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教学设计

孙小飞

  教学目标: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关;同体积的液体越重,浮力越大。

  培养实验、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对所提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的能力。

  激发课外继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

  教学准备:A、教师用:马铃薯水槽(分别盛清水和盐水)。天平1架、量筒1只、大小相同的小塑料杯2只,食用油、水银等。

  B、学生小组实验观察用:水槽、玻璃杯、大小马铃薯各1个、搅拌棒、食盐、盐勺等。

  教学重点:改变盐水的浓度,使马铃薯悬浮在水面上。

  难点:马铃薯沉浮还跟液体有关。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入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今天我们桌上放着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我们把它放进水里,看看是沉还是浮。你打算怎么把它放进水里去?

  课件引导(学生淹马铃薯)

  观察到了什么?

  是沉还是浮?(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老师也试一下――――怎么浮了?

  谁愿意到老师这儿试试,给大家看一看?(结果都浮了。)

  这是为什么?是老师的水缸大?水多?马铃薯有轻重?还是有另外原因?

  讨论:两缸水一沉一浮的原因。

  马铃薯的沉浮

  1、是跟马铃薯的大小有关系

  2、是跟水的多少有关系

  3、是跟放进去的'动作有关系

  4、是跟水有关系

  老师的这缸水跟你们的水不一样,能观察出来吗?

  三、选择研究方法,组织探究

  这水有什么不同?想知道吗?

  怎样才能知道老师的水里有什么?(不知道水里有什么,不能用嘴尝!)

  设计实验,证明老师的水槽里是盐水。

  实验一验证水中有盐(演示)

  v操作步骤:

  v1、取铁皮木夹;

  v2、取水1-2滴;

  v3、点燃蜡烛;

  v4、加热把水烤干,观察留下什么。

  第一阶段小结:盐水能使马铃薯浮起来,清水中马铃薯是沉的。

  新问题:盐水中马铃薯为什么会浮?

  实验二:自己制作盐水,使马铃薯浮起来。

  1、分发刻度杯;

  2、指导实验方法:

  取水200毫升,再一勺一勺地加盐,边加边搅拌,同时观察实验中的变化。记录下用了多少盐,刚好使马铃薯浮起来为止。加太多会融化不了。(进行计时)。

  汇报加盐多少。

  加盐

  (勺)

  1

  2

  3

  4

  5

  6

  7

  8

  沉浮

  情况

  第二阶段小结:现在你知道了,盐水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马铃薯就浮起来了。

  四、在实验中探究新发现,解决新问题

  1.新问题:为什么清水中马铃薯沉,盐水中马铃薯就浮?

  讨论:盐水为什么能使马铃薯浮。(启发观察加盐后杯中满了多少)

  用天平称清水和盐水哪个重。(条件:一样重的空杯子,再加入同样多的清水和盐水。)

  测定结果:同体积的盐水比清水重。所以盐水的浮力比清水大。(其实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你加了许多盐,水的体积却增加不大,所以这水变重了。)

  除了盐水,其他物质能使水的重量增加吗?

  2.认识不同的液体,同体积的重量不一样的,液体越重,浮力就越大。

  3.取食用油、酒精、蜂蜜各一杯;用马铃薯实验,(或食用油、酒精、水,用蛋实验)

  猜测:哪一杯的浮力大,哪一杯的浮力小?

  五、总结与扩展:

  1.总结:我们通过做实验发现马铃薯在清水中下沉,在盐水中上浮,这是因为同样多的盐水比清水重。重的水就比轻的水浮力大。如果我们这里有很重很重的“水”,它就能浮起清水中下沉的物体(出示水银)。你们今后学到一些知识后要想想它会有什么用处,这样才能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2.课件展示:

  死海――世界上盐度最浓的盐水湖;

  我国也有许多盐水湖;

  为了旅游的需要,人们制成人工盐水湖……

  六、练习与应用:

  1、物体的沉浮,与物体轻重,体积大小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2、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还可以有那些?(继续实验)

  3、食用油-清水-盐水-水银,哪种液体浮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