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风云人物
(一)三大宗教创史人
佛教创史人——乔达摩·悉达多
伊斯兰教创史人——穆罕默德
(二)古代英雄人物
两河流域的统一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
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的——伯里克利
给亚洲带来战争的——亚历山大
罗马帝国的建立者——屋大维
(三)中古时期的改革者
孝德天皇——通过大化改新,使日本建立起封建制度
查理·马特——推行采邑制,促进了封建制度在欧洲的形成
(四)开辟新航路的探险者、航海家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哥伦布——发现美洲
达伽马——到达印度
麦哲伦——环球航行(五)文艺复兴代表
但丁——文艺复兴先驱,代表作《神曲》
达芬奇——代表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作家,代表作《哈姆雷特》等
(五)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政治家
华盛顿——大陆军总司令,美国国父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打败反法同盟,颁布《法典》
林肯——废除美国黑人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明治天皇——在日本推行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六)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
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
卢梭——提出社会契约论
(七)反抗殖民统治的英雄人物
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
(八)苏联*道路的探索者、改革者
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领导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推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落后国家建设*的成功办法。
斯大林——领导进行了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形成高度集权的斯大林管理模式。
戈尔巴乔夫——苏联第一位总统也是最后一任总统,他推行改革,没有消除苏联模式的弊端,而且在政治和思想领域推行多党制、议会制等,提出“人道的民主的*”。最终导致苏联人民的思想混乱和苏联的解体。
(九)二战前后西方国家的主要领导人
罗斯福——美国经济危机打击下上任的总统,而对危机,美国推出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恢复过来。
张伯伦——参加了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
丘吉尔——领导英国人民抵抗法西斯的进攻,为打败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
(十)二战时期轴心国集团的领导人
希特勒、墨索里尼
细数那些属牛的世界历史风云人物
若要追溯中国的历代牛年风云人物,应该说是数之不尽,尽之不详:
西汉名将霍去病
三国蜀汉皇帝刘备
唐朝大诗人李白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
北宋文学家苏轼
清末维新派领军人物之一谭嗣同
稍近一点的还有
陈毅、廖仲恺
杨开慧、邓小平、张学良
其实,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历代也有不少属牛的重要人物哦~
牛顿(1642—1727:英国)
1642年圣诞节出生在英格兰伍尔斯索蒲村,艾萨克·牛顿是曾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仅就光学方面的成就或许就可以使他占有一席之地,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成就比起他在数学或力学方面的成就来,那就相形见绌了。他对数学的贡献主要是发明了积分,这一发明是当代数学中最伟大的成就,但是牛顿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力学方面。牛顿定律可以而且已被用来解决极其广泛的科学和工程学方面的问题。
释迦牟尼(公元前569—486:印度)
乔达摩·释迦牟尼原名悉达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是卡皮拉瓦斯图的一位国王之子,如今皮拉瓦斯图是一座位于尼泊尔边界附近的印度东北部城市。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印度国王改信佛教。在中国许多人虽然不自称是佛教徒,但是他们却深深受着佛教哲学的影响。
穆罕默德(约570—632:沙特阿拉伯)
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是世界上几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是在宗教和非宗教领域内都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穆罕默德于570年出生在阿拉伯南部的麦加市贫寒之家,当时世界的一个落后地区。他将一个散漫无纪的阿拉伯民族统一起来了,并将一个宗教带给他们。在他死后13个世纪的今天,他的影响仍然强烈而巨大。
哥伦布(1451—1506:意大利)
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在寻找由西欧通往亚洲的西行之路时无意中发现了美洲大陆。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比他本人可能预料的还要大。他的这一发现是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开创了在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哥伦布事迹的梗概是众所周知的。1451年他出生在意大利热耶亚。显然哥伦布的首次航行对欧洲历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甚至比对美洲大陆的影响还要大。
谷登堡(1400—1468:德国)
谷登堡约翰常被称为印刷发明家,他大约1400年出生在德国美因兹。他的贡献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机,人们常常说谷登堡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活字。其实早在十一世纪中期中国就发明了活字,发明者的名字叫毕昇。他发明的活字是用陶瓷制成的,耐用性差,而且欧洲并不是从中国学会制造活字,而是独立发明的。
历史的光影:二十世纪世界政治风云人物--斯大林
一、自卑的超越
斯大林是在悲惨与贫穷的环境里长大的。他诞生在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省风景秀丽的古老城镇哥里,这里山高林密,河流纵横。据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的忒利亚王子曾到此地寻找过金羊毛。这富饶和美丽的地方消解了约瑟夫痛苦和沉默的童年。
斯大林的父亲维萨里昂是一个鞋匠,农奴出身,是当地有名的酒鬼,他的钱几乎都花到了伏特加上。像所有的格鲁吉亚男人那样,他粗犷冷漠,脾气十分暴躁,常常对约瑟夫进行无情的毒打,练就了这个男孩冷酷无情的性格。据说有一次,约瑟夫为了保护母亲,“将一把刀子向父亲甩过去,父亲怒吼着追他,邻居把他藏了起来。”1890年,维萨里昂由于醉酒闹事,被人用刀捅死。
斯大林的母亲叶卡捷琳娜是一个漂亮的红发女人,十五岁就嫁给维萨里昂,丈夫的凶暴和生活的重压造就了她典型的东方妇女具有的那种无限忍耐和驯服的性格,她坚毅地忍受着命运的折磨。这个可怜的女人曾生过三个孩子,但都夭折了。命运的这种恶作剧使她把一切爱都倾注到约瑟夫这个1879年12月21日出生的孩子身上。她日以继夜,不顾一切地干活,给人家洗衣服、烤面包、缝制衣服,以换取小约瑟夫的吃饱和温暖。
斯大林的母亲
童年的斯大林身体长得强壮结实,但也生过两场大病。第一次,他患了天花,差点病得死去,脸上永远留下深深的麻点。第二次更严重,得了败血症。左手长满浓疮,血液受到感染,死神向他召唤,但他却硬是挺过来了。这次病后,他的胳膊变得僵硬,不易弯曲,左手从此也戴上长年累月不脱的黑绒手套。
1888年,叶卡捷琳娜把约瑟夫送入哥里神学校读书,困苦的生活束缚了这个虔诚教徒的理想。“让儿子当上教士”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最高目的。这愿望曾整整伴随了她的一生,以至临终前,斯大林去看望她时(斯大林已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她还说:“你没当上神父,真可惜!”这是她一生最大的憾事。
神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对这个出身卑贱、身材矮小、长着鹰钩鼻、满脸麻皮的学生常常采取歧视的态度。对他的生理缺陷和父亲醉酒闹事之死更是嘲笑和侮辱。种种嘲弄如同阵阵铁锤敲在约瑟夫心坎。家境的贫寒和生理的缺陷使他自己觉得比别人低了一等。但这个鞋匠的儿子毕竟是不甘欺侮的。面对这种可恶的阶级偏见,他暗暗发誓,要出人头地,从各方面超过他们。他开始如饥似渴地读书,“几乎读完了哥里图书馆所有的藏书。”卡兹别吉写的绿林好汉柯巴的故事深深吸引了他,以后他便以柯巴自诩。约瑟夫开始变得好斗,爱出风头,千方百计要人们屈服。
1894年,约瑟夫转到第比利斯神学院。此时一股骚动的热浪正在席卷整个欧洲,神学院也成为反对俄国当局的中心,罢课、闹事事件接连不断。约瑟夫生性喜欢这种造反精神,不久也加入造反者的行列,并在两位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麦撒墨达西社,对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兴趣。他的思想很快闪现出新的火花,从出人头地逐渐转为向旧制度挑战。这是约瑟夫成长道路的第一步。此后,他把整颗心都投入到以革命为职业的生涯中去了。
二、沉默的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
斯大林的一生经历了五次逮捕和流放,受尽人间少有的困难和折磨,但他对革命的信仰始终没有变,他一次又一次地设法逃出来。残酷的磨炼塑造了他独特的个性——像钢铁一般坚强和冷酷无情。
和斯大林生活过的人都有这么一个感觉:这人太难接触了。他总是沉默寡言,进行自我沉思,从不同任何人吐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与最密切的同事交换思想和看法也很少,这在一个夸夸其谈的国度里,是绝无仅有的。然而,他却喜欢听取别人的意见,在楼梯口,他可一动不动地听取某人谈话,一、二小时内往往一言不发。正因这样,精明的托洛茨基把他当作阴森可怕的人,许多著名的布尔什维克领导人也觉得他举止乖张、孤僻,极难相处。卢那察尔斯基说过:“这个人像块冰……像块金钢石。他的精神气度也有类似的特点,清澈、冰冷、坚韧。”斯维尔德洛夫1904年曾与斯大林一起流放在西伯利亚的库列伊卡,但两人的关系很不融洽,斯维尔德洛夫曾写信给友人:“在这里,我们是两个人,和我在一起的是格鲁吉亚人朱加施维里,老相识。小伙子不错,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显得太不合群了。”次年五月,他在另一封信中写道:“现在那个同志和我分开住了,也很少见面。”
这种沉默和不合群当然不是浅浮,它蕴含了斯大林无限的精力和能量,他的沉默是对追求目标的深沉思考。为达到目标,他常常进行坚毅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
自1903年斯大林与列宁相识开始(虽然不是通过亲身见面而只是通过通信认识),斯大林就看出了列宁的份量,“他是一个非凡的人物,是一只翱翔于其他领导人之上的山鹰。”他决心跟着列宁走下去。
列宁与斯大林
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的初期,列宁十分孤立,在外高加索更是缺乏支持者。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毫不优柔寡断,立即站到布尔什维克一边。尽管这样为自己树立了强大的对立面,但他却感到欣然,因为生活中他需要对手。潜能一旦发挥,威力是巨大的。组织罢工、进行理论宣传、研究民族问题、与孟什维克开展论战,斯大林的名字开始在俄罗斯上空回响。一九一七年,这大动荡的岁月,这头凶猛无比的巨狮与列宁这个“德国间谍”汇合到了一起。不久,阿芙洛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摧毁了一个旧的世界。
十月革命后,斯大林当选为民族事务人民委员,与列宁、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组成党中央的四驾马车,开始担负起建设新家园的重任。旧法律系统的废除、新法院和革命法庭的建立、红军的组建和训练、全俄肃反委员会的成立,都付出了他辛勤的汗水。这些工作都是默默地进行的,他从不引人注目,也不抛头露面地炫耀自己的功绩。这种巨大的实干精神,是他取得人民信赖的关键因素。后来,斯大林也正是靠这种力量,才克服重重障碍,谱写出*建设的宏伟画卷,这正如拉斯柯尔尼科夫写的那样:“斯大林的最基本的心理特点使他象狮子在荒漠中能成为动物之王一样,能够取得决定性的优势,这一特点就是他具有非凡的超人意志和力量,他总是知道他想做什么,并且以不倦的超人的毅力逐渐达到他的目的。”
当然,给斯大林以最大考验并在考验中充分显示其钢铁意志的是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的战争。
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162个师突然分兵三路杀向苏联。北路指向列宁格勒,中路指向莫斯科,南路指向乌克兰。成百万的摩托化部队迅速越过了苏德边界。那个恶魔声称:“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进军。”
战争初期,苏联几乎受到毁灭性的打击。城市大量沦陷,成千上万军队成批的覆灭,人民遭到可怕的屠杀和蹂躏。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全国处于极度的震惊和不安之中。
法西斯的狂暴行径燃起了斯大林复仇的烈焰。他深深懂得,在这严峻的时刻,只有鼓起人民的勇气和激情,才能战胜苏俄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
7月3日,斯大林向全国发表了广播讲话,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演讲。讲话的语句朴实无华,但一字一句都迸发出他争取胜利不可动摇的决心。
“同志们!公民们!兄弟姐妹们!我们的陆海军战士们!”
“法西斯继续在闯进”,“他们是残酷无情的,他们的目的是要侵占我们用自己汗水浇灌出来的土地,掠夺我们用自己的劳动获得的粮食和石油。他们的目的是要恢复地主政权。恢复沙皇制度……(把苏联各族人民)德意志化,把他们变成德国王公贵族的奴隶。”
面对这个生死存亡的问题,面对人类历史上这个最可耻的敌人,斯大林号召同入侵者必须开展最无情的斗争。在不得不让给敌人的地方必须实行“焦土政策”。
“当红军部队不得不撤退时,必须运走铁路上的全部车辆,不给敌人留下一部机车,一节车厢,不给敌人留下一公斤粮食,一公斤燃料……。凡是不能运走的一切贵重物资,其中包括有色金属,粮食,燃料等,都应当销毁。在敌占区,必须建立骑兵和步兵游击队,建立破坏小组,以便同敌军部队斗争,以便遍地燃起游击战争的烽火,以便炸毁桥梁、道路,破坏电话和电报通讯设施,焚毁森林,仓库和辎重。在沦陷区,要造成使敌人及其走狗无法安身的条件,步步追击他们。消灭他们。破坏他们的一切活动。”
这次演说唤起了俄罗斯民族的自尊性和保卫祖国的血性,鼓起人们对战争必胜的信心。在他的号召下,伟大的全民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抢运、毁坏物资的浪潮迅速卷起,留给入侵者的往往是一座空城。霍华德·史密斯在《从柏林开出的最后列车》一书中写道:“当德国军队到达第聂伯河并且看到在被破坏的水坝的那一边还耸立着伟大的第聂伯工业的魁伟建筑物时,他们高兴极了,因为这是他们在苏联第一次看到完整无损的工厂。但是当他们走进这些建筑时,他们却发现每一部机器直到最后一颗铆钉和螺丝都已经运到东部去了。这就是斯大林的防卫战。”
“焦土政策”的实施和斯大林的沉着自信,使德寇陷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寸步难行。41年10月,德军进攻莫斯科失利,战况开始好转。43年,在斯大林格勒,三十三万德军又陷入斯大林和苏军布置的陷阱,战争发生彻底转折,苏军逐步转入反攻,两年后,红旗终于插上了柏林国会大厦。
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举行规模盛大的胜利阅兵,这天,下着倾盆大雨,但庆祝活动仍盛况空前。斯大林身着毕挺的元帅服,站在高高的列宁墓上,检阅着凯旋的部队。他望着倒在脚下的数百面德国军旗,脸上终于泛出了少有的笑容。