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迁怒,不二过。
2.言必信,行必果。 ——孔子
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孔丘
5.“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 《论语 》
6.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 《论语》
8.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9.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 《论语·里仁》
3.吾日三省吾身。
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5.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孔子 《论语》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孔子 《论语》
11.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12.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 得之 ,不去 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 《论语》
1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子 《中庸》
1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 友 便辟( 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 ——孔子 《论语》
16.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孔子 《论 语》
17.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0.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 《论语》
6.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孔子
7.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8.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 《论语》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1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 《论语》
12.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1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17.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论语》
19.礼之用,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