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复习技巧
第一轮复习:全部梳理,逐个攻破。这段时间需要对行测所有的知识点全部梳理一遍,逐个突破。行测建议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过,学完一个模块再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当然由于行测这个模块的特点,有些知识点比如数量关系当中的趣味运算这样的非常难,可以适当放弃,但是大部分的知识点都要死磕搞懂的。第一轮复习当中,复习的强度很大。题目做的也很多。跟着我后面的学员都知道,行测五本教材,内容很多,题目很多,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我们这的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勤奋踏实。经过第一轮完整的知识学习,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很多耍小聪明的同学,缺乏完善的知识网络,遇到一个题他总是会想办法用投机主义去求解,运气好这或许能对个一两题,运气不好,抱歉,只能错的稀里哗啦。只有拥有完善知识结构的同学,遇到题目后才能够迅速在自己的大脑中形成对问题的映射,直接快速找到解题方法,做题迅速又准确。
第二轮复习:厚积薄发,查漏补缺。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把书读厚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是把书读薄。我们在第一轮复习知道了每一个模块的知识结构,这时候我们就自己把它们总结出来。比如资料分析这个模块,我们是不是学会了结构阅读法、估算法、直除法、复变法这些方法啊,这时候我们自己在笔记本上简单的列出这些方法的公式(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这样能够很好的加深记忆。这个知识结构,有个非常好的用处。我们每次练习真题的时候,先翻翻自己的笔记本,脑海当中默默记忆一遍这些知识点,再扔掉笔记本做题,效果非常好。第二轮复习还有个任务就是再刷一遍错题,对于第一轮复习当中积累的错题和还没有搞懂的题目,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再刷一次,加深印象。
第三轮复习:真题模拟,最后冲刺。我们现在的知识结构已经非常完善了。这时候现场模拟真题考试环境,考试是多少时间,我们就多少时间。不延长时间,也不缩短时间。这个时候可能会出现成绩的波动,因为每个地方的真题,每年的真题难度都不一样,在我们刚开始进行第三轮复习的时候,可能刚开始做题的时候成绩不太理想。这时候已经接近国考或者省考了,心态极其重要,模考当中分数不理想,反过来想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平时的模拟当中将自己的弱点全部暴露了出来。我们将自己的弱点修补修补,上了考场就不慌。我们只有经历无数次考试的考验后,才能真正意义上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在公考征途中披荆斩棘,赢得最终胜利。第一轮复习需要花费二个月,第二轮花费一个星期,第三轮花费三个星期。这个时间仅供参考。
返回目录
行测复习秘诀
01.发现自己的强弱项
行测入门没有申论那么难,因此可不必那么拘谨的看完整本书再做真题套卷。可以在一切还是空白的时候做个两三套来练手,知道自己的水平。打击是必然的,做不完也是必然的。但是一定要卡时间做。每次做的顺序自由微调。几套做下来,就知道自己什么模块自己擅长,什么模块自己不擅长了。
有上岸的小伙伴反应当时做了3套国考卷,被打击的那几天都没怎么吃饭,都是50%左右的正确率。但是她发现资料分析基本都是90%以上的正确率,而数学因为没时间做,也做不快,15题对个4,5题,图形推理也不行,逻辑题都中规中矩。因此,通过这样的自己摸底形式可以知道自己的短板和擅长的,在后面学习中着重攻克短板,而对自己擅长的可以直接跳过。
02.花一些时间攻克自己的弱项
有人说,公务员考试题海战术不靠谱,这是真的吗?小谷子却不这样认为。考试是什么?考试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争取做对尽可能多的题目,拿到比别人更高的分数,这就是胜利。从这个角度说,“题海战术”是一种科学的提高做题准确率的方法。只有试题做得多,才能逐步发现命题人总是在哪里挖掘陷阱,准确猜测出命题人这样出题的意图和出题思路,从而倒推出命题人认为正确的答案;只有试题做得多,才能训练出题感并在进考场时始终保持这种良好的题感。
03.注意做题顺序
行测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做题顺序。按部就班做不是不可以,但是会比较低效。你要在进入考场前,通过几十套真题的模拟,找到适合自己的顺序。这个工程很重要,也只有你自己摸索,任何人的经验都帮不了你。一般规则是自己擅长的且分值较大的题型先做,自己不擅长的后写。就我个人而言顺序是这样的:常识判断、资料分析、逻辑判断、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也有很多人把数量关系放在最后做,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瞎蒙,反正你能保证前面的高准确率也是可以的。
04.全真模拟考试场景
在考前的最后一个月,每天早上和正式考试时间完全相同的时间开始卡时间做题(国考是每天早晨9点到11点)。既然是全真模拟,涂答题卡的时间也要算在内。每天不要做多,就一套真题,做完好好对答案分析错题。国考卷做完了做省考,省考试卷也可以拿来练练手的。在这期间发现自己哪一块还是弱的话,再强攻那一块,查漏补缺。一直不要停,哪怕是考试的早晨,起早点做一些你放在前面做的题型使头脑热乎起来。
返回目录
行测复习攻略
一、我们首先要了解行测的设计意图是什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命题人的意图是什么,我们的备考才有的放矢,才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据我多年的基层公务员工作经验,行测考试的设计目的是考察考生在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下,如何有效处理事情的能力。不知道你是否练习过20__年广东乡镇申论卷,从那一卷的材料,我们就可以看出基层公务员的工作是多么的繁琐。你一个年轻的公务员,就要处理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脱固贫固攻固坚、基固层固组固织固建设、村民矛盾纠纷调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等千头万绪的工作,如何以有限的精力兼顾这么多的工作,需要的就是行政职业能力,需要我们能心理上抗住压力,学会如何理清做事的顺序和思路,这个就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察初衷。所以我们备考的时候第一个需要明确的就是国考130道的题量,全部写完可能性不大,要有所舍弃,即使是省考120道甚至110道的题量,每个模块都有些难题,要理清做题思路并学会识别这些难题并做理性放弃。
二、我们要了解行测考什么。
行测就是一个考察心理、智力和知识的测验。为什么说考察心理抗压能力呢?公务员其实就是个职业资格证考试一样,本来很普通,只不过被我们赋予了太多的希望在里面,考试的时候无形就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再加上这个考试题量大,很多题目的设计陷阱重重,对于心态差、心理抗压弱的同学来说,会发现平时的准备和考场上完全是两个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学会在实战练习中感受自己心理的变化过程,并学会去适应,去调整自己的状态。如何考察智力呢?像判断推理中的图形推理、逻辑判断,数量关系、资料分析大量的计算,这个和智力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都知道大部分人智力都差不多,所以这一块也无需太在意。除非是天赋异禀,大部分人通过行测的训练,行测都能练到70+(一般难度),天才不排除考80+甚至90+,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岗位行测有70+,进面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如何考察知识测验?常识判断需要记忆的内容,数量关系资料分析需要记忆的公式,都是知识,没有平时的努力,这些地方你很难裸考想出来。
三、行测的学习感受。
作为曾经的菜鸟,我也列举以下初学者的感受
1.行测虐我千百遍,我待行测如初恋。国考、省考、深圳、上海、山东、江苏各个地方的行测卷各有风格,普遍给人的感觉都是比较难,无论准备的多充分,总会让你“惊喜”。我曾经以为自己准备的很充分,20__年1月我去参加了深圳市考,被那个行测难度给恶心到了。言语理解的题目长的要命,资料分析的计算过于精细,而时间却又异常紧张。在前二个月参加了国考,行测得到了69.5分的我,这次深圳市考只有55分,可谓是惨不忍睹。
2.心理压力大。这个是行测设计的初衷,在时间紧张的环境下如何顺利完成这么大的题量,这对人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另外,这个考试虽然是个职业资格类似的考试,但是却被我们赋予了太多考试之外的东西,生活的重压、家人的期盼,会让我们负重前行,其实都是些负面影响的因素。熟悉钟君老师课程的同学肯定清楚一句话:“是非审之于心,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其实我们要学会给自己减负,减掉这些外在的压力。因为这些压力不仅对你的考试毫无帮助,甚至还会造成坏的影响。我在我的朋友圈分享过这么一句话:“从早六点到晚上十二点,一个字就是干,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就是看书做题。(上班的朋友请维持每天三个小时学习时间。)晚上八点之后,所有的社交软件该隐身隐身,该退的退,电话关机。就这样安静的学习起来。”其实学习本身并不复杂,我们也不需要把它弄复杂。
3.每个模块总有一些题目,你永远不会。这里其实涉及到行测的命题原理了。命题人其实在每个模块里都会设置一些非常难的题,这些题在考试时你很难在1-2分钟内解决。这在行测各大模块都有所体现,比如你觉得自己这段时间逻辑判断学的很不错,然后做几套逻辑判断的题就会发现,很难达到100%正确率,总有些题错的你没有一点“脾气”。很多同学由于数学很渣,主张放弃数量关系主攻资料分析的战略,他们的想法是保资料分析90%以上正确率,数量关系就放在考试最后蒙了。实际上这个做法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命题人将资料分析的难度调高,降低数量关系的难度,那这个策略就杯具了。这在去年广东卷体现的淋漓尽致。不少同学在考试前一门心思搞资料分析,数量关系不闻不问,结果考试的时候,资料分析很难,数量关系很简单,资料分析耗费大量时间,混了个60%正确率,数量关系最后没时间做,结果行测分数都是50分左右,真的是惨不忍睹。所以,我们要明确的就是可以放弃一个模块当中的一个两个难题,但是却不能放弃整个模块。
4.入门容易,精通很难。行测不是高科技,没有那些高深的理论,都是些简单的东西,有句话是行测无难题。给你充足的时间,都能考个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时间的压力下,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这就是要精通很难。这几年的行测命题趋势已经稳定,并没有玩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平时扎实复习,一个个知识点的过。才能游刃有余应对现在的考试趋势。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