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秦风学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教案

教学目的:

1、理解杜十娘的人物形象;

2、理解“百宝箱”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文中杜十娘的悲剧是社会悲剧。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及刻画方法(杜十娘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杜十娘悲剧的实质。

学生情况分析:对于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都能产生对杜十娘的深深同情和对孙富、李甲的鄙视、憎恶,但对于杜十娘最后用死来表示反抗,想法却很多。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在全面分析杜十娘形象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杜十娘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主要教学方法:导读法、分析归纳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借助注释通读课文。

2.理清故事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

3.注意在文中画出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

一、新课导入

作者冯梦龙,在评述当时的说书艺术时说:“试今说话人当场描写,可喜可愕,可悲可涕,可歌可舞;再欲捉刀,再欲下拜,再欲决盄,再欲捐金;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诵《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其实他的小说也追求这种效果,《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二、铺垫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警世通言》与《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三言”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 的总集。“话本”原指“说话人”所用的底本。后来有一些底本经过“说话人”不断地丰富,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供人阅读的短篇小说。这种短篇小说也就被称为“话本”。文人(主要是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的作品就称为“拟话本”。冯梦龙搜集了宋、元、明三代五百多年中的“话本”和“拟话本”加以整理、修改和重写,并加入他自己的创作,共120个短篇,编成“三言”。话本又可称为平话小说,它对我国小说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三言”是平话小说的总汇,也是研究短篇平话小说的重要材料。

冯梦龙,字犹龙,别号龙子犹,江苏吴县人,明末文学家,生卒年代不详。诗集有《七乐斋稿》,散曲集有《龙子犹散曲》,创作和改订的剧本有《双雄记》《万事足》《酒家佣》《量江记》等多种。他编选过民间歌曲《山歌》和《挂枝儿》,编辑过故事集《智囊》和小品文集《古今谭概》。在小说方面,他增补鉴定过《三遂平妖传》《新列国志》《两汉演义》等书。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编写全文情节提纲

1 故事的背景(1—2)

2 开端 两情相悦(3—5)

3 发展 设计赎身(6—12)

4 高潮 中途被卖(13—17)

5 结局 怒沉长江(18—22)

6 故事的评述(23)

四、情节设疑

1.为什么杜十娘要积攒百宝箱?

(提示:想摆脱苦海,寻机从良。)

2.杜十娘自己有银两,为什么不早告诉李甲,而让他为难?

(提示:试探李甲的诚意。)

3.李甲筹集到银两赎出她后,她为什么还是不把实情告诉于他?

(并未对李甲完全放心。)

4.杜十娘为什么不选择走别的路,非要选择自杀?

(提示:从良是她一生最大的愿望,而今希望破灭,只有以死来表示对压迫她的恶势力的不满和反抗。)

5.杜十娘是爱李甲的,为什么不在把百宝箱送给李甲之后,才投江而死?

(提示:她已深刻地认识到自己选错了人,既然不是真正的爱情,她为什么还要把东西留给李甲那?)

五、师生共同赏析

(一)《杜》叙述的是一个古代妓女的悲剧故事。全篇以李甲与杜十娘的爱情为主线,主要涉及五个人物:杜十娘、李甲、李布政、柳遇春、孙富。人物之间的关系清楚明了。

操作过程:①学生简单复述。②由五到七位同学谈谈感触最深的是什么。③教师自己介绍初读这篇小说的感受。④确定研讨对象“百宝箱”。

(二)研读课文,理出课文写到“百宝箱”的地方

通观全篇,“百宝箱”的出现明明暗暗共有五处。

操作过程:①学生研读。②讨论列表,表中明确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写到“百宝箱”,杜十娘有些什么言行。

(三)深入研究,品味细节

1、杜十娘为什么要积攒“百宝箱”?(杜十娘“久有从良之志”,早已厌倦没有尊严、没有人格的妓女生活,要脱籍从良,就需要金钱。同时,“百宝箱”是杜十娘的价值和希望之所在,拥有金钱便拥有一定程度的人生选择权,她希望以“百宝箱”换回她的美好生活,由此可知她比一般的妓女想得深,想得远,说明她很有心计。)

2、在赎身一节中,在李甲借钱一筹莫展时,杜十娘为什么不拿出全部的赎金,而只拿了一半,另一半却要李甲想法筹集?

(明确:杜十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表明自己一片从良归正的真心,这一点改变了柳遇春的看法,最后主动帮助李甲借钱,成人之美了;另一方面也不想让李甲以为她太有钱,要李甲作为男人承担一定的压力,并在这样的压力下,历练出成家立业的本领来。杜十娘在当时那个男人的社会中很难遇到一个像李甲如此把自己看成一个真正女人的人,她凭借自己的百宝箱,自然有一种不依靠男人的独立性,但她同样希望自己喜欢的男人也是一个离天立地的汉子,只有这样,彼此平等独立自才能在没有依附关系的婚姻中得到爱情。)

3、在被卖一节里,李甲与孙富还是初交为什么就那么容易被孙富说服?

(明确:说明孙富老谋深算狡诈多端外,更主要是因为李甲这个贵族公子,长期的优裕的物质生活和所谓“仁义道德”的精神教育,性格懦弱又自私。尽管他与杜十娘历经艰辛,走上了自由结合的道路,但他对家庭的依附性,让如何面对家人尤其是一家之长的严父的问题成了他深深的忧虑,在爱情与孝道的矛盾中,他根本没有像杜十娘那样积极想法去化解,而是消极的逃避,而一旦面对两者的冲突时,他又没有多少犹豫地舍弃了爱情而选择所谓“孝道”,这正是孙富能够那么容易说服他的内在原因。)

4、为什么在“怒沉百宝箱”之前,要孙富兑足千两银子?(一是对李甲,李甲的这一场“生意”做得可是大亏了,十娘要让他意识到千两银子与价值不下万金的“百宝箱”的巨大反差,让他在悔恨和痛苦中煎熬,惩治负心郎。二是对孙富,孙富“破人姻缘,断人恩爱”,杜十娘要他人财两空。)

(四)总结梳理:“百宝箱”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它是这篇小说构思的精华所在。“百宝箱”的存在,凸现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百宝箱”使小说弥满了金钱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状貌;“百宝箱”丰富了小说的悲剧意蕴,作者在这篇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的经验与哲学都是通过“百宝箱”这个意象来实现的。从叙事角度看,“百宝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形成叙事节奏,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因为金钱而一步步受阻,同时因为“百宝箱”又一步步使阻碍化解,直至走向最后的悲剧;“百宝箱”又调节了叙事视角,“百宝箱”是个“秘密”,情节发展过程中,作者只是掀开一角让读者窥探,最后才把“秘密”公开,“秘密”公开之时,所有的疑问便在读者头脑中涌现出来。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综合练习题

基础练习

1.下边对李甲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李甲是一个庸懦自私、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

B.借钱时一碰到困难就心灰意懒,说明他对杜十娘并不忠诚。

C.返家途中,谈到往事,他“必感激流涕”是为了讨好十娘,是伪装得很巧妙的虚情假意。

D.李甲所以会中孙富奸计的内因是他的性格怯懦和自私。

2.下边对孙富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孙富用计结识李甲是因为他看到十娘的美色便起了奸邪之念。

B.他工于心计,巧施伎俩,三言两语就摧毁了李甲对杜十娘原本纯真的爱情。

C.在满口“仁义道德”的幌子下,孙富用金钱收买李甲的心。

D.盐商孙富是个卑鄙和奸诈的小人。

3.下边对杜十娘的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杜十娘是一个聪明、美丽而热情的女子,不幸落入“火坑”,沦为青楼娼妓。

B.她追求有尊严的生活,“久有从良之志”,攒聚价值万金的珠宝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C.她一再试探李甲的诚意,不将百宝箱的秘密告诉他,这是因为她对李甲这个纨绔子弟完全不相信。

D.杜十娘不惜以一死来反抗压迫她的恶势力,反映了她性格的刚强和坚定。

4.文学常识填空。

冯梦龙,字(  ),(  )时小说家。他编印的“三言”指的是:《     》、《     》、《     》。“三言”是(  )(  )(  )时期“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集;其中有些篇是冯梦龙的作品。

5.作者塑造的柳监生和孙富两个人物,在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1.下列加粗字的音、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风尘(chén) 应(yīng)承 亵(xié)渎 泛(fàn)海

B.褴(lán)褛 轻薄(bó) 脂(zhī)粉 杳(yǎo)无踪影

C.监(jiān)生 谄(chǎn)笑 教坊(fǎng) 忒(tè)近

D.庠(xiáng)序 连萼(è) 囊箧(qiè) 虔(qián)婆

2.解释下列加粗词。

读书在庠(   ) 户部官奏准(   )(   )

纳粟入监之例(   ) 教坊落籍(   ) 游资虽罄(   )

假贷路费(   ) 凑聚将来(   ) 那顾缓急(   )

所见良是(   ) 羞见芳卿(   ) 庶易为力(   )

倘得玉成(   ) 以手加额(   ) 启户相延(   )

直饮至夜分(   ) 携妾于归(   ) 周全之德(   )

因风吹火(   ) 何足挂齿(   ) 合具薄赆(   )

足见同志(   ) 尊姓何讳(   ) 他适之地(   )

效忠于万一(   ) 计如果善(   ) 渠意聘汝(   )

为贾竖子所欺(   ) 分毫无爽(   ) 中道见弃(   )

甫得脱离,又遭弃捐(   )(   )

3.试比较下列两段人物语言,各表现了怎样不同的人物性格。

鸨儿:“老身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说谎?不信时与你拍掌为定。若翻悔时,做猪做狗。”

杜十娘:十娘冷笑一声道:“为郎君画此计者,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十娘又痛斥李甲:“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试从两个人的思想、品格、气质、教养几方面来分析他们的不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造成杜十娘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特色?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测试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纳粟_____在庠_____莲萼_____樊素_____谄笑_______囊箧________行户_____钟馗_______亵渎________告罄______半晌________兑______贫窭_______卮______赉_____伫______倏______艄公_______屏去______挈______讳_____甫_____诟_______

2、 解释下列词或是加点字的含义

良是___________以手加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归____________________肩舆_________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舒头出仓____________________疏不间亲_______________以为他适之地________________最工轻薄___________渠意欲以千金聘汝______________分毫无爽____________充牣____________中道见弃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端州遗砚

郑洪杰

马回头村距县城85公里,偏僻闭塞,土地贫瘠,山丘荒秃。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外出巡视,坐骑面对凄荒,甩颈嘶鸣,不愿前行。马回头据此得名。

时至90年代,马回头村仍很贫困。惟一令村民骄傲的是,德高望重的恒运老人藏有一名砚。因有名砚,村民才开了几回眼界: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

一专家曾用掌心抚砚肌肤,又以笔杆轻轻叩之,后又持镜细观砚上圆点、花纹,最后方说,此砚是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出自肇庆溪河注入羚兰峡汇合处,即烂柯山老坑。你看,其色青紫莹润,石眼黑黄重晕,乃最珍贵的鹏鸽眼。这种砚,石质滋润,易于发墨,不损毫毛,实乃正品名砚哪!问其价,专家说不可估,《明一统志》上就有“匠石识山之脉理,凿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为砚,可值千金”之说,何况时至今日,又何况这正宗之精品哪!

专家一席话,说得赏者目瞪口呆,车回路转,又悄悄复找老人,许以全家迁往县城、子女就业,或出万元购之。但恒运老人只略略一笑说,受用不起,受用不起,执意不肯出手。

三年前,又有车入村,是才上任的林县长。不同的是林县长没访恒运老人,却随乡长村长在村里村外查看个仔细,同来的几个科技人员,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三天后方回县城。恒运老人站在村口,目送一路黄尘远去的车,捻须在手,轻轻微笑。

如今三年已过,马回头村已是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收获时节,一辆小车直奔老人家里,老人出迎,见是林县长,方喜出望外双手打拱,说,我料你该来了。

林县长说,前次来,父老贫苦,日月难捱,作为一县之长,怎有心情赏玩。今日专程来访,不知老人家肯否赐我眼福。

恒运老人乐呵呵取出名砚。但见那砚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林县长观罢惊呼一声,果然名不虚传,宝砚宝砚哪!

恒运老人便问县长,怎见得是宝砚?

林县长略一思忖说,砚质系水云母类粘土矿形成,因而细嫩柔和、磨之无声,是地道的端砚精品,通为历代的贡品哪!

恒运老人又问,你看这花纹怎样?

林县长谦谦一笑说,以我拙见,贵在花纹:这是砚中十几种花纹之最,叫鱼脑冻纹,可谓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老人复又追问,这石眼如何?

林县长再三观摩后说,这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瞳子于内,是典型的活眼。

恒运老人听罢赞道,县长见地极是。还有,你看这图案雕琢细腻,两龙对舞呼呼生风,游云飘逸吹之欲散,更见古朴和价值。

林县长由衷赞道,正是正是,不知您老怎收藏了这等名砚极品?

恒运老人告之说,我祖先曾在端州为知州当差,故有缘得之。

林县长悟道,果有渊源。又是一席话后,林县长欲起身告辞。老人伸手一拦说,慢!遵先祖遗嘱,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又精通砚器者,当赠之。今日这砚就赠于林县长了,这也是老生心愿。言罢,双手托砚,请林县长纳之。

老人一番话,听得县长双眸湿润,情似波澜。他动情道,算来,我也门出丹青世家,祖父、父亲均有造诣。我自幼受其熏陶,也识得点墨在胸,略知文房四宝。可惜这等好砚,只闻未见。今日见了,已是眼福,怎能再生奢望呢。再说,这等厚礼,我无功无劳,如何受得起?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老人执意要送,林县长说,您老祖上既在端州为知州当差,可听过包拯三掷砚的传说。

恒运老人说,当然知晓。庆历三年,包拯任端州知府,期满回京师时,没带走一砚。为表清正,还将朋友所赠之砚,尽掷于山沟中。

林县长说,想来,所掷也非寻常之砚吧。

恒运老人说,当然,皆是佳品。不瞒你说,此砚便是包拯所掷砚中之一。看这七颗石眼,列成勺形,正是相传七星北斗名砚!确为当年祖先目睹的包拯掷砚,因惜其珍,才历经艰难潜返山中寻觅。可惜其余或粉或损,惟有此砚落入草莽,得以保全,重见其辉。林县长闻听惊异,连声感慨说,历经九百余年,不料在这里看到传说中之古砚。老人家,这砚我更不能收了。您老就精心收藏,一为马回头村留一财富,二以砚为证为鉴,将佳话说于来访者,岂不更有其用吗? 老人再三欲赠,终见林县长言辞恳切,态度肃正,只好双手颤颤将砚收回放好。之后,两双手紧握良久,林县长才登车惜别。

回望渐逝远去的车子,恒运老人竟潸然落泪,由衷感叹说,清如水,明如镜,爱子民,前不见古人后却有来者!这等好官,只盼多些,再多些!(选自《微型小说选刊》精华本)

1.文章第3段写专家对端砚的鉴赏,表达了端砚的哪些特点?作用是什么?

2.(1)文中写恒运老人“略略一笑”“轻轻微笑”“潸然落泪”,分别表达了老人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林县长带领人们把马回头村治理得“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时,“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宇间却又锁三分心思”。表达了老人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林县长对古砚的评价和援引“包拯三掷砚”的传说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写“不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簸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家,皆慕名赏砚”,不仅从侧面突出了古砚的珍贵,而且含蓄讽刺了个别官员尸位素餐、不知造福人民的丑恶嘴脸。

B.恒运老人的端砚出之烂柯山老坑,质地是端砚之最。而且有“白如晴云,松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的鱼脑冻纹等,是砚中的极品。

C.林县长刚上任时并不知道马回头村恒运老人有古砚,所以他虽然在马回头村察看了三天,却只是忙于“登山岗,查地形,取土样”,一直到三年后才闻名而来看古砚。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林县长是关心老百姓苦乐的好官。

D.恒运老人决心把古砚赠送给林县长,一是因为林县长造福了地方百姓,同时也是因为林县长精通砚器。

E.林县长坚决不受古砚,一是因为此砚是清官包拯所掷弃,二是希望老人将自己不接受古砚的佳话说给后人,留下自己为官清正的美名。

孔 子 为 人

太史公曰:《诗》有之:“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