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与大树理论散文

李盛

大树与大树理论散文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结束后,一门门不如意的成绩像钝刀子一样,一下一下地切割着家长和孩子强装的理智,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或许不管我如何形容,每一个家有考生的家长都会认同地点头。我是家长,自然不会脱俗。

  其实,大树的成绩算不上不好,但却和大树的期望有一个深不见底的鸿沟。或者这样说,他以为施了肥、浇足了水,种子一定会生根发芽,可春光烂漫了,种子却依然在“冬眠”。他为自己的付出抱不平,他倍感委屈地形容,就好像跑一千米,拼命地跑了大几百米,以为可以获得好成绩呢!却发现终点近在咫尺,但脚却黏在原地,只能看时间滴答往前跑,想努力,却力不从心。

  我说,虽然很难,但即便是缓慢地走,也是在一步步接近终点呀!

  大树说:不,妈妈,那样就没有好成绩了。

  好成绩是相对的,只要你能坚持到终点,那么对于你来说,就是最好的成绩。说着,我的眼前在回放过去的寒假中,他将自己封存在数理化之间,置浓郁的过年氛围于不顾,埋头苦读,奋笔疾书的身影,眼眶不由发酸。

  妈妈,我感觉很迷茫,感觉透支了太多的精力,现在没力气学习了。

  没事,不怕,等拿到试卷,我们一起研究,看看我们的差距在哪儿,看看那些知识点被遗漏了。我们就像渔夫一样,先捞上大鱼,接下来,我们撒下更细密的网,捞小鱼小虾,一网又一网,还怕吃不饱吗?不气馁,加油!

  话虽这样说,我心中却在进行着一个运算。大树紧张了,大树目标制定失误了,大树遇到挫折了,大树困惑了……这些都成为条件,进入我脑海中的运算。

  再复杂的运算,都是无声的,甚至是无形的。我知道,虽窗外晴空万里,但大树的世界正在刮风下雨,我也知道,这样说出来的大树,即便被淋湿了衣衫,但他会挺直自己的脊梁。他是一棵大树,懂得风雨后,被吹落的树叶,会辗转成泥;吹折的枝干,会颤抖着结痂,然后更坚强。

  果然,缜密的分析让那些披着偶然、马虎外衣的错误的实质无所遁形。他归纳出知识点的缺漏,也意识到学习方法的不当。继之,嘿嘿一笑,收起试卷继续学习。

  看着大树如此,我的运算亦有了结果:大树长大了。这个结果无需验证,他的欢喜亦或忧愁,是结果的方向标。

  十五周岁的大树,已然长成一米八二的大小伙。额头的青春痘,上唇的绒毛,宽厚的背,修长的腿无不在彰显他正值青春年少。

  此时,2016年初春,花儿们在春寒陡峭中坚定地鼓胀着身体,草儿们在积雪中探出了头,柳枝不知何时顺风柔摆,春已然到了。这几天的经历,遭遇的低谷,是大树的“倒春寒”。他应该是摔疼了,但他仍然笑着继续整装前行。

  看着孩子负重前行的背影,我想所有家长都会心疼。静心思索,这岂不正是大树成长的缩影。机遇、准备、挫折、总结、前行。每一个节点所蕴含的情节或许不尽相同,但回首时却有太多的相似。

  再说这次考试。时间,九年级第二学期正式开学前两天,第一次模拟考试,也是学生们所有科目结课后,通过一个寒假的自主复习后,迎接的第一次考试。考试科目和分数安排与中考完全相同。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次考试,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全校的排名,以知道自己所身处的位置在何?可以制定计划,以考入心仪的学校。

  为此,准备时间是一个寒假。寒假并不长,二十多天,涵盖春节、十五等传统节日,是举家同庆的日子。大树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完成作业,一部分进行复习。除去初一上午跟着家人去拜年,其它时间都在学习。

  这与之前玩中学,学中玩的假期是不同的,学习的强度几乎可以和平时上学相同。平时上学有老师监督督促,在家要排除人来人往的困扰,加上长久学习造成的疲倦,像海浪一样,不停地席卷着他的专注。

  从一开始放寒假就开始倒数考试,终于考完之后,他并没有获得预想到的放松。他的眉头紧锁着说:我感觉并不难,但却总感觉自己哪儿做的不对。

  我还安慰他说:这次是三年的知识点的总复习,你二十多天的复习,肯定不能面面俱到,哪儿不对,肯定是你没复习到的,正好帮我们发现,你有针对地进行总结补充就好。

  果不其然,成绩跟他预想的差不多,满怀期望到直面挫折,仿佛没有过度。总结,前行也如往常一样。若说他的成长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河流到这里,打了一个漩涡,以为会迷失,但还是向着他的梦想前行着。

  他这次所经历的,也诠释了最近很流行的“大树理论”。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即时间;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即不动;没有一棵大树没有根,即根基;没有一棵大树只向旁边长,长胖不长高;一定是先长主干再长细枝,一直向上长,即向上长;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躲避光明。阳光,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即向阳光。

  面对一模考试这个重要时间,面对考试失利,大树不改自己的梦想,风雨中根基不被撼动,即便被吹弯了腰身,还要向上生长,在家人暖若阳光的爱的照拂下,他用自己强劲的信心,激发自己的小宇宙,奋勇前行。如此的大树,何尝不是一道阳光呢?那么,大树的同学们呢?他们是否也能看到风雨后的'阳光呢!或者这样说,家长对于孩子来说,此刻是风雨,还是阳光呢?亦或者,家长遮挡了风雨,还是遮挡了阳光呢?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我们并不希望看到孩子如此挫败,但我们却盼望他们可以变得坚强。这本身就是一组矛盾的命题。制造矛盾的家长们,乐此不疲地看着挫折和坚强的对抗和融合。

  与之相伴的是孩子成长的时间。对于大树来说,过去的挫折肯定会掩映在时间的长河中,变得像所有的浪花一样,闪着光,不再具有此刻悲情的色彩。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此刻的焦灼,也终究会变成过眼云烟的淡然一笑。

  我结婚时22周岁,不算早婚,也不属于晚婚,我说是正常婚。大树出生时,我24岁,不属于晚育,我说是正常育。大树上学时六周岁九个月,不属于早入学,我说是正常学。几步正常看似并不起眼,注定了他步入正常的成长之路。

  大树像极了一棵沐浴着阳光的树。他不知道“大树理论”,但却在用自己的成长印证着这个理论。其实,对比“大树理论”,我们谁都应当像法则一样遵守它。共度着我们共同的时间,向着不变的梦想,将根插入大地,向上,向着阳光生长。那么,大树是大树,我就是大树妈妈树,我们身边还有大树爸爸树。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地球上,共沐春风,共迎风雨,遥遥相望,根须相连。

  妈妈,我的字写得不好,也影响了成绩,我要练字。大树不紧不慢地说着,拿起一块练字模板,认真地临摹着。说实话,这个问题我反复提醒过他很多次,时间跨越了好几年,他总是答应着,却从不以为然。这次,他主动说到练字,我没多数落他之前的口是心非。而是拍拍他的肩:嗯,行。好好练。

  曾看过一个小笑话,说考试结束后,80分的,是女子单打,70分的,是男子单打,60分以下的,是男女混合双打。看过一笑。也曾有很多人看过“大树理论”,颇为认同,但到真正的生活中,他们却将之忘记。上面的小笑话是夸张,可我们不妨反思,是否因为自己的情绪,遮挡了孩子的阳光,是否因为自己的偏激,挫伤了孩子的信心,是否因为自己不正确表达的爱,将孩子推的越来越远。

  大树和“大树理论”的相遇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或许多年后回首,我会用“大树理论”来介绍大树的成长,那么这篇文字,将会重现一个时间片段,也正是我所能给予大树的阳光的载体,分享给大家。与大树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