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登池上楼》是一篇自读性质的课文,是一篇山水诗,作为山水诗,难能可贵的是,诗人在这首诗里,客观精致地描写出山水景物的本来面貌,而且在对景物描写时,将诗人的情感很好地融入在诗里面,情景交融。不过,诗歌的语言让人颇觉隐晦,为学生阅读带来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了解谢灵运山水诗的风貌;
2.积累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把握作品思路、熟读成诵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重要词语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及典故的意义和所指。
课前准备
PPT课件和纸质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从山水诗写作谈起,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已有描写自然景物的诗句,但只是片断的,后来发展的《楚辞》、乐府诗也没有把山水诗作为主要的描写对象去写,只有到了晋宋之际的谢灵运,山水景物才成为诗歌中主要描写对象,打开山水诗的新天地。
二、作者介绍
学生看课文注释
①,再搜集有关课外资料,作简要介绍,教师补充:
谢灵运:出生世家大族,骄纵自负,政治上雄心勃勃,热衷权势,而有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高傲、褊躁的谢灵运一直郁郁不得志,最后终于由爵位的继承人沦落到永嘉做太守,在无奈的现实状况下终日以山水为娱,纵欢作乐。谢灵运是诗歌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诗人,第一个以山水景物为诗歌主要描写对象的诗人,别人称他为山水诗派的开山祖。
三、提出具体问题再研讨
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纷纷提出他们预习中所遇到的难题,总的来说,学生反映本诗难理解。
具体问题:
1.课文一开头以“虬”与“鸿”下笔有何意义?
2.诗人正沉浸在春的美景中,为何突然因联想到古代描写春景的诗句而引起感伤的`?3.本文是一篇山水诗,它里面描写的山水景物有什么可鉴之处?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及有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形式,弄清课文中一些比喻、典故的意义和所指,再确定问题的理解:
1.“潜虬”是潜藏的龙,用来比喻深藏不露,孤高自赏的人,实指下文中的退耕归隐。“飞鸿”是高飞的大雁,比喻奋进高飞、声名动世的人,即下文中的出仕有所作为,联系下面两句,可知无论出仕进取还是退耕归隐,诗人都做不到,因此,课文以“虬”和“鸿”作比喻,一开头就提出了进退两难的忧愁。
2.“祁祁伤豳歌”与“萋萋感楚吟”两句诗都是写春景,“祁祁伤豳歌”的“豳歌”是《诗经》中的一篇,是周公在遭受流言时出居东都以避谗害时作的,有以周公遭遇暗喻诗人自身情况的意思。“萋萋感楚吟”是有感于《楚辞.招隐士》中的隐士生活。两句都是借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伤。
3.作为山水诗,谢灵运不仅能客观精细描绘山水景物的外物,还以敏锐的笔触描绘出了景物微妙的变化,特别鉴赏“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句,池塘里生长出春天的嫩绿的草,这个“生”字,有一种正在向上长的动感,更妙的是下一句的“变”字,它既是说,春天来了,园柳变了,发芽了,长叶了,变绿了;又是指在园中枝头鸣叫的鸟儿变了,种类变了,不再是喜欢在冬天活动的鸟,而是报春的鸟跳跃在枝头;不再是对严冬恐惧的呼号,而是对新春欢快的歌唱,像这些丰富的内容,这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动人的声响,在山水画里是很难表现的。
四、整体把握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文意。
点拔:这首诗是作者做永嘉太守时久病初愈后登池上楼写的,诗中抒发了自己官场失意的颓丧心情,并表示决心归隐。
2.说一说全文可分为几层具体内容是什么?全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卧疴对空林”)进退两难,病卧永嘉;
第二层:(“衾枕昧节候”至“园柳变鸣禽”)登楼而望,满目春色;第三层:(“祁祁伤豳歌”至结尾)触景生情,持操归隐。
由此可得出全文写作思路:官场失意,登楼消愁——观赏眼前美景——触景伤情,持操归隐。
五、文言字词积累
1.解释
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爱、怜惜”。响:动词,“发出声响”。薄:迫近。怍:惭愧。徇:求。
2.读音
怍zuò疴kē衾qīn褰qiīn岖嵚qūqīn祁qí豳bīn六、扩展阅读
1.对比阅读谢灵运的《游南亭》。
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泽兰渐被经,芙蓉始发池。未厌青春好,已睹朱明移。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逝将候秋水,息景偃旧崖。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对比阅读谢灵运的这两首诗,引导学生比较它们写作上的异同,学生在学习了《登池上楼》的基础上很快作出比较:基本上大同小异,相同点:
1、都是山水诗,结构上都相同:为消愁而登临——登临而望,满目春色——触景伤情;
2、在抒情写景方面都是以乐景写哀情;
3、作为山水诗,所描写景物都很少。
2.总结谢灵运山水诗的主要特点:
1、谢灵运山水诗的套式说明:
谢灵运的山水诗在结构上主要有两种格式:
A、心中苦闷,欲登临以消愁——登临观赏,描绘出所见之美景,这是全诗主要的写景部分——由眼前美景触发感伤,陷入更深的忧闷,如《登池上楼》,《游南亭》;
B、兴致勃勃游山水——山水秀丽如画,这是全诗主要写景部分——由山水悟及人生哲理,如《登江中孤屿》。
2、谢灵运山水诗不足:
作为山水诗草创者,还不是很成熟,谢灵运的山水诗往往是一篇之中只有一些写景佳句,纯粹写山水风景的极少,由于小时一段道馆生活经历,谢灵运对山水与老庄学说的关系有很深看法,在描绘了一番山水景色后,他往往还要来一段自己的心得体会。因而,别人指责他的诗最后“带有一条玄言的尾巴”。
七、总结
本文是谢灵运任永嘉太守所作,在这篇山水诗里,诗人借变换的景物,感物怀归,写景与抒情结合相当紧密,虽然语言较为隐晦,却真实地表现了现实中被当权者排斥,进退两难,心情不安的情绪。
八、作业布置
对比阅读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九、板书设计
登池上楼
进退两难,登楼消愁。
景物变换,感物怀归。
登临而望,满目春色。
触景伤情,感物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