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作者思想感情

王明刚

  《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游览的全过程,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形似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贬居生活中孤寂悲凉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小石潭记》分析

  1、第1段:

  ①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冽,正由于它是个“石潭”。

  ②从正面直接描写:写出石潭中种种形状和姿态不同的石头。然后又就树木的长势从旁描绘“石”:蒙---覆盖着,络---缠绕着,摇---晃动着,缀---连结着,树木的种种姿态,正说明了它是长在石头上的。

  2、第2段:

  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是分别从游鱼、阳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的。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先写鱼的.游,“空游”两字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继而写鱼儿的影子,借目光来显示,这是从感觉的另一个角度来写水之清,太阳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

  这一段也写了鱼,展现生动的画面。先写鱼呆呆的一动不动,潭底石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再写鱼儿飞快的窜往远处,一会游过来,一会游过去,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最后用拟人的手法,说鱼儿“似与游者相乐”妙趣横生。

  3、第3段:

  这一段写溪流,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地比喻,写出了溪流的曲折。“斗折”写的是溪身,这是静止的;“蛇行”写的是溪水,这是流动的,一动一静,各具特色。“犬牙差互”写的是两岸的形状。潭是“石”潭,岸是“石”岸,特征突出。

  4、第4段:

  写潭上的气氛,借景抒情,抒写了作者悄怆悲凉的心绪。

  拓展阅读:《小石潭记》练习题

  一、注音:

  篁( huáng ) 佩( pèi ) 洌( liè )

  坻( chí ) 屿( yǔ ) 佁( yǐ )

  翕( xī ) 邃( suì ) 寥( liáo )

  俶( chù ) 怆( chuàng ) 嵁( kān )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下见小潭 见: 看见

  (2)隔篁竹 簧竹:成林的竹子

  (3)如鸣佩环 鸣:使……发出声音;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

  (4)心乐之 乐: 以……为乐

  (5)水尤清洌 尤:格外

  (6)近岸,卷石底以出 近:靠近,动词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翠蔓:翠绿的茎蔓 蒙:覆盖 络:缠绕

  (8)参差披拂 参差: 高低不平

  (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下:向下照射;澈:穿过,透过;布:照映、分布。

  (10)佁然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11)俶尔远逝 俶尔:忽然

  (12)斗折蛇行 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三、填空:

  1、《小石潭记》选自(《全唐文》),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山水游记),本文按游览的顺序生动地描写出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谧,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之情。此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2、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3、《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是属于(散文)的范畴。

  四、用原文回答:

  ①、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答案: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答案: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③、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答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五、理解课文

  1、选出没有比喻意义的一句是(C)

  A、如鸣佩环,心乐之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C、卷石底以出

  2、分析理解不恰当的是(C)

  A、作者隔着篁竹能找到小石潭,是小潭的流水声吸引了他。

  B、“全石以为底”就是说潭底全部都是石头。

  C、“寂寥”、“凄”、“寒”等词其实都是写心境的,暗示自己的遭遇,流露出一种孤独感。

  D、文章表现了高洁、幽邃、凄凉之美。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4、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 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

  答案:青 树 /翠 蔓,蒙 络/ 摇 缀,参 差 /披 拂。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皆 若 空 游 /无 所 依,

  潭 /西 南/ 而 望,斗 折/ 蛇 行,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不 可 知 /其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