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份公务员行测备考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莉落

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解题技巧

青蛙跳井解题方法可以解决一些特殊的工程类问题。

一、青蛙跳井解题方法结局基本问题

一)基本青蛙跳井问题最关键的题型特征:存在循环周期性以及周期内既有正效率也有负效率。

青蛙跳井规律解题的基本步骤:

1. 确定周期:求一个周期之内的效率之和即周期值以及最大的效率即周期峰值;

2. 确定循环周期数:N=[(工作总量-周期峰值)÷周期值 ]([ ]为向上取整符号);

3. 确定未完成的工作量:计算剩余的工作时间;

4. 确定总时间。

二) 基本模型:

例1.现有一口高10米的井,有一只青蛙坐落在井底,青蛙每一个白天上跳5米,但是由于井壁过于光滑,青蛙每一个晚上下滑3米,问该青蛙几天能跳出此井?

解析:青蛙白天晚上不停地上跳和下滑,存在周期性,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即一天为一个周期,经过一个周期青蛙上跳2米。大家会发现,无论最终青蛙花几天的时间跳出此井,有一个规律是十分确定的,即当青蛙跳出井口的时候,它一定处于上跳的过程,并不是下滑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要运动N个周期之后,青蛙离井口的距离小于5米,那青蛙一次就能跳出此井,我们称这个5米为预留距离,也称作周期峰值。总高度是10米,一个周期青蛙上跳2米,因此需要N=[(10-5)÷2 ]=3个周期就能保证离井口的距离为5米,([ ]为向上取整符号),此时青蛙只需一次即可跳出井口,所以最终青蛙需要4天的时间才能跳出此井。

二、青蛙跳井与工程问题结合——增减交替合作求时间

特殊的工程问题——既有正效率也有负效率的交替合作问题,看似题目难度增大了,其实只是题目的说法变化了一下,其本质不变,其本质依旧属于青蛙跳井问题,利用我们上面总结过的基本解题步骤能够达到快速解题的效果。

例2一水池有甲进水管和乙排水管各一根,当水池是空的时候,若单独打开甲进水管,需要5小时可将水注满;当水池是满的时候,若单独打开乙排水管,需要10小时可以排空水池。如果按照甲、乙、甲、乙……的顺序轮流各开1小时,要将水池注满需要多少小时?

A.14 B.15 C.16 D.17

解析:此题可将工作总量设为10份,则甲进水管的效率为+2,乙排水管的效率为-1,甲乙各开1小时为一个周期,即每两个小时进水1份,周期峰值为+2。循环周期数N=[(10-2)÷1]=8个周期,即16个小时,还有2份工作量未完成,只需甲进水管工作1小时即可,所以最终工作总时间为17个小时。选择D选项。

通过例题可以看出,只要把握了青蛙跳井问题的核心规律即存在周期性、周期内有正效率也有负效率,按照总结的基本解题步骤,即可快速解决工程问题中有正有负的交替完工问题。

行测语句衔接题答题技巧:根据空缺定位确定所填内容

无论国考、省考还是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几乎是必考查内容。而在这一专项中,语句衔接在近几年中所考查题量略有增长。何为语句衔接题型?语句衔接题型又划分为几类?这类题型是否有解题方法与技巧?

语句衔接,题干给出一段文字,在这一段文字中,抽取一句话让我们补充完整。按照空缺横线位置不同,可划分为三类:空缺在段首、空缺在段中以及空缺在段尾。而空缺处位置不一样,其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来分析其具有哪些具体作用。

空缺处在段首:引出话题、总领全文

例题1.

相关研究表明,________________:由于气候变暖,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至2个纬度;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水稻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喜温作物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除了利好消息,气候变化也有不利影响: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各种病虫害危害加重,都会导致农业减产。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悲观

B.各种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日益突出

C.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正在日益扩大

D.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带来的影响以好处居多

【答案】D。解析:横线部分位于句首,后面是冒号,所以要填一个能够概括下文的句子。冒号之后内容均是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首先详细论述气候变化的好处,之后又简略提及气候变化的坏处,从文段中看,明显以好处居多,D项表述准确。A 项“农业”扩大了论述范围,应为“中国农业”,且“想象的那么悲观”也为无中生有,排除;B 项主语错误,不是“气象灾害”而是“气候变化”;C 项为后文中的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空缺处在段中:承上启下

例题2:

好的散文不会让读者感到与作者生疏。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清晰地勾画着自身的影像。实际上,__________,无论作品本身是优是劣。“作者形象”并不等同于作家的自画像,它是作家灵魂的投影,是展现在文字中的一种人生境界,是写作视角和阅读视角综合的结果。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印记

B.作品传达的是作者独有的情感体验

C.每一篇散文都是人文情怀与精神价值的融合

D.没有一部作品不在描绘着“作者形象”

【答案】D。解析:根据话题一致原则,划线处前文说的是作者在描摹眼中世界的同时,也在勾画着自身的影像(“作者形象”),后句说的是“作者形象”是什么。由此可知,划线处句子也应围绕“作者形象”展开,故正确答案为D 。

空缺处在段尾:总结全文

例题3: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如果一块木板很长,并不能多盛水,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就只能达到最短木板的上沿。著名教授陈运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八个因素比做木板,________。

A.只有八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有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只有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八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答案】B。解析:按照作者的行文思路,作者要说的是短板效应,并接着讲出一块木板很短导致的结果。在选项 A 中“八个因素都突出”与“短、一块”脱钩,选项 C 中“一个因素很突出”只能照应“一块”,选项 D 中“八个因素都欠缺”只能照应“短”。而选项 B 中“一个因素欠缺”与文段的“短、一块”思路一致。故此题选 B。

行测片段阅读答题技巧

片段阅读题目在行测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尽是些“转折文段”“因果文段”“总分文段”,这些文段确实很重要,都在测查我们的一种能力:抓重点,看大家能否从一大段内容中把重点信息把握清楚。而今天我们所说的并列文段,大家容易忽视它的难度,忽略了它也在测查我们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完整归纳概括的能力,这一能力无论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十分重要。

并列文段在整体的结构上还是会给出我们一些提示线索的,也就是一些标志词比如:同时、此外、与此同时、一方面……另一方面……,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可以给我们表述出来并列的若干部分结构,我们也能够较快意识到出现了并列文段,此时我们就需要动用方法来知悉并列文段的主旨概括技巧,我们需要完整进行归纳概括,将并列的若干部分内容的共性特点进行概括,若是选项只概括了其中部分内容,那么这样的选项则定性为片面选项,不予考虑选择。

让我们再通过一道例题来试试,掌握一下做题方法。

【例题】研究表明: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以减少将近1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于衣服,而是让其自然晾干,这可以减少2.3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间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以将这些电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以使热水沐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

作者通过这段文字最可能想表达的意思是:

A.自然的生活方式能够节能

B.节能意识十分重要

C.普通民众可以对节能做出贡献

D.节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解析】D。第一部分在说明跑步机锻炼改为公园锻炼能减少碳排放量;第二部分说明改用自然晾干衣服方式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第三部分说明切断电源可以减少碳排放量;第四部分说明节水型喷头可以减少碳排放量。通过共性的归纳概括我们可以知道四部分内容在说明做这些事情可以减少碳排放量,选项既要说明做事情,也要说明减少碳排放量才算概括完整,D项符合。A项“自然的生活方式”只能概括材料的前三部分内容,不能完整归纳,不选;B项节能意识在材料中没有提到,可排除;C项普通民众的主体并非材料强调重点,排除。故本题选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