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考试写作要素
最佳立意是文章“灵魂”:
王国维先生曾说,千古文章意最高。一篇立意绝佳的文章往往可以流传千古,当然我们省考的作文不追求千古之名,但是我们要以上岸为最终目标。而省考作文的立意除了可以通过题干分析得知,还需要回归材料进行分析,需要结合“材料分析法”进行提取。最终将题干的主题和材料的主题合一,这样的立意才是最符合出题人要求的立意。以2019年河南省乡镇作文为例,题干说:“‘固守’会给予很多‘如果’的假想,可唯有‘变动’能带来‘但是’的希望”,我们需要提炼出题干的核心含义,即“变动能带来希望”,再回归材料找取总分论点,这样的立意才符合出题人的要求,也即最佳立意。
分析论证是文章“关键”:
我们在分论点的论证过程中,不仅仅是案例或道理的简单罗列。很多人简单的认为,只要案例和道理合适,自己的论证就圆满了,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案例和道理的罗列只是分论点论证的基础,还需要建立将案例或道理与分论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的论证才是充实和有效的。以2020年河南省考县级作文的论证为例,我们需要根据分论点的方向,从材料内和材料外找取与之相关的论据,例如关于创新社会保障服务方式这个分论点,我们需要以材料内的案例为基础,同时提炼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两者相结合进行分析,这样的论证才是充实有效的。
理论政策是文章“高度”:
我们知道分论点论证方法,很多人到最后阶段也能很完整将作文的框架体系构建起来。但是,这与一类文之间还有一段距离,我们对于案例和道理的使用很熟练,对于作为顶层设计的政策却迟迟难以下笔。一篇好的文章,不仅需要有很强的文采功底,还需要政策理论的支撑,这样才符合公文写作的要求。其实每年我们的省考作文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这五位一体之中,我们在素材的准备阶段,需要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所了解,这样在写作中才能信手拈来。
拓展:公务员申论考试概括题作答方法
一、基本考情
归纳概括题是省考中的必考题型,从近六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归纳概括都有出现,还出现了考察两道题的情况,一般来说分值为15~20分每道题,给定字数相对较少,曾出现过“问题、原因、概念、特点、经验”等类型,相较而言省考中比较喜欢考察“原因”概括和“经验”总结。
从题型重要性程度来说,归纳概括是所有题型的基础,例如综合分析的本质就是“归纳+逻辑”,如果归纳概括能力较好,其他的几个题型基本都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因而在实际答题中,关键是需要将归纳概括的精髓掌握。
二、应对策略
应对归纳概括,建议大家三个字“准、全、简”,掌握此精髓,让大家在申论中“行云流水”:
准即精准。作答归纳概括题之时,首先需要明确题干中的答题对象,例如2020年第二题“假定你是有关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准备将‘比逗咖啡馆’的创业经验向大学生进行推介。请跟进给定资料4~6,归纳总结‘比逗咖啡馆’的主要成功经验”,其中的答题对象需要明确两个关键词“比逗咖啡馆”和“成功经验”,精准定位题干对象是抓准要点的关键,然后回到材料4~6有关“比逗咖啡”的材料中寻找要点。
简即简练。“准”和“全”是拿下归纳概括分值的关键,而“简”是做到更优的表现。如果想在概括题中更胜一筹,需表达简洁,毕竟概括题所给定的字数较少,需要将所有的得分点在限定的字数内完成就需要以更为简练的语言表达所有的要点,可以根据要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合并,以动宾搭配的方式组织语言,规范表达。
归纳概括题简而言之就是“归纳+概括”,从材料中归纳出相关的要点再次进行提炼简化即为概括,将两者结合即为“准、全、简”,这也正是归纳概括题的精髓所在。各位朋友,赶紧开始备考行动吧,从起跑线开始赶超。
拓展:申论生态类话题名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吕氏春秋》
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庾信《徵调曲六》
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白居易《策林二》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况《荀子·天论第十七》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环境污染,那样会得不偿失,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沉重的包袱。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生态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如果任凭环境无休止地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