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练习题
修改病句。
(1)家长和老师对我们寄予很高的厚望,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决不辜负他们。
(2)从世界杯上的表现来看,我国的足球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3)许多下海经商的人成了高薪阶层,相比之下,大多数政府官员却成了“清水衙门”……
(4)如果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三百来斤左右。
B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
C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台阶遮出一大片绿阴。
D他觉得终于可以造屋了,便破土动工,选定一个日子。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通过老师的一番教育,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B故事会上,有几个同学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C《雷雨》这部话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情节。
D只要坚持不懈的攀登,我们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9、修改下列病句。
(1)外边的吵闹声突然渐渐消失了。
(2)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正在总结经验。
(3)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4)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5)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6)在江苏省经济贸易洽淡会上,外商和港澳同胞参观了丰富多彩的洽谈会的展品。
10、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①梦境与睡眠深浅程度有关。②朦胧入睡时,大脑皮层里的抑制程度比较浅,梦境就更加塑近现实生活,正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③甚至有时自己也觉察到在做梦,所以不能主动地控制,只能听其自然发展。④睡眠稍深一些,梦境则有明显的虚幻性和荒诞性,一时在东,一时在西,或者与死去已久的亲人在一起,而自己毫无判断辨别的能力。⑤这就是大脑里抑制程度更深。⑥比如,白天深思一道数学题,梦里也可能在做数学;白天搞技术发明,梦里也可能搞同样的工作。
(1)第②句画线部分搭配不当的词语是 ,应改为 。
(2)第③句画线部分使用不当的关联词是 ,应改为 。
(3)第⑤句画线部分应补出的词语是 ,应放在 。
(4)第⑥句位置不当,应放在第 句的后面。
修辞与表达方式
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
(2)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4)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5)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
(6)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7)但是,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
2指出下列句中描写长妈妈时所用的描写方法。
(1)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 )
(2)“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 )
(3)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 )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3)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4)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5)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6)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
4、下列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B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C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
5、对于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他)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2)这些眼神,是中国农村对自己的冒险家们的打分。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对城市的探询。
(3)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
A拟人 比喻 反问 B拟人 反复 设问C排比 反复 比喻 设问 D排比 反复 设问
6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1)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2)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
(3)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4)父亲拍拍我后脑勺说,这样是会吃苦头的!
A外貌 神态 动作 语言 B外貌 心理 动作 语言
C外貌 心理 神态 语言 D外貌 动作 神态 语言
7、下列句中的对偶句有(多项) ( )
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D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下列四句中运用的说明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石拱桥的桥洞成一张半弓,又像虹。 B像这种各拱相连的桥,我们叫联拱桥。
C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河上。D园子里的花竞相开放,成了一幅最明艳的画。
9、对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对比) B月色入户。(拟人)
C庭下如积水空明。(比喻) D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反问)
10、请简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3)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衔接与排序
1、下列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又隔了几天,他整个人走到台阶上去,说全冻实牢了。
(2)这位年轻人连外出谋生的人也大半不认识,老信客说了又说,比了又比,
(3)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遗物送去,这件事情更有危难。农村妇女会把这堆简陋的遗物当作丈夫生命的代价, 。
A.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B.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C.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D.把他的大脚板在每个部位都踩了踩 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连他们各人的脾气习惯也作了介绍
几乎没有一个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都不相信只有这一点点
2、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舅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筒里, ,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 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 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 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
初二年级语文上册《诗五首》同步练习题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珍羞(xiū) 金樽(zūn) 宗悫(kè)
B.投著(zhù) 塘坳(ào) 大庇(bǐ)
C.突兀(wù) 瀚海(hàn) 挂罥(juàn)
D.风掣(chè) 狐裘(qiú) 岑参(cēn)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君何能尔(你) 欲辨已忘言(辨识)
B.结庐在人境(庐山) 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C.多歧路,今安在(哪里) 瀚海阑干百丈冰(沧海)
D.吟鞭东指即天涯(马鞭) 秋天漠漠向昏黑(渐近)
3.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3)《饮酒》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5)《己亥杂诗》中,被后人形容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
4.下列赏析《饮酒》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写飞鸟具有象征意义,用飞鸟飞向天路喻指自己出仕。
B.诗中表现农村的恬美宁静和作者悠然自得的生活。
C.诗中形象地表现了田园的优美和静穆,与诗人的心境契合。
D.诗中写飞鸟,喻指自己归隐,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
5.下列对《行路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设宴为之饯行。
B.诗的前四句中“停、投、拔、顾”四个动作,形象地显示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感情的激荡变化,反映作者积极处世。
C.诗中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作者的苦闷,反映作者消极处世。
D.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6.下列对《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节五句,句句押韵,“号”、“茅”、“郊”、“梢”、“坳”五个开口呼的平声韵。
B.第一节五句,诗人寓情于客观描写之中,表现他对大风破屋的焦灼和怨愤之情。
C.第二节五句,是对第一节的补充,是为了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D.“忍能对面为盗贼”表现了诗人因“老无力”而受欺侮的愤懑心情。
7.关于诗词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近体诗的句数有严格的规定,计有三类:律诗、绝句、排律。
B.在诗歌发展,把唐代以前的诗歌和唐代讲求格律创作的诗叫“古体诗”。
C.律诗由四联组成,每联两句,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D.近体诗用韵很严,除首句可以入韵也可不入韵外,各联的对句必须押韵。
8.谈谈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诗词欣赏。
(一)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找出下列句中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结庐在人境(建造) 问君何能尔(这样,如此)
B.心远地自偏(偏僻) 采菊东篱下(篱笆)
C.山气日夕佳(傍晚) 飞鸟相与还(结伴)
D.此中有真意(真心实意) 欲辨已忘言(辨别)
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以平易的语言直接道出作者对幽美平静的田园的喜爱,对车马喧嚣的官场的厌倦。
B.三、四句采用问话的形式,借饮酒人之间的对话来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
C.五至八句描写田园的美好景色,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面,表现出作者陶醉于其中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D.这首诗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全诗景、情、理融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语言朴素自然。
3.陶渊明是_____________时代的山水田园诗人。这首诗写作者隐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具体情境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像“群童”、“抱茅入竹去”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人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下册语文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谪守( ) 霪雨霏霏( )( ) 岸芷汀兰( )( )
樯倾楫摧( )( ) 浩浩汤汤( ) 阴风怒号( )
2.解释加点的词。
①增其旧制( )
②前人之述备矣( )
③沙鸥翔集( )
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然则:
②去国怀乡:
③南极潇湘:
④连月不开:
6.写出上文中的对偶句。
7.阴晦凄凉的景致带给登楼者的感受是什么?
8.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第二段所表达的览物之情。
9.文中略写巴陵胜状,详写览物之情,简要说说原因。
(二)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翻译画线的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11.“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
1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13.最后一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14.作者动静结合描写月夜美景,请你描绘一幅“盛夏月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