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教案1
《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的
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
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教学时数 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随着我国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外的科学、文化、技术以及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生活作风等等也随之大量而来,我们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才是正确的呢?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拿来主义》,从中可以受到启发,得到教益。
二、指导预习。
读“预习提示”。“提示”有两段,第1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之前,为什么先批“送去主义”?由此理出文章结构层次,归纳每部分的大意。第2段写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阅读课文时勾画出犀利、幽默的词语和比喻论证的语段,并体会其含义。
三、研习新课。
1.分析写作思路和课文结构层次。
提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讨论、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2.研习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1)提问:第1段“别的且不说罢”一句有什么作用?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来揭露国民党政府实行“送去主义”的媚外丑态的?
讨论,明确:这一句把所要揭露、论述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制,只讲文化上的事。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那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魔爪已经伸到了东北、华北,国民党政府推行卖国主义政策,变本加厉地出卖国家的领土、资源和主权,确实“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因此,用“别的且不说罢”的句子,不仅使论述的范围明确,而且增强了揭露的深刻性。
作者举了三个“送”的事例:“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不知后事如何”,即有去无回,这是媚外的可耻行径;还有几位“大师”们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挂过去,“捧”何其郑重、恭敬,媚态可掬,几张画“一路的挂”,何其卖力,何其寒伧可笑,“发扬国光”,反语,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用这种方式来显示一点进步,多么可怜,暗示“学艺”上的东西已经相当贫乏。作者讽刺批判的锋芒不是对着几位艺术家,而是指向卖国媚外的反动当局及其御用文人,字里行间充满着憎恶和鄙视。
(2)提问:一味奉行“送去主义”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及危害?
讨论,明确:作者以尼采自诩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作类比,“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不是“丰富”,还要“大度”,“只是送出去”,同样是愚蠢可笑的。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几百年之后呢”?我们的子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磕头”、“讨”和“残羹冷炙”、“奖赏”等词语,形象、深刻地写出了“送”的结果是我们的子孙后代无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3)提问:“抛来”和“抛给”有何区别?
讨论,明确:抛来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者无代价地送人或施舍,一般不怀有什么不良的动机或目的。
抛给指有目的的、带恶意的输出。
(4)小结:作者把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放在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章一开始便从“闭关主义”说起,进而揭露国民党政府在“学艺”上实行“送去主义”的种种媚外求荣,欺世惑众的事实,揭示“送去主义”必然使中国人民更加陷入被侵略,受奴役的悲惨境地。因此,“送去”之外,还得“拿来”。
3.布置作业。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习。
给加黑字注音并解释: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二、研习新课。
1.研读第二部分:理解“拿来主义”的主张,领会运用形象的比喻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指名朗读第5、6、7段,注意对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正音。
(1)提问:第5段中哪些词语含有讽刺意味?第6段的“送来”与“拿来”有何区别?第7段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怎么理解?
讨论,明确:“摩登”是针对上文“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而言的,把卖国媚外的行径说成“时髦”,一味地“送去”说成“赶时髦”,其讽刺意味是很浓烈的。“吝啬”是针对上文“丰富”、“大度”而言的,两者鲜明对照,对“送去主义”者进行讽刺鞭挞。
“送来”是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的经济、军事、文化侵略、掠夺,是“抛给”的同义语;“拿来”是根据需要自己拿,二者本质不同,内容迥异。
运用脑髓指用脑筋独立思考,有主见;放出眼光指要看得清,有辨别力;自己来拿指要有选择,自己拿。
(2)提问:第8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哪几种错误态度?第9段阐述了“拿来主义”者应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比喻论证说明有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怕:徘徊不敢走进门(逃避主义)孱头
怒: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虚无主义)昏蛋。
羡慕:欣欣然接受一切(投降主义)废物。
以上三种人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都是错误的。
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占有”是前提,不“占有”就无从“挑选”;“挑选”是关键,不“挑选”,“占有”就毫无意义。
“挑选”的具体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使用,吃掉)。
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存放,供治病)。
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送一点进博物馆,毁掉)。
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糜的东西(走散)。
文中运用“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等当时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方,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得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是对“孱头”、“昏蛋”、“废物”、“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2.研读第三部分:要求学生朗读文章最后部分,简要说出每句话的内容。
第1句话:结论是我们要拿来。第2句话:拿来主义的具体做法。第3句话:拿来主义的结果。第4句话:拿来主义者应具备的条件。第5句话:从反面指出拿来主义的意义。
提问:这一段共5句话,如果这5句话是5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应该是哪5个问题(“思考和练习”二)?
明确:①究竟应该怎样对待文化遗产?②对文化遗产应该怎样区别对待?③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意义?④要处理好文化遗产我们必须具备哪些条件?⑤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迫切性何在?
3.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1)提取要点,归纳中心:本文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鲁迅对文化遗产的见解,跟毛泽东同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的意见是一致的。时至今日,这篇文章仍然放射着思想光辉,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2)由学生讨论,归纳写作特点。①先破后立,破立结合;②运用贴切的比喻阐明抽象、深奥的道理;③语言犀利、幽默。每一条要求能举出实例,并结合自己的感悟作简要分析。
教案点评:
一、课文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使学生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重点放在课文后半部分,让学生理解比喻论证和讽刺语句的含义,明确什么是“拿来主义”。
二、课文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教学时注意设计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讨论,重要语段加强朗读训练,以加深对文章主要观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探究活动
1.可以指导学生开辩论会,要求在陈述观点的时候必须用上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2.阅读鲁迅先生的三篇杂文《夏三虫》、《战士和苍蝇》、《送灶日漫笔》,用心体味鲁迅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
3.指导学生阅读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并让他们从语言角度分析其成功之处。
高一语文教案2
《边城》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
2.感受沈从文小说的语言特色。
3.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重、难点
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和细致含蓄的心理刻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苗族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园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
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集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他说:“这世界或有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的创作风格趋向浪漫主义,他要求小说的诗意效果,融写实、纪梦、象征于一体,语言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单纯而又厚实,朴纳而又传神,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彩。整个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生命的哲学思考,如他那实在而又顽强的生命,给人教益和启示。
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其笔下的乡村世界是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都市题材下的上流社会“人性的扭曲”他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烛照下获得显现,正是他这种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涵的哲学思辨,构起了沈从文笔下的都市人生与乡村世界的桥梁,也正由于这种对以金钱的“现代文学”的批判,以及对理想浪漫主义的追求,使得沈从文写出了《边城》这样的理想生命之歌。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2.《边城》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人物可爱,是沈从文先生小说的一大特征。他的作品所有人物全都可爱善良,可又为什么能从中感到悲哀的分量呢?请读课文。
二、 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5.翠翠的梦,有什么深刻含义?为什么平时攀折不到的虎尾草轻而易举摘到了?翠翠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说明了什么?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注意此时翠翠的心理变化。“翠翠不敢生祖父的气”,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她可能生谁的气呢?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7.翠翠在月光下吹着芦管,为什么“觉吹得不好”?老船夫长长的曲子,为什么“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 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9.关于翠翠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因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外公去寻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时的无奈,又为外公担心起来,为自己的想法的后果害怕自责。她情窦初开,爱上了傩送,感情纯洁真挚。而节选部分以后傩送远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箸着心上人的归来,表现她爱的执著。
三、分析讨论作品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感受湘西民间独具的风俗美风情美。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明确: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悲剧中的人性美。
作者深情地歌咏亲情爱情的美丽,意图何在,这可能是个复杂问题,可不必在教学中深究。沈从文先生在内地看到了许多现代文明对传统美德的锈蚀和破坏,这触痛了他,这部小说可能反映着他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恢复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和坦诚的思考和愿望,他把这些美好的愿望交给了家乡湘西的乡亲,所谓“礼失求诸野”吧。
四、开放讨论题:小说中人物孤独感的分析。
五、教师总结
六、 课后训练:要求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环境的内容,并思考:这些景物描写有何共同特点?又有何作用? (提示:文中集中描写的有四处——景情结合、烘托 )
高一语文教案3
《荷花淀》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
2. 体会文章景物描写、人物对话的特色及其对展开情节、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主题的作用。
3. 领略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精神。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解题;讲析景物描写和情节结构特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了仙药后不由自主地往上飘,就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却掉了下来,这块宝镜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板书课题《荷花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它属白洋淀水域,白洋淀又名西淀,属河北省安新、伍丘、高阳、雄县、容光焕发城5县(市)所辖。这是一片面积为五百平方公里的水域,淀周堤埝环绕,淀内地形复杂,纵横交织着3700条沟壕,把淀面分割成43个大大小小的淀泊,形成淀内有淀、淀间大小沟壕相通的水网泽国景观。
《荷花淀》可以说是以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一提起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硝烟弥漫、血肉横飞,但在本文里又是怎样一副截然不同的战争场面呢?
本文写于1945年春天,是孙犁“在延安的窑洞里一盏油灯下,用自制的墨水和草纸写成”的,最初发表在《解放日报》副刊上,反响很大。孙犁自己还说“这篇小说引起延安读者的注意,我想是因为同志们长年在西北高原工作,习惯于那里的大风沙的气候,忽然见到关于白洋淀水乡的描写,刮来的是带有荷花香味的风,于是情不自禁地感到新鲜吧。当然,这不是最主要的,是献身于抗日的战士们,看到我们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群众的抗日决心日益坚决,而妇女们的抗日情绪也如此令人鼓舞,因此就对这篇小说发生了喜爱之心。”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年轻时就读于保定育德中学,中学毕业后流浪北京,当过店员。1936年在白洋淀边的安新县同口镇做小学教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晋察冀根据地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解放后,在《天津日报》工作,注重发现和培养文学新人,并坚持写作。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
三、 分析景物描写特色:
1. 提问: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绵的爱情情节,甚至没有留下一两个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美感印象是那一片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的荷花荷叶组成的美丽坦荡的荷花淀。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2.提问:作者为故事情节的展开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呢?
让学生找出描写段落:
明确:首先,描写月色下的水乡景色。第1段和第3段。
第1段开头3句点明了时间、空间和劳动对象,语言简练、动听 、优美,不仅写了环境,还反衬出环境的主人的勤快利落。
第3段通过水生嫂眼光的引示,展示了院内院外的基本色调:洁白、银白、透明。水生嫂身子下面编成了一大片席,在皎洁的月光下,“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两个充满想象的比喻,把水生嫂的劳动场面诗化了。
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①描写了芦苇、荷花,这与后文的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有密切关系。②正因为白洋淀如此美丽可爱,所以人民热爱她,决不容许日寇来侵犯。这都为以后小说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笔。
其次,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严阵以待,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出在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里和克敌致胜的信心,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到此,全部画面融为一体,由朦胧逐渐完全清晰,由暗示而至直接展现,前后画面递进,具有流动感,又层次分明,显得意境纵深而高远。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四、 分析情节结构:
提问:作者淡化了传统的小说模式,以抒情见长,不以情节取胜,他精选三个生活片断来抒写对水生嫂等一群青年妇女的赞美之情。请快速概括这三个生活片段的内容。
高一语文教案4
《神奇的极光》教案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层次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2.学习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神奇的极光图片展示)
提起极光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南北极地区特有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极光在西方文学中还留下了许多神奇而美丽的传说,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近极光,认识极光。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第一部分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理清课文层次结构,弄清楚本文说明和描写是怎样结合的。
3.学习本文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课文分析
1.(学生讨论)本文引述了哪几种古老的神话传说,引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文中共写了三种古老的神话。
①附宝感极光而孕黄帝;
②《山海经》中关于“触龙”的记载;
③西方伊欧斯的传说。
从东西方两种文化背景、两个角度来描绘极光。
2.(提问)上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对极光的成因有哪些推测?
明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认为极光可能是由以下三种原因形成的:
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地球外面燃起的大火,因为北极临近地球的边缘,所以能看到这种大火。
另一种看法认为,极光是红日西沉以后,透射反照出来的辉光。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极地冰雪丰富,它们在白天吸收阳光,贮存起来,到夜晚释放出来,便成了极光。
3.(提问)现在的科学研究认为,形成极光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什么?
明确: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缺一不可。
4.分组讨论并概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特点。(学生找出文中例句,指明说明方法)
明确:
(1)打比方
在说明极光的形成原理时,作者用恰当的比喻,避免了枯燥的说明,使文章通俗易懂。
地磁场分布在地球的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腔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为了更形象化,我们打这样一个比方。可以把磁层看成是一个巨大无比的电视显像管,它将进入高空大气的太阳风粒子流汇聚成束,聚焦到地磁的极区,极区大气就是显像管的荧光屏,极光则是电视屏幕上移动的图像。但是,这里的电视屏幕却不是18英寸或24英寸,而是直径为4000公里的极区高空大气。通常,地面上的观众,在某个地方只能见到画面的1/50。在电视显像管中,电子束击中电视屏幕,因为屏上涂有发光物质,会发射出光,显示成图像。同样,来自空间的电子束,打入极区高空大气时,会激发大气中的分子和原子,导致发光,人们便见到了极光的图像显示。在电视显像管中,是一对电极和一个电磁铁作用于电子束,产生并形成一种活动的图像。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则是由于粒子束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打比方,就是借助于打比方来说明事物。作用在于把陌生的事物,说成读者熟悉的事物,把深奥的事理说成浅显的事理。
(2)举例子
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作“天狗,刀星,蚩尤旗,开天眼,星陨如雨”等等,它们大部分散落在史书的星象、妖星、异星、流星、祥气的记载中。
举例子是以具体的简单的事物说明抽象的、复杂的事物。把抽象的具体化,把复杂的简单化。
(3)分类别
……毫不夸大地说,在世界上简直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极光形状来,从科学研究的角度,人们将极光按其形态特征分成五种:一是底边整齐微微弯曲的圆弧状的极光孤;二是有弯扭折皱的飘带状的极光带;三是如云朵一般的片朵状的极光片;四是面纱一样均匀的帐幔状的极光幔;五是沿磁力线方向的射线状的极光芒。
分类别说明就是将被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分类别说明的作用在于理清头绪,具体说明。
(4)下定义
极光是天空中的一种特殊的光,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得见的惟一的高空大气现象,它常常出现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主要是在南极区和北极区。
下定义,就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揭示概念的内涵。
5.举例说明本文哪些部分是描写,哪些部分是说明?
明确:在文章第一部分关于极光的古老传说部分是描写,比较生动的描写是文中第一自然段。
文中其余部分是简洁的说明。
四、小结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并运用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使文章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高一语文教案5
《蜀道难》教案
1 .文本全解。
(1) 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李白 (701 — 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伟大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祖籍陇西成纪 ( 今甘肃秦安西北 ) ,先代于隋末流徙西域。他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 ( 今吉尔吉斯共和国托克马附近 ) ,后随父内迁移居绵州昌隆县 ( 今四川江油 ) 之清莲乡。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25 岁出蜀,漫游十余年,希冀通过交游干谒的途径,登上卿相的高位,一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天宝元年 (742) 应诏赴长安,但不到两年,便被“赐金放还”。此后先后漫游了梁宋、齐鲁、吴越、幽燕。天宝末,安史叛乱,李白应召人永王李磷幕,王室争权,李磷被杀,李白株连人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 ( 今贵州桐梓县 ) 。乾元二年 (759) 三月行至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宝应元年 (762) 卒于当涂 ( 今安徽当涂县 ) 。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向往建功立业,对唐玄宗后期权贵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思想。其诗想像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屈原之后,古代诗坛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交厚,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 ,对他极为倾服。中唐以来,李、杜优劣之论,聚讼纷纭。
韩愈云: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 《调张籍》 )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 “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二人诗风不同,而各臻绝诣。有《李太白集》。
此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期间。孟棨《本事诗?高逸第三》载: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如此说可信,则本诗当作于 742 — 744 年前后。天宝中,殷瑶编《河岳英灵集》选此诗,赞为“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调”。
(2) 基本解读。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瑟调曲》。其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现存梁简文帝、刘孝威等人的作品,都写过蜀道之难,但内容单薄,艺术性不高。李白这篇则以切身体验为基础,结合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通过丰富的想像、大胆的夸张、雄放的语言和穷极变化的句式、韵律,创造出奇险壮观的艺术天地,把“蜀道难”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耳目一新。
关于本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有人认为是李白通过蜀道之难,来表达自己的坎坷人生,抒发失意情怀。也有人说是表达了李白对社会政治前途的忧虑和关切。明代的胡震亨和顾炎武认为“自为蜀咏,别无寓意”。
全诗可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层:开头至“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主要从侧面来描写蜀道之难。
开首四句是全文的总纲。开篇即连用三个叹词,强烈的咏叹凭空而起,震惊人心,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切入正题。
“蚕丛及鱼凫”以下六句,诗人讲述了蜀国、蜀道的历史。从传说中的蚕丛开国以来,四万八千岁未与秦塞往来,太白、峨眉之颠只有“鸟道”可行。地理的阻隔割断了蜀国与外界的交往,似乎也割断了历史。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由历史讲到今日蜀道的来历,引入五丁开山的神话故事。 “五丁开山”,始有人迹可至的“蜀道”。即称“天梯”、 “石栈”,其险难程度,不言而知。如此得见地理的险峻,开路之艰难,这为蜀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烘托出艰险奇异的气氛。
第二层:从“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到“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具体从正面描写蜀道的峻险高危,表现跋涉攀登之难。
先从古神话说起。 “六龙回日”,是说山峰高耸入云,连太阳神的龙车都无法通过。与险峻的高山相映,更显出道路险绝的是山下湍激回旋的河流。山峦的高峻险阻,即使善飞如黄鹤,善攀如猿猱,也都为之发愁。这样波澜迭起,将蜀道之难写得无以复加。
“青泥何盘盘”以下四句,诗人另辟蹊径,从游蜀者的感受与对游蜀者的安危关怀方面来写。山道九曲高危,仰首看参、井等星宿,几乎手可抚触,不由得叫人呼吸紧张,抚胸长叹。仅几个细节动作描写,即勾勒出人行蜀道之困危状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受。
“问君西游何时还”二句,诗人笔锋一转,以虚拟问答的方式,借问友人何日归来,引出旅人面对“畏途”的羁旅愁思。
“但见悲鸟号古木”以下七句,描绘了洪荒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实难于上青天。以自然环境气氛烘托人的主观感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方法。李白在本诗中加以运用,更是想落天外,出人意表。
“连峰去天不盈尺”以下六句,主要从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惊险的气氛。 “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饰山峰之高; “枯松倒挂倚绝壁”则是衬托绝壁之险。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强烈气势,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收到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而崔嵬”到末尾,写蜀地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表现居留之难。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心动魄了。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写剑阁雄关的险要。蜀中要塞剑阁,坐落在祟山峻岭之上。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 30 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兼以猛虎、长蛇, “杀人如麻”,进一步突出其环境之险恶。
至此,诗篇归结为望“君”早归之意。西望锦城,慨叹蜀道之难,这是作者的感慨,又是行者的感慨,同时也是此诗留给读者的深切感受。也隐含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3) 精华鉴赏。
将神话传说、想像和艺术夸张融为一体进行写景抒情,是本诗的最主要艺术特点。三者相辅相成,生动描绘出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和它阴森深邃的气氛,有力地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高峻和难以攀登的可畏可叹,还为蜀道涂抹上一层古朴凄凉、离奇迷幻的色彩,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可以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也是本诗一大特点。诗歌句式以七言句为主,又间杂了三、四、五、六、八言等句式,变化频频,灵活多样;语言或匀称对偶,或散漫舒展,或精炼凝重,或通俗轻快,摆脱了一般诗歌中节奏统一板滞的现象,造成了参差错落、变化有致的美感和韵味。诗歌句式和语言的这种特色,正是李白豪放不羁的飘逸个性的体现。
诗歌中三次惊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将自己的强烈感情笼罩全诗,主观色彩浓厚,给人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之感。随着景物的描写,惊叹之情不断加强,也使艺术效果逐步得以强化,使诗歌产生了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2 习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诗歌句式与情感表达的关系,体会《蜀道难》句式的独特韵味。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 2 段。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该句在诗歌当中加强主观色彩的作用,及其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是该诗的主调。该句在诗中重复三次,每次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开头,重在表现蓦然惊讶的感觉,也使文势更为突兀;在中间,是表现一种畏惧和发愁的心理,在文势上有换气和振起的作用;在末尾,则表现无可奈何,只得作罢的情绪,使全诗通过这样的一唱三叹,让主调在读者心目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掌握蜀道“难”的具体特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会对作品思想内容的归纳。
参考答案:蜀道之“难”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一是高险,表现在太白峰路段。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等句子,都表现这种高险。二是惊险,在青泥岭路段。 “扪参历井仰胁息”、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脉崖转石万壑雷”等句,便是表现这种特点。三是凶险,主要在剑阁山路段。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等句,均表现了这种凶险的特点
(4) 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让学生深刻理解、把握李白诗歌的主导风格和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 1 段。
3 .相关资料。
中唐以后直至今日,人们对《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和主旨众说纷纭。就中以用乐府旧题写故国山川、别无寓意之说颇为可能。令人詹镆疑是天宝元年初至长安时送友人入蜀之作,亦颇有可能。在送别诗中以主要篇幅描写山川风景,在李白本人和其他唐人作品 ( 尤其是七言歌行 ) 中不乏其例。诗的结尾部分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等句,有人据此以为有政治寓意。其实那不过是用左思 ( 蜀都赋 ) 、'张载《剑阁铭 ) 中的成语加以变化,借以夸张山川之险。就如作者 { 天门山铭》中“天险之地,无德匪亲”等句一样,未必是影射时事。
《蜀道难 ) 形象雄伟,感情炽烈,想像丰富,语言夸张。全诗色泽光怪陆离,动人心魄,充分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的特色。诗人从各个角度摄取画面, 多方面突出蜀道之险。其结构则回旋往复,又层次井然。诗的句式多样,参以散文句法,节奏鲜明而富于变化。虽然诗歌竭力描绘蜀道的艰难险恶,但人们读后并不感到情绪低沉,反而为诗中夸张的描写、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伟的美。这是因为诗人借助于对蜀道山川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魄,体现了向往雄伟不凡事物的精神面貌,因而具有一股积极向上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