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词风。
2、体会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特点。
3、背诵这首词。
教学重点:
1、情景交融的写法。
2、背诵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寓情于景的、含蓄的写作风格。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过宋词的集大成者李清照的一首作品叫《如梦令》。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学习作者的另一首名篇《一剪梅》。(板书课题)。在上课之前我们还是有必要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为伟大的女词人。
二: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14岁时的李清照能写出让其饱读诗书的父亲定言到,“我现在已没有能力来评论你的词,需要大家。”,从其词做的成就中来看还是令人置信的。而张15岁时候,写就的《霸王别姬》有人已呼叫可与郭沫若论长短,不可不令人扼腕。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v南渡之前,李清照多写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南渡之后,则多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骨,词情凄黯。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丈夫。
三:具体研习
1、“红藕”“玉簟”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香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其实,也含有青春易逝、红颜易老之意;“玉簟秋”,虽然是暑退秋来,所以竹席也凉了,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
“红藕香残”——从客观景物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簟秋”——从主观感受表达秋的到来。
景、情;主观、客观
2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
轻:轻手轻脚。怕惊动别人、小心翼翼。
独:借泛舟以消愁,非闲情逸致的游玩。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独:——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谁——赵明诚
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1、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
2、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
无可奈何花落去
水流无限似侬愁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的旖旎、纯洁、心心相印的爱情。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的,足见两心相印。
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深化: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皱着的眉头方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无法排遣。
“才——却——”有连接关系,表现“愁”运动之速,而愁从可见的眉间藏到心头,更使人领略到女词人的万千愁绪,诗人感情在短暂中的变幻起伏,真实形象,给人以遐想。(联想: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四:课文小结
本问的写作特点:
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
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磊落大方;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上口,声韵和谐。
《一剪梅》课堂实录
师:刚才听同学们唱歌,我想起了龚自珍的一句诗“我劝天公重抖擞,——”
学生们齐声:“不拘一格降人才”
师:同学们刚吃过早饭,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可是有这样一位女子,因为思念远在他乡的丈夫而喝水水不甜,吃饭饭不香她把自己满心的相思与愁绪写成一首词寄给丈夫,这首词就是深受后人喜爱的《一剪梅》,而这位女子是大家很熟悉的李清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味《一剪梅》
师:关于女词人李清照,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说你了解到的,说你对一千年前的她有怎样的印象
生1:她生活在两宋之际,虽出生名门,但命运比较坎坷她很有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余秋雨先生写过一篇讲她生世经历的散文,我很喜欢
师:这位同学爱读书,了解到的知识较多,很好
生2:以前我们学过她的《如梦令》,写少年时出游误入藕花深处的事,写得很活泼还有《醉花阴》写对丈夫的思念,很哀伤我还很喜欢她的《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很好
师:你对李清照真的是很喜欢,记住了她那么多的诗词,谢谢你大家能一起背一下《如梦令》吗?
生齐背: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李清照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大学士苏轼的学生,母亲是一个状元的孙女,文化修养很高她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熏陶与教育,生活也比较闲适弄弄诗书琴乐,与朋友观景赏玩,因此早期诗作的内容多为闺中闲适生活,代表作就是刚刚说到的《如梦令》——“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多么自然明快,轻松活泼,多么富有青春气息,就像在座的各位一样
生轻轻地笑起来
师:时间在走,无忧无虑的少女到了女大当嫁的时候,她也很有幸与当时一位朝廷官员的儿子赵明诚结婚,夫妻二人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生活非常幸福婚后丈夫远去他乡任职时,独守空房的妻子只好满蘸相思之墨寄一封锦书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首先老师给大家朗诵一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教室里安静一片,学生被低缓哀愁的声音带入了词的情境里,静静的,只有我的声音结束后,停顿了一会儿,他们给我鼓起了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同学们给我掌声,说明大家对这首词也很有感觉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生:“愁”
师:对,是一个“愁”字下面就请大家齐读课文,体会一下女子的“愁”
生齐读
师:同学们情感把握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词的上片同学们来说一说上片有哪些景物?
生:红藕、玉簟、兰舟、云、大雁、月、楼
师:这些景物当中,哪些是诗词中常用的意象?
生:月
师:你能说一下月这一意象的含义吗?可以举一些我们学过的诗词说
生:苏轼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之句,月亮的变换跟人们的悲欢离合很有共通性,所以人们往往望月怀人
师:说得很好,有理、有据、有情月亮是浩渺夜空中最大的星体,它本身又洁白明亮,本身就是很值得人欣赏的事物那么在这首词里,月亮所含有的意思自然是——
生齐声回答:对丈夫的思念
师:好,还有哪些你认为很有意蕴的意象?
生:大雁古人有鸿雁传书的传说这里李清照看到大雁,想到丈夫有没有寄信来呢?
师:好,“云中谁寄锦书来?”这一句可以再挖掘一下,你觉得这位女子想说些什么?
生:你什么时候会寄信来呢?好希望你能托鸿雁给我寄一封信来
师:好,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 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下上片
生读
师:词里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生:秋天?
师:只是秋天吗?秋天是大季节,还有小时刻——
生:晚上
生:不对,应该是下午和晚上
师:好,秋天的傍晚到晚上,红藕、玉簟、兰舟、云、大雁、月、楼,这些景物,还有一个女子请大家想象一下这一幅画面,动态的画面谁来说一说?遵循你的感觉说,想着什么画面就怎么说
生:有一个水塘,水塘里长着一些莲花
师:莲花怎么样?
生:快要败了
师:好,更细致了,继续
生:远处有一条小河,河上一条小船
师:画面里会有莲花、小河、小船,还有些什么?谁来进行画面补充?你的头脑当中有一幅怎样的水墨画?
生:有一座阁楼,楼前有一个栽着花草的庭院,边上池里的荷花要凋谢了,一位女子坐在庭院的凉席上看着那些花,静静的,满脸愁容
师:诶,很好很好,非常细致,还有了人物
生:这个女子轻轻地起身,松解一下衣服,款款走上小船上抬头看见白云底下一群大雁飞过
师:好“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默默水悠悠,肠断白萍洲”“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古典诗词中的思妇,常常是触景生情,触景怀人这里也是如此继续
生:天色暗下去了,月亮出来了她回到自己的阁楼里,又独自站在楼上看月亮
师:好,同学们有一幅幅画面了我们来看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说说你对这两句的感受或理解
学生思考,在想怎么表达
师:你能来说一说吗?感觉怎样就怎样说没关系,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我觉得这两句很好
师:怎么好?为什么好?
他思考着这句诗,很艰难地不知如何来表达,神态为难
师: 其实你心中有一种感觉,觉得它很好,只是现在还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对不对?
生:(释然地笑了,点点头)是是
师:(示意他坐下,对全班学生)跟这位同学相似的情况大家是不是也常会碰到?
学生大声说:是!
师:是的,有时我们心中有感觉就是说不出来,这很正常,老师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而我们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自己的感觉表达出来,就是将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言传出来
学生们轻松地笑了
师:现在就这两句诗,有同学能说吗?好,你来
生:我觉得花和水都各做各的事,各有自己的方向,不管这位女子,让她更觉得自己孤单寂寞“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说的是同样是对爱人的思念,两个人不能在一起,各在各的地方想着对方
师:好,这是你的理解还有同学想说说吗?
生:我觉得“花自飘零,水自流”分别指的是她自己和丈夫,花飘落,水流动,两者无法相交相会
师:她的理解与刚才那位同学的不一样,同学们说她的是不是也说得通?
生:是!(学生们显得很激动)
师:对,对文本的阅读各有各的感受,这种独特的感受是很重要的我要表扬她要告诉大家的是后人说这是一句谶语,后来赵明诚得病身亡,夫妻二人真的应验了这句“花自飘零,水自流”
师:关于后面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有同学能再来说一说吗?
生:这句表达了我思念你,你必然也同样思念我
师:是的这句诗可谓是道前人所未道之语,发前人所未发之声我们以前学《雨霖铃》“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表达的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思念,而李清照这里将夫妻二人合起来写,不仅显得独特,而且表达了我思念你,你必然是同样思念我可见二人情投意合、恩爱有加
师:我们再看最后一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我们看下片主要是抒情,这一句也是直接抒情的,同学们说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学生思考
师:情感本来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这里却比喻成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下了我的眉头,爬上了我的心头这类表达中我们也接触过,谁能说出这些诗句?
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师:是的,把愁比喻成一江春水滚滚而流
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师:愁也有了重量,小船都载不动了,形象可感
生:“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生:“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师:好,很好,有那么多还有一句很我很喜欢的——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愁情就像春天原野里的草望不到头,像满城飘飞的柳絮,像细细密密、难以断绝的梅雨总结一下这些诗句的表达手法是——
生:化抽象为具体,化虚为实
生:使得情感生动形象可感,更易于产生共鸣
师:好,下面就请大家再齐读这首词
生读
师:看得出大家很喜欢它,有没有同学愿意单独来为大家朗诵?
师:其实好的诗文是应该大声读出来的朗读犹如唱歌,也能宣泄情感,也能与文字产生共鸣跃跃欲试的同学给自己一次机会
一个一个站起来读了,男生读得也很有韵味
师:这首词谱成曲的歌名叫《月满西楼》,有同学会唱吗?
没有人会唱,他们于是要老师唱
师:那我就勉为其难唱一唱吧
学生们看着我,沉浸在低缓的韵律当中唱毕,他们又鼓起了掌声
师:谢谢大家的掌声这首歌我们就底下再学我们再回到李清照的生平上来金人从北部草原侵入宋国土地,李清照遭遇国破、家亡、夫死的厄运,流落到南方,孤苦无依我们来看一首她53岁写的《武陵春》,请把你喜欢的这首《武陵春》给大家背诵一遍
生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师:同学们听到她把哪个字念错了?
生:“舴艋舟”的“舴”,应该是跟“责任”的“责”一样的读音
师:(对背诵《武陵春》的学生)你读得很有感情,现在又在大家的帮助下把一个自己疏忽了的错误纠正了,是不是一个进步?
生:是
师:好,同学们,不要害怕发言,发言出错了你会得到纠错的机会
师:这首词的词眼依然是一个“愁”字,这里的愁是怎样?你的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我们这位书香之家、极有才情的女子在词中是怎样的?请同学们以第一或第二人称的形式将词中的意思表达出来第一人称即假设自己是这个女子,第二人称即以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写,对李清照称“你”我想看到每位同学属于自己的理解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一剪梅》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剪梅》,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作业四个部分来进行说明。
说教材:
一、第三册语文主要是诗词,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诗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原因如下:
1、在这一部分,高考时直接题和间接题都很多,关键是直接题较多,如:(1)作家作品、作家的姓名字号、并称及文坛地位等;(2)风格流派、文体;(3)名句填空;(4)对相关背景的了解、对主要内容和重点字词的理解;(5)对写作特点及艺术手法的鉴赏。
2、诗词教学从培养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来谈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到人生态度,小到言谈举止,都有影响。
二、这首词可以说是比较重要的。李清照是一个大家,就像讲诗经要讲《氓》,讲楚词要讲到屈原,讲魏晋诗要讲到陶渊明,讲唐诗要讲到李白杜甫,讲宋词不能不讲到李清照,他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词对后代文人影响极大。
三、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背诵本词
2、熟记作家作品地位
3、把握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
说教法
一、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李清照积满苦涩忧怨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
原因是:我们的学生阅历浅,学生几乎没有跟自己亲人分隔两地的经历,更不可能有过结婚后深切思念自己另一半的体会,如不引导,很难体会面对冷月凉席,深切思念自己的丈夫。但李清照又不同于苏轼辛弃疾,她倾向于写深闺体会的婉约词。
二、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因为有了上片学习的基础,把握全词意境问题不大,讨论更能深入领会到情景交融的写法;更能领悟到李清照用词的精妙,如“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我安排的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正体现了上述认识和想法。
说教学过程:
一、在导课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婉约词与豪放词的区分打下基础。
二、在作者简介中,介绍得稍多了一点,有些内容似乎与本课内容联系不大,原想舍去,但又想到高考要考,所以就罗嗦了点,希望各位老师指正。
三、范读正音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朗读有利于记诵,朗读有利于理解,朗读有利于把握意境,朗读好了甚至可以以读代讲,朗读时要把握诗词不同风格、不同基调。这是一首婉约词,应读得语调低缓,情感深沉。
至于将字词板书,我个人认为在高中教学中依然必要,字词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语文教学中极重要的部分,传统教学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相反,近年来流行的所谓“素质教育”对字词教学有点忽视。平时时间充足时,我会在一单元学完后叫学生听写字词并注音,开始学生不以为然,以为是小学生的事,慢慢地倒引起了重视。
五、赏析部分
一是把握对字词的赏析;二是把握意境,尽可能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三是对一些艺术手法赏析穿插其中。
六、至于延伸比较部分,以李清照的另外两首词为例比较不同,是为了把学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差异上升到理性,使这种感性更加深刻、明晰。
说板书及作业
一、板书基本上是按行文思路来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是便于总结写作特点;二是便于学生按思路记忆背诵—本来还安排尽可能课堂背诵。
二、在指导检查作业时可以强调评价和鉴赏同一个人的作品,应从实际出发,我们所强调的风格流派不过是就其主要成就或主要方面来谈,不能一概而谈。
自己的缺点有时是自己清楚的,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背面,旁观者更清楚,所以希望各位老师多提意见,畅所欲言,给我们年轻人一个不断进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