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山的深情散文

李盛

山大山的深情散文

  土生土长在平坦、宽阔、肥沃的八百里秦川,绵延的秦岭距离我家也就二三里地。

  小时候,农村阴历二月过后,麦田里的野菜结了籽,农家的浆水酸菜缸就要空了,我们这些小姑娘就三五结伴,提上竹篮子,早早地吃了饭,揣点馍馍,走路到半山坡去采野菜,茵陈蒿、艾蒿、野菊蒿、野萝卜缨、蒲公英、苦莒菜、齿儿芽……。中午,就着山泉,边玩水边吃带来的馍馍,往往走回家就半下午了。

  稍大些,爸爸去山里砍柴,扯葛条;或者采山野果回来,卖点小钱。我也会跟着去,那得要进深一点的山。

  那时山沟没有大路,我们也没有好的交通工具。拉辆架子车,放在山口的农家,或拿了布口袋,或背上背笼。爸爸后腰上别了弯镰,我跟在爸爸身后,蹦蹦跳跳,充满新奇的看着沟边的一切。

  顺着小溪边的茅草路往里走,时不时的一股泉水从侧沟里流出,挡住去路。爸爸拉着我的手,踩着冽石从水上跃过。朝阳柔和而温润,清香的空气扑面而来,小溪唱着欢快的歌儿,我追赶漂亮的花蝴蝶,采集欲开的野黄花……

  五味子、山葡萄、野猕猴桃、火李子是爸爸常常采的野果。野果在高高的藤蔓上,大树上,我是够不上摘,还要爸爸老操心我的安全。回家的山路上,满满的收获都是爸爸在背,在扛。到了山口,我自然就随着山货一块搭乘了架子车。爸爸,永远是不知疲累的老牛。

  后来,家庭变故,高中肄业,一位秦岭山顶的小伙和我共同撑起了摇摇欲坠的家,从此和山里真正结下了不解之缘。

  婆婆家的山洋芋、四季豆、腊肉、豆腐、毛栗、核桃、椿芽、蕨芽,还有年底油炸的糖饺子、菜疙瘩……说不完的美味,滋润着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浓淡相宜,悠远的、家的味道。

  大山,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它们在水里摸鱼,山上采果,捉野鸡,套山猪,其乐无比。在外上学工作回家,每每带一帮同学、同事上山里的奶奶家玩,吃奶奶做的特色饭,其情也真,意也浓……

  婚后,没有任何技能的两位回乡学生,借着大山的优势,种起了药材。猪苓、天麻、桔梗、党参、黄芪等。我们边搞边学,摸索积累经验教训。老天不负我们,几年后我们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我们钻研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达到不错的成绩,带动周边群众进入药材种植行业,给他们提供了药材种子和技术指导。

  闲暇之时,我们会拿上抽锄头遍山采药,鸡头参(黄精)、白鲜皮、天花粉、葛根、防己、狗骨头(薯蓣)、何首乌等等。

  和药商、药农常打交道,慢慢地,收购成了水到渠成的事。20xx年,在镇上开了药材收购门市,这样,接触的药材种类更加多了起来。老太太们采的草药成了新的亮点:量大,价格便宜,风险小。

  认真查看学习各种草药的药效功能,对中草药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得空学学中医基本理论,结合点偏方,还真真解决了街坊邻居的不少疾病。

  因为自己两个孩子的学习需要,放弃了药材之爱,致力于孩子的教育和辅导。这时,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相托我代管。我集“大妈、姨妈、姑妈、妈妈”于一身,后来别的孩子进来也称呼“妈妈了”。干脆,“爱心妈妈”作网名算了 ,不知不觉,爱心妈妈当了十年。如今我的两个孩子学业完成,走向了工作岗位。

  或许是心松了,或许是人老了,喜欢上了爬山玩水,锻炼身体,怡养心神。

  走进大山,无比的亲切和自然。山上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都让我留恋。想吼,想唱,澎湃的激情在胸间跳荡.

  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快速增长,人们追求物质利益,压力大,心气浮。再加上果蔬、食品的不安全,让人对沉稳、淳朴的山野生活更添一份向往.

  我像小姑娘一样焕发出青春的光芒,我抚山撩水,我寻花觅果,找山珍,搜野味,热爱这种原始自然的生活。

  我也极力想在自己分享的同时,把我的喜悦分享给别人,愿大家都享受到这份愉悦和纯真,享受到这种原始的味道,大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