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
3、感受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难点是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预设过程】
一、回顾导入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怎样的三个儿子?
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
2、让我们再来骄傲地夸夸他们吧!
(课件出示妈妈话)
3、请三个小朋友扮演三位妈妈,表情朗读。
二、朗读感悟
1、质疑启思:
⑴ 过渡:
这就是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
(板书:妈妈眼中)
可是,在老爷爷的眼中
(板书:老爷爷的眼中)
又是怎么样的呢?
⑵ 学生质疑:
导语:
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
(板书问号)
(第三个儿子)
⑶ 为什么你们认定他就是老爷爷眼中这唯一的一个儿子呢?哪告诉你的?读给大家听听。
2、自主发现, 深入体会水的重和妈妈提水的辛苦:
⑴ 哦,这个儿子帮妈妈提的是一桶怎么样的水?(沉甸甸的水)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桶沉甸甸的水?找到划出来,仔仔细细读一读。
⑵ 体会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① 生自由读。
②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③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水很重?
(板书:“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
④ 指名读,评议:
(导语:是啊,多重的一桶水啊,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多累啊。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水桶的重和妈妈的累给读出来呢?)
师倾听学生朗读的亮点,师通过及时评价引领学生有情朗读。
⑤ 想象性、移情性体验,感受母亲的辛劳。
A、师范读,生闭眼想象。
B、四人小组交流感受。引导:可以用你的语言,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
C、汇报交流。
⑥ 老师啊,也想请你来读一读。我闭上眼睛来听一听,看我的眼前,能不能也出现像你们一样的画面。
(全体深情朗读)
⑦ 联系生活体会: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曾经拿过,搬过或者拎过很重的东西吗?请你回忆一下。此时,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
3、对比体会,深入感受:
过渡:
这时,三个妈妈也多么希望有人能来帮帮她们呀!可事实是怎样的呢?
(读文说感受)
⑴ 你能用文中的三个句子来说说三个孩子的表现吗?
(课件出示句子)
⑵ 朗读感悟。
⑶ 你对三个儿子的表现是怎么看的?
(同桌交流)
⑷ 全班交流。
三个儿子的行为对比:
一个儿子只顾自己翻跟头,一个儿子只顾着唱歌炫耀自己的才艺。独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
儿子的行为跟妈妈的辛劳对比:
这时候,他们的妈妈在干什么?
4、想象体会,进一步感受第三个儿子的精神品质:
⑴ 那么重的一桶水,大人都不太提得动,一个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提着这么重的一桶水,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想象一下。
⑵ 你认为这三个儿子当中谁最能体会妈妈此时的需要呢?为什么?
⑶ 揭示中心:
难怪老爷爷会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原来老爷爷看到的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儿子。
(板书:孝敬父母)
三、明意练笔,挖掘孩子的内心想法
1、提出建议:
此时此刻,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三个儿子、对三个妈妈、对老爷爷、对同学、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对自己说的,请你选择一条,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能干的小朋友可以写得更多。
(课件出示:我想说……)
2、师巡视指导。
3、交流反馈。
四、小结,升华情感
小朋友,一直以来,我们都感动于妈妈对我们的爱,感动于妈妈对我们的付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信小朋友也一定会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一个真正孝敬父母的孩子,是吗?
【板书设计】
23 三个儿子
妈妈眼中 老爷爷眼中 我的眼中
↓ ↓ ↓
① 既聪明又有力气
只有一个儿子
② 唱歌好听
③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孝敬父母
[教材版本] 小学义务教育第一册33《要下雨了》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的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标]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时安排]
第1课时: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教学准备]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小白兔、小鱼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出示新词:
you qi guai jin men hen tou tou qi yan
游到 奇 怪 今天 闷得 很 透 透 气 燕子
o wei chao shi chi bang zhan
哦 为什么 潮 湿 翅 膀 沾了
zhu cai di
小水珠 才能 很低很低
lai a 出来啊 kong 空中
啊 di a 那么低啊 空 kong 有空
3、学习生字:奇、怪、今、闷、很,重点指导:奇、怪、闷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三、精读第一节。
(一)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① 读句子。
② 比较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③有表情地读: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二)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1、自由读,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2、多种形式读。
(三)连起来读第1节
1、教师问: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2、四人小组合作读,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3、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四、复习巩固:
1、教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 口头练习: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奇、怪、今、闷、很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下雨前,小鱼在水里(),游到()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六、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教学目标
1.认识五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瀑布发生变化前后不同的景象以及大瀑布是怎样被葬送的。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维护生态平衡。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目标教学,激学引欲
当看到这个课题时,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在课前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你们曾遇到哪些不理解的地方,通过下面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可以提出来吗?
二、自主学习,导疑凝思
导疑凝思。(教师巡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1.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什么要为一个瀑布主持葬礼?
2.这一闻名世界的大瀑布为何而闻名,后来又怎样了?说明什么?
3.巴西总统在主持葬礼时那饱含深情的话语说明了什么?
4.如果你当时就在葬礼现场,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现在问题与要求都提出来了,大家说运用什么方式进行讨论?
(学生:合作探究)
三、合作探究,难点分析
1.引欲。同学们刚才所提的问题都不错,说明大家在自主学习时都很认真,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以上这几个问题来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2.组合。(要求以4人为一小组,可选一位组长,争取小组成员都能参与讨论。)
3.释疑。(教师巡视,发现学生疑惑之处给予指点,释疑。)
四、组际交流,反馈互补
1.交流。(每组派1~2名代表报告本组成员已知和未知的问题)
2.反馈。
(1)巴西总统之所以要为这闻名于世的大瀑布举行葬礼,是为这个大瀑布的逐渐消失而深感遗憾。
(2)为什么说大瀑布一直是巴西人的骄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①瀑布雄伟壮观。(板书:壮观)要求学生找出描写壮观的有关词句。
②瀑布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要求找出描写旅游情境的有关词句。
(3)后来的大瀑布又怎样了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衰败
(4)衰败之后的大瀑布又是怎样了呢?(板书:葬送)葬送的原因是:
①上游建起了水电站;
②水资源浪费,周围工厂用水毫无节制;
③破坏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反复诵读。)
3.引探。
正因为这种种原因,瀑布不见了,人们是慕名而来,失望而去,直至哀悼。而哀悼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号召人们都要重视和保护生态平衡,要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板书:保护?
为了拯救大自然,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大瀑布举行了葬礼。在葬礼的现场,人们的心情一定是沉重的,心里也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出来。现在就让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进入角色准备演一演、说一说吧!?生分角色扮演?
4.师结: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已是人类所面临的大事,但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也有许多不重视环保的实例,为此,小记者们!你们愿不愿意为拯救大自然而尽一份力?愿不愿意拿起笔来呼吁社会、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空间?
五、多元练习,差异发展(大屏幕出示要求)
(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如倡议书、读后感、书信、诗歌等都行。
(2)形式不限,可两人合作写,也可多人合作写。
(3)要求能说能演的,也可露一手。
六、师结全文,激励再学
好!今天这一节课,由于同学们都认真自学,大胆质疑,从自学到质疑、议疑,到理解汇报,无不说明同学们都以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来对待学习,希望下节课同学们会发挥得更好!
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夕阳的美,培养学生欣赏美的健康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课前准备
1.观察实践:组织学生在傍晚到柳堤观察夕阳。
2.教学用具:CAI课件
三、教学设计
(一)导人新课。
1.课前播放有关夕阳的影像资料。
2.一曲动听的音乐,将我们带人了美丽的傍晚。课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柳堤欣赏了夕阳,谁能给我们说说你印象最深、觉得最美的一刻的夕阳是什么样的?
3.学生谈见闻和感受。
4.进入新课,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学生课前实践观察时收集到的信息并进行交流,以学定教,自然导入课题,不仅激发了他们观察生活的兴趣,还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非常自然地进
入了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所描述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
(二)检查复习
1.游戏:摘云朵
2.合作复习
3.开火车读生字
4.看录像,听范读
5.读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段落。
[设计意图:把每一个生字的字音读准,这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第一步。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游戏中进行复习巩固,孩子们学得开心,调动了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范读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学生通过细看录像中的景象,静听课文的范读,能清晰地掌握每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情景,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拐杖”。
(三)有感情地朗读,激活画面。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1.老师也非常喜欢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注意听老师读,待会儿请同学们给我评评?
2.师生评价。
3.轻声读读这段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声音轻些,速度慢一些,看看你还能想像到些什么?
4.指导朗读。
A: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读这句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这时太阳的样子像什么?’
师:这时的`光已经不再刺眼,我们能很清楚地看着太阳,你看到的和课文里的小朋友看到的是一样的呢!真会想象。
师:全班同学一齐读读这句话。
B: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1)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小手比画比画。 。
(2)大伙评评,到底谁比画的是连绵起伏的山?为什么?
(3)(手势表示)对,一个接着一个,一起一落,这就是“连绵起伏”。
师:我们广西也是山水之乡,你在哪儿也见过“连绵起伏”的山呢?(放课件:广西连绵起伏的山)
师:一齐读读这句话
5.美美地把这一段课文读读。
设计意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情感外显的特殊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1.引读:太阳慢慢地往下沉——
2.那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课文,你还有别的方法把课文读得更生动,学得更有趣吗?
3.学生反馈。
4.创造方法,合作学习。
5.展示成果。
句式联系:
太阳慢慢地往下沉。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
火红的天空十分壮美。被染成五颜六色的云朵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6.有感情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发现,并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品味第五自然段。
1.(放课件:老年人晚年幸福的生活)你们观察得真仔细!不仅夕阳红了,爷爷奶奶的脸也红了,他们的心更红了呢!(板书:更红)我们祝愿他们的生活也像夕阳一样美好、幸福
2.如果你就是课文里的这个小朋友,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3.回归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夕阳真美》
设计意图:水到渠成,不露痕迹地表白,摒弃了以往归纳、升华中心的生硬,不失时机地把握住学生情感升华的一瞬间,无形之间渗透德育,教学效果很好。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夕阳给我们带来了美丽,夕阳更给我们带来了快乐,我们赞美夕阳,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1
2.自读全文。
设计意图:这么美的课文,只有多读,才能真正领悟到文中之意,体会到文中之情,学生才能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五)回归板书,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1.(回归板书,总结全文)日落任从容,余晖照晓丛。山河多壮丽,人老心更红。
2.美丽的夕阳,曾令无数人陶醉,进而为它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让我们走近夕阳,地了解它吧!同学们上上网,网上的资料可多了,有你喜欢的资料,可以动手抄写下来。
3.若有时间,课堂交流展示,若无时间,课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新课标中,教会学生学会积累,这是一个新兴的技能。把收集、处理信息的指导不失时机地放进课堂,避免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尴尬。
【教学目的】
1、学习生动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教学过程】
一、引题、结合《春》和《济南的冬天》导入新课、析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1、生动用条理地说明事物。
2、做读书摘要。
三、第一次尝试,理清文章层次和条理
1、出示尝试题、学生默读尝试题。
2、听录音,给各段标上序号。
3、快速阅读课文,勾划出文中和课后练习相对应的概括性语句,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再勾划出七、八、九、十段中表顺序的关键词句,理解文章说明的条理性。讨论完成尝试练习。
4、检查、肯定。
5、归纳总结:说明顺序的条理性。
主要-→次要
空间-→时间
四、第二次尝试、理解文章说明的生动性
1、出示尝试练习题。
2、点名朗读课文第一、二段。其他学生合拢书,体会感受语言的生动。
3、学生朗读第一、二段,根据相关语句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的对照、加深体会。
4、学生讨论、互评,理解生动说明的好处。
5、信息反馈,归纳肯定。
6、齐读课文一、二段,进一步加深理解。
五、第三次尝试、编写读书摘要
1、提出尝试要求。
2、学生跳读课文,根据课后练习一中四个问题在文中寻找答案。先画线标出内容要点,再连缀成文。完成尝试要求。
3、学生小组内交换阅看、互相订正补充。
4、反馈信息,给予肯定。
5、出示教师的摘要,学生对照自己的摘要作为参考。
六、课堂小结(略)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为了充分体现出教学主体性,优化课堂结构,我设计并尝试了以下教学:
【教学目标】
1、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点明学法
1、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揭示学法,学生可采用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二、读中感知、层层递进
《大纲》明确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我实施了分布教学法:
1、读:指导学生自由读准每一个字音,对于直呼困难的多拼读几遍。
2、反馈读:通过指名、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反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逐步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
3、了解读:图文并茂,读思结合,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学会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借助电教质疑解疑
生动鲜活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因此,我将课文内容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呈现,创设一种声、色、形有机结合的教学情境,集感知、想象、领悟、表达于一体,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创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1、在这个故事中,有那些地方不理解,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学习。
2、课文中陶罐和铁罐的表现有那些不同点?
⑴学生边看图片边用笔画出有关语句。
⑵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互相补充。
⑶全班进行交流
不同点之一:
铁罐很傲慢,而陶罐很谦虚。
不同点之二:
铁罐常常奚落陶罐,而陶罐很想和铁罐和睦相处。
不同点之三:
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的命运都不一样。
①许多年过去了,人们在厚厚的堆积物里发现了陶罐,人们看见陶罐后,心情如何呢?
②陶罐对人们又说了些什么呢?
③人们为什么没有发现铁罐呢?它到哪里去了?
④想象一下,假如铁罐听到陶罐对人们说的话,它会怎么想呢?
四、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1、小组内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3、结合学生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⑴你觉得铁罐和陶罐分别都象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⑵教师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理解奚落、谦虚、懦弱、轻蔑等词语。
4、小组在次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议中感悟
知道实践议论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议论出见解,才能不断开拓思维,提高认识,最终运用于实践。针对这篇课文,我设计讨论话题如下:
1、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2、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注意观察、认真书写
1、出示6个生字,并认读。
2、学生指出难写的字。
3、师范写难字,生指出不足点,师改正。
4、学生练写,同桌互评。
一:打开窗,迎接阳光——走出闭锁心理
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叫小闷,三个星期过去了,大家也没看到她笑过、大声说话过。考完数学,因为一道简单的题目没做出,她心事重重,几天前她试图想问同桌的,可不敢开口;劳技课上,一个小小的制作难题卡住了,想让小组成员帮忙,可也不敢说,下课了也没做完……
问:1、你有过小闷这样的经历吗?你碰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如何解决?
2、如果你觉得在班里快乐,请说出快乐的理由
如果你觉得和小闷一样苦恼,请一起欣赏片段:打开窗户
听完快乐的理由和欣赏完作品,你和小闷怎样采集更多的阳光?(马上行动:打开窗户)小闷怎样才能不闷?(给自己一个快乐的理由,打开心扉,走出闭锁的心理)
过渡:任何的寂寞也抵不过没有朋友的寂寞,正如:打开窗户阳光就能进来,打开心扉,友谊之树就能枝繁叶茂,那么让我们带上小闷一起行动——
二、让枯枝显示生命——快乐交友
活动有关规则: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每组有两棵树枝。第一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金色果实图5个、第二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红色花朵图5个、第三组每人拥有友谊礼物——绿叶图5个,要将手中的礼物送给班里最要好同学,朋友多的送完为止。
比一比:组里哪两位同学得到的礼物最多(即:最具有人气),并将他们得到的礼物粘贴到树枝上,各小组交流,看这些树是如何的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并评出最具人气的同学3位。
议一议:最具人气的同学他们有哪些优点,他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想一想:象小闷一样的同学在活动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手中的礼物没送出或礼物已送出但没有收到他人的礼物)该如何解决呢?(让小闷式的同学大方交友;同学之间伸出友谊之手互相接纳成为朋友)
过渡:我们是同学,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你我便成好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
三、沐浴在友谊的阳光下——与友同行
说一说:在我痛苦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徘徊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在我开心的时候,朋友_________________
七嘴八舌:在交友的路上你是否一帆风顺,和朋友交往过程中你是否也困惑过?
情景分析:
1、朋友要我帮他进行期末复习,我牺牲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又不好意思开口,我很为难。——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给予和分担。要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不能过分依赖朋友。
2、两个好友在一次宣传活动中因意见不和,面临翻脸。——你能让他们依然成为好朋友吗?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谅解、接纳与沟通。人无完人,朋友之间难免会有磨擦。
3、我的好友小叶在网吧通宵上网和某社会青年发生矛盾,他让我不要告诉老师,并要求我和他一起想办法对付该社会青年。——你说我该怎么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友谊需要讲原则,不能讲哥们义气。要帮助朋友,宽容朋友,但决不意味着可以纵容朋友去犯错。
4、阅读报道:同寝室6名学生一起考上研究生。——如果你也是寝室中的一员,你会有什么行动?你为什么会这样做?
目的: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要善交诤友,不交损友。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
道理,并通过分析进一步升华:真正的智者是能将敌人变成朋友,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人,与友一起携手共进。
四、分享友谊的快乐
1、搜索朋友给你带来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
2、将礼物树贴在本周之星栏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残疾青年不计得失,想方设法帮助“我”的优秀品质,体会“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3、了解作者巧妙设计悬念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习残疾青年不计得失,想方设法帮助“我”的优秀品质,体会“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等。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揭示课题。
2、引导学生就课题进行质疑,激发阅读需要。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由读课文,通过或联系上下文、求助同组同学等弄懂新词。
2、点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出示提纲:
白读书──受责怪──卖马草
买马草──遇好事──心里乐
送马草──明真相──直想哭
2、学生依据提纲,速读理清脉络。
四、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抓住重点,指导读懂:
随机出示描写摊主语言的句子,适当提问点拨。
如:“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以哥哥的口吻命令道……”
“他急了……”“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等。
教师作适当补充。
2、迁移运用,指导读好:
⑴ 你怎样看待摊主说谎?
⑵ 你觉得残疾摊主是个怎样的人?
⑶ 引导学生读有关语句。
五、课后拓展练习
收集身边感人的助人为乐的事例,在语言实践课上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
别饿坏了那匹马
白读书──受责怪──卖马草
买马草──遇好事──心里乐
送马草──明真相──直想哭 学生齐读。
学生提出疑问。
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学生讨论。
学生交流文章分段情况。
指名学生朗读出示的句子。
学生对这些句子提出疑问。
学生讨论解决。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朗读有关的句子。
活动目标:
1、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
3、关注母亲河,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
1、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活动设计:
1、这次活动分二个阶段:(一)课外阶段→(二)课内阶段
活动
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时
安排
(一)
课外阶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申报阶段:自由结合成小组,根据小组具体情况申报研究学习项目布置活动任务,提出活动目标,划分研究学习项目《黄河颂》第二课时后15分钟
收集阶段:围绕下列五个主题项目收集有关资料为学生提供黄河相关资料
星期五、六
整理阶段:对有用材料加以整理,制成卡片或手抄报指导学生如何筛选、裁剪资料→指导学生把有用资料办成手抄报→指导小组根据申报项目整理成文字报告两个课外活动
(二)
课内阶段(作品展示、口头汇报)汇报阶段:小组长汇报研究学习过程所做工作主持汇报会、评价小组研究性学习工作课内一课时
展示阶段:分组分项展示主题手抄报组织对主题手抄报评定等级一个读报时间
竞赛阶段:选派代表组织竞赛:《黄河知识知多少》(竞赛的要求与规则: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轮流进行,每说出一条相关内容得一分,如内容不符合要求或与他人答案重复则无分,最后把分值累积起来。)课内30分钟
感悟阶段:谈谈综合学习的收获评价综合性学习:重过程,看实效课内10分钟
2、“黄河,母亲河”活动内容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本次活动内容多,课时紧张,应以“探寻黄河文明”,化整为零,
宜把它分解成五个研究学习项目。
主题项目项目内容
黄河之貌了解黄河发源、汇入地和沿河流域概貌。
黄河之城了解黄河流域内的重要城市。
黄河之水关注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及对黄河之水的有效利用等内容。
黄河之歌收集关于黄河的古今诗词、歌曲、民谣、传说故事。
黄河之史了解黄河的历史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