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爱玲《半生缘》中顾曼桢形象特征

张东东

浅谈张爱玲《半生缘》中顾曼桢形象特征

  引导语: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被誉为“旷世才女”,她的作品或许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她对当时的女性生在一个危险而又无奈的时代的描写。而在半生缘中漫桢这个人物更形象。

  《半生缘》的故事讲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发生在温婉、凄迷的旧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一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顾曼璐做舞女养活。顾曼桢大学毕业后与来自南京的沈世均及其同学许叔惠同在一个工厂工作,顾曼桢个性温柔中不失坚强,在相处中,温和敦厚的沈世钧同情顾曼桢的处境,并深深爱上顾曼桢,决定与之结婚。他们的爱情受到了各自家庭的反对,加上两人的互相猜疑,后又有姐姐、姐夫的算计、陷害,他俩之间的感情曲曲折折,一点也不顺利。

  在张爱玲的众多作品中,《半生缘》对女性的剖析极为深刻,她对女人的'诠释令人叹为观止。本文试图从女性的视角分析女主角顾曼桢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受的内外压力,从主人公自身寻找原因去分析造成其命运的根源,挖掘其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自身的心理误区与性格缺陷,从而警醒处于麻木状态中的女性,并促使她们突破自我,寻求一条自我救赎之路。

  一个与时代相叛逆的女性在《半生缘》中,突出表现了一个与当时世情不大相适宜的人物---顾曼桢,她生活在繁华都市大上海,灯红酒绿应该是比较熟悉,更何况有一个在风月场卖笑的亲姐姐。如果要让生活来得更容易一些,自己也更随意一些,那么她的职业选择可以参照姐姐的。但是,顾曼桢的生活方向很坚定:依靠自己,绝不做男人的附属品,更不可能成为男人的玩偶。她信心坚定,虽然对姐姐的事情了如指掌,但她一如既往地尊重姐姐,理解姐姐对家庭的付出,懂得姐姐的良苦用心,明白世事的艰难。

  顾曼桢在姐姐结婚以后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她不得不兼职,又托人找到一份打字的工作,觉得还是不行,又再兼职教书。三份工作对一个女孩子是很难的,即使没有太多的付出,单就三处奔波也是很劳累。由于沈世钧很爱顾曼桢,体谅她的难处,想为她分担,于是向顾曼桢求过三次婚,顾曼桢都给拒绝了,两次都是在顾曼桢的家里。

  第一次,沈世钧道:“顾曼桢,我们什么时候结婚呢?——我上次回去,我母亲也说她希望我早点结婚。”顾曼桢道:“不过我想,最好还是不要靠家里帮忙。”沈世钧道:“可是这样等下去,要等到什么时候呢?”顾曼桢道:“还是等等再说吧。现在我家里人也需要我。”沈

  世钧听了很不高兴,认为结婚后两个人总比一个有办法。而顾曼桢不愿意把沈世钧“拖进去”,说道:“你的事业才正开始,负担一个家庭已经够麻烦的,再要是负担两个家庭,那简直就把你的前途毁了。”

  第二次:顾曼桢去南京看望沈世钧,几个年轻人去清凉山玩回来,在沈世钧家的起坐间里,两人一面烤火,一面吃着煨荸荠,顾曼桢穿着沈世钧的“狗套头”,沈世钧“在口袋里摸了一会,拿出一样东西来,很腼腆的递到她面前”,原来是送她一颗通过自己打工挣来的钱买的红宝石粉做的戒指,男女之间送戒指,在当时的用意相当明显,就是求婚。顾曼桢高兴而且幸福地接受了,这颗戒指也成了他们俩两情相悦的唯一信物。

  第三次:沈世钧已经从工厂辞职,要回南京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他想方设法赶回上海,来把这些不得已告诉顾曼桢。沈世钧道:“还是早点结婚好,老这样下去,容易发生误会的。”顾曼桢道:“我们不是早已决定了吗,说再等两年。”沈世钧道:“其实结了婚也是一样的,你不是照样可以做事吗?”顾曼桢道:“那要是——要是有了小孩子呢?孩子一多,就不能出去做事了,就得你一个人负担这两份家里的开销。那还有什么前途?”(1)

  即使是在被姐姐、姐夫暗算以后,顾曼桢一心也只想逃出去,再好的富贵繁华也留不住她。这里尽管有她对沈世钧的一片痴情,不依靠男人、追求自主的思想也很重要。顾曼璐在妹妹遭到自己和丈夫策划的“酒后失德”之后,带着说不清的感情来看受伤的妹妹,想劝说妹妹“依”了祝鸿才,顾曼桢劈手把桌上一只碗拿起来往地下一扔,碗也破了,她捡起一块锋利的瓷片,说道:“你去告诉祝鸿才,他再来可得小心点,我有把刀在这。”(2)当她从医院逃出去后,又找了教书的工作,母亲来劝她去做祝鸿才的姨太太,她照旧是态度坚定。即使在后面为了自己的孩子,也为了姐姐的遗愿,违心地与祝鸿才结婚,她也仍然坚持出去做事。这样坚持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女子确实少见,用自己学来的本事养活自己,绝不依赖男人。

  她是三十年代大上海的新女性,她坚强而自信,知性而素雅,她像夕阳的余辉一样,散发着一种沧桑美。其坚强或者对命运的忧郁都是来自骨子里的。无论从经济上还是精神上,她都要求独立。在当时那个年代,作为一个女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长期的斗争,突破社会环境的影响、几千年封建思想的积习和女性自身思想的禁锢,寻求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顾曼桢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美好的人格,让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