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份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题解法

黄飞

公务员行测考试数量关系解法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数量关系是必定会考的专项之一,一般就是十个或者十五个题目。统筹问题是数量关系的重要考点之一。统筹问题是一个利用数学来研究人力、物力的运用和筹划,使它们能发挥最大效率的一类问题。统筹问题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例如物资调运、资源安排、工作分配、排队、操作等等。这些都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怎样才能把它们安排得更合理,更快更好地办事,这就是统筹问题的本质。

对于统筹问题的利用率,首先的清楚利用率的算法,利用率=可利用的材料/总材料;一般在考试当中会让我们去求最大利用率(或者最小废弃率),其实在求最大利用率(或者最小废弃率)的过程中,会发现对于同一题目总的材料数都不会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只需要去求可利用的材料的最大值(废弃材料的最小值)即可。

方法:求可利用材料的最大值,或者废弃材料的最小值

例1

某家具厂购进了一批长8m的木材,需要将其加工成1.7m和2.3m长的两种长度不同的家具木材,所加工的家具木材的横截面与原来一样,厂家要求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也就是要求每一段的木材的废弃率都尽可能的小,求最小的废弃率约为:

A.0 B.0.1375

C.0.O25 D.0.015

【解析】:这道题有告诉我们要把一个8m长的木材加工成1.6m和2.3m长的家具木材,并求废弃率最小的问题,因为废弃率=废弃材料的长度/总长度,总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只需要去找废弃长度的最小值即可,假设将长8m的木材全部加工成2.3m可知剩余1.1m;若少裁一个2.3m,可多裁两个1.6m,则余0.2;若少加工两个2.3m,可多加工三个1.6m,则余0.8m,若全部加工成1.6m,剩余0.此时废弃率为:0,故本题选A项。

例2

某装修公司订购了一条长为2.5m的条形不锈钢管,要剪裁成60cm和43cm长的两种规格长度不锈钢管若干根,所裁钢管的横截面与原来一样,不考虑剪裁时材料的损耗,要是剩下的钢管尽量少,此时材料的利用率为:

A.0.824 B.0.928

C.0.996 D.0.998

【解析】:这道题有告诉我们要把一个2.5m长的条形不锈钢管要剪裁成60cm和43cm长,并求利用率最大的问题,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去求可利用材料的最大值,或者废弃材料的最小值,假设全部裁成60cm可知剩余10cm,此时废弃率为:0.04;若少裁一个60cm,可多裁一个43cm,则余27cm;若少裁两个60cm,可多裁三个43cm,则余1cm,此时废弃率为:0.004,也就是利用率为0.996,故本题选C项。

通过上述题目的讲解,相信各位考生对于统筹问题中求利用率和废弃率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给大家总结了如何快速去求废弃率和利用率的切入点。希望大家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每天都在朝着目标奋进。

国考行测科技知识常识梳理

(一)新能源技术

1.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具有污染小、储量大的特点,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二)环境保护知识

1.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2.雾,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液化)的产物。霾,也称灰霾(烟雾),主要成分是空气中的颗粒物。

3.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来源包括土壤扬尘、机动车尾气等。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4.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5.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利昂以及水汽等。

6.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部分紫外线,氯氟烃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7.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通常形成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三)光学现象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均匀的介质斜射到另一种透明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例如:凹透镜、凸透镜、水中的筷子、水中的鱼、海市蜃楼、彩虹、渔夫插鱼要插鱼的下方。

2.光的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例如:镜子、水面的倒影、月光下的水坑、潜望镜、凹面镜、凸面镜。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手电筒的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排队。

4.光的散射: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例如:晴天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

(四)病毒知识

1.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体的体液进行传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死亡率可达90%。

2.疟疾:主要通过受感染的蚊虫叮咬进行传播,能在短时间内广泛蔓延并感染众多人口。

3.艾滋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该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4.登革热病毒: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东南亚地区天气炎热、雨水较多,蚊虫活跃,致病率与死亡率高。

5.病毒性肝炎: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

(1)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亲密接触进行传播,一般的人际交往并不会传播乙肝病毒。

(2)甲肝和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和这两类病人一起吃饭有可能被传染。

(3)丁肝就是由丁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等共同引起的传染病。

6.甲型H1N1流感: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可在人际间传播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的猪或其粪便、周围污染的环境等途径传播。甲型HIN流感病毒可透过气溶胶、空气飞沫传染、接触传染等。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片段阅读之转折文段

如何判断文段是转折文段呢?一般来说当文段中出现了转折词,比如:但是、然而、却、可是、其实、实际上、事实上等,那么很可能就是转折文段了。转折文段通常有两种行文脉络,第一种是内容转换,如果转折前后话题发生了转换,那么转折之后是作者想强调的重点。举个通俗一点的例子:小明学习很好,但是这次优秀学生的获得者是小张。那我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重点想说小明学习好呢还是优秀学生是小张呢?很明显应该是后者。因此对于这样的行文脉络,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主旨应该是转换后的内容,我们可以看一道例题:

【例题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依靠外向型的制造业拉动经济增长,虽然现在正努力转型,但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走生产大国的道路,中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还必须依赖于贸易出口。目前中国的出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城市,出口路径主要依赖于海上运输和空中运输。海上运输的缺陷在于耗时过长,空中运输的缺陷在于运载量过小。而向西向南两个方向出境的高铁网络,直接陆路联通中亚、南亚、西亚一直到人口密集的欧洲,甚至北非,将极大激活中国内陆的贸易潜力。

这段文字旨在强调:

A.中国经济已到必须转型升级的历史关头

B.高铁网络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

C.陆上运输将成为贸易出口的主流路径

D.出口路径的改变将刺激经济发展

【解析】B。文段前半部分讲述中国现在经济现状依赖出口,以及海运和空运的缺点,由转折词“而”指出现在高铁网络的优势,前后话题不相同,属于话题转换,重点为转折后内容,即答案为B。

第二种行文脉络是内容对比,如果转折前后话题一致,但是论述的是同一个话题的不同两个方面,文段中并没有体现哪个方面更重要,因此,文中的两个内容同等重要。我们在选择主旨的时候应该把两个内容都进行归纳概括。我们看下面一道例题:

【例题2】如果仅从文物价值来看,纸质版的古籍文献的确不适宜大规模地向读者开放,否则,因为频繁翻阅以及由此带来的细菌侵入,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它们的保存。但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它却本应该向社会开放,因为只有这样,古籍的文献价值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学术研究也才可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古籍文献:

A. 需要民众参与研究

B. 保护技术有待提高

C. 是否开放是一个难题

D. 文物属性更应受到重视

【解析】C。文段先提出如果从文物价值的角度来看,古籍文献是不适合向公众开放的,然后通过“但”转折,后面又说到如果从史料价值来看,还是应该向大众开放的。分析题干,发现作者并没有更倾向于哪种价值更好,因此文段的行文脉络就是内容对比,我们将对比的双方进行归纳概括。答案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