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备考作文开头指南
方法1:概括式
【思路】主要问题+问题分析+亮明观点
【示例】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交叠浪潮。单位制的改革、市场主体的多元、大量新市民的涌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带来了重大的挑战和机遇。(问题)当前,“互联网+”时代来临,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分析)城市管理只有勇于创新,将互联网思维与技术融入到社区治理中,方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观点)
方法2:案例式
【思路】案例+案例分析+亮明观点
【示例】在浙江杭州,从官方网到BBS论坛再到QQ群、微信群、移动客户端等多渠道,社区居民若遇到“急难愁”问题,亦可通过网络平台寻找帮助,社区、小区、街道等相关人员随时随地解决居民困扰,实现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与居民的“无缝隙”对接。(案例)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社会,也会深刻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过渡分析)在“互联网+”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来创新社会治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观点)
方法3:排比式
【思路】排比+过渡分析+亮明观点
【示例】“互联网+”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互联网+”有利于将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在一线,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互联网+”有利于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政府服务模式……(排比)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管理也逐渐向数字化管理向智慧化管理转变。(过渡分析)各级政府要意识到“互联网+技术”与社会治理服务的融合,为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观点)
方法4:引言式
【思路】名言警句+过渡分析+亮明观点
【示例】美国社会学家托夫勒认为:“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核心是网络。谁控制了网络,控制了资源,谁就是未来的主人。(引言)”互联网这个“大门口的野蛮人”不断影响着社会的治理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不是“自投罗网”,就是被“网罗其中”。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知民情、聚民智、汇民意的平台,成为促进生产、方便生活、巩固国防的沃土。(过渡分析)在这个包罗万象的*,政府唯有让互联网与社会治理相得益彰,才能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观点)
拓展:公考申论提出对策题指导
一、得分关键:
基础标准:1.要点全面;2.作答准确;3.语言简洁;4.条理清晰
特殊标准:1.针对性;2.可行性;3.操作性
二、作答重点:
1.直接对策:标志词(应、需、良方……);权威表述;政策文件
2.间接来源:问题、原因推导;案例提取
3.自创对策:思想类、管理类、监督类、制度法律类、投入类
三、常见积累:
1.宣传类:
教育——党员干部: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
传统类:标语、横幅、宣传手册、报纸、广播
新型:三微一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微视频)
活动类:积分兑换、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舞台剧
2.管理类:
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联合执法、专项整顿、突出检查(“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创新执法(智慧化)、人性化执法(地摊经济)、加大考核、加大问责(责任追究)
3.监督类:
体制内监督(纪委监委、组织人事部门、上级政府、主要领导)
体制外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媒体;个人监督举报—渠道:热线电话、官网等)
4.法律制度类:
建立健全、细化规定;建立监督机制、考核机制、奖惩机制、长效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红黑榜制度、容错纠错机制(党员干部)、首问负责制
5.投入类:
人:适当增加编制、志愿者、技术(替代)
钱:节流;开源:财政资金投入;政企合作;政社合作(募集)
拓展:国考公务员申论复习误区分析
(1)申论论述题就是语文作文
许多考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常常会错误地将申论论述题与原来在学校学的语文作文题画上等号,但事实上,语文考试主要侧重于文章的文采,而申论论述题则更看重文章的观点和论述深度。申论论述题是有严格的行文标准的,但不是死板的,它对观点、措辞、分析方法和考生对社会事件的认识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要通过不断地素材积累来逐步丰富,不像语文作文一个题材一个模板,每个模板练上一两篇就自信十足了。因此,在练习完一篇申论论述题以后,需要用2倍于答题的时间去对比答案的角度和思考层次,综合起来,并且学会扩展思路、丰富答题的角度和观点类型,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申论答题方法和思维能力。
(2)申论大纲就是申论题目
申论到底考什么?申论考试的意义何在?相信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即便已经做了很多题目练习,也难以回答出这两个问题。
国考大纲是这样表述申论的:“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然而,大部分考生看了也不懂其意,甚至根本就没有关心过大纲的表述,只是依据自己做题的经验,模糊地将申论考试理解为和语文考试差不多的考试。这种简单地从申论题目入手、个人经验中类比找申论复习的方法和方向,是极其危险的,不得要领,意味着一开始的方向错误,后面再努力复习,也是徒劳。
其实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的话,申论实际上属于一种特殊的入职考试,即考生是在公职人员的立场,通过材料给定的社会现象的描述和分析,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给出切实可行建议的能力的测验。这里突出两个要点:一是立场。是要在公务员的立场上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不同立场上的说辞是截然不同的,这也是很多考试从公考申论复习一开始就没有弄清楚、忽略的重要认知,导致整个申论答题方向错误。二是一定是在给定的材料设定的情景中答题。偏离给定材料核心,也是一部分考生常见的问题,自认时政尽在掌握,看到相似的热点描述,就如脱缰的野马般,全然不顾材料本身的描述,自顾自答题,最后只能是低分,事倍功半。
(3)试题答案就是满分答案
大多数考生在申论复习做题过程中,对于题目答案的盲目相信,在练习完一道题目后,仅依据和答案的契合程度来判断自己的成绩,对于自己答案中和“标准答案”不一样的部分,就直接忽略掉。
要知道,真正的申论考试中,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阅卷组只会就题目给出几个得分点,踩点得分,多于几个得分点给满分。所以,申论答题角度和思维最重要。在申论复习的练习过程中,要自己学会拆分得分点,综合给定的答案和自己的答案,寻找和完善被忽略的答题思维和角度,本着尽己所能完善答题内容而非是否契合答案的目标,来练习申论真题、习题,才能真正意义上锻炼和提高申论答题技巧和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