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反思四篇

李盛

边城教学反思四篇

  篇一:《边城》教学反思

  作者:李玲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1年第09期

  1933年夏,沈从文游青岛崂山时,意外地看到一个身穿孝服的小姑娘到河边提水,他回想起家乡的“起水”习俗和美丽如画的青山绿水、充满诗情的淳厚民风,情不自禁对未婚妻说,他要以那小姑娘和自己那片苗汉杂居、多少带有原始风情的故乡为背景写一个故事,来展现人性美好的一面,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纯洁的爱情及旺盛的生命力。于是,他就在自己的代表作《边城》中用心勾勒了一幅幅湘西风俗画,以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来表现自己所崇奉的民族传统美德,并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 《边城》着力描绘了不受“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热情地讴歌了他们自在自得的人生。可以说《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无韵之诗、绘就的无彩之画。沈从文先生曾经说过:“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这句话,完全可以代表他的创作思想。就《边城》而言,“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主要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边城》中美丽的茶峒、古朴的风俗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宁静和谐的人间仙境,在这青山绿水之间,一切都那么宁静、自然,这是一个远离都市文明的世外桃源。大自然的美令人陶醉,大自然养育出的子民更令人赞叹,这儿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图财害命的金钱交易,没有尔虞我诈、逢场作戏的官场交易,有的只是纯真的友情、真挚的关爱。翠翠是大自然的女儿,犹如山间流淌的一缕清泉,从未受到城市文明的污染。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成长,成为“边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可为什么她所憧憬的爱情最终却成了一个悲剧,让美丽的桃源蒙上了沉重的忧伤?

  1.爷爷过多的忧虑

  爷爷是翠翠唯一的亲人,他忠厚老实,古道热肠,几十年如一日地守着渡船,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古稀之年,本应该安度余生,但似乎上天不让他休息,把那个近在他身旁的女孩子翠翠留给她呵护。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七年前同一个茶峒屯防军人唱歌相熟后,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的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翠翠,但是苗汉不能通婚的习俗迫使二人结婚不成。既然生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应当无人阻拦,于是军人首先服了毒。翠翠妈妈在小生命生下后,到溪边故意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因为女儿的悲剧,爷爷对翠翠疼爱有加、呵护备至,对翠翠的爱情更是万分小心谨慎,唯恐翠翠会重蹈妈妈的覆辙。于是面对大佬的求亲,他既想走车路,又想走马路;面对船总儿子的追求,他既当着翠翠的面夸大佬大方得很,是个有出息的人,翠翠嫁了他算是命好,又告诉二佬,翠翠五月的晚上做了梦,梦到她被一个人的歌声浮起来了,上对溪悬岩摘了一把虎耳草;他既干涉了翠翠的婚事,影响着大佬的选择,又想把这个最终的决定权交给翠翠;他明白翠翠的心理,既不直接告诉大佬,也不直接告诉二佬,更不直接和翠翠交流,让一切在猜测中慢慢变了方向。殊不知,正是因为爷爷这种过多的忧虑,总想给翠翠一个周全选择的心理,给翠翠本该美好的爱情设置了重重障碍,增添了许多误会。毕竟翠翠是一个涉世不深,为人处事还比较单纯的小女孩,她对事物的认知只是停留在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单纯朦胧的意识,可这种朦胧的意识却因为爷爷过多的忧虑最终变成了伤害,以至让翠翠把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向往变成了无尽的等待。

  2.翠翠少女的羞涩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碧溪岨的竹篁白塔赋予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湘西的酉水小船载满了她少女的悠悠岁月,她吮吸着自然的甘霖慢慢长大成一个从不发愁、从不动气、从不想残忍的事情的少女,自然的钟灵神秀养育了她含蓄羞涩的性格。她喜欢傩送,但从不直接流露,只是记着傩送说的“大鱼会吃掉你”,只是问爷爷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潭,只是让爷爷给她唱《娘送女》,只是责怨“碾坊陪嫁,稀奇事情咧”,只是望着溪面为暮色笼罩就突然不停地哭,只是渴望在月色下静静地听一个人唱歌,只是想一个人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找。其实,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都是她爱情萌动的象征。随着年龄的增长,翠翠感受到了孤独和落寞,爷爷的陪伴已经不能满足她心灵的需要,她渴望爱情,但是少女的羞涩让她把一切都埋藏在心底,就算对唯一的亲人爷爷,她也不流露半分。她喜欢傩送,却假装不认识他;她不喜欢大佬,面对爷爷的多次询问不直接拒绝而是低头不语,让爷爷不明就里,不知所措,以至于大佬误会爷爷口上含李子;二佬责备爷爷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天保就是他弄死的;顺顺搪塞他只应当谈点自己分上的事情,不适宜想那些年轻人的门路了,使得爷爷最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遗憾离去。如果翠翠不那么含蓄羞涩,能够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或许故事不会在我们赞美湘西纯朴民风民俗、向往茶峒美好人情人性的同时在心底笼上厚厚的忧伤。

  3.迷信的天命,自然化的缺失

  边城的人民是人性美的代表,湘西的人生具有“人与自然契合”的一面,但也充满了“原始神秘的恐怖”,“野蛮与优美”交织在一起,于是这种处于待开发状态的原始自在的自然化人,不可避免地有它缺失的一面,那就是边城人民纯朴健康的人性下潜藏着几千年来民族心灵的痼疾——天命的迷信、宿命论的思想。他们相信冥冥之中的因果报应,当很多偶然的因素正常的逻辑无法解释的时候,他们就生硬地和人的言行联系起来,自以为是地相信这是上天的安排,这是命中注定。正是这一心理的痼疾使顺顺父子不自觉地充当了翠翠爱情悲剧的制造者,顺顺不满意这个害死大儿子的女孩来做二儿子的媳妇,傩送在金钱和爱情面前虽然没有选择金钱,也给了翠翠一个遥远的等待。同时,也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宿命摧毁了爷爷精神的支柱,留下了孤苦无依的翠翠,等待一个不知归期的.朦胧承诺。这是自然化的一种缺失,在这片纯自然的天地里,作者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表现远离都市文明的湘西人情、人性的纯朴,没有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污浊,这里的一切都顺应自然的安排,顺应天地的造化,可是他们却没有走出天命迷信的阴影,让人物在美丽面纱背后隐伏着沉重的忧伤。

  为此,我们在学习《边城》时,不仅仅是为了挖掘湘西纯朴民风民俗下人性的优美健康,也不仅仅是为了揭露几千年来华夏民族根深蒂固的心灵症结,而是要思索人和自然的一种和谐。不管是物欲横飞、价值多元的信息时代,还是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原始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都应该成为我们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不要再让美丽的面纱披上沉重的忧伤,让人们笑过之后留下的只是无可奈何的泪水。

  李玲,语文老师,现居湖北保康。本文编校:老 猛

  篇二:边城教学反思

  教学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残缺的艺术。是的,教学过程中只要你用心思考就会发现自己的缺失,源于知识积累、方法指导、思想的偏狭......而走出狭隘的自己只需一点:静对自己。

  导学《边城》的日子,让我的心灵直面了一次伤痛。

  《边城》是沈从文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有人认为是中篇),课文节选了有关端午节翠翠巧遇傩送、大佬等人物的场景,语言平实,韵味无穷。但在学习过程中我的心头却萦绕了深深的痛。

  首先,激趣阅读就没有达到预定效果。自认为是小说所以在设置时给了简介,给了背景介绍,给了作家作品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自读。但课上发现阅读效果不好。

  其次,导学目标不够具体。高一一年的铺垫学习,自认为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已形成,故给了综合鉴赏题(品味语言)。结果在审题上又有学生吃亏。

  最后,课上教师导学过程不够灵敏。课上发现问题虽及时停止了继续学习,但未能采取相应措施,以致此课师生收益都不大。

  虽然在第三课时及时调整了>学习方法,但该导学课实施过程的缺失却至今让我耿耿于怀,我怀疑自己所做的努力,我怀疑自己的教学理念,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可是学生的读书习惯却让我痛上加痛,他们告诉我:老师即使你说得再好,我们也不可能读这样的文字,它离我们太远了。找到了根我才释怀,我知道我依然缺了一样东西:平实地带领他们穿行于语文学习中,而不是凭感性。

  今天我们师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发展,都能心态平和的阅读和学习了。我注重过程的每一步实施,学生注重学习的每一个细节,咬文嚼字已经成为目前我们学习语言的一个法宝。

  痛定思痛,我依然执着。

  篇三: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整个故事情节。总的来说,课堂内容偏少,将时间耗在让学生看课文上,其实这个环节可以放到课前让学生预习,把这个时间多出来可以让学生多多体会课文的语言情感之类的内容,让学生更深入理解沈从文的精神。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学生能迅速找到描写人物的地方,并且都找得比较细,比较全,但是要进行概括就有点难度了。比如说学生找到"假如爷爷死了呢"这点,学生认为这体现了翠翠的不孝顺。这说明两点:第一对文本还不够深入体会;第二,缺少分析人物的相关技巧。其实,可以对学生指出作者在描写主要人物,尤其是正面人物时,我们对这个正面人物的评价也应该是正面的,积极的,这就可以避免学生对人物评价的总体方向的错误把握。

  篇四:边城教学反思

  《边城》是诠释爱的,祖孙之爱、男女之爱、兄弟之爱、父子之爱、友朋之爱、乡邻之爱、乡土之爱组合成的人伦社会之爱。《边城》是要阐释美的,自然之美、人物形神之美、人事之美、人情之美、人性之美,还包括作品本身结构行文的诗性的美,无处不美。而这爱和美的背后无疑暗伏着一种缺憾,一是作者要描画的人生、社会本身的缺憾,比如"美丽的都不容易长存"的凄凉的故事结局,"人类灵魂的相互孤立",小说流溢的神秘宿命气息等。这爱和美在从很久以前开始的现实中的消失,这就是所谓"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

  《边城》有非常清晰的人生社会理想的诉求。"我将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我的读者应是有理性,而这点理性便基于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各在那里很寂寞的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这作品或者只能给他们一点怀古的幽情,或者只能给他们一次苦笑,或者又将给他们一个噩梦,但同时说不定,也许尚能给他们一种勇气同信心!"小说践行着作者想要建造"精致、结实、匀称的供奉'人性'的中国的希腊小庙"的理想。

  如此美丽,如此丰富,"边城"让人心驰神往,想来教和学都该是极其美丽的事情。但是我显然被冲昏了头脑,忽略了学生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也忽视了对最佳课堂结构的追求,于是我最初的尝试是失败的。

  本课的教学关键就在于找到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并且营造让学生迅速进入的"场"。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在哪儿,我们不能想当然地替学生做主,得让他们自己说,于是就有了课堂开始阶段"一个词、一句话、一段文表达你的阅读感受"的环节设计,学生的表达指向是丰富的准确的,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意蕴深刻的问题的提出就顺理成章了——请问这究竟是一篇小说还是散文?学生肯定会说是小说,因为教材就是这样介绍的。但是我将坚持说《边城》更像散文,因为她具备散文情意真、内容美、形式自由的三个特质。然后让学生去寻找文本中的美点,探讨美在何处,怎么美,为什么美。于是引领学生或者说被学生引领共同走入《边城》的角角落落,在沈从文如诗的文字美丽的肌理褶皱里,领略茶峒的秀丽风光,体会边地淳朴的民风,理解翠翠美丽的形神,感受翠翠、祖父、傩送等人间真挚、朴素的爱和闪耀在他们身上的美丽的人性光芒,为故事的忧伤而忧伤,为这一曲古朴的爱和美的颂歌而神往,悄悄逼近《边城》这一次对人生、社会"观""想""望"的全面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