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成功》参赛教学设计

秦风学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中经典的文化言论和作者诚恳平实的语言

  2.明确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3、通过探究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明确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学习作者旁征博引、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

  1.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可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将得到解答。

  2、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言简意赅、烦琐、家喻户晓、兀兀穷年、膏油

  阑珊、憔悴、晷

  二、整体感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划出作者对成功所持的观点。

  生答师板书:(中心论点)

  三、深读精思

  讨论1: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各持什么态度?是如何论证的?

  (作者对成功的三个条件所持态度:

  天资:人与人之间的天资是不相同的。

  勤奋: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无用。

  机遇:机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

  (论证过程:

  天资:承认有天资,但需客观一点。——举例论证

  勤奋:非常重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

  机遇:确实存在,有时影响极大——举例论证)

  讨论2:作者是怎样来论述勤奋是成功的最根本条件的

  (家喻户晓的故事、引用韩愈的话、引用王国维的经典比喻)

  四、为了更深入地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引用了王国维的经典比喻,这三种人生境界与智者成就事业的三个阶段是不谋而合,做到了这三个境界,也不愧为精彩至极的人生。

  1.齐读第10段中的这“三境界”说

  2.理解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高瞻远瞩,选定目标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百折不挠,艰苦奋斗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豁然开朗,妙手得之

  作者引用他的境界说是因为王国维的学说中包含“勤奋”的因素,因此季羡林先生借这一点再一次强调“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五、援疑质理

  作者认为“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你有不同的看法吗?

  六、拓展延伸,补充观点

  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阅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成功”在某些时候,不仅需要天资、勤奋与机遇,还需要……

  请同学们替这个省略号补充上你认为成功还需要的重要因素,说说理由。

  (学生纷纷谈自己的看法,老师给予适当评价)

  七、名言积累

  课文中作者引用的一些名言诗句千古流传,我们也要做好积累,请同学们熟读记诵,然后我们默写。

  1.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八、课后思考

  成功的三个条件用“+”连接,论证时是否可以前后调换顺序?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