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

马振华

  信用政策的主要内容

  这是指应收账款的政策,包括四项内容:

  1.信用期。这是指企业给用户的付款期间,即用户购货后到必须付款为止的时间间隔。一般信用期长,有利于增加产品销售量,但应收账款数额也会相应扩大。

  2.信用标准。这是指企业接受用户赊销条件时,用户必须具备的最低财务能力。

  信用标准的宽严有利有弊,要全面衡量他们的综合影响。如果信用标准严格,就会减少销售量,减少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减少应收专款的成本。相反,如果信用标准宽松,就会扩大销售量,增加应收账款占用的成本。企业应对不同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收益大的方案。

  3.现金折扣。现金折扣通常与信用期相联系。信用期短,给用户一定现金折扣优惠,从而增加产品销售量,有利于尽早收回应收账款。现金折扣的决策,应在通过折扣减少应收账款所占资金,增加销售额所带来的收益和折扣所付出的代价之间来权衡而定。如果收益大于代价就可以给予现金折扣。

  4.收账政策。如果用户违反信用,不能按期付款,企业就要采取收款策略。收款政策要通过收账过程的成本与收回账款的收益来权衡确定。

  信用标准的制定

  在收集、整理客户的信用资料后,即可采用“五C”系统分析客户的信用程度。为避免信用评价人员的主观性,在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有必要对客户的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可以采用多项判断法,其具体步骤有:

  (1)设立信用标准。

  首先查阅客户以前若干年的信用资料,找出具有代表性、能说明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的比率,作为评判信用风险的指标,然后根据最近几年内“信用好”和“信用差”两个客户相同比率的平均值,作为评价该客户的信用标准。

  (2)计算客户的风险系数。

  利用各客户的财务报表,计算这些指标,并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其方法是:若某客户的某项指标等于或低于最坏信用标准,则客户的风险系数增加10%;若某项指标介于好的信用标准与差的信用标准之间,则客户的风险系数增加5%;若某客户的某项指标等于或高于好的信用标准,则客户的风险系数为0,即无信用风险。各项指标比较后,即可累计客户的风险系数。

  (3)风险排序。

  企业按上述方法分别计算出各客户的累计风险系数,即可按风险系数的大小进行排序:系数小的排在前面,系数大的排在后面,由此便可根据风险程度由小到大选择客户。

  现金折扣政策

  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向顾客提供这种价格上的优惠,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借此扩大销售额。

  现金折扣的表示常采用如“5/10 3/20 n/30”的形式,5/10表示10天内付款,可享受5%的价格优惠,即只需支付原价的95%。如原价为10000元,只需支付9500元。3/20表示10天一20天内付款,可享受3%的价格优惠,即只需支付原价的97%。如原价为10000元,只需支付9700元。n/30表示付款的最后期限为30天,此时付款无优惠,即按全价付款。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起来考虑。不论是信用期间还是现金折扣,都能给企业带来收益,但也会增加成本。当企业给予顾客某种现金折扣时,应当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孰高孰低,权衡利弊,择优决断。

  信用期间

  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例如,某企业允许顾客在购货后的50天内付款,则信用期间为50天。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放长,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但只顾及销售增长而盲目欲宽信用期间,所得的收益有时会被增长的费用抵销,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企业必须慎重研究,规定出恰当的信用期。信用期的确定,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人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会使销售额增加,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损失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以延长信用期,否则不宜延长。如果缩短信用期,情况与此相反。

  其中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金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