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李子教学设计
一、学习“核”揭示课题
1、实物出示,学习生字“核”。
1)出示“核”的实物,学生交流带“核”的食物。
2)交流记“核”字的方法。
3)教师板书“核”字,学生认真看并跟着书空。
2、补全课题,读课题。
(1)补全课题,并朗读(注意课题中的二个轻声的字)。
(2)引语过渡。
过渡:课题是李子的核,可是课文并不是向我们介绍李子核的外形、颜色,而是讲述了在一个叫万尼亚的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件事。
(说明:课堂上,教师在田字格中的示范书写,既帮助了学生了解“核”的笔顺,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认真看的习惯。通过出示核的实物,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带有核的食物,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随后教师调转了话题,将学生对核的注意力转到了课文的内容上。)
二、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的内容
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能根据标点停顿。
2、正音,读通课文中的长句。
1)读生字组成的词语,读准平舌音“算、滋”的发音。
2)读通课文的长句,读准字音。
①母亲买了一些李子回来……就放在盘子里。
a、学习部首“皿”,及汉字“盘”。
了解“皿”的意义。(盘子里可以装东西是器皿,因此部首是“皿”)。
师示范写“盘”,注意“皿”,书写要扁。
b、注意停顿,正确朗读句子。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要求:同桌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交流。
(说明:读后的交流,不要求学生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全,关于课文叙述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关键是句子说完整,老师则要认真倾听,适当的指正,小结,如“你读得很认真,知道了故事的结果”。)
4、学习第一节,了解万尼亚偷吃李子的原因,以及事情发生后爸爸和万尼亚各自的表现。
1)读第一小节,根据问题思考:万尼亚为什么要偷吃李子。
2)交流回答,说说你对李子的.印象,朗读小节中相关的句子。
3)想象说话。
万尼亚在李子跟前走来走去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
万尼亚在李子跟前走来走去,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读:万尼亚从来……非常想……于是他在李子跟前……当屋里没有人的时候,他……
5、当事情发生后,爸爸是怎样说的呢?自由读2~4节,用直线划出爸爸说的话。
(1)交流所划句子。
(2)引读:爸爸先是问:……当没有孩子承认的时候,爸爸这么说:……
6、质疑爸爸说的话。教师梳理问题:1)爸爸为什么不批评孩子?反而是担心孩子吃了李子核会肚子疼?2)爸爸说的话是真的吗?
(说明:
读准字音是生字教学中的重要目标,考虑“字不离词,词不离文”的原则,在正音的环节中,以读词,读句,读文的形式出现,并在每一次的学习要求中强调“正音”的要求。这样反复的朗读帮助学生读通了课文的句子,读顺了课文,为后面了解课文的内容做了铺垫。
课文通俗易懂,把爸爸说的话做为全文的突破口,让学生质疑,学生会结合自己平时的生活实际提出对爸爸处理方法与众不同的地方,这也正是爸爸处理方法的巧妙之处,也是全文学习的一个难点。)
7 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的心情,合理想象,练习说话。
1)快速朗读2~4节。用直线划出听了爸爸的话后,万尼亚表现的句子。
2)交流。出示:万尼亚的脸涨得像……万尼亚脸色发白……
3)体会万尼亚当时的想法,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
小结:其实爸爸从万尼亚涨红的小脸上已经知道了是谁吃了李子,为了让万尼亚自己能够说出来,故意这么说的。
8、分角色读课文。
9、说话练习:万尼亚哭了,爸爸会对他说什么呢?
(说明:李子的诱人,孩子的好奇心迫使万尼亚吃了一个李子,通过让学生交流,帮助学生了解万尼亚并不是一个贪吃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