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材分析
《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前两节中国地形和地势,气候的学习是这一课时的知识铺垫,反过来这一课是对前几节内容的实践与运用,是接前几节内容更直观动态地反映中国自然环境的一课时内容,同时是第三课时《黄河的治理与开发》的自学指导,又与第三章自然资源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本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兴衰与长江息息相关,其中蕴含着深刻的人地思想。长江的功与过引发我们深入研究分析,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极强的发散思维价值。通过学习,让学生对长江有一客观地认识,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提高环保意识。结合使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开发利用以及综合治理长江的主要措施,可以说这节课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化知识为能力的平台。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看,本阶段的学生对地理的认知还处于感性阶段,对于地理问题的分析有了初步的能力,但见解较为简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
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知道长江的主要支流、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主要地形区。
3、知道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了解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4、理解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及在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
5、 了解长江的开发和寻找治理长江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
1、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长江干流剖面图和长江航运图,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长江的源头、入海口、河段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地形区。
2、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黄金水道”原因。难点: 3、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措施。
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播放有关三峡的视频进行引入。
设计意图:三峡是长江上最大的一个工程,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点
项目之一,其项目中已在世界上占据了10向世界第一,我们应该让孩子们知道,并为祖国而骄傲。
(二)新课讲授
过渡:这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重点工程,这项工程里有数个世界第一。这个工程建在长江上,为什么要建在这里呢?学完这节课,我们就会明白,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有:
展标:这一部分内容我们要学习以下几点:
1、长江的源头、入海口、河段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地形区。
2、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黄金水道”原因。
3、长江的开发开发方向。
4、寻找长江开发的问题与治理的措施。
第一板块:自主学习,共同回顾
看视频提炼内容
一)、在教材P45长江流域水系图,并在图中标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标注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和湖口的位置;描出主要支流和湖泊。
二)、回顾所学或依照地图说说长江干流流经的省区及主要地形区。 流经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省 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小练,将长江概况的基础知识加以练习,同时补充视频内没有的知识。
设计意图:现在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孩子们尤其爱看的就是视频,但是孩子们缺少了从视频中提炼知识的能力,所以他们常常会在看完之后只有一个很模糊的感触,而没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这一节这样设计就是想让孩子们有兴趣、有目的的从视频中提炼学生的知识,锻炼其分析能力。
第二板块: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过渡:长江除了这些知识内容以外,她还有俩小名,分别是“水能宝库”、“黄金水道”,请大家分小组合作学习,解释这俩名的来源? 一小组:
提示:可以参照课本P46 页,图2.35“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 ①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落差约多少? ②长江从源头至宜宾,落差约多少? ③长江水能集中在哪一河段? 为什么? 来回答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总结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适当的评价。
教师小结:长江上游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上游河流落差大,峡谷多,因此在上游河段可以建水电站,发展水电业。但是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远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是我们当前探讨的重要课题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指出长江三峡的位置。 教师:三峡水电站---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播放长江三峡录像片断,升华学生对“水能宝库”的理解。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长江的长江的源头、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了解长江的主要支流、长江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及主要地形区。
3.了解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知道各河段的主要特征。
4.理解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作用及在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
5.了解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措施。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长江干流剖面图和长江航运图,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重、难点:
1.长江的源头、入海口、河段的划分、主要支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及主要地形区。
3.长江被称为“水能宝库”、“黄金水道”原因。
3.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措施。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聆听《长江之歌》伴奏,欣赏壮美的长江风光
一、我国第一大河
教师:《长江之歌》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那么,长江带来了哪些“贡献”呢?今天我们就走进“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 教师:利用中国水系图向学生介绍我国主要河流。出示我国主要河流比较数据。 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长江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年径流量最大;所以说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 过渡:长江不仅仅是一条河流,它沟通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
学生:读教材P45长江流域水系图,并在图中指出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标注出划分长江上、中、下游的宜昌和湖口的位置。下面就具体来认识认识长江。继续读图,并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有哪些主要支流?
2.长江干流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
3.长江干流流经哪些地形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等材料讲述内容。
二、水能宝库
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46 页,图2.35“长江干流剖面图”,完成:
①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落差约多少?
②长江从源头至宜宾,落差约多少?
③长江水能集中在哪一河段? 为什么?
④ 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位于哪一河段?为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归纳总结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做适当的评价。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指出长江三峡的位置。
教师:三峡水电站---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播放长江三峡录像片断,升华学生对“水能宝库”的理解。
教师小结:长江上游有“水能宝库”之称,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因为上游河流落差大,峡谷多,因此在上游河段可以建水电站,发展水电业。但是目前长江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率还比较低,还远没有发挥它的应有作用,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长江的水能资源是我们当前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黄金水道及开发
学生:读P46图2.36长江航运图完成下列思考:
1.找出长江沿岸重要的港口城市。
2.分析长江干流宜宾至上海河段的通航能力的变化。
(分小组讨论)
学生代表回答:略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点评和总结。
学生:归纳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回答:略
教师:总结。
教师:展示长江中下游的鱼米之乡图片,说说长江的其他开发方式。
过渡:以一组图片,引出长江常见的洪涝问题
三、治理
教师:阅读54页有关长江荆江河段综合治理示意图,说一说长江流域的治理措施。 学生:回答
教师:思考为什么要对长江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教师点拨:由于长江不同河段特征不同,环境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各异,所以采取的治理措施也不尽相同。如上游河
段激流峡谷众多,容易引发洪水,威胁中下游地区,影响航运,故应采取筑坝拦水,疏浚河道的措施进行治理;中
游河道多蜿蜒曲折,水流不畅,泛滥成灾,所以应采取截弯取直,加固大堤的方法加以解决;下游江阔水深,水量
很大,需加固大堤,保障安全。
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取自八年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以长江为例,完成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教学主题。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自古至今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两条河流之一,因此,无论是从代表性河流的角度,还是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长江都是河流部分必学的重点内容。教材将河流的水文特征结合到长江的学习中,既明确了长江的主要学习内容,又以长江为例,学习河流的水文特征。教材将学习内容指向为“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长江在不同河段的显著水文特征及其影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的准备确立如下:
1.教学重、难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图,板画,学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通过图、文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
(2)通过“角色扮演”,领悟主要水文特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获得深入思考的乐趣,形成严谨,科学的思维习惯。并能掌握分析方法,举一反三。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长江开发和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及人地协调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法分析
1.问题引导法:贯穿“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练结合”的教学思想,不断设置问题,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启发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能力。 通过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恰当引导,学生从不断探索中观察问题,探究现象,解决问题。
2.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3.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相互的协作下解决问题。
四、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其学情分析如下:
1.已有知识:我国河流的概况,初步了解水文要素及特点描述,长江、黄河的水系概况,学生所在城市位于长江沿岸,有很好的生活体验。 2.具备能力:读图,据图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学法分析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八年级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乐于通过合作竞争掌握知识。
2.运用学案的学习方式:学案与多媒体教学结合,把知识储备与课堂训练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既改变了单一的学案教学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利用了大量的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能力,很好创设情境,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能不断设置问题,让学生不断动脑,动口,培养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水能、旅游
采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