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心经》 般若的体性与修证
《理趣般若》,专说修证,由弥勒为上首菩萨;《金刚般若》,专说体性,相当于汉译的《金刚经》。
1 般若的体性与修证
释尊说般若波罗蜜多,结集成为一系列般若经典,这些经典,可以分成两类,一说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一说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证。此正如释尊所云:有说、有修、有证。恰恰是正法时期的典范。
依照阿底峡尊者的说法,《般若》三广本及三中本,根本说修证而隐说体性;《七百颂》等,根本说体性而附带说修证;《心经》则全说体性。
所谓三广本,即般若《十万颂》(Satasahasrika)、《二万五千颂》(Pancavimsatisahsrika)、《一万八千颂》 (Astadasasahasrika)。分别相当于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第一、二、三会。
所谓三中本,即般若《一万颂》(Dasasahasrika),此无汉译;《八千颂》(Astasahasrika),相当于玄奘译的第四会;《宝德摄颂》(Ratnagunasamcayagatha),相当于法贤译的《佛说佛母宝德藏般若波罗蜜经》。
《七百颂》(Saptasatika)等,即所谓三略本。《七百颂》,相当于玄奘译的第七会;《五百颂》 (Pancasatika);其余一本则有异说,或说即《百五十颂》 (Adhyardhasatika),相当于玄奘译的《般若理趣分》;或说即《金刚般若》(Vajracchedika);阿底峡则以为即是《心经》。
《理趣般若》,专说修证,由弥勒为上首菩萨;《金刚般若》,专说体性,相当于汉译的《金刚经》。此虽未被普遍承认列入印度所称三略本范围之内,但却实为般若系列的重要经典。
至于《心经》,阿底峡说它专说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可是这也并非笼统地唯说空性,他解释无垢友的释论,指出无垢友其实是依循着五道的`修证,来说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
佛家的五道,是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
在见道位,行者触证真如,便成初地菩萨,这时候,他已现证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体性,如是即为登菩萨地,所以见道名为登地,而资粮道以及加行道则名为地前。
菩萨于触证真如之后,重重离碍,即是由二地以至十地,总共九个层次。此中的关键是第六地,由此地开始叩深般若波罗蜜多的门。经历第七地,至第八地才能现证深般若。
第六地名为现前地,即是指深般若波罗蜜多的境界开始现前;第七地名远行地,是指行者经历一段漫长的心路,解脱心性而入住法性,并从此可不再变异生死,是故名为远行;至第八地,行者已稳住于法性,因为他已走完了漫长的远行心路,再无变异,如如不动,是故名为不动地。
菩萨及至十地圆成,即入无学道(佛道)。在无学道中,有一个佛的因位,称为无间道,此即修金刚喻定,无间而成佛。《心经》之所言,即由资粮道说至无间道,此已为经中大部份正文,超越无间道的佛道,则相对地说得简单一些。[注1]
(有弟子告诉笔者,香港有一套电影,名为《无间道》,流行相当广泛,其实取义于“无间地狱”,而误用佛的因地无间道之名,他们认为,笔者应该在这里附笔澄清,以免初学佛的人混淆,是故即附笔于此。)
上来的介绍说得很简略,因为目前只能这样简单地说,下文将有详尽的解说。
无垢友这样解说《心经》,是印度的传规,因为在藏译的经论中,还有几篇印度论师的《心经》释论,大致上都遵循着五道的修证来诠释这本经典,只是没有说得无垢友那么深刻。例如在西藏佛教史中有一件大事,印度的莲花戒(Kamalasila)跟汉土的禅僧摩诃衍,在藏王座前辩论佛说的“无分别”义,据说是莲花戒获胜。这位莲花戒也有一篇《心经》释论译为藏文,他即明说是依五道的修证来诠释《心经》。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唯依五道的修证来说,才能明了《心经》所说的般若波罗蜜多体性,否则即易笼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面,我们即将依无垢友和阿底峡两位尊者的说法,解释《心经》的主要段落。
不过这样解释《心经》时,却不能完全依照如今流行的玄奘译本。玄奘译的是略本,而且有些译文值得商榷,所以有时候我们要依梵文本及藏文译本来解说,因为无垢友讲解《心经》时,用的是详本,而且有些解释,只能依梵文来解,从玄奘的译文则看不出有这些意义。
为了方便读者,笔者已辑译了无垢友讲解《心经》时的引文,并参照目前可见的梵文本与藏译本,整理成为一篇《心经》,以便读者参考。
注释
1 “无间道”(anantarya-narga),亦有译作“无碍道”,有共义与不共义。“共义者”,如阿底峡尊者于其《般若心经广说》所说,乃指佛的因地,行者入“金刚喻定”究竟离一切碍,圆证无上正等觉、现起平等觉而现证佛果。本书亦取此义。
“共义”者,则通措圆满加行道后以至成佛前之道位。《成唯识论》、莲花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等论,则取此“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