指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说明原因。“你是怎样想的?”

  想:先从十位看起,十位上的数大,这个两位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的,则这个两位数就大。

  (二)新授:

  1、教学例七:

  (1)教师出示幻灯片(百数图)

  (2)学生观察讨论,“表中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教师举个例子,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分别有什么特点。

  (板书:横看、竖看、斜看)

  特点:①第一横行的5个数都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都是单数。

  ②从左上到右下这一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数字相同。

  ③从右上到左下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1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递减到1。

  (3)学生动手独立填写表格。

  (4)再观察,这个数位顺序表有什么特点?

  2、练习: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回答。如:“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

  3、按要求38页,给指定的数涂颜色。四人小组讨论还发现什么新规律?

  3、比大小。

  (1)十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2)十位不一样的数比大小。

  课件出示计数器,学生分别说一说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再比较大小,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教师小结方法。

  (3)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进行练习,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再集体订正。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2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卡片出示前面学习的加法题,学生口答得数并选几题说说怎样算的。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去小兔家做客,和小兔一起学习6、5、4、3、2加几的加法。(板书课题)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学习例题。

  讲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

  (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2)提问:你能帮小兔解决这个问题吗?

  (3)学生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计算6+5的思考过程。

  (4)教师指名学生交流并板书各种不同算法。

  (5)谈话: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谁来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

  2.教学“试一试”。

  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这些题目就是我们书上第94页的“试一试”。

  6+6= 4+9= 5+8=

  学生先在书上独立计算,完成后请学生任选一道题说说是怎么来做的。

  教师注意倾听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

  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4+8=12。

  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这些加法。

  出示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在书上写得数,完成后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及时评价。

  4.“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计算,将得数写在书上。

  (2)教师出示本题的口算卡片,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

  5.“想想做做”第5题。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并读题,然后完成列式计算并交流。

  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用凑十法计算比较简便,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

  6.“想想做做”第6题。

  学生先在书上每题加法算式后写出得数,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阿拉伯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4

  【教材分析】

  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是学习计数、计算和ht的学习的准备性知识。比高矮有两方面内容:一是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高矮的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节课。主要使学生感知高矮的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学时采用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初步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体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去探索;最后通过各种活动、游戏。让学生体验比较的方法。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

  【学情分析】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己经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初步积累了有关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观察能力有限,看问题、观察物体不全面,所以教学时,注意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好习惯。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各种比较的活动。让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饰得看问题要全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

  2、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探索、学会比较高矮的方法。体验长短、高矮都是比出来的。都是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经历体验比较高矮方法的过程,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

  2、在比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关比较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学会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中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形状相同但高矮不同的两个瓶子、绳子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引导观察教师选四名高矮差距较大的学生到讲台。让学生观察。

  问:看到他们四个同学。你想告诉老师什么?

  (二)交流汇报学生观察后,先与同位说一说,再汇报。

  学生可能说衣服的颜色不同、男女性别不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等。教师都给予肯定。

  启发引导说出学生有高有矮。

  教师板书:高矮

  【设计意图:创设此情境是通过学生观察引出“高矮”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感知人或物体有高有矮,自然有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一)引入研究的内容教师选两个高矮差不多的学生。站在讲台两边。让学生判断谁高谁矮。

  学生观察后汇报(学生可能说:看不出谁高谁矮。或说甲高、乙高、一样高)。

  (二)探究比较高矮的方法1、怎样知道人或物有高有矮呢?

  2、小组讨论交流比较高矮的方法。教师参与其中。

  3、小组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出:(”两人站在一起比;(2)两人拉紧绳放在头顶。看哪头高;(3)用尺子量;(4)用小棍搭个小桥让他们通过;(5)靠墙作记号等。只要有道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三)强化比较的方法1、让学生再来比一比。

  (1)教师选一男(高)一女(矮)两生上台比一比。

  要求:比一比,说一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学生比较后会说:、‘男生高。”教师趁机和男生站在一起。让学生比一比:“我们俩比。谁高谁矮?’’学生会说:“老师高。”教师抓住机会问:‘。为什么你们刚才说男生高,现在又说老师高至到底这个男生是高是矮呢?”

  (2)小组讨论。应怎样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汇报时。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两个同学来比一比。

  学生比时。让一生站在讲台上。一生站在讲台下。教师问:

  “这样比行吗?为什么?’’再让一生抬起脚后跟比。问:‘。这样比行吗?为什么?,’

  学生一定会说:这样比不行。教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不行。学生可能会讲:不合理、站得不一样高、应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比等。

  3、出示两个瓶子(下面不齐。并用纸遮住。只让学生看到上半部分)。

  问:猜一猜,这两个瓶子哪个高?哪个矮?

  大多数学生会说:上面高的那个高。这时教师再打开纸让学生比一比。

  【设计意图】:在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亲自体验比较高矮的方法,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学会听取他人意见。从中受益。

  学会合作。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说。在说的基础上规范学生的语言。让不生明确高矮是相对的;比较高矮时要合理。要合乎规则。要站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还要明白比长短、比高矮都要9体看。全部看。橄得看问题要全面。

  三、实践应用。加深理解

  (一)投影练习用实物投影仪投影练习一第7题图。学生独立完成(要让学生充分说,也可和其他动物比)),

  (二)摸高活动和搭高活动1、学生站在地上摸。

  2、跳起来摸(活动后学生谈体会)。

  (三)游戏活动1、同学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从每个班选10名的学生参加入场式,咱们班这么多学生,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帮老师选出来吗?先想一想,再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讨论、汇报)。

  2、自由结合成小组((5—8人)按高矮排成队。比一比。看哪组又快又好(学生自由活动后。说一说是如何排的)。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游戏。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充分体验比较高矮的多种方法。加深对高矮概念的认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畅谈感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遗憾?

  让学生自由大胆地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谈。让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喜悦。并且感受知识是无限的。增强继续学习的欲望。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课下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比长短,哪些可以比高矮。

  说给同学或家长听。

  【设计意图】:拓展延仲,既联系生活又巩固知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本节课以师生共同活动为主。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探索。创设了多种实践活动,实现了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亲自体验、观察、感知高矮。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了多种方法的产生。课堂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特别是在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和游戏活动时。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找出了不同的方法。通过小组交流、汇报,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方法,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活动中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一年级数学苏教版教案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掌握亿以内 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 确地读、写整万数。

  2、在教学中,设置合作学习的情景,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 作、探索学习。

  3、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 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 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 数的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

  4、在情景导入中渗透德育,通过学生欣赏神舟 6 号视频,树 立学生要努力学习知识的信心,在认数的困难,激发学生积极探索大 数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

  教学难点:

  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导入

  出示(神舟 6 号视频)

  同学们,看了神舟 6 号视频,你有什么感受?想成为一名宇航 腾燕 员到太空探索它的秘密吗? (想) 想成为宇航员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 还要有较硬的知识。那我们就从现在努力学习吧!

  神舟 6 号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数据, “神舟 6 号在太空飞行了 115 小时,绕地球 77 圈,行程 3250000 千米。 ”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 读。有困难吗?哦!3250000 不会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认识万级计数单位。

  师: 同学们, 我们在前面学习过那些计数单位? (从左往右板书: 万 千 百 十 个)

  它们相邻间的进率是多少?(10)也就是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 是一百;

  师:今天,我们就从最高位的万继续往下数,同桌合作拨一拨, 会有什么发现?。

  (1)在万位上一万一万地再往下数,一万、二万、……九万、十 万。

  万位上拨了十颗珠,表示多少个十万?可以这样表示吗?(不 能)应该去掉万位上的十颗珠,在十万位上拨一颗珠, (为什么要这 样呢?因为,相邻间的计数单位进率是 10.)十万位上一颗珠表示多 少?表示十万。 (板书:十万) 。

  (2)10 个一万是十万,十万十万的在数下去,又发现 10 个十万 是一百万。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 (板书:百万)

  (3)10 个十万是一百万。如果百万位上拨了 10 颗珠呢?学生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又得到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板书: 千万)

  2、今天,我们又学习哪些计数单位?(从右往左 万 百万 十万 万)

  练习:读出下面的数,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写数。

  五万 写作:50000( 为什么这样写?因为万位上是 5,个、 十、百、千位上没有,要写 0 占位。 )

  二十七万 写作:270000 (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十万位是 2, 万位上是 7,个、十、百、千位上 没有,要写 0 占位。 ) 三

  百一十六万 一千五百八十二万 (小组合作,并汇报。 ) (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一些数有什么特点?同桌先互相说一 说,在汇报。 )

  都有一个万字。 0. 像这样的数,叫做整万数。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整万数的读、 写。 板书:整万数的读、写

  3、像这样的整万数,在生活中有很多。我国 20xx 年茶叶、甘 蔗、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个、十、百、千位上都是 板书:千 (出示茶叶的 PPT)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写数。 (77 个万是 770000) 引导学生说一说:多少个万是多少。 (出示甘蔗、油菜籽的 PPT) 引导 学生完成。

  4、认识数位顺序表。 师: 按照我国对计数的习惯, 从右边数起, 四个数位为一级。 个 位、十位、百位、千位,它们属于个级(板书:个级) 。

  今天,我 们又认识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它们属于万级, (板 书:万级)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

  练习:请分别划分出下面数的个级和万级。 (引导学生读数。 ) 60000 1050000

  三、练习“想想做做”

  1、读一读,比一比。

  85 和 850000 850 和 8500000 8500和 85000000

  可以先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再交流,读的时候有什么好的建议? (可在后面 4 个 0 前面加一短竖, 这样就可以使个级和万级区分得更 清楚。 ) 说说两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看上去,后面的数都比前面的多 了 4 个 0;读的时候后面的数要再前面数的基础上多读一个计数单位 “万”)

  2、第 2 题。独立在书上完成,展示汇报。

  3、第 1 题。读数感受整万数。

  四、小结

  今天你在整万数的读、写中应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整万数的读、写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10 个一万是十万

  10 个十万是一百万

  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